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许地山笔下春桃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1934年出版于《文学》中的小说《春桃》被认为是徐地山前后的一个象征性作品。这固然是由于该篇一扫作者早期作品中浓郁的宗教色彩,把笔触伸向了特定时代普通民众的现实人生;但更主要的是因为小说女主人公春桃这一艺术形象具有的独特意义和审美价值。有评论认为“小说歌颂了劳动妇女的高尚品质与奋斗精神,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蓬勃朝气与旺盛生命力”。的确,春桃的身上体现了劳动妇女的强悍不屈与独立精神。但更引人注目和耐人寻味的是,春桃性格中的这种独立品质恰恰是在她对婚姻家庭问题的处理上得到了最鲜明的体现。正是她在婚恋方面种种卓尔不群的举动,丰富了她独立人格的精神内涵,从而亦使她迥异于其他文学女性而独具风采。因此,有必要从这一角度对小说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春桃》在战乱的背景下展开故事情节。它讲述了三十年代北平城里一个拾荒女子与两个男人的情感故事。这位名叫春桃的乡下妇女,在逃难中和一夜新婚的丈夫不幸走散。后来春桃流落北平,此间偶遇另一青年男子向高。同是天涯沦落人,这一对男女开始了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的同居生活。两人的生活靠春桃捡破烂维持。不料有一天,失散了四五年的丈夫——如今已折了双腿仅以乞讨为生的李茂突然出现在她面前。春桃毅然接纳了李茂。面对着过去的丈夫和现在的爱人,春桃泰然处之——她不放弃任何一方,在两个男人面前她始终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正是从她为维系这二男一女形式独特的家庭付出的苦心操持中,充分体现出这位女性的强悍不屈与独立人格。这篇小说距今已发表六十多年,可春桃形象迸发出的独立精神与奋斗品格,在整个社会女性意识的发展演进中却仍具有不可低估的认识意义。春桃这一艺术形象的独特价值,首先表现为:在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顽强地保持女性自身的独立人格。在人类的远古时代,曾经有过一个壮丽辉煌的女性世界。人类之母女娲,炼精石以补天,抟黄土以造人,双手整治乾坤,双乳哺养人类,在苍天碧水之间,洒遍女性神圣光辉。然而,自从人类进入奴隶制时代以后,女性的太阳开始黯淡。在以男性为主宰的社会里,女性往昔的辉煌成了一个遥远的梦想,残酷的现实使她们沦为男性的附属品。“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便是数千年封建社会为女性制定的行为规范和角色定位。这重重的角色规范把女性牢牢地箝制在奴从的地位,完全剥夺了女性的独立人格和自身应有的尊严。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的一生,正是封建社会里作为男性附属品的女性悲惨命运的真实写照。更为可悲的是,为陈陈相因的历史意识浸淫了几千年的女性自身,也无条件地自觉认同了这种因袭的观念,并把它内化为个体在社会中处世立身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由此产生了浓厚的依附心理,心甘情愿地委身于男性,充当男性的附属品,以便从男性的手中分得一份残羹冷炙。春桃正是作为这一切的对立面而鲜明地出现在社会人生舞台上。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女子,“显露着天然的秀丽”,从兵荒马乱的农村漂泊到京城,生活无着。这种境况下的女性,按照传统的行为惯性,可以很轻易地走上依附男性以谋求生计的道路。“她若是肯嫁人,按媒人底行情,说是二十三四岁的小寡妇,少说也值个一百八十。”婚姻之于女性,就如简·奥斯汀所言“尽管婚姻不一定叫人幸福,但总会给自己安排一个最可靠的储藏室,日后可以不致挨冻受饥”。苏童《妻妾成群》中的颂莲,走的正是这条道路。她宁可在成群的妻妾中明争暗斗,宁可接受她本不愿忍受的丈夫老爷的蹂躏,夺回失去的宠爱,而从未想到挣脱这种残酷的现实,从而寻求独立的人生道路。除了嫁人以外,这种境况下的女性还有另一种依附男性、取悦男性以求生计的方式,这便是“玛格丽特道路”。小仲马《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同样是一个流落城市的农村青年妇女,她起初当过洗衣妇,由于不愿活得如此艰难困苦,便轻易走入娼门,甘心充当男性的玩偶,沉醉在法国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之中。虽然她也一度希望寻求一个幸福的婚姻和家庭,然而希望破灭以后,她仍然为了获得每年十万法郎的花销重操旧业,却不愿再回到自食其力独立谋生的洗衣妇生涯中去。而春桃则不然。她“整天在街头巷尾的垃圾堆里讨生活”,“一天到晚在烈日冷风里吃苦”,岁月的风霜摧败了她美丽的容颜,但动摇不了她独立生存的意志。劳动之于她,已不仅是一种在冷酷社会里赖以糊口的谋生手段,更成了一种充满愉悦的创造和享受。她甚至满怀信心地展望将来“自立门面,出售文物字画”,象模象样地经营一番。她按照自己的心愿建立了一个家庭,容纳了两个男人。这个家庭是她的产物,她当然不是这个家庭的附属品;男人对于她只是生活上的伴侣和事业上的帮手。她当然也不是男人的附庸和点缀。尤其可贵的是,春桃的这种独立精神中还颇有一点民主意味:她不依附男人,也不希望男人依附她,“谁也别想谁养活着谁”,各人都凭自己的劳动吃饭。她考虑着三人如何各尽其能,在这个冷暖自知的社会里把这个家勉力支撑下去。在这位有着美丽容颜而自甘以劳动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的春桃面前,那些四姨太颂莲、巴黎名妓玛格丽特们显得多么委琐和卑微,真的要被“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即使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女性的自我独立意识仍然沉埋在历史的底层。试看滚滚经济大潮中,当代女性对出洋外嫁趋之若鹜,“傍大款”、“包二奶”屡见不鲜,从娼卖笑触目惊心。春桃这一艺术形象仍然象一支亮烛,闪耀着熠熠光辉,透视出当代女性弯曲的脊梁和灵魂中的暗影。春桃这一艺术形象的独特价值,还在于她不做无爱的婚姻的牺牲品,而是大胆追求那份自己应该得到、而且也能够得到的爱情生活。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缔结的婚姻,像一根根挣不断的红丝线,将一对对无爱的青年男女牢牢缚定,致使多少痴男怨女徒然抱憾终生。然而在春桃的眼里,这根绵延了数千年的红丝线,却如蛛丝一般,一抬手便轻轻抹去。她与丈夫离散多年,尽管名义上还是李茂的妻子,但由于两人之间并无爱情,“我想他?一夜夫妻,分散了四五年没信,可不是白想?”因而一旦遇上她中意的男人刘向高,便毫无顾忌地与他过起了无名无份的同居生活,并尽情享受这份爱情所带来的甜蜜与温馨:“我和他就同两口子一样活着,样样顺心,事事如意”。同居这些年“生活状态若不配说像鸳鸯,便说像一对小家雀罢。”从一般意义上讲,男女的相处一开始有激情有爱意,维系与吸引彼此的就是这些。而像春桃与向高,相处已经有了相当时日,激情潜沉,生活中便增添了一种血脉相连的亲情,这其实是一种升华了的爱情。此时两人相处未必时时激情如火,那爱意却已弥漫在吃饭穿衣等平常琐碎里。李茂的再度出现,使得春桃平静的爱情生活顿时掀起巨大波澜,这对春桃不啻是个严酷的考验。按照当时社会认同的世俗心理:李茂生死未卜,春桃与向高的同居尚属情有可原,但如今名正言顺的丈夫回到了身边,岂有一女可事二夫之理?就是李茂与向高两个男人,面对如此尴尬局面也为“王八不王八”的问题痛苦不堪:一个要换帖转卖妻子,一个要出走成全夫妻两人。可是春桃对此却异常坦然而坚定:“活不留名,死不留姓,王八不王八,有什么相干?现在,我是我自己,我做底事,决不会着你!”她决不放弃自己已经得到的真正爱情,也决不做无爱婚姻的牺牲品。这对封建社会的夫权意识是多么严重的背叛与挑战!可春桃无所畏惧,我行我素,仍每天劳作于烈日暴雨下,操持着这个艰窘复杂的家庭。春桃的独立性于此可见一斑。春桃勇敢地追求爱情,但她不做爱情的奴隶,在爱情面前消融了自我。与向高相比,春桃可谓胸无点墨;和李茂相比,她亦毫无丰富的人生经验。但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乡下女子,对人生对生活本质的把握远较两个男人直截与深刻——对春桃来说,得到爱情并非得到一切。所以她不仅仅为所爱的人活着,决不因为爱而放弃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应尽的社会责任。正是在这一点上,其他许多文学女性都不自觉地陷入一个误区:把得到爱情当作人生的终极目标,盲目地认为获得了爱情便获得了人生的全部。于是,《伤逝》中杀出封建礼教重重围困的叛逆的子君,与涓生结合后便不思进取,日渐平庸;勇敢地与无爱婚姻决绝的安娜·卡列尼娜,在最终失去了渥伦斯基的爱情后,生活的全部支撑在她面前轰然坍塌,于是卧轨自杀,以生命来殉葬这段逝去的感情。而春桃的最难能可贵之处便在于:她没有在爱情面前消融了自己,更没有因为所爱的人而忘记了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当她遇见了昔日的丈夫李茂时,尽管她已经有了自己中意的男人,有了“样样顺心,事事如意”洋溢着幸福温馨的小家,何况李茂又成了残废,但她还是毫不犹豫地把他领到了自己家里,并且说“……我不做缺德的事,今天看人走不动,不能干大活,我就不要你,我还能算个人吗?”体现出春桃作为独立的个人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因此就不难理解她能同时接纳两个男人。相形之下,作为男子汉的向高,倒缺乏如此的襟怀与气度。在他眼中,李茂,春桃的这位丈夫无疑是自己的一个情敌,于是他先是苦闷继而出走,丝毫没有考虑到艰难时世里春桃和李茂是多么需要他的帮助。正是春桃这种超出常人所能的举动,更使她的人格在独立性之外兼具了健全性。应该看到,这种二男一女三人同居的家庭形式毕竟是个难堪的境况。面对这样的尴尬现实,春桃也常常陷入名份与情感的矛盾:一方面她向李茂诉说自己与向高爱情生活的美满,另一方面又向李茂表示:“我还是你底媳妇,一日夫妻百日恩”,可见传统名份观念在她心目中仍占有一席之地;她与向高彼此相爱同居四五年,但她坚决反对向高称她“媳妇”:“咱们没拜过天地,没喝过交杯酒,不算两口子”。然而正是在这样一个貌似简单直接的理由中,我们窥察到了春桃难以言明的遗憾:如果我们拜过天地、喝过交杯酒,我们将是多么好的两口子啊!从中我们体察到了春桃对名份与情感、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婚姻的向往与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分别附着在两个男性身上而得以完整体现的春桃的婚恋观,已超越了传统观念的藩篱,显示出其向现代情爱观的自觉靠拢。与其他作家笔下那些光有热情与理想而缺乏行动的知识女性相比,作为劳动妇女的春桃身上体现出了她们难以企及的人格独立性、婚恋观念的进步性以及进一步得到凸现的人格的健全性。正是从这个角度上讲,春桃形象是对三十年代小说创作中女性形象的突破与超越。许地山作为一位人生派作家,在他二十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始终不倦地把妇女问题作为密切关注的焦点。在《宗教底妇女观》一文中,他对宗教(主要以佛教为主)在女子的婚姻问题、解放问题、职业问题上所持的鄙薄态度进行了批驳,并提出“要把轻视女子的观点改正过来,要使女子成为具有与男子同样底人格,成为与男子平等和同工底人。”许地山这种具有民主进步性的妇女观始终贯穿在他的各种体裁的具体创造中。在散文《别话》里,他如是宣称:“人要懂得怎样爱女人,才能懂得怎样爱智慧,不会爱或拒绝爱女人底,纵然他没有烦恼,他是万灵中最愚蠢的人”。许地山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命命鸟》中因恋爱无望而投湖殉情的明敏;《商人妇》中受尽凌辱却依然顽强面对生活的惜官;《缀网劳蛛》中命途多舛仍能从容应对处乱不惊的尚洁等等。通过对她们在爱情、婚姻生活上的不幸遭遇的描划,控诉了封建礼教的罪恶和社会现实的黑暗,表达了对深受压迫和苦难的女性的深切同情。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寻求妇女解放道路的不懈探索者,许地山早期的作品更多地是在宗教的天国里为这些饱受磨难的妇女同胞营构幸福的乐园,因而这一时期他笔下的女性大多温婉柔顺缺乏反抗性,偶有抗争,也仅停留于宗教指引下的自我救赎:明敏最终选择了自杀,用解脱生命的方式到所谓的西方乐土和加陵终成眷属;倍受生活折磨的惜官、尚洁,亦藉“蛛网哲学”聊以自慰,用听其自然、顺乎天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注实务裁判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足球裁判员如何在群体中形成良好领导力试题及答案
- 《散文两篇:岁月巷弄》课件
- 2024年农作物种子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 裁判员考试角色认知试题及答案
- 《巨大喷发》课件
- 体育经纪人应对市场变化的策略试题及答案
- 职业目标营销与实现策略的试题及答案
- 《充气城堡探险》课件
- 篮球裁判员考试复习要点 试题及答案
- 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强度加固方案
- 足浴店管理制度
- 知识产权服务公司简介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概率初步》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 《图像识别技术及其应用》课件
- GA/T 701-2024安全防范指纹识别应用出入口控制指纹识别模块通用规范
- 老年康体指导职业教育06课件
- 2025年小学生三年级语文家长会标准课件
- 护理行业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
- 2025年山东潍坊市再担保集团股份限公司社会招聘11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豆浆机设计方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