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怎么修
佚名
高中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科统编教材从2019
年开始分三批进行实验。第一批为北京、天津、辽宁、山东、上海、海南6个省市,第二批为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云南14个省区市,第三批为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四川、江西、贵州、河南、西藏11个省区。
第一批参加实验的学生于2020年秋季进入高二,学习选择性必修教材。选择性必修首次进入高中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高中语文为什么要设选择性必修?选择性必修怎么修,选择性必修如何衔接高考?不仅第一批参加实验的师生要直接面对,其他后续跟进地区的师生和家长也非常关注。笔者根据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学习体会与理解,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为什么要设选择性必修?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
年修订)》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高中课程中,高一为必修(8学分),高二为选择性必修(6学分),高三为选修(12
学分),目的是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可选择的课程。必修根据高中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学生可根据个人未来发展需要和升学考试要求选择修习,选修选考。
选修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可以学而不考,也可以学而备考,为将来就业或高校招生录取提供参考。如果没有进一步升学的要求,剩下的课程就可以选择不修,实际上这种情况在普通高中极为罕见。这也就意味着,选择性必修对有升学要求的学生来说,相当于必修课。这样设计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既为了保证高中学习的基础性,也就是保证全体高中学生的“基本口粮”,同时又兼顾选择性,让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有选择的空间和余地。
根据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高中语文教材高一编为必修上、下册,高二编为选择性必修上、中、下册,高三不编统一的选修教材,也不作统一要求,而是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自主开设,学生自由选择。这样安排,显然出于一种实事求是的务实考量,符合我国现阶段高中教育的实际需要。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其中就包括广大高中学生及其家长迫切希望接受优质语文教育与语文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高一必修课程保证基础性,对于全国大多数地区来说,就达到了国家对高中学生的基本要求。高二选择性必修和高三选修增加选择性,便于那些经济条件比较好、文化教育水平高的地区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利用各自的有利条件,大胆探索,改革创新,找到更加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律的方法。
二、选择性必修怎么修?
新教材的使用,对一线教师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应时而变,考验着每位教师的教学智慧。选择性必修怎么修?笔者认为,一要与时俱进,把握课程标准精神;二要守正创新,理解教材编写意图;三要脚踏实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
1.
与时俱进,把握课程标准精神
选择性必修的教学,首先要求教师与时俱进,深入学习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精神。坚持改革创新,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加快推进高中语文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高中语文教育。
一是要着眼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但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在不同时代和社会有着不同的期待和要求。我们过去曾长期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九大报告把立德树人置于“全面发展”之上,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方针的重大发展,也是教育理论的创新成果。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立德树人既是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1]语文相比其他学科,在立德树人方面具有先天的優势。学生读的每一篇优美课文,无不充满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想象、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事物事理的理性思考,学语文就是学做人。通过语文学习,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高综合素质,传承中华美德,树立文化自信。比如,学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课文,不仅能够传承革命文化,学习革命精神,感受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也能培育理性思维,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学习《论语》《礼记》《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经典作品,能够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理解,深入思考先哲思想学说的现实意义。
二是要落实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要求。课程标准从祖国语文的特点和高中生学语文的规律出发,系统总结新课改以来的教学经验,包括“专题学习”“主题学习”“群文阅读”等,以语文学科素养为纲,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线,设计了18
个语文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把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等整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提升语文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选择性必修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既要体现必修课的基本要求,同时比必修课要求更高,视野更开阔,综合性、实践性更强,尤其应特别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任务群。任务群不是学科知识点的解析,也不是学科技能训练的简单线性排列和连接,而是更强调单元教学,是以单元学习任务为引领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感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鼓励学生探究性、创造性、个性化的阅读、思考与写作,在具体情境中完成研习任务。课程标准要求“选择性必修阶段各类文本的阅读总量不低于150万字”,显然不能再像过去有些教师那样,在课堂上大量讲解分析,让学生反复作题操练,因为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必须突出问题导向,强化任务驱动,而且更强调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合作、个性化和创造性。
研习。根据课程标准的定位,高一是常规学习,高二是研习,高三是研讨,研习介于常规学习与研讨之间。相对于高一常规学习强调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高二的研习更强调专题性、研究性和拓展性,更关注对专题的研究、思考和理性探究,要求带着问题学,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引导并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对同一个问题,尽可能多提供些解决思路。
整合。新教材以学习任务整合单元教学,把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等整合在一起,突破了单篇阅读的藩篱。教学中要注意单元各组课文之间的联系和组内各篇课文之间的联系,通过整合后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完成本单元的核心学习任务。
2.
守正创新,理解教材编写意图
选择性必修灵活设计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改变了过去常见的以单向的知识传授为中心或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思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在个性化的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和素养。选择性必修的教学要坚持守正创新,要求教师吃透教材精神,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所谓“守正”,即守我国语文教育教学优良传统之正。这就意味着,新课改并不是要把过去的推倒重来,而是要尊重传统,致敬先贤,从语文大家或名师的教学智慧中汲取营养,借鉴其经验和做法。比如鼓励学生多读书,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对作品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等。所谓“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也是此次课改的亮点,比如语文学习任务群,强调多读书、读整本的书。选择性必修教材编为上、中、下3册,每册2
学分,便于教师灵活安排教学,也是体现选择性的安排。教学水平高的,可以在高二学完3
册,高三再学习自主开发的选修课。没有能力自主开发选修课的,也可以高二学2
册,高三学1
册。[2]
3.
脚踏实地,提高语文能力和素养
选择性必修的教学,必须脚踏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里提出几个原则供参考。
一是自主学习原则。即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应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主研习、自主思考、自由表达。教师的责任在于因势利导,释疑解惑,指点方法,使学生渐入佳境,掌握方法,养成习惯,自能读书与作文。正如叶圣陶在《如果我当教师》(1941年)中所说:“我想,就是国文课,也得让学生自己试读试讲,求知文章的意义,揣摩文章的法则……国文教师的工作只是待他们自己尝试之后,领导他们共同讨论:他们如有错误,给他们纠正;他们如有遗漏,给他们补充;他们不能分析或综合,替他们分析或综合。”
二是读、思、写实践原则。教材“单元研习任务”的设计,一般都是围绕着阅读与写作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具有综合性、开放性,而且可选择、可评测。学习任务是以“活动”为主进行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某种具体情境,开展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选择性必修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读书、勤思考、勤练笔、多实践,在实践中培育语文素养,提高阅读理解、信息处理、应用写作、语言表达、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等关键能力。
三是激发学习兴趣原则。要通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融合听、说、读、写,跨越古今中外,打通语文与其他学科、语文学习与生活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鼓励他们根据个人兴趣、能力和特长,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不能靠增加负担,不能让学生感觉学得太苦太累,那样会挫伤他们学语文的热情和积极性。
四是实事求是原则。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各地差异很大。课程标准和教材只能照顾大多数,不可能适合所有学校、所有师生的需要,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要尊重我们的国情、教情、语情、学情。教材有些要求偏高,教学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尽量达到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能改进多少是多少,能提高多少算多少。高二的课文篇幅加长,难度加大,比如马尔克斯、恩格斯、卢梭和柏拉图的作品,涉及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的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困难,教师尤其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三、选择性必修如何衔接高考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统筹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高考的核心功能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择、引导教学,考查内容是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考查要求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4]课程标准将高中学业质量分为5个等级,其中水平三和水平四是选择性必修的学习要求,水平四是高校考试招生录取的依据。2020年高考就非常注意與课程标准和教材相衔接,保持与语文新课改同向同行:一是以语文学科能力和素养为考查目标,真实反映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发展过程与现有水平,对高中语文教学发挥积极引领和导向作用;二是试题设计以真实具体的活动情境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