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改造我们的学习》课件26张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2.1《改造我们的学习》课件26张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2.1《改造我们的学习》课件26张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2.1《改造我们的学习》课件26张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2.1《改造我们的学习》课件26张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九四一年五月十九日)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信息,理清思路,把握观点。论证思路的严谨性和论证方法的科学性。语言、生动的修辞对论证的作用。【学习目标】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遗体在北京天安门水晶棺内。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思想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作者介绍】①20年来,发生过几次“左”、“右”倾错误。②错误纠正不彻底。③新的思想问题又出现。

党中央决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当时毛泽东同志作了三个动员: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改造我们的学习》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整顿党的作风》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反对党八股》

毛泽东主席从实际出发,给全党作风来了一次“刮骨疗毒”。【写作背景】我们指的是谁?改造学习的什么?为什么要改造?从哪些方面改造?改造成什么样?要怎么改造?“改造”程度重于“改进”“改变”,改造是改变创造,从根本上改掉旧的,树立新的。“我们”是指全党的同志,特别是党的干部。“学习”是指全党同志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为什么不是内容和目的?)。题目解说改造我们的学习

题目既是全文的中心观点,也标明了文章的论述范围——如何彻底改变学风方面的问题。用“改造”表明程度深,范围广,表现了毛泽东同志整顿党内存在的不良学风的决心和力度之大。认真阅读原文。01理清作者思路,划分层次。02抓住关键语句和重点词语,理解其深刻含义。03不忘部分与整体的联系。04【品读文本,把握内容】如何认识文章的关键句第一部分从内容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特征或点明主要事理的语句。第二部分从结构看,总提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提句、过渡句能显示文章内容的推进,总结句能概括文章基本内容。第三部分从出现频率看,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关键句,它能表示需要强调的内容。

任务1:请同学们利用跳读法浏览《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关注文章首尾出现的提示性语句,把握文章论述的具体问题和逻辑框架。1.纵贯式结构按照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织材料,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的。又称“三段式结构方式”。2.并列式结构围绕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形成若干分论点,几个分论点构成并列关系,共同论证中心论点,这就是议论文的并列式结构方式。3.递进式结构在阐述中心论点时,各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关系,前一部分论述是后一部分论述的基础,最后推导出文章的结论。4.对比式结构这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观点、事例,对比地组合在一起的结构方式,形成强烈的反差,使两种不同的事理在对比中更清晰,从而更有力地突出正面的论点和主张。议论文的常见论述结构【知识必备】

任务2:整体把握各部分内容及逻辑关系段落层次主要内容论述思路开篇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第一部分肯定学风进步第二部分梳理学风问题,谈及危害第三部分进一步谈学风问题与危害第四部分陈列建议:如何改造学风直呈观点,开门见山(提出问题)总分论述(分析问题)总分+递进(分析问题)推进论述,正反对比(分析问题)总结论述,分条陈述(解决问题)

中心句是①,②用对比法,③~⑦用例证法,从“一百年来摸索真理”“十月革命以后找到真理”“抗日战争以来发展真理”进一步说明了马列主义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这段文字实际上是从正面来论证改造我们学习的重要性。历史经验证明了,只有把“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进行结合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对理论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坏学风要进行彻底的改造。1.“一”部分的中心句是什么?文中是怎样来进行论证的?合作探究第一部分“日益”一词很客观地写出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逐步结合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用词准确。中“日益”能否删去?3.②如何运用对比的?有什么作用?

运用两组反义词进行对比,其中肤浅和深刻是表明认识程度的,贫乏和丰富是表示认识广度的,都十分准确地指出了我党在幼年时期和现在对马列主义认识上的差距。不能颠倒,三者间递进关系,逻辑严密。4.“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三个词语顺序能否颠倒?1.由成绩转入谈“缺点”从三个方面反思了我党现在学习中存在的哪些缺点?产生了什么危害?合作探究第二部分三方面存在的缺点产生的危害研究现状研究历史学习国际经验不系统、不周密,研究氛围不浓厚。没能有组织地进行,研究氛围不浓厚。不是为革命实践而学习,而是为了单纯的学习。满足于一知半解,夸夸其谈。凭一知半解、想当然发号施令。

对自己的历史懂得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理论和实践分离。对中国问题无兴趣,不会用理论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谬种流传,误人不浅。①例证法:在论证“还有很大缺点”时,列举了研究现状、研究历史、学习理论三个方面“极坏的作风”,用概括性的事例来论证。在论证主观主义学风使“理论和实际分离”时,则列举了“教哲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教经济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经济的特点,教政治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策略,教军事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适合中国特点的战略和战术”,“在延安学了,到富县就不能应用。经济学教授不能解释边币和法币,当然学生也不能解释”等典型事例加以证明,使论证充分有力。2.本段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②对比论证:文章第一部分谈成绩是从正面来论证改造我们学习的重要性,而文章的第二部分谈缺点则是从反面来论证改造我们学习的必要性,这是一种对比。③比喻论证:“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比喻不作调查研究,凭主观去毫无目的地开展工作;“漆黑一团”比喻对中国古代史,近百年历史一无所知;“消化不了”比喻对马列主义不知深入理解,不领会精神实质。2.本段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合作探究第三部分比较角度主观主义态度马列主义态度特点(做法)

实质

作风结果

应对1.分析对比手法,理解问题实质,明确改造方向

2.本文的第二部分已经谈到“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第三部分为什么还要“反复地说明这个意思”?请简要分析。

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对比中强化论证,使之更充分、更深入。

文章的第二部分只是谈了党内存在的缺点和相关现象,还没有深入地挖掘这些缺点及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第三部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剖析,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并运用对比论证将主观主义的态度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对照,旗帜鲜明,突出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重要性、迫切性。从句式上看,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从内容上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多义性上看,运用了双关(表面上是描写外在形态,实际上是描写思想作风)的修辞手法;从芦苇、竹笋的拟人化上看,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这副对子讽刺了只会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徒有虚名,而无实学的主观主义者。对子中的形象所蕴含的内容远远超过指出的三种人,可以给读者丰富的想象去描绘那些“华而不实”的形形色色的人物。3.第16段中的对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形象地讽刺了哪类人?4.本段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对比论证4.本段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引证法:如为了强调客观实际的重要性,作者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在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态度时,作者则引用了斯大林关于“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的论述,从而增强了论证效果。“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作者针对三种主观主义存在的错误,就如何改造我们的学习提出了什么应对的方法?合作探究第四部分(一)系统研究周围环境(二)综合研究近百年中国史(三)理论联系实际第四部分了解情况(认识世界)掌握政策(改造世界)聚集人才分工合作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方针研究国内国际现状不系统研究党史、中国近百年史不重视学习国际的革命经验不解决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第二部分

本文深刻地批判了理论与实际分离的主观主义的学风,精辟地阐明了理论与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风,号召全党必须改造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必须注重研究现状、注重研究历史、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以便更好地完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任务。【总结主旨】1.从结构上看,

结构。2.从论证方法上看,文章主要运用了

。3.从语言上看,本文的语言具有

的特点。4.从修辞角度看,本文运用了

等修辞手法。引证法、例证法、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法层进式准确性、概括性、鲜明性、生动性比喻、排比、反复、对偶(分别举例)【论证特点】文学常识政论文基本知识基本含义政论文,就是政治性论文,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大事什或社会等问题,提出见解或主张并说明理由,使读者信服的文章。语言特点准确性(遣词、造句、段落层次的准确严密)、鲜明性(观点鲜明、感情色彩鲜明)、概括性(对事物、现象进行抽象概括的分析论述)和生动性(可以选用一些生动活泼的语言材料来增强论述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写作内容从政治角度论述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的社会论文、思想论文,也可以归入政论文;报纸杂志的社论、评论员文章、观察家评论等大多数也是政论文。本文的论述语言有什么特点?试结合具体例子分析。

(1)善用口语,多用成语:用“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这样的口语,说明主观主义者不注重研究历史;用“粗枝大叶、夸夸其谈、生吞活剥”来形容主观主义者不细心调查,空谈理论,只会生搬硬套。使用口语和群众习见的俗语来说明问题,更容易被人接受,而且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2)多用修辞,生动表达:

比喻“留声机”比喻留学生一切照搬外国。借代“言必称希腊”指有些研究革命理论的人生搬硬套外来的东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