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品一标
知识概述主要内容一、“三品”知识介绍二、
农产品地理标志三、
当前形势与政策无公害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绿色食品三品一标有机农产品“三品一标
”陆续始于上世纪90年代。十二五期间国家农业部提出要大力发展农产品认证。继续推
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及地理标
志农产品“三品一标
”发展,大力扶持和引导农民
专业合作社开展“三品一标
”认证,通过认证不断
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提高市场开拓和竞争能力,实
现优质优价,用品牌化带动标准化;加大认证审核
和证后监管工作力度,不断提高“三品一标
”的公
信力和品牌形象。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农产品地理标志绿色食品二品一标有机农产品(一)
“三品”涵义1.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定合格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
工的食用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理念是保证基本安全,
满足大众消费。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实行产品认定的方式。Page7一、“三品
”基本知识2.绿色食品
是指
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
优质、营养类食品。Page83.有机农业:遵照特定的农业生产原则,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
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
业
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
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有机产品:是指有机生产、有机加工的供人类消费、动物食用的产品。除有机产品外,国际上还把一些派生的产品如有机化妆品、纺织品、林产品或有机产品生产而提供的生产资料,包括生物农药、
有机肥料等,经认证后统称有机产品。Page9有机生产是遵照特定的生产原则,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
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
调种植业和养殖业平衡,保持生产体系持续稳定的一种农业
生产方式。有机加工是指使用有机配料,加工过程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尽可能减少使用化学合成的添加剂、加工
助剂、染料等投入品,最大程度地保持产品的营养成分或原
有属性的一种加工方式。Page
10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在原料生产和产品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激素、添加剂、色素和防腐剂等物质,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并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饮料、奶制品、油料、畜禽产品、水产品、调料以及药物、酒类等。有机食品是一种国际通称,有机食品这个名词是从英文Organic
Food直译过来的,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叫法,
也有国家和地区称之为生态食品、天然食品和生物食品。实际生产消费中,人们习惯于将获得有机认证的农产品称之为有机农产品或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是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突发事故频繁发生的背景下产生并发展的,是保障农产品基本消费安全的“底线
”。20世纪80年代后期,部分省、市开始推出无公害农产品。2001年,为解决我国农产品基本质量安全问题,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
并率先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深圳4个大城市试点(二)发展背景2002年,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创造性地提出了无公害农产品的概念。2003年,农业部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4年,实现了全国统一标志的转换认证。2018年,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统一协调、管理,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1.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背景2.绿色食品发展背景
20世纪90年代初期,
我国基本解决了农产品的供需矛盾,农产品农残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食物中毒事件频频发生,“绿色”成为社会的强烈期盼。1989年,在研究制定我国农垦经济和社会发展“八五
”规划时,原农业部将开发无污染的食品作为一项推动农村和农垦经
济发展、满足人民需要、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的战略举措,并在“二高一优
”的目标上,提出了建设重
点企业、发展拳头产品。由于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事物都形象地
冠之以“绿色
”,为了与世界发展潮流相适应,在专家们作可
行性认证时,一致认为这种无污染的食品叫“绿色食品
”。1991年国务院给农业部《关于开发“绿色食品
”有关问题的批复》中指出:这是一项新的工作,我国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要采取有效措施,坚持不懈地抓好这
项开创性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大
力支持。。1990年5月15日,农业部农垦司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首届绿色食品工作会议,原农业部部长何康正式宣布
中国开始实施绿色食品工程,发展绿色食品。1992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成立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随后由于事业发展需要,批准成立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专门负责全国绿色食品开发与管理工作。同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依法使用保护“绿色食品
”商标标志的通知》。1993年1月农业部出台《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正式授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具体承担绿色食品发展工作。1993年5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成为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正式成员。此后,各省陆续成立绿色食品工作机构。1995年起,创造性的提出了绿色食品的分级理论,即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等同于有机食品)。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AA级绿色食品则较为严格地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
合成的肥料、农药、饲料添加剂、产品添加剂和其它有
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从本质上来讲,绿色食品是从普通产品向有机产品发展的一种过渡产品。1996年在参照有机食品国际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
制定与颁布了
绿色食品标志管理
办法,对绿色食品的生
产和开发进行规范管理,逐步建立了涵盖产地环境、生产过
程、产品质量、包装储运、专用生产资料等环节的质量标
准体系框架,注册了我国第一例证明商标———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且
在中国、
日本、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葡萄牙、芬兰、澳大利亚、新加坡及中国香港等已注册的国家和地区受到保护。绿色食品侧重于解决农产品中农残
、
有毒有害物质等已成为
“
公害”
的问题。2002年,农业部成立了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作为农业部推动有机农业的专门机构,并负责全国农业系统组
织的有机食品认证工作。2005年以来,不再以AA级绿色食品进行申报,绿色食品认证也不再分A级和AA级。目前,市场上见到绿色食品均为A级绿色食品,习惯统称为绿色食品。发达国家农产品过剩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以及环保主义运动是有机农产品产生的背景。20世纪初始,
石油农业盛行,但以破坏生态效益
、
降低投入产出比例为代价
。
结果证明,
全球植被减少,
土壤和水源被
污染,
土壤肥力也随之下降,
土壤沙漠化
、
盐碱化严重。为此,
欧洲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提出一种“
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
、
农药
、
生产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
即有机农业。3.有机农产品发展背景20世纪后半期,随着现代石油农业对环境、生态和人类健康影响的日益加剧,西方发达国家创立了有机农场,首先是在德国、
美国等地产生了有机农场,瑞士、法国、
日本等发达国家农场主也开始效仿,并形成了消费有机食品的风潮,有机农业市场也随
之盛行。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现代常规农业在给人类带来高度的劳动生产率和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由于大量
使用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使环境和食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
染,
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土地生产能力持续下降。为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各种形式的替代农业的概念和措施,如有机农业、生物农业、生态农业、持久农业、再生农业及综合
农业等应运而生。虽然名称不同,但其目的都是为了保护生态环
境,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持久发展,有机农业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1972年11月5日,全球非政府组织—
—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在法国成立,成为有机农业运动发展的里程碑,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先后建立了有机农业标准和法规体系,成立初期只有英国、
瑞典、南非、美国和法国5个国家的5个单位的代表。经过多年的发展,
目前,IFOAM组织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广泛、最庞大、最权威的一个拥有来自100多个国家
700多个集体会员的国际有机农业组织。中国有机农业发展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外认证机构进入中国,中国也相继成立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并开展相应的认证工作,同时根据
IFOAM的基本标准制定了机构或部门的推荐性行业标准。1989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农村生态研究室加入了IFOAM。,是我国加入IFOAM第一个成员,启动了有机
食品在我国的发展。1994年,国家环保总局在南京成立有机食品中心,标志着有机农产品在我国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2003年改组为“南京
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成立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2002年11月开始统一管理全国的有机食品认证工作。2003年11月1日,国务院明确有机农产品认证认可管理工作移交到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2003-200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
《有机产品国家标准》
(GB/T19630)、
《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陆续出台,建立了我国统一的、与国际接轨的有机产品认证认可制度。性地提出了绿色食品的分级理论,即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等同于有机食品)
,这为我国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的建立和发展打
下了良好的基础。根据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关于绿色食
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
的战略部署2002年10月,农业部成立了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hina
Organic
Food
Certification
Center
,简称COFCC),为农业部推动有机农业运动发展的专门机构,是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
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一家有机产品认证机构,也是中国
认证认可协会确认的全国有机产品注册检查员培训机构。农业部有机农业探索1995年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CGFDC)创造自2005年以来,不再以AA级绿色食品进行申报,绿色食品认证也不再分A级和AA级。目前,市场上见到绿色食品均为A级绿色食品,习惯统称为绿色食品。(二)三品的区别1.范围:
都实行目录制无公害农产品:可食用的植物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及其初
加工品。绿色食品:初级产品、初加工产品、深加工产品。—
—
国家商标第1
、2
、3
、5
、29
、30
、31
、32
、33类中的大多
数产品均可申请认证;—
—
以“食”或“健”字登记的新开发产品、经登记公告的食药同源
的产品可以申请认证;
—
—
暂不受理油炸方便面、叶菜类酱菜、火腿肠及作用机理不
清楚的产品(如减肥茶)的申请。
—
—绿色食品拒绝转基因技术。由转基因原料生产(饲养)加
工的任何产品均不受理。
有机产品:种植业、畜禽、水产初级产品及加工产品、饲料、天然纤维、纺织制成品等。有机食品则为包括蔬菜、水果、饮料、牛奶,其他农产品、调料、油料以及中药材类药物、酒类等可供人们食用的一切食品。2.基本理念无公害农产品:保证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绿色食品: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增进消费者健康有机产品: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3.
目标定位无公害农产品:推进标准化,保障消费安全,提升农产品安全整体水平绿色食品:高标准、精品化、创品牌,提高农产品国外市场竞争力有机产品:服务于出口贸易和高端市场消费,参与市场竞争4.行为定位无公害农产品:政府推动,公益事业绿色食品:政府引导、企业自愿有机产品:企业自愿5.质量水平无公害农产品:普通农产品质量水平,大众安全消费水平绿色食品: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食品质量安全标准有机产品:消费高端市场,达到生产国货销售国普通农产品水平6.转换期无公害农产品:不需要转换期绿色食品:不需要转换期有机产品:需要转换期。●
一年生植物至少为播种前的24个月;如蔬菜●草场和多年生饲料作物至少为有机饲料收获前的24个月;●
饲料作物以外的其他多年生植物至少为收获前的36个月;●新开垦、撂荒36个月以上的或有充分证据证明36个月以上
未使用有机生产禁用物质的也至少需要12个月;●野生植物采集、食用菌栽培(土培和覆土栽培除外)、芽
苗菜生产可以免除转换期。转换期:按照有机生产标准开始管理至生产单元和产品获得有机认证
之间的时段。7.认证方式无公害农产品:对产品进行认证绿色食品:
对产品进行认证有机产品:
对地块和过程进行认证8.认证管理机构无公害农产品: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实行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合并为产品认定的方式,即无公害农产品认定。绿色食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各级农业部门协助。有机产品:国家认监委批准的具备有机食品认证的条件、能力的第三方机构
(公司性质的机构或中介机构)
。
目前80多家,如杭州方泰、五洲恒通、中绿华夏、南京国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隶属农业农村部中国绿色食
品发展中心管理。类型费用构成收费单位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产品质量监测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考核备案的定点检测机构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产品质量监测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考核备案的定点检测机构认证费标志使用费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有机产品(食品)产地环境监测产品质量监测第三方认证机构指定或认可的检测机构申请费、审核费、注册费、年度管理费、证书费、有机码制作费等,且分种植、
养殖、加工环节第三方认证机构有机产品
>
绿色食品
>
无公害农产品9.认证费用10.证书有效期无公害农产品:
三年绿色食品:
三年有机产品:
一年上方是太阳,下方是叶片,中心是蓓蕾,
正圆形。
绿色食品标志象征自然生态;
标志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图案主要由麦穗、对勾和无公害农产品
字样组成,麦穗代表农产品,对勾表
示合格,金色寓意成熟和丰收,绿色
象征环保和安全。11.标志Page
37有机认证机构标志农业部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人手和叶片为创意元素。我们可以感觉到
两种景象:其一是一只手向上持着一片
绿叶,寓意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渴望;
其二是两只手一上一下握在一起,将绿
叶拟人化为自然的手,寓意人类的生存
离不开大自然的呵护,人与自然需要和
谐美好的生存关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即南京国环有机
产品认证中心其它国家和机构的有机食品标识12.
申请主体要求各辖区境内注册登记且具有所申报产品生产许可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国有农场、林场……13.生产投入品要求(1)无公害农产品:国家法律法规批准且按要求使用的均可(2)绿色食品:●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以农家肥料、有机肥料、
微生物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限定农药、兽药、鱼药使用种类,按登记作物、品种使用。●拒绝转基因(3)有机产品:●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激素、化学添加剂、化
学色素和防腐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有机配料含量(指重量或者液体体积,不包括水和盐,下同)
等于或者高于95%的加工产品,认证机构不得对有机配料含量低于95%的加工产品进行有机认证。(三)
“三品”的共性现阶段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发展的基本类型今后我国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发展的基本方向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都是环保、健康、安全的农产品,都代表中国食品发展的方向;(2)都通过产品质量认证的食品(农产品)
,都有各自的标志;(3)都有各自的标准,如生产环境、生产过程、最终产品安全质量提出一套相应的标准。•将成为农产品认证的主体•突出的是优质
,
逐步加大力度•朝公益性方向发展•受资源约束不能成为主导•突出的是环保
,
适度发展•有条件地方有较大发展潜力•作为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突出的是安全发展定位(四)三品”
的相互关系1.把三者置于一个三角形之内的依据是由三者的三个方面
的共性决定的。2.从三角形图象可以说明三者间的地位关系,即无公害农产品处于基础地位,绿色食品处于发展地位,有机食品处于理想地位。3.三者在三角形中占有的面积大小不同,可以形象代表三者的市场
占有率和市场空间不同。即从实
有购买力角度来谈市场需求空间,
那么,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
品→有机食品.4.从三角形由下→上看,表示了产
品生产过程控制的技术难度和要
求由低到高类别认证产品范围可能含有物质安全性无公害农产品初级及初加工农产品药残、重金属谁更安全?绿色食品初级及初、精深加工产品药残、重金属、添加物等有机产品初级及初、精深加工产品药残、重金属、天然毒素、添加物等达到相应标准的就是安全的!无公害农产品是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的基础和初级阶段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是在无公害农产品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都注重生产过程的管理,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侧重对影响产品质量因素的控制,有机食品侧重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控制。如果说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政府保证农产品安全生产和放心消费的一种公益性认证。则绿色、有机食品是政府创建安全优质
农产品品牌.是一种官方为确保农产品及加工品既安全又优质
的一种公信力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都是经质量认证的安全农产品(五)如何申请“三品
”认证1.
申请条件本省境内经有关部门登记注册、从事农产品或食品生产、加工且有固定基地或稳定原料来源的企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地市级农业部门县级农业部门省农业行政主
管部门中绿华夏有机
食品认证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省级工作机构其它认证机构
省内分公司或代理机构生产主体2.
申请程序申请有机
人员注册机构认可从业人员机构批准
认证机构检查实施认证实施中国认证认可协会获证组织中国有机认证管理体系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市场总局(认监委)申请县级受理州市初审现场检查(州市)产地环境评价产品检测全面审核省级工作机构审核专家评审省农业厅颁证3.认证流程52认证流程53认证流程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农产品产地5.认证环节●申请:生产主体按规定提交申请材料、●审查:各级工作机构(部门)按规定要求审核、审查资料。●检查:各级工作机构按程序(规定)进行现场检查。产地环境、基础设施、投入品使用(农药、兽药、鱼药、饲料等)、资质证照、管理体系、文档资料、仓库、加工车间、包装、运输、消毒、防疫、无害化处理、农户调查等●检验检测:产地水土气检测、产品检测●评审:颁证机构组织的1-2次专家评审6.认证时限
6个月—
12个月(不含有机转换期)(六)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是指获得国家法定部门许可、登记,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以及《绿色
食品生产资料标志管理办法》规定,经中国绿
色食品协会核准,许可使用特定绿色生资标志
的生产投入品。绿色生资发展沿革1996年3月-1999年,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出台《绿色食品推荐生产资料暂行办法》及农药、肥料实施细则。1999年底-2007年1月,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出台《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认定推荐管理办法》及肥料、农药、饲
料及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
实施细则。2007年2月-2010年2月,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注册了证明商标,纳入了法制化管理。出台《绿色食品生产资
料证明商标管理办法》及肥料、农药、饲料及饲料添加
剂、食品添加剂实施细则。绿色生资发展沿革2010年3月-至今,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对《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证明商标管理办法》及其5个《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
重点强化了现场检查、产品抽检、企业年检等审核和监管制
度,并适当下调了部分产品类别的管理费标准。2011年8月1日,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研究决定,委托中国绿色食品协会承担绿色生资审核、管理以及推广服务工作。2012年6月13日,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研究决定,将绿色生资证明商标专用权转让协会,并于2012年6月13日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经三个月公示期无异议。至此,
协会已成为绿色生资证明商标的注册人。征绿色生资保障绿色食品产品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理念;中间向上的三片绿叶,代表绿色食品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象征绿色食品产业蓬勃发展;基部橘黄色实心圆点为图标的核心,代表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象征绿色食品发展的物质技术条件。绿色生资标志用以标识和证明适用于绿色食品生产的生产资料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绿色外圆,代表安全、有效、环保,象识和证明生产资料安全、有效、环保,适用于绿色食品生产。绿色生资标志是在国家商标局注册的证明商标,协会是绿色生资商标的注册人,其专用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
商标法》保护。绿色生资标志使用许可的范围包括:
肥料、农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食品添加剂,及其它与绿色食品
生产相关的生产投入品。
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
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证明商标在国家商标局注册,用以标●农药《NY/T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附录A清单内的有
效成分,如:植物和动物来源
、微生物来源
、生物化学产物
、矿
物来源等及其他141种农药。●肥料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微量元素水溶肥料
含腐植酸水溶肥料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
中量元素肥料土壤调理剂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种类●兽药微生态制剂中药制剂生物制剂高效、低毒和低环境污染的消毒剂无最高残留限量规定、无停药期规定的兽药产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单一饲料(包括牧草)饲料添加剂及添加剂预混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种类●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
(GB2760)范围内《绿色食品
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392)附表1“生产绿色食品不应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种类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绿色食品
生产
资料
认证
流程2020年底全省无公害农产品有效认定614家企业1384个产品;有效认证绿色食品567家企业2065个产品;有机产品获证953家企业2723个产品。其中:坚果类获得“三品
”认证101家企业199个产品(绿色22家47个产品,有机61家123个产品)。花椒32家企业40个产品。云南“三品”发展成效(一)地理标志简介(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部门(四)如何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二、农产品地理标志地理标志概念是在产地标记、原产地名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95年《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第22条第1款中出现“地理标志
”。将地理标志定义为:证明某一产品来源于某一成员国或某一地区或该地区内的某一地点的标志。该产品的某些特定品质、声誉或其
他特点在本质上可归因于该地理来源。地理标志主要用于鉴别某一产品的产地,即是该产品的产地标志。(一)地理标志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地理标志保护。
《商标法》将地理标志定义为: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所决定的标志。目前,我国主要有三种地理标志类型。原国家农业部、质检总局、工商总局等三个部门从不同角度对地理标志进行管理,
因此产生了三种不同登记类型,分别是农产品地理标志、地理
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一)地理标志●原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
登记保护产品为初级农产品
,
名称为“农产品地理标志”。●原工商总局(现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
登记保护产品
主要以集体商标
、
证明商标注册保护,
名称为“
中国地理标志”。●原质监总局(现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
登记保护产品以加工产品为主要保护对象,
名称为“地理标志
保护产品”。农业部门对农产品地理标志依法实施登记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和利用好农业自然资源,保持和改善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品牌化发展,推进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推动中国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满足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树立中国农产品的地域特色和产品品质独到优势,实现农产品国际贸易过程中的对等和互认。行政保护,定位为地域性公权保护和社会公
益性质,登记工作不向登记申请人和标志使用人收取费用,所需费用纳入县级以上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预算年度计划。1994年《农业法》2008年《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2003年《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依据商标法实施商标注册,保护商标使用在市场流通过程中的专有权,以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和贸易秩序,保护的对象属于私权,在注册过程中不涉及地理标志产品的产地环境、品种品质特性、生产加工工艺和品管品控措施。如:云南宣威火腿、普洱茶、文山三七、呈贡宝珠梨、罗平小黄姜、富源魔芋、富源大河乌猪、昭通天麻宣威土豆、墨江紫米、大姚核桃和蒙自石榴。2.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知识产权局2001年加入WTO修订《商标法》地理标志商标是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并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
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地理标志商标分为: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地理标志商标是一套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侧重于商标,强调
其识别功能,着眼于“标志
”。●注册对象为地方政府授权的具有公共管理服务性质的行业组织、社
团或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注册范围为各种具有地域特征的产品。
委托商标注册代理机构代办或直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申请,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仅依据相应法律法规进行监管。地理标志商
标证书有效期10年,期满可续展。●2020年底,全国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085件,其中云南注册282件,涉农商标269件。其中楚雄州21件:楚雄核桃、滇中牛、南华松
茸、牟定腐乳、姚安山药、武定壮鸡、元谋番茄、元谋青枣等。2.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其地理标志保护主要是依据产品质量法对加工领域及相应的加工产品质量水平进行认证。不包含也不应当包括农产品方面的地理标志认证.这在法律依据和国务院赋予的部门职责上有明确的分工。如:宣威火腿、普洱茶、文山三七等1999年《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2005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3.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包括:1.来自本地区的种植、养殖产品;2.原材料全部来自本地区或部分来自其他地区,并在本地区按照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3.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一套完整的质量管控体系和专用标志管理体系,其侧重于产品本身,着眼于“产品
”。●批准对象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范围为农产品(农林牧渔)及原料来全部自于本地区或部分来自本地区的并按照当地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审批后公告,无证书。●2020年底,全国登记地理标志产品2391个,其中云南登记产品62个,涉农产品58个。楚雄州6个:牟定腐乳、大姚
核桃、
禄丰香醋、南华松茸、楚雄牛肝菌、盘龙云海系列药品。3.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是农业大国,也是地理标志资源大国,有必要建立专门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
三个部门建立联合认定机制。•
在保护环节发挥农业部、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各自优势,在职责范围内
分别承担地理标志保护的相关工作。中央意见标志图案原标志使用至2020年12月3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管理标准生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理标志核心点基地建设品牌培育观光农业品种培育……文化挖掘产地保护登记注册(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
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所称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
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
生物及其产品。l特异性l地域性
l历史性核心
价值2007年12月原农业部发布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对农产品地理标志实行登记制度。经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受法律保护
”•同时制定了配套规范性文件,全国从2008年底正式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我省从2009年开始申请
登记工作。•
全国目前有3268个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背景和条件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基本图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英文字样、农产品地理标志中英文字样、麦穗、地
球、
日月等元素构成。麦穗代表生命与农产品,橙色寓意
成熟和丰收,绿色象征农业和环保。图案整体体现了农产
品地理标志与地球、人类共存的内涵。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三)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管理部门●农业农村部负责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负责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审查、专家评审和对外公示工作。●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产品地理标
志登记保护申请的受理和初审工作。●农业农村部设立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委员会
负责专家评审。负责农产品地理标志
登记的审查和专家评
审工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
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
请的受理和初审工作负责全国农产品地理标
志的登记工作登记管理机制中国绿色食品
发展中心省级农业部门负责专家评审农业农村部地县级工作机构
品质鉴定检测机构
法律咨询专家省级工作机构评审专家农业农村部体系队伍基本建立(四)如何申请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1.登记产品条件(1)称谓由地理区域名称和农产品通用名称构成;(2)产品有独特的品质特性或者特定的生产方式;(3)产品品质和特色主要取决于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4)产品有限定的生产区域范围;(5)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共性(五个特点)●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生产方式●特定的品种●特定的品质●特定的人文历史(20年以上记载佐证)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影响登记产品品质特色形成和保持的独特产地环境因子,如独特的光照、温湿度、降水、水质、地形地貌、土质等。独特的生产方式特定的生产方式包括有产前、产中、产后、储运、包装、销售等环节。如产地要求、品种范围、生产控制、产后处理等相关特殊性要求。特定的产品品质在特定的品种和生产方式基础上,各个地区又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培育出各地的名特产品。这些名特农产品都以其优良品质,丰富的营养和特殊风味而著称。独特的人文历史人文历史因素包括产品形成的历史、人文推动因素、独特的文化底蕴等内容。农产品地理标志,既有有形的、可量化的品质标准,也有心理层面、不可言喻的享受,既是物质的,
也是精神的。是特定的人文历史、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2.登记申请人条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请人应当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择优确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等服务
性组织,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具有监督和管理农产品地理标志及其产品的能力;(2)具有为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提供指导服务的能力;(3)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农产品地理标志是集体公权的体现企业和个人不能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请人3.
申请材料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条件的申请人,可以向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并提交下列申请材
料:(1)登记申请书;(2)
申请人资质证明;(3)产品典型特征特性描述和相应产品品质鉴定报告;(4)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规范和产品质量安全技术规范;(5)地域范围确定性文件和生产地域分布图;(6)产品实物样品或者样品图片;(7)其它必要的说明性或者证明性材料。中国绿色食品
发展中心进行审查、组织专
家评审通过、
社会公示无异
议农业部颁发
《中华人民
共和国农产
品地理标志
登记证书》县、市农
业部门负
责材料整
理上报省级农业
部门进行
初审和现
场核查4.登记程序5.登记人权利及义务权利●可以在产品及其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
示及展销。义务:●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
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
正确规范地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管理是一项服务于广大农产品生产者的公益行为,主要依托政府推动。登记不收取费用。(1)
《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经费编入本部门年度预算。(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和利用纳入本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3)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监督管理工作,定期对登记的
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地域范围、标志使用等进行监
督检查。(4)登记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或登记证书持有人不符合相关规定的,由农业部注销其地理标志登记证
书并对外公告。(5)
对于伪造、冒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登记证书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
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有关规定处罚。•申请登记产品应当是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并属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目录所涵盖的产品。•
没有纳入登记保护目录的,不予受理。覆盖3大行业22个
小类。
(见农质安发[2013]11号文)•先行对申请产品进行资源调查和可行性论证,对品质特色
不突出、竞争优势不明显、登记保护价值不大的产品建议
暂缓申报。8.产品受理范围(1)种植业产品蔬菜、果品、粮食
、食用菌
、油料
、糖料
、茶叶
、香料
、药材
、花卉
、烟草
、棉麻蚕桑
、热
带作物
、其它植物(2)畜牧业产品肉类产品、蛋类产品、奶制品
、蜂类产品
、其它畜牧产品(3)渔业产品水产动物、水生植物、水产初级加工品不受理产品(1)种植业产品蔬菜罐头;水果罐头,果脯,蜜饯;
以粮食为原料加工的速冻
食品、方便面和各种熟食制品;精炼植物油;掺兑各种药物的茶和茶饮料;中成药;木本花卉(2)畜牧业产品肉类罐头、肉类熟制品蛋类罐头加工奶制品,如酸奶、奶酪、奶油等蜂产品口服液、王浆粉(3)渔业产品熟制水产品和各类水产品罐头;罐装(包括软罐)水生植物产品;
以鱼油、海兽油脂为原料生产的各类乳剂、胶丸、滴剂等制品产品受理规定●对于水、粗制盐、用于种植的种子等产品,不予受理。●对于纯野生产品、原国家保护后部分放开人工养殖的产品、
不依赖自然生态环境的纯设施生产及工厂化产品,原则上
不予受理。●对于药材类产品,为确保准确,应当在质量控制技术规范中提供具体拉丁名称;非药食同源的,应当征求相关管理
部门意见。●对于以同一地理区域名称申报3个以上(含3个)同一行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品的,应当从严把握,以突
出主导品牌,必要时开展实地调研,保证登记效果。确定授权划好制定做好挖掘核实登记申请地域技术品质人文在先产品主体范围规范鉴定历史权利9.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重点工作2020年底,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3268个云南85个●农业农村部颁证●长期有效10.云南申请登记产品情况石林甜柿、开远蜜桃、广南八宝米、圭山山羊、西畴阳荷、大理独头大蒜、建水酸石榴、蒙自石榴、昭通苹果、香格里拉牦牛肉、玉溪烟叶、溪洛渡白魔芋、溪洛渡花椒、弥勒葡萄、石林乳饼、会泽宝珠梨、会泽大洋芋、盐水石榴、禄劝撒坝猪、巍山红雪梨、澂江藕、泸西苦荞、富宁八角、马关草果、南涧无量山乌骨鸡、普洱咖啡、普洱瓢鸡、香格里拉青稞、迪庆臧猪、尼西鸡、高良苡仁米、回龙茶、
白竹山茶、夕阳葵花子、龙陵紫皮石斛、龙陵黄山羊、保山透心绿蚕豆、马龙苹果、华宁柿子、华宁柑桔、富民杨梅、富民茭瓜、呈贡宝珠梨、乐业辣椒、马楠半细毛羊、武定鸡、火红黑山羊、谷律花椒、丘北辣椒、砚山小粒花生、石屏青绵羊、保山甜柿、麦地湾梨、保山猪、富源大河乌猪、云龙矮脚鸡等8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证明商标临沧坚果、溪洛渡花椒、谷律花椒昌宁核桃、漾濞核桃、大姚核桃、漾
濞大泡核桃;南华松茸、楚雄牛肝菌、香格里拉松茸。会泽核桃、华宁大白壳核桃、易门板栗、鲁甸大麻核桃、昌宁核
桃、景东核桃、镇沅核桃、临沧
澳洲坚果、维西核桃、宾川拉乌
核桃、漾濞核桃
、楚雄核桃、大
姚核桃;罗平鸡枞、南华松茸、
楚雄牛肝菌。永善花椒、鲁甸青
花椒林业类地标产品三、当前形势及政策(一)中央有要求!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
—
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健全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创响一批“土字号
”、
“乡字号
”特色产品品牌。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
—
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打造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增加优质
绿色农产品供给。2021中央一号文件:—
—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发展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试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推
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二)领导有指示!2017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重在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主攻农
业供给质量,注重可持续发展,只要真正是
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农产品,永远都能打
动人们的味蕾。”稳步推行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管理。农业部门要抓紧建立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因地制宜地按
照产品类别和生产经营主体类型,将有效期内“三品一标
”质量标志、动植物病虫害检疫合格证明及规模化生产经营主
体(逐步实现覆盖全部生产经营主体)出具的食用农产品产
地质量检测报告等质量合格证明作为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的
基础条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着手建立与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相对
接的市场准入制度,将查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作为食
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基础条件的质量合格证明作为食用农产品
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的基本条件。《关于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2014年10月31日(三)部门有规定!加快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农业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快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可率先在“菜篮子
”产品主产区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质量追溯试点,优先将生猪和“三品一标
”食用农产品纳入追溯试点范围,推动食用农产品从生产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环节可追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在有序推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同时,积极配合农业部门推进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并通过监督食用农产品经营者建立并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
制度,做好与农业部门建设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有
机衔接,逐步实现食用农产品生产、收购、销售、消费全链条可
追溯。《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0号,
2016年3月1日实施第十三条
…
…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以及农产品地理标志等食用农产品标志上所标注的产地信息,可以作为产地证明。第二十二条
…
…鼓励批发市场开办者与取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等认证的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或者生产加工企业签订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协议。第三十三条
销售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认证的食用农产品以及省级以上农业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需要包装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应当包装,并标注相应标志和发证机构,鲜活畜、禽、水产品等除外。《农业部关于推进“三品一标”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公共品牌《农业部关于推进“三品一标
”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2016年5月6日•发展“三品一标
”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有效途径。•发展“三品一标
”是实现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肥料预定合同范本
- 户口迁出合同范本
- 幼儿园小班友谊教育方案计划
- 舞蹈教务合同范本
- 离职员工反馈收集与改进措施计划
- 知识产全管理与企业品牌形象塑造
- 咨询欠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幼儿园大班教案新思维:一寸虫数学教学实践
- 2025年幼儿园过马路安全标准教案8篇
- 科技教室的创意布置方案分享
- 四川省泸州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共45张)
- 机械制图教学课件(全套)
- 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 液位测量
- 化学纤维精品课件
- 中式面点师初级(五级)教学计划、大纲
- QC成果构造柱浇筑新技术的研发创新(附图)
- 2020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
- BIM技术应用管理办法
- 信息论与编码第4章信息率失真函数
- 空间几何向量法之点到平面的距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