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步》公开课课件高一语文必修下_第1页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步》公开课课件高一语文必修下_第2页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步》公开课课件高一语文必修下_第3页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步》公开课课件高一语文必修下_第4页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步》公开课课件高一语文必修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屠呦呦教学目标1.体会科学家的好奇心、求真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为造福社会的信念与毅力。2.了解获奖感言的体裁,体会其准确严谨、朴素自然、平实易懂的语言特色。3.培养学生心怀天下,为人类共同发展做贡献的情怀。课堂导入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张仲景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孙思邈课堂导入“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的颁奖词,如上写道。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一项震惊整个世界的发现为全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又一份曙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蒿素的发现历程。作家作品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诗经·小雅·鹿鸣》屠呦呦,女,药学家,于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作家作品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1972年成功提取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作家作品作家作品01人物评价: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评)03人物贡献: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她的研究跟所有其他科研成果都不同,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评价)02人物风骨: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写作背景2011年度拉斯克奖颁奖典礼上,拉斯克基金会将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其在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中的贡献。这是拉斯克奖设立以来首次颁予中国科学家。评审委员会认为,屠呦呦领导的团队将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将其中最宝贵的内容带入21世纪,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本文根据屠呦呦在接受拉斯克奖时的演讲及同年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的论文编写而成。写作背景拉斯科医学奖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也是医学界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其得奖者通常会在随后的一年得到诺贝尔奖,该奖项在医学界又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该奖项于1946年,由被誉为“现代广告之父”的美国著名广告经理人、慈善家阿尔伯特·拉斯克(AlbertLasker)及其夫人共同创立,旨在表彰在医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写作背景疟疾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在我国最古老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疟疾的记载。古人认为,疟疾的起因是暑气和风邪的轮番侵袭所致。西方人也把疟疾的原因归结在空气上。疟疾的英文词汇——Malaria,正是“坏”(mala)和“空气”(aria)两个词根的组合。但是,把病因归结为空气,正好说明了人类的无助。很显然,只有找不到真正的病因,才会让人去怪罪空气。事实也证明,所有怪罪空气的医学理论,都没什么实际用处。疟疾就这样在人类中肆虐了几千年。文题解读1、重点字音基础积累青蒿()素疟(

)疾目睹(

)

精髓(

)相悖(

)

肆虐(

)

羟(

)

衍(

)生物拯(

)救砒(

)霜繁衍(

)

瑰(

)宝hāonüèdǔsuǐbèinüèqiǎngyǎnzhěngpīyǎnguī2、演讲词演讲词主要有以下特点: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它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倡议。(1)针对性。演讲词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听众所关注的问题,所讲内容的深浅也应符合听众的接受水平。演讲既要注意当时的时代气氛,又要了解演讲的具体场合。基础积累2、演讲词(2)鲜明性。演讲的内容必须表明自己的主张,阐明自己的见解。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均应做到立场鲜明、态度明确,不能含糊。(3)条理性。要使讲话易被听众听清、听懂,就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否则,所讲内容虽丰富、深刻,但散乱如麻,缺乏逻辑性,亦会影响讲话效果。基础积累2、演讲词(4)通俗性。演讲的语言,应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句子不要太长,修饰不要太多,不宜咬文嚼字,要合乎口语,具有说话的特点。同时,也应该讲究文采,以便雅俗共赏。(5)适当的感情色彩。演讲既要冷静地分析,又要有诚挚热烈的感情,这样才能使讲话既有说服力,又有鼓动性。基础积累整体感知1、结合文章里的小标题,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屠呦呦和自己的团队是如何把青蒿素从分子变成药物的屠呦呦和自己的团队是如何发现青蒿素的抗疟功效的2000个方药、640个可能具有抗疟效应的、200个方药、380余提取物。1971年10月4日找到突破口。新药的临床试验很难展开,和同事做志愿者。1973年在海南疟疾疫区使用青蒿素胶囊,取得明确疗效。1、结合文章里的小标题,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青蒿素的发现是如何影响世界的关于青蒿素的发展与超越中医药学的贡献发现青蒿素分子的立体结构,1977年在《科学通报》发表。1981年,《青蒿素的化学研究报告》,开始引起世界关注。1986年,青蒿素成为我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后的第一个一类新药。发现“双氢青蒿素”,在分子中引入羟基。2009年出版《青蒿素及青蒿素类药物》。2002年,世卫组织推荐采用青蒿素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如今,青蒿素联合疗法在全世界广泛应用。2、本文设立多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①每个小标题能够体现不同的内容,让文章层次分明,脉络清晰;②每个小标题能简要概括具体语段的核心内容,具有突出强调的作用。3、本文结构合作探究1.从第三段看,哪些因素促成屠呦呦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①自己热衷于中草药研究。②领悟了有关人体和宇宙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③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医药学的精髓。2.为什么先写研究工作的背景而不直接写研究工作的过程?①写疟疾重新肆虐,突出研究工作的使命感。②写“523项目”和中医研究院的任命,突出了国家规划和院所领导的作用。③强调团队的作用,不独自贪功,客观公正。3.把引用的内容“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删掉好不好?原因:不好。①通过引文,读者可以更直观地领悟“渍”“绞”等古方要领对研究工作带来的启发,更形象地反映传统医书的价值。②省去引文,表面上看似简洁,实则使语言干瘪不生动,损减了文章的说服力。4.发现青蒿素的初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①研究者做志愿者,尝试提取物。②在海南对病人进行临床治疗。③分离提纯抗疟的有效成分。5.作者为什么把“几个报告”和自己的报告并提?谈及对传播青蒿素的贡献时,肯定其他报告引起的“热烈反响”,不片面强调题为《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反映了作者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6.双氢青蒿素有哪些优势?①双氢青蒿素比青蒿素的效果大大提高。②双氢青蒿素治疗的病人,复发率很低。③在分子中引入羟基,也给发展新的青蒿素衍生物创造了更多的机会。④可尝试用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治疗其他疾病。7.中医药学对人类健康的贡献有哪些?请简要概括。①青蒿素联合疗法在世界广泛应用。②中药砒霜是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③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石杉碱甲,可治疗老年痴呆症。④辨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人类健康作出贡献。⑤中医活血化瘀的临床疗效适用于冠心病的术后维护。⑥芍药苷可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⑦生物力药理学用于防病治病。8.结合文本,总结青蒿素发展艰难的原因。①发现青蒿素的抗疟性:文献检索和实验工作的浩大,实验条件的艰苦。②从分子到药物:药物临床实验的繁杂以及成药过程的反复验证。③普及和传播:国内科研环境遭遇到时代的束缚,导致中国医药发展与世界的交流缺失。④超越青蒿素:创新的实验遭到传统化学家的质疑。作者感情1.本文体现了作者的哪些情感?①对工作的热情。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写到毕业、工作、脱产学习,“对中草药从好奇转化为热衷”。从此,在青蒿素研究的每一个阶段,作者都踏踏实实,以严谨认真的态度默默做着烦琐的工作,甚至亲身做志愿者,试验药物疗法。这种对工作的热情,对事业的执着,对科研的奉献,是科学创新的前提。1.本文体现了作者的哪些情感?②对战胜困难取得成就的豪情。研究工作经历了种种困难:太多的中草药需要挑选,青蒿提取的实验结果难以重复,青蒿素的提取方法难以解决,青蒿素药物的效果不尽如人意,青蒿素的普及和传播困难重重……这些都不曾使作者沮丧和退却,反映了她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自信。正因为经历了这么多的困难,作者才充满了成功的自豪之情,不管是文章开头写童年时没想到有一天会被人称颂,还是文末写到的梦想,都是这种自豪之情的直接体现。1.本文体现了作者的哪些情感?③对团队的感激之情。文章写青蒿素的科研工作时,时时处处不忘提到团队的作用,受命伊始有团队,临床试验有团队,普及传播有团队,研制衍生物有团队。不仅不忘自己领导的团队,第三部分中,还写了“523项目”的大团队,文章还多处提及高校院所的作用。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心底无私的胸怀,表达了作者对伙伴的感激之情。2.本文写科研的同时,不忘提及科研环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写疟疾肆虐的国际背景,写国家规划的国内背景,把个人的事业、追求和家国情怀连接在一起。文章第二部分,写20世纪50年代的国际抗疟现实,写中国政府的“523项目”。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临危受命,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充分体现了作者的使命感和爱国情怀。再如,第四部分写到,当作者及其团队研究的成果得以公布和普及,被授予“国家发明奖”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国家、集体的感恩和感激。课堂总结1、把握主旨本文通过对青蒿素的发现、临床实验和实际应用的叙写,表现了屠呦呦及其团队勇于探索、坚持目标、不畏艰难的科研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传统中医精华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必将得到有效利用,造福全人类。拓展延伸2、探讨屠呦呦精神的时代意义。①崇尚英雄精神是从中汲取优秀的品质和精神:英雄精神是“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英雄精神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精神信仰、英雄精神是“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奉献精神、英雄精神是“卧薪尝胆”的奋斗精神。拓展延伸2、探讨屠呦呦精神的时代意义。②铭记英雄精神是永葆中华民族战斗力的精神力量。“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中华民族前行的强大力量。拓展延伸2、探讨屠呦呦精神的时代意义。③传承英雄精神是激励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提到,“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我们就是要善于向先进典型学习,在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从小事小节上修炼自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学习先进、保持先进、赶超先进。拓展延伸一个科研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艰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