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高中语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高中语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高中语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高中语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导入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我们见识了苏轼豪情的一面,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词,则会给我们呈现苏轼的另一面。这首词就是千百年来打动无数读者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学习活动1.通过“吟咏诗韵”“知人论世”的诗歌阅读方法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2.发挥想象,品味组成梦境的人物场景以及梦境所隐含的内心情绪。3.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梦境的记述、对亡妻的思念和落拓的身世之感融合在一起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踌躇满志的苏轼豪放不羁的苏轼旷达自信的苏轼豁达乐观的苏轼在你心中苏轼是一种怎样的形象?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人,北宋文学家。嘉祐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苏轼曾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颍州等地的知州,官至礼部尚书。又曾被贬黄州、惠州、儋州,北还后的第二年病死于常州。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一格,与北宋的黄庭坚合称“苏黄”;与南宋的陆游合称“苏陆”;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影响深远,与辛弃疾合称“苏辛”;其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王弗其人王弗(1039年—1065年),苏轼之妻,眉州人。十六岁即与十九岁的苏轼成婚,他们是一对少年恩爱的夫妻。可惜天命无常,相伴十余年之后,英宗治平二年五月(1065年)王弗卒于汴京,千里归葬眉州。第二任妻子:王闰之(1048—1093),女,北宋眉州青神(今四川眉山市青神县)人。她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第二任妻子。苏轼的第一任妻子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出嫁之前,家中称其“二十七娘”。性格温和,知足惜福。第三任妻子:王朝云(1062年—1096年),字子霞。浙江钱塘人。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红颜知己和侍妾。朝云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为西湖名伎。但她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虽混迹烟尘之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苏东坡因而爱幸之,纳为常侍。创作背景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王弗娴淑端庄,对苏轼的事业、人生给予了巨大的激励和帮助。她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26岁时就去世了,对苏轼是一个沉重的打击。1075年,苏东坡被贬谪到密州任知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夜,他梦见爱妻,便写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悼亡词,此时诗人40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点明作词时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近四十。词牌名点明写作内容。(梦到亡妻,抒发思念、伤感、无奈之情)悼亡词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从悼亡诗出现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安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或写爱侣去后,处孤室而凄怆,睹遗物而伤神;或写作者追忆往昔,慨叹世事多舛(chuǎn)、天命无常;或将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忆之情,用恍惚迷离的文字和色彩抒发出来,读之令人心痛。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品读其他悼亡诗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清·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品读】纳兰性德的妻子卢氏,本是家族联姻。但是卢氏才学性情让纳兰性德惊为天人。彼此相处三年,情深意笃。妻子骤然离世,纳兰心中悔痛不已。卢氏生前,作者沉浸在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中,但他却毫不觉察,只道理应如此,平平常常。短短两句,蕴含了作者的追悔之情。【品读】

唐琬死后,陆游内心受到了巨大创伤,悲悼之情始终郁积于怀,五十余年间,陆续写了多首悼亡诗。

“曾是惊鸿照影来”,多少年,唐琬的音容笑貌一直都在陆游的脑海中,从未离去。沈园二首·其一宋·陆游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品读】

看过沧海之后,其他地方的水都不值得一看,领略过巫山的云蒸霞蔚,其他地方的云就黯然失色。生死不渝,是这首诗最动人之处。

元稹明确宣告:爱了你之后,我再也不会爱上别人了。这份爱,不会因你的去世而改变。离思五首·其四唐·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品读】

元稹病亡九年之后,白居易大病初愈,夜里梦到老友,写下这首诗。元稹一去,白居易连个说话的人都没了。

一个老头絮絮叨叨,希望他的老友还能听见。这是多大的悲恸,多大的荒凉。梦微之唐·白居易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播放视频:李立宏诵读《江城子》/video/BV1ME411a7N9/?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初读感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两茫茫:指双方茫然不相知。思量:想念话:诉说纵使:即使尘满面、鬓如霜:形容饱经沧桑,面容憔悴。译文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以忘怀。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幽梦:隐约迷离之梦。轩窗:指小室的窗前,小轩:有窗槛的小屋。顾:看。料得:料想,想来。料得(妻子),省略宾语(妻子)短松冈:长着矮小松树的山岗。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译文昨夜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料想年年都柔肠寸断之处,就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冈上。围绕“记梦”梳理脉络以“记梦”为线索,梳理本词的脉络梦前:无限相思梦中:相顾无言梦醒:柔肠寸断结合学习提示探究:最让苏轼痛彻的是什么?生死,是一种“隔”妻子葬千里之外的故乡,是一种“隔”岁月沧桑,即使相逢也认不出,又是一种“隔”梦中还乡,千言万语无从谈起,还是一种“隔”梦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两茫茫”怎样理解?词作明明是写了词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应该“常思量”才对,为什么词人又说“不思量,自难忘”,这样写是否矛盾?“茫茫”二字为全诗奠定了凄婉哀伤的基调。“两茫茫”,“两”就是两个人。其间不仅包含着苏轼对亡妻的思念,也暗含着天各一方的妻子或许也在牵挂着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不思量——最深沉的思念,是刻意的遗忘。因为相思太苦、旧情难忘。月下相思月下相思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千里”,对前句“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补充:亡妻之坟在眉州,与诗人所在的密州遥隔千里。点出生者与死者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隔离

,表达了对亡妻沉痛的思念以及天人永隔的遗恨。月下相思月下相思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你认为此句中的“凄凉”有哪些含义?(1)相思之情的凄凉。满腔的哀怨和思念无处倾诉,亡妻之恨,相思之痛,孤寂之苦只能遥寄于千里之外的孤坟。(2)政治失意之凄凉。苏轼当时官运不佳,屡被贬放,此时被贬密州,流离坎坷的文豪满肚子的委屈需要发泄和倾诉,可他没地方诉说,也没人敢听他诉说,更没有可以诉说的人。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纵使……”:是一个假想。问:即使生死可以沟通,夫妻可以重逢,又如何呢?——应不识。“应不识”传达出的是一种揣测的口吻,这份不确定源自夫妻双方经年的别离。不仅表现出了夫妻二人因时空阻隔而产生的距离感,而且写出了苏轼此时的忐忑,折射出苏轼饱经人世风霜后的无奈感伤的心境。梦中探究二:置身“梦”境,寻“我”与“我”初遇结婚出游离世??探究任务:从时空镜像看本词中的人物会面场景如果让你来刻画夫妻二人梦中重逢的场景,你会挑选什么?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思考:场景中的聚焦物是什么?会依次出现哪些人物?人物的心情如何?聚焦物:镜子出场人物:第一个人物:正梳妆的王弗第二个人物:看王弗梳妆的苏轼第三个人看在眼里:“幽梦忽还乡”的苏轼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年轻的苏轼与王弗琴瑟和鸣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王弗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东坡逸事》里有王氏“幕后听言”的故事是说东坡每有客来,王弗总是躲在屏风的后面屏息静听。待客人走后,她每每软语相劝,说得在理又每得印证。她是真正的贤妻内助,因此苏轼早年青云直上。第四个人物:镜中的王弗音容无改(相认)第五个人物:镜中的苏轼尘满面,鬓如霜探究任务:从时空镜像看本词中的人物会面场景思考:二人相遇会依次出现哪些人物?人物的外貌如何?探究1:“尘满面,鬓如霜”的苏轼,看着音容无改的妻子的第一反应会是主动上前与妻子相认吗?探究2:前文说“纵使相逢应不识”,但是这里妻子认出苏轼了吗?她的心情如何?仅是因为时间过得太久,久到亲密的两个人不认识了吗?

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人生体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这十年,正是围绕王安石变法,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受到排挤打压,因而请求出任地方官,先是通判杭州,三年后又移知密州。仕途坎坷,遭际不幸,转徙外地,艰辛备尝。

可以说,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都含蕴在这六个字之中了。作此词时,苏轼年仅四十,说"鬓如霜"不无夸张,但我们也由此可见其生活之遭际挫折和心境之凄凉。十年死别,思念至苦,夫妻一旦相见,该有千种哀愁、万端感慨要向对方倾诉;万语千言,从何说起呢?情感的风尘——思念亡妻的苦楚“为伊消得人憔悴”人生的风尘——仕途坎坷的艰辛“艰难苦恨烦霜鬓”一个不敢问,一个不敢说,面对今昔之隔,在彼此生命中空白的十年,唯有相顾无言,泪流不止。不仅是在为天人永隔而悲痛,更是在替自己伤痛种今昔远隔无法言说的痛。探究三:“梦醒”时分,“失向来之烟霞”梦醒镜外第六个人物:已经去世的王弗从时空镜像看本词中的人物第三组人物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短松冈”是长着矮小松树的山冈,承接开篇“千里孤坟”,指亡妻的坟墓。“肠断处”指孤坟,照应前文的“凄凉”。“明月夜”,五天前正是正月十五月满之时。“年年”既指已经过去的漫长的十年,亦指未来无尽的岁月。探究四:“诗情”总结,认识不一样的“苏轼”总结

记梦梦前思量梦中相逢梦醒悲凉现实梦境现实年年岁岁,幽冥永隔,两相牵挂,此恨绵绵但哪怕“两”茫茫,垫爱和深情无形中又会跨越这些隔阂,给人慰藉,给生命一抹温暖的底色。凄凉又温暖。此情无计可消除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恨绵绵无绝期思考:词作中出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此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意象千里孤坟明月短松冈意境阴冷、凄楚、悲凉感情真挚思念孤寂哀伤探究五:“赏析手法”《江城子》如何以情动人?①直接抒情——不思量,自难忘②虚实结合(现实与梦境)夜来幽梦忽还乡③细节描写——小轩窗,正梳妆④借景抒情——明月夜,短松冈⑥白描——用语自然,不加雕琢明月夜,短松冈⑤比喻——鬓如霜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①以景结情。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它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在结尾处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在明月的夜晚,长着矮松树的山冈上,有作者思念的妻子。用明月、短松冈来传达、暗示出作者对亡妻的思念,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赏析本句运用了哪种手法表达情感?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②虚实结合主客移位(对写法)。词人从梦中醒来,想象在千里之外的荒郊月夜,那长着小松树的山冈上,妻子一定会年复一年地为思念丈夫而悲伤。

写自己怀念亡妻,却料想对方为怀念自己而柔肠寸断,语言平易质朴,将对亡妻的思念表达得深沉哀婉,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赏析本句运用了哪种手法表达情感?虚实结合实写:即眼前之景。虚写:即非眼前之景,一般为心中之景。主要有: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2、已逝之景之境(过去的)。3、设想的未来之境(未来的)。

4、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等。主客移位(对写)最常考的虚实结合:先写自己,再想象对方思念自己。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作用:不直接说自己……却设想对方(亲人)……,通过想象,丰富了诗歌的内容,扩大了诗歌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审美空间,表达了诗人……情感,使感情抒发得更深沉含蓄、真挚动人,更富有感染力。课文小结本首词,以“梦前——梦中——梦后”为时间线索,让我们走进了苏轼的记梦场景,探寻了苏轼如何真切地诉尽了他的死别之悲、独处之苦以及世路之艰,“现实——梦境——现实”相互交织,感知了他对亡妻的思念、梦境的记述、和落拓的身世之感融合在一起的表达方式。课文小结人间最真挚的情感,包括亲情、友情与爱情,应该是这世间真正能够成为永恒的、为数不多的东西。如果拥有,一定要好好珍惜。如果不能永远相守,那就永远思念吧!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游人。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2005年高考全国卷)答:①本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指)。②前两句写诗人于冬至页邯郸驿里,独自坐在灯前抱着双膝孤寂难眠,是实。后两句写家人围坐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人,是虚。(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③作者不直接说自己思念亲人,却设想对方(亲人)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通过想象,丰富了诗歌的内容,扩大了诗歌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审美空间,表达诗人因作客他乡对亲人的思念与内心的孤寂凄凉,使感情抒发得更深沉含蓄,真挚动人,更富有感染力。(点出作用)1.明手法:点明手法(虚实结合);2.阐运用:结合诗句概括实景、虚景;(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3.析效果:结合诗句,阐明情境情感效果。

(①前后对比,突出主旨、情感;

②互相映衬,烘托渲染情绪;③激发读者想象,表达情感。)答题技巧《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注解:1、鄜州:现陕西省富县。2、云鬟:妇女的鬓发。3、清辉:指月光。4、虚幌:薄而透明的帷帐。5、双照: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背景:肃宗至德元年(756)八月陷贼中作。是年五月杜甫携家避难鄜州(今浙江富县)寄居羌村,然后只身投奔行在,中途被叛军捕获,带到长安。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2005年高考全国卷)《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注解:1、鄜州:现陕西省富县。2、云鬟:妇女的鬓发。3、清辉:指月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