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湖南临澧县杉龙岗遗址距今约八千年,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其发掘器物堆积丰富,包括陶器、石器和柱洞,还发现了很多动物骨骼和稻谷种子。遗址区域面积较大,保存较为完整。这说明()A.新石器在长江流域普遍使用B.该遗址较早出现了贫富分化C.长江流域原始农业有所发展D.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可得出主要结论:这里发现了很多动物骨骼和稻谷种子,可以说明长江流域原始农业有所发展,C项正确;仅凭此一处遗址新石器使用较多不能得出整个长江流域新石器普遍使用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看不出私有制和贫富分化,排除B项;多元一体是指中华文化的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的独立发展性,但同时又是一体的,就是有很好的整合,这点材料体现不出,排除D项。故选C项。2.商鞅相秦,秦孝公分商地十五邑给商鞅,号曰商君;张仪相秦,秦惠王分五邑给张仪,号曰武信君;范雎相秦,秦君封应地给范雎,号曰应侯;吕不韦相秦,秦君封十万户给吕不韦,号曰文信君。这说明()A.法家人物在秦国享有特权B.秦国特别优待有功之臣C.战国时期分封制仍然盛行D.秦国有厚待丞相的传统【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相秦,都因立下功劳被秦国重赏,说明秦国特别优待有功之臣,B项正确;只有在秦国立功才能被封赏,而不是所有法家人物在秦国都享有特权,排除A项;秦国给有功的丞相封地并不是实行分封制,排除C项;秦国仅是厚待有功的丞相,这不能说明秦国有厚待所有丞相的传统,排除D项。故选B项。3.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都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加强儒学,使儒学在这个时期得到了继续发展,其高峰大致在南方的梁武帝统治时期,北方在孝文帝改制以后。这突出反映了当时()A.南北政权伦理观念趋同 B.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加强C.儒学逐步确立正统地位 D.南北地区生活习俗接近【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都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加强儒学,使儒学在这个时期得到了继续发展,其高峰大致在南方的梁武帝统治时期”,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均重视儒学,可见南北政权伦理观念趋同,A项正确;材料仅显示南北政权加强儒学,而不是彼此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且当时国家分裂、南北政权对峙,彼此联系有限,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儒学开始确立正统地位,排除C项;材料显示的是南北政权的政治伦理思想,而不是南北生活习俗,排除D项。故选A项。4.唐文宗在位时期(827-840年),太监仇士良曾当着大臣崔慎由的面,对文宗说道:若不是崔大学士以死来拒绝写下废你的诏书,你今天可就坐不到这个龙椅上了!而唐文宗害怕得不敢抬头,更不敢有半句言语。这反映出当时()A.中央集权明显弱化 B.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C.藩镇割据祸患无穷 D.权臣勾结使朝政混乱【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宦官的权力都是皇帝赋予的,唐后期宦官专政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皇权专制的弊端,B项正确;中央集权是指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材料不涉及这点,排除A项;宦官专权不是藩镇割据造成的,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权臣之间的勾结,排除D项。故选B项。5.《明史•食货志》记载,洪武初,我国对外贸易主要港口泉州、宁波与广州,宁波通日本,泉州通琉球,广州通占城(今越南)、暹罗(今泰国)、西洋诸国。至公元1522年,明政府封闭泉州与宁波二港口,仅留广州。这主要是由于()A.倭患问题的严重 B.海上丝路兴盛C.西欧殖民者侵扰 D.抑商政策出台【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初中国。1522年,明政府封闭泉州与宁波二港口,主要是因为倭患问题的日益严重,A项正确;泉州和宁波也是海上丝路的重要港口,排除B项;西欧殖民者侵略猖獗是在16世纪中期以后,排除C项;明朝初期统治者就重农抑商,而不是此时才出台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6.洋务运动时期,留美幼童在美国除了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外,还要诵读中国传统经典,向至圣先师牌位叩头,就连负责留学生管理事务的正监督一职,都要派识大体的正统读书人担任。这说明当时()A.清政府仍以天朝上国自居B.封建保守势力占据主导地位C.洋务派在中央缺乏支持者D.留学教育秉持中体西用原则【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洋务时期的留美学生,除了学习西方科技,还要诵读中国传统经典等,这说明留学教育秉持中体西用原则,D项正确;清政府派遣留美学生学习西方先进科技,这显然是承认了自身科技的不足,而不是以天朝上国自居,排除A项;洋务派坚持尊崇儒学,这不能说明封建保守势力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洋务派在中央的势力,排除C项。故选D项。7.1900年夏,南方一家著名报纸刊登文章指出,有许多城市的民众在茶坊、酒肆中聚集谈论,说北方省份的义和拳召集党羽为难各地的教堂、教士,多次与官兵对抗,“罪大恶极”,“无稽谢语层出不穷,闾巷不逞之徒复从而和之”。这反映出()A.晚清统治不得民心 B.南方缺乏革命的氛围C.民众关心时局变化 D.媒体大都反对义和团【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1900年夏天,南方许多城市的民众聚集讨论义和团运动,这反映出民众对时局变化的关心,C项正确;该报刊登文章宣扬市民对义和团的排斥,这显然不是清朝统治丧失民心,排除A项;仅凭一家报纸的一篇文章不能得出“南方缺乏革命的氛围”的结论,排除B项;仅凭该报刊登文章反对义和团,不能得出“媒体大都反对义和团”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8.下表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辛亥革命或孙中山的纪念活动的主题与口号。据此可知,当时()时间主题与口号1938-1941年“拥护最高统帅”“服从蒋委员长”“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3年“只有新民主主义才能救中国”“从旧的专制到新的民主”1944-1945年“成立联合政府”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巩固B.革命任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C.社会主要矛盾不断发生变化D.国共两党逐渐达成革命共识【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战时期(中国)。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辛亥革命或孙中山的纪念活动的主题与口号,随着时局的变化,由拥护蒋委员长到从旧的专制到新的民主,再到成立联合政府,可见此阶段党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的,B项正确;1943年、1944-1945年,我党明确提出反对专制、成立联合政府,这不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排除A项;抗战期间中日民族矛盾始终是主要矛盾,排除C项;早在华北事变后,国共两党逐渐合作,已达成抗日革命共识,排除D项。故选B项。9.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12月的一次会议上讲道:“在三年五年的时间内,我们的经济事业可以完全恢复;在十年八年的时间内,我们的经济就可以得到巨大的发展。”在此,毛泽东强调()A.沿海与内地经济应统筹安排B.分阶段进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C.把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D.经济建设应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9年中国。毛泽东提出“在三年五年的时间内,我们的经济事业可以完全恢复;在十年八年的时间内,我们的经济就可以得到巨大的发展”反映了他强调要分阶段先恢复国民经济、再发展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经济分阶段进行,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沿海与内地经济的安排,排除A项;建国初期并未强调工作重心在经济方面,排除C项;经济建设应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B项。10.下图为《天津日报》于1979年1月4日刊登的蓝天牙膏广告。这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条报纸广告。这()A.反映出经济体制转型加快B.体现出国家允许个体户存在C.说明该报刊紧跟时代步伐D.见证了民营企业的迅速崛起【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1979年《天津日报》敢于在改革后首次刊登广告以促进企业发展,这说明该报刊紧跟改革的时代步伐,C项正确;改革初期经济体制转型是稳步推进的,A项“经济体制转型加快”的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材料看不出蓝天牙膏是个体户,排除B项;《天津日报》是国企,蓝天牙膏也看不出是民营企业,排除D项。故选C项。11.罗马共和国时期,基本上国家政策的讨论和决定都是在元老院进行的,“每种新法律草案都必须在元老院进行讨论,一个建议,如未征求元老院的意见,长官很少敢于把它提交给人民”。这一时期的元老院()A.是国家重要的议政和决策机构B.缺乏分权制衡的政治机制C.由贵族集体垄断国家政治生活D.主要负责法律制定与修改【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共和国时期,基本上国家政策的讨论和决定都是在元老院进行的,“每种新法律草案都必须在元老院进行讨论”,可见当时元老院是国家重要的议政和决策机构,A项正确;共和国时期元老院、执政官和公民大会分权制衡,排除B项;当时罗马主要政治机构还有执政官和公民大会,元老院不可能垄断国家政治生活,排除C项;制定与修改法律,不是元老院的主要职责,排除D项。故选A项。12.公元976年,高丽政府颁布田柴科制度,“括垦田数,分膏瘠,自文武百官至府兵、闲人,莫不科授,又给樵采地,谓之田柴科。身没并纳之于公,唯府兵年满二十始受,六十而还”。此田制()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B.能够遏制土地兼并问题C.增加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D.与唐朝均田制性质相似【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朝鲜。材料“身没并纳之于公”可见田柴科制度与唐朝均田制都是土地国有制,D项正确;该田制分给所谓的闲人土地,能够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排除A项;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田柴科制度如均田制一样,不能遏制土地兼并问题,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这一田制增加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排除C项。故选D项。13.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新女性鲍西亚,漂亮聪慧,优雅端庄,爽朗大方,有节有义,她凭借自己的智慧巧妙地化解了一场连众多男人都束手无策的官司,捍卫了正义。这反映出()A.作者弘扬了理性主义思想B.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扩展C.鲍西亚具有人文主义精神D.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中心【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威尼斯商人》中的新女性鲍西亚,漂亮聪慧,优雅端庄,爽朗大方,有节有义,有智慧,还能够捍卫正义,可见她具有人文主义精神,C项正确;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排除A项;仅凭莎士比亚这部喜剧中的新女性描述,不能得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扩展”的结论,排除B项;仅凭《威尼斯商人》不能得出“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中心”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14.19世纪晚期,在政治学家斯坦因等人的倡导以及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大力推动下,德国吏治改革向前迈进,威廉二世于1873年颁布了《官员法》和《资历条例》,标志着德国官僚制的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这()A.表明德国政体再度变化 B.推动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建立C.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D.说明德皇与政治家政见一致【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晚期(德国)。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晚期德国官僚制的公务员制度的建立,相对于传统选官制度而言,更能适应工业化对各种管理人才的需求,C项正确;德国在1871年确立君主立宪制,而1873年德国政体并未再度变化,排除A项;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于1871年,显然德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的原因,排除B项;德国政治学家、俾斯麦和威廉二世在建立公务员制度上的政见一致,并不意味着他们所有政见都一致,排除D项。故选C项。15.巴黎公社成立后,发布了一系列法令。如关于废除旧的常备军,建立国民自卫军的法令;关于改善面包房工人工作条件的法令;告农村劳动者法令;关于教会和国家分离的法令等。这集中反映出巴黎公社()A.代表无产阶级利益 B.建立了巩固的工农联盟C.依法有序进行执政 D.特别重视国家军队建设【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巴黎公社运动时期(法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巴黎公社建立后先后颁布一系列法令,集中反映出它依法有序进行执政,C项正确;“代表无产阶级利益”,无法得出,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建立了巩固的工农联盟”,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依法有序,无法得出“特别重视国家军队建设”,排除D项。故选C项。16.下表为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美国对外贸易逆差占GDP的比重统计。对此的合理解释是()A.西欧和日本的竞争影响美国的对外贸易B.发展中国家普遍崛起冲击了美国市场C.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导致美国外贸逆差D.侵越战争期间美国经济始终停滞不前【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美国。据图表信息可知,二战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美国出现了外贸逆差,结合所学可知,这与西欧和日本崛起,与美国争夺国际市场对美国外贸构成强大的冲击紧密相关,A项正确;发展中国家崛起对美国构成的冲击十分有限,而且中国崛起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排除B项;美国外贸逆差是造成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原因之一,C项颠倒因果关系,故排除;美国侵越战争是1961—1973年,而美国经济出现“滞胀”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经济危机时期,显然,并非侵越战争期间美国经济始终停滞不前,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7题18分,第18题16分,第19题18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时间影响较大的农民起义仁宗庆历三年五月(1043年)王伦领导的沂州(今山东)起义仁宗庆历三年八月(1043年)张海、郭邈山等领导的京西路、陕南农民起义仁宗庆历三年十月(1043年)邵兴领导京西路光化军和农民起义仁宗庆历七年十一月(1047年)王则领导河北东路贝州士兵和农民起义——摘编自赵继颜《北宋仁宗时期的农民起义》材料二在王安石变法实施初期,苏轼就指出,骤行新法“其进锐者其退速”,欲速则不达,因此需要徐徐图之。再次,派遣专使推行新法,“事少而员多”,增加了冗员和冗费,“人轻而权重”,更是容易滋生弊端。苏轼经过长期实地考察,于元祐元年(1086年),写了《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他在奏状中说:“熙宁以来,行青苗、免役二法,至今二十余年,法日益弊,刑日益烦,盗日益炽,田日益贱,谷帛日益轻,细数其害,有不可胜言者。”因此,他建议朝廷“所有已请过钱斛,候丰熟日,分作五年十料(即十批、十次)随二税送纳。或乞圣慈念其累岁出息已多,自第四等以下人户,并与放免”。即是说,废除《青苗法》后,农民所欠官府的钱粮,允许分期分批归还,四等以下的贫困户应该全免。——改编自莹光《苏轼为什么反对王安石变法?》(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中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苏轼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答案】(1)问题:农民起义频繁;阶级矛盾尖锐或官民矛盾尖锐;统治危机严重。原因:政治腐败;冗官、冗兵、冗费使农民负担沉重;土地兼并严重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农民生活贫苦。(2)评析:认为王安石变法太快太急;派专员推行变法加重财政负担,且人轻权重,易滋弊端;反对实行青苗法和免役法;认为青苗法和免役法弊病多、对百姓对国家危害甚大;主张废除青苗法;减轻百姓负担。面对严重的统治危机,在变法推行前后,苏轼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解决危机的对策;比较理性地批评新法,体现了士大夫的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但是,他对新法的批评并非完全正确;批评阻碍了王安石变法或不利于新法的推行。(积极方面任意一点,消极方面任意一点)【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北宋中期中国。第一小问问题,据材料一“影响较大的农民起义”可知,农民起义频繁;据材料一“王伦领导的沂州(今山东)起义”等信息可知,阶级矛盾尖锐或官民矛盾尖锐,统治危机严重。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宋代时政治腐败,冗官、冗兵、冗费使农民负担沉重,土地兼并严重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农民生活贫苦。【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评析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展开即可,如积极方面,据材料二“骤行新法……欲速则不达,因此需要徐徐图之”可知,苏轼认为王安石变法太快太急;据材料二“‘事少而员多’,增加了冗员和冗费”可知,派专员推行变法加重财政负担,且人轻权重,易滋弊端;据材料二“行青苗、免役二法,至今二十余年,法日益弊”可知,反对实行青苗法和免役法,认为青苗法和免役法弊病多、对百姓对国家危害甚大;据材料二“废除《青苗法》后,农民所欠官府的钱粮,允许分期分批归还,四等以下的贫困户应该全免”可知,主张废除青苗法,减轻百姓负担。综上可以看出面对严重的统治危机,在变法推行前后,苏轼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解决危机的对策,比较理性地批评新法,体现了士大夫的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消极方面,苏轼对新法的批评并非完全正确,批评阻碍了王安石变法或不利于新法的推行。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33年7月,在知识分子中颇负盛名的《申报月刊》组织了一次题为“中国现代化问题”的笔谈会。从参加者的言论看,这个笔谈会实际上是针对“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对中国现代化之影响”这一主题而举办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期载有7篇文章,以对苏联计划经济的态度为标准来划分,赞成的有4篇,模棱两可的有2篇,反对的只有1篇。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唐庆增等人,反对中国仿效苏联采行计划经济,其原因主要有:苏联自己发布的统计数字,“不尽可靠”;“中国国情特殊,幅员既广,人口又多,若仿苏俄之先例,试行国家大托辣斯,姑无论此若大之资本无从筹划,即筹得后,将如何管理乎”?他们从人性恶的观念出发,认为只有私有制才符合人性,有利于生产。赞成者则反复强调两点:第一,以计划经济为特色的社会主义促使经济协调,“只有在社会主义的制度之下,生产与分配才有合理的处置。现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遭遇的严重经济恐慌,大部是由于生产与分配方法不合理的缘故”。第二,以计划经济为特色的社会主义符合人道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之高度发展的经济形态”,因为它“不是以生产关系支配人类,而是由人类自己来支配生产关系”。——改编自黄岭峻《30-4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计划经济”思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是否实行计划经济一事引发的争议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评析:反对者质疑苏联的经济发展真相;认为中国国情不适合实行计划经济;认为私有制合乎人性能促进生产发展。这主要是由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在中国长期影响;西方自由主义思潮传入的影响。这种主张反映了民族资本家自由发展经济的愿望,有其合理性。赞成者认为计划经济能使经济协调;计划经济能合理处置生产与分配;计划经济能避免经济萧条和危机;计划经济符合人道主义;认为政府应加强对经济的管理。俄国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思潮传入中国;苏联计划经济取得了重大成就;西方发生严重经济危机;中国需要集中物力应对日本侵略。因此,这种思想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这对于促进经济迅速发展,对于集中力量抗日,具有积极意义。综上所述,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内忧外患严重,无论是反对者,还是赞成者,其主张都是为了发展经济,实业救国,都有一定进步性。这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中国未来经济发展道路时,对世界经济发展局势的回应与参与,体现出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多种思考。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必须与时俱进,从国情出发,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解析】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评析:根据材料“苏联自己发布的统计数字,‘不尽可靠’”“中国国情特殊……即筹得后,将如何管理乎”“他们从人性恶的观念出发,认为只有私有制才符合人性,有利于生产”可得出反对者质疑苏联的经济发展真相;认为中国国情不适合实行计划经济;认为私有制合乎人性能促进生产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在中国的长期影响;西方自由主义思潮传入的影响。这种主张反映了民族资本家自由发展经济的愿望,有其合理性。根据材料“以计划经济为特色的社会主义促使经济协调”“以计划经济为特色的社会主义符合人道主义”可得出赞成者认为计划经济能使经济协调;计划经济能合理处置生产与分配;计划经济能避免经济萧条和危机;计划经济符合人道主义;认为政府应加强对经济的管理。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俄国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思潮传入中国;苏联计划经济取得了重大成就;西方发生严重经济危机;中国需要集中物力应对日本侵略。因此,这种思想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这对于促进经济迅速发展,对于集中力量抗日,具有积极意义。最后进行总结,综上所述,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内忧外患严重,无论是反对者,还是赞成者,其主张都是为了发展经济,实业救国,都有一定进步性。这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中国未来经济发展道路时,对世界经济发展局势的回应与参与,体现出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多种思考。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必须与时俱进,从国情出发,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史料一:当前,在西亚经考古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小麦遗存,在距今10500-9500年间。史料二:印度2000多年前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中有关于Modak的食物记载。这种面食形状类似中国人吃的有馅包子,面皮是小麦粉或者大米粉制作。史料三:在古埃及的石刻中,有栽培小麦的记载;西方考古学家在古埃及金字塔的砖缝里发现小麦。材料二:距今一万多年前,西亚地区的人们开始野生植物的驯化和种植,颗粒硕大的野生麦就这样出现。距今六千年以前,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食用着已经有相当种植规模的小麦。距今五千年前,小麦种子被带到了古埃及。距今五千年前,小麦从印度不远万里率先踏足了中国的西北地区。中国的小麦种植是由黄河中游逐渐扩展到长江以南各地,并传入朝鲜、日本。公元前4000年左右,小麦开始传入欧洲。自11世纪起,除了北欧国家,欧洲各国都开始广泛种植小麦。15世纪至17世纪间,欧洲殖民者将小麦传播至南、北美洲。18世纪,小麦传播到大洋洲。19世纪中叶以后,北美洲小麦向欧洲倾销。至今,小麦已经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以上材料改编自严武《小麦:改变世界的一粒作物的起源发展与人文传诵》等(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小麦种植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作出合理推断。(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小麦种植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