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同步测控第单元第节旅游安全防范(鲁教版)_第1页
高二地理同步测控第单元第节旅游安全防范(鲁教版)_第2页
高二地理同步测控第单元第节旅游安全防范(鲁教版)_第3页
高二地理同步测控第单元第节旅游安全防范(鲁教版)_第4页
高二地理同步测控第单元第节旅游安全防范(鲁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生用书P~P]2010年5月15日,一支中国民间登山队在尼泊尔道拉吉里峰遭遇山难,5名队员中一名队员不幸身亡,4名队员受重伤。据悉他们是在成功登顶后,在下撤途中遭遇了大雾天气而遇险的.据此回答1~2题.1。造成此次登山探险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事故 B.疾病C.自然灾害 D.社会动荡2。此次事故,提醒我们确保旅游安全的关键是()A.增强安全意识 B.加强预防和管理C.做好自我防范 D.快速处理旅游安全事故解析:第1题,由材料中“大雾天气"不难看出C正确。第2题,做好自我防范是旅游活动过程中确保旅游安全的关键。答案:1。C2.C圣洁的雪山,洁白的哈达,蔚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多彩的民族风情,独特的高原风光,随着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进藏游”热已渐渐兴起。据此完成3~5题。3.结伴去西藏自助游时应准备的物品有()①通信工具②应对重大事故的医疗器械③指南针④旅游地图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4.进藏旅游的人应带的必要的安全防范物品有()①防缺氧的氧气袋②防高原反应的药品③防强紫外线的太阳帽、墨镜④防暴雨的雨具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5.有人提出赴西藏旅游宜采用“渐进——阶梯式”模式,其目的是为了()A.抵御恶劣的气候环境 B.适应海拔高度的变化C.适应当地的交通条件 D.躲避山洪暴发等灾害解析:本题组考查旅游常识和旅游安全防范措施。在结伴自助游时,准备必要的物品是安全的前提和保障。第3题,①③④为必备物品,而②不易携带。第4题,青藏高原地区特点是高寒缺氧,光照强,该地一般不会下暴雨,雨具可以不带。第5题,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进藏游客可能会感受到高原缺氧带来的不适,所以用“渐进——阶梯式”来缓解这种不适。答案:3.B4.A5.B6.下图A处为我国名山之一,每年大量的游客来此山旅游观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A为________山,与泰山、恒山、嵩山、衡山并称为我国的“________”。(2)该山因何特色而名扬天下?(3)人们在旅游活动中应最先考虑的问题是什么?(4)登此山最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是什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安全问题及旅游景观的分布、特色。解答本题需要抓住以下关键点:①利用经纬度位置和区域轮廓确定地理事物。②旅游安全问题及种类。答案:(1)华五岳(2)因“华山自古一条路”,“华山天下险”而名扬天下。(3)旅游安全问题。(4)交通安全问题。一、选择题2010年5月份,我国南方的广东、广西、江西等省区,暴雨连连,许多地方铁路、公路被冲毁,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对来上述地区旅游的游客心理产生了影响,旅游安全成为人们出行首要考虑的问题。据此完成1~2题。1.下列说法中,属于影响旅游安全重要因素的有()①交通事故②爆炸事件③自然灾害④水土不服⑤战争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2.提前做好旅游安全防范,是减少人员伤亡的重要措施之一。下列有关旅游者自我防范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事先做好准备工作,规划好旅游路线B.出游时选择安全的交通线路和交通工具C.在旅游过程中注意观察地形,避开危险地带D.在旅途中尽量不要带食物,沿途购买解析:第1题,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文化环境、旅游硬件设施等情况。主要有交通事故、犯罪、疾病、火灾与爆炸、自然灾害及其他安全问题,如战争、社会动荡、恐怖活动、意外伤害、迷路等。第2题,在旅途中应带上水和易保存、直接可以食用的食物(但量不可过多),因为沿途购买可能不方便,卫生状况也得不到保证。答案:1.D2。D2009年6月5日,重庆武隆出现山体滑坡,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对来渝旅游的游客心理产生了影响。旅游安全成为人们出行首要考虑的问题.据此完成3~4题。3.本次事件说明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A.旅游安全 B.旅游形象C.旅游景观 D.旅游季节4.有关旅游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A.旅游安全就是保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B.旅游安全主要靠旅游管理部门来实现C.旅游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旅游者无意识的行为D.旅游过程中偶发的疾病不属于旅游安全问题解析:第3题,本次事件是由恐怖性事件造成的,说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旅游安全.第4题,旅游安全的实现,不仅要求旅游管理部门提高管理质量,而且要求旅游者加强自身防范。旅游过程中因生活环境的变化与环境污染、食品卫生等问题引起的疾病,也影响着旅游者的人身安全。答案:3。A4。A5.在野外遇险时,关于运用各种方式发出求救信号,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B.点燃烟火作为联络信号C.脱下自己的白衬衣,不停向空中挥舞进行求救D.在地面标示SOS字样解析:选C。A、B、D都是野外求救的基本生存技能,颜色鲜艳的衣服才能进行求救。6.在野外寻找饮用水,做法正确的是()A.森林茂密的山区,多为死水,要烧开后再煮10分钟才能饮用B.平川找到的水,一般都可直接饮用C.在雪地,可将冰雪融化、烧开后饮用D.如果水源不洁或有毒,可将水烧开,再煮上10分钟后饮用解析:选C。森林茂密的山区的水一般都可以直接饮用。平川找到的水多为死水,要烧开后再煮10分钟才能饮用.如果水源不洁或有毒,要将水反复过滤后烧开再煮上10分钟后饮用。二、综合题7.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下列题目。材料1:“驴友"一词源自网络,“驴子”起源于新浪网,“驴友”最初由新浪旅游论坛传出,是“旅游"的“旅"的谐音,泛指参加旅游、自助游的朋友。这类朋友互称“驴友"。但现在更多是指背包客,就是那种背着背包,带着帐篷、睡袋,穿越、宿营的户外爱好者。简单的说“驴友"就是户外运动的爱好者。材料2:2006年7月7日,南宁时空网上一个叫梁华东的人,以自助户外探险游的方式发帖邀人外出游玩,一天之内就有13个人报了名,这里面就有手手(骆旋).7月8日早上,他们出发了,目的地为赵江峡谷。赵江的两边都是高山,坡度极为陡峭,只能把帐篷扎在河谷里.当晚,这13个人就把帐篷扎在了赵江边上。夜里遭遇山洪暴发,骆旋不幸身亡.(1)由材料可看出,“驴友”出游准备的物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等。(2)若“驴友”在野外旅游时,遭遇一场如下图所示的泥石流灾害.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若此时“驴友”正好位于O点,图中提供了①、②、③、④四条逃生路线,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3)你认为材料2中悲剧的发生对“驴友”今后的旅游活动有哪些启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常识的有关知识。第(1)题,结合材料“驴友"从事的活动多数带有探险性、挑战性和刺激性,多是青年人参加,要野外露宿,故出游准备的物品主要应有帐篷、睡袋等。第(2)题,由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知:泥石流发生在山谷中,且泥石流运动的方向与等高线弯曲的方向相反,即与图中④路线方向一致。而“驴友"要逃生最好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即沿路线②逃生是最正确的.第(3)题,从这场悲剧来看,“驴友”外出旅游应该具备一些旅游常识,加强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措施,尤其对旅游地的地形、气候等方面深入了解,降低出游的危险性.答案:(1)帐篷睡袋(2)②(3)要有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要深入了解和熟悉旅游地的地形、气候等各方面的情况;学会在野外活动中的自我保护。(只要合理即可)8.地处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省,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清澈湛蓝的泸沽湖水,淳朴善良的摩梭人,秀美的丽江古城,高原明珠“洱海”,玉龙雪山的雪景,西双版纳的热带丛林,独特的民族风情,多彩云南正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但由于云南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再加上山地众多,旅游安全成为旅客出游云南所必须考虑的问题。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在雨季,云南有可能会发生哪些旅游安全问题?(2)引发旅游安全问题的自然原因有哪些?(3)如果你准备在暑期去云南旅游,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答案:(1)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引发交通安全、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等问题。(2)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山体多断裂发育,造成岩石破碎,风化严重。(3)留意天气变化,注意当地天气预报;了解旅游地的地形、地质状况;注意交通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9.2010年暑假期间,某探险旅游团在不携带手机等现代化通信工具的情况下,深入大兴安岭探险旅游,进行野外生存训练.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在野外辨别方向,有助于走出困境。其中看树木年轮是辨别方向常用的方法,上图就是他们看到的一截树桩,请帮助他们定位并说出判断依据。(2)假设他们在茫茫林海中不幸迷路。请你为他们设计几种不同的求救方式。(3)假设他们在其中出现了下列意外事故,请你写出就地应急措施.A.被野蜂蜇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骨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外伤出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首先确定大兴安岭地处北半球北温带,树干南侧为向阳一侧,接受太阳辐射多,生长快,树的年轮间距大,和它相反的为北侧。第(2)、(3)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实用性,可借鉴日常生活经验,结合教材知识作答,合理即可.答案:(1)C是南方,B是北方,D是东方,A是西方。依据:在北半球,树木朝南的一侧由于得到的太阳辐射较多,生长速度较快,树的年轮间距大,由此确定南北,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判定出东西方位来。(2)利用地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