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中医文献学概说第一节 概述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文明史最为久的古国之一,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医药学则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一朵奇葩。在悠久的历史中,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典文献。这些文献记录着中华民族从事社会活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知识、创造与发明,蕴藏着人类与自然界、与疾病作斗争的丰富智慧,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巨大的精神财富。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年移代革,沧海桑田,语言文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籍—古代文明
成果的主要载体——文字的形、音、义都发生
着变化,古籍中的名物典章制度也有了古今的
差异,更遑论由于战火兵燹、自然灾害造成的
破坏,简断编残,使得古文献的阅读和利用更
加困难。纵观世界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人们知道,中医药学是几千年来一直保持了其完整的理论
体系,并且在现代科学、西方医学的冲击之下,仍然保持了其生命力的学科之一。而两千多年
来中医药学的理论、经验与方法,主要依赖古代医药学文献而保存。这些记录有中医药知识的载体,统称为“中医文献”。第二节 文献的基本概念与作用“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孔子
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
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东汉郑玄注:“献,犹贤也。我不能以其礼成之者,
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
”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文,典籍也;献,贤也。”概而言之,“文”指文章典籍,“献”指能传述典章制度的贤士的言论。古代学者所谓“徵文考献”,即是说要了解历史,了解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礼),一是必须取证于典籍的记载,二是要采录宿贤耆旧的言论、评议。言论的内容,自然包括了世代相承的许多传说和文人学士的一些评议在内。明代的大型类书《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即取义于该书包含各类图书在内之义。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的概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泛指古籍外,近人把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古物、模型、碑古、绘画等,统称为“历史文献”。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关于“文献”的定义是:“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在这一定义中,有两个关键词:“知识”是文献的核心内容,“载体”是知识赖以保存的物质外壳,即可供记录知识的某些人工固态附着物。也就是说,除书籍、期刊等出版物外,凡载有
文字的甲骨、金石、简帛、拓本、图谱乃至缩
微胶片、视盘、声像资料等等,皆属文献的范
畴。数千年来,我国先人创造出丰富而灿烂的
各类文化硕果,主要是录存于浩如烟海的古代图书典籍之中,这些就是古典文献。而其中与某一学科直接相关的图书资料,就是该学科的文献。古典文献学的基本任务,是继承古代校雠学家的方法、经验和成就,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发掘、搜集、
整理、研究这些文献,去伪存真,考镜源流,使之为各个学科、各个层次的专业工作者所了解、掌握和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科学文化,进而为全人类作出贡献。第二,文献的内容,反映了人们在一定社
会历史阶段的知识水平;而文献的存在形式(诸如记录手段、书写材料、构成形态与传播方式等),又受当时社会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与制约。在文献的初级原始阶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才发明了纸与雕版印刷术,使文献的记录方式更为便利,传播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人们又从文献中汲取、利用知识贡献于社会,从而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第三,文献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任何一项
科学研究都必须广泛搜集文献资料,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分析资料的种种形态,探求其内在的联系,进而作更深入的研究。纵观中国医学史,凡是在学术上有重在成就的医家,无不十分重视对文献的研究。明代伟大的科学家李时珍编纂《本草纲目》直接和间接引用的文献达900余种。他们都是研究和利用古代文献的典范。又如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古代病证、治法、方药的现代研究,无一不是在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古典医药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三节 中医药古典文献概况中医药文献包括古典文献和现代文献。在此主要介绍中医药古典文献。一、古典文献概况
1.古典文献的时代下限。有3种不同的说法:①以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发端年
限为界。②以1911年辛亥革命年限为界。③以
1919年“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起始年限为界。一般认为,1911年以前,凡是有文字记载,有某种载体且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图书(雕版、活字版印刷及手抄的各种图书典籍)、文件、资料,都可称为古典文献。而在此以后的文献,则称为现代文献。2.古典文献的载体。即记录古代文献的物质材料,按时代先后有甲骨、青铜器、玉石、简牍、缣帛、纸(卷轴、册叶、线装书)。3.古典文献的内容范畴。总的可分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具体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学、史学、哲学、法学、军事、天文、舆地、术数、医药、农学、方志、民族、民俗及宗教等学科。4.古典文献的文字。主要是汉文(包括甲
骨文、金文、篆体等古文字及异体字、俗别字),还有藏文、蒙古文、维吾尔文、彝文、西夏文、朝鲜文、傣文、契丹文等,反映了我国多民族的特点。历史上藏、蒙、维、彝等民族都曾有本民族文字的医籍问世。二、中医药古典文献概况
1.中医文献的数量。关于现存中医古典文献的数量,迄今未有准确的统计。据《全国中医图书 联合目录》(薛清录主编,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收录全国113家图书馆所藏医书12124种,较接近目前我国现存中医药文献的实际,除去1911年以后的书籍,我国现存古医籍约有万种。中医文献的载体。主要载体是雕版或活
字版印刷的纸质线装书;另有甲骨、金石、简牍、缣帛、卷轴、册叶等文献载体,大多为近百年来所出土。中医文献的文字。主要是汉文,另有少量用藏文、蒙文写成的医书。5.中医文献的继承性、实践性。中医文献与一般的古代科技文献不同,一般科技古文献仅具有一定的可资查阅、参考的史料性价值;而中医文献乃是数千年来无数医家代代相传累积起来的医学理论与医疗经验的结晶,它以中医理论体系为核心,记录了数千年来我国人民防病、治病的丰富经验,对现今的医疗实践与医药科研仍具有重要而有效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第四节 中医文献学研究的目的、要求及任务中医文献学的研究目的,首先是对上述中医文献加以科学的整理,厘清其源流,匡正讹误,补其阙漏,力求保持、恢复(或接近)古医书原貌,为中医药的医疗、教学、科研提供准确的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其次,是在在上述基础上,结合中医药教学、科研与临床的要求,运用各种现代化手段与方法,进行深入地发掘、研究,为中医药学术提高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
撑。中医古典文献的研究,可以说是广义文献
学或信息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录书的产生、类书与丛书的编纂可以视作中医信息工作的萌芽,而版本研究与校勘工作对中医药信息具有净化作用,因为通过版本研究可以确定信息的真赝,校勘工作可以使信息优化。由于中医文献学具有医文渗透、学科交叉的性质,因此决定了研究者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中医药学专门知识加文字、音韵、训诂、目录、版本、校勘、历史、哲学、民俗等知识。此外,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医文献学研究
正在越来越多地利用电脑及数理统计,故研究
者还需具备一些电脑及数学知识。中医文献学的主要任务有:
1.研究中医文献的源流及流别。研究中医文献的分类、体例及命名特点。研究中医文献目录的特点和发展概况,介绍如何编撰和利用中医文献目录、提要、索引。
4.研究中医文献的版本体系,介绍鉴别古医籍版本以及y选择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国劳务合同样本样本
- 内部股东股权转让合同样本
- 军训服合同样本
- 公司在盖房合同样本
- 交易所网签合同样本
- 五金合作合同标准文本
- 年度工作计划的调整与反馈
- 200字雇佣合同样本
- 出售合同样本写
- 第14讲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2025年会考生物学专题练习(含答案)
- JJF 1271-2010公路运输模拟试验台校准规范
- GB/T 22795-2008混凝土用膨胀型锚栓型式与尺寸
- GB/T 19851.15-2007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第15部分:足球门
- GB/T 10095.1-2001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
- 全国戒毒医疗机构名单
-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措施执行核查表
- 汽车吊检测保养记录
- 市政工程安全台账表
- 航天模型的设计、制作与比赛课件
-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手册
- 高考倒计时60天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