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介绍及救治处理_第1页
中暑的介绍及救治处理_第2页
中暑的介绍及救治处理_第3页
中暑的介绍及救治处理_第4页
中暑的介绍及救治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暑的介绍及救治处理目录一.中暑的定义二.中暑的分级三.诊断依据四.救治原则五.各型中暑的治疗中暑的定义中暑是指在烈日下或高热、高湿、通风条件差的环境中停留时间过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汗腺功能衰竭,人体内热量不能散发,水电解质丧失过多而导致神经中枢调节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中暑的分级根据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可将中暑分为三级:先兆中署、轻症中暑、重症中暑。(1)先兆中暑表现为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乏力、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2)症中暑除上述症状加重外,体温升至38℃以上,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或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虚脱表现。(3)重症中暑中暑重症中暑以其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常分为三型: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中暑的分级①热射病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人体受外界环境中热源的作用和体内热量不能通过正常的生理性散热以达到热平衡,致使体内热蓄积,引起体温升高。典型表现为高热(>41℃)、无汗和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心衰、肺水肿、脑水肿等。中暑的分级②热痉挛主要是高温环境中,人的散热方式主要依赖出汗,大量出汗使水和钠盐过多丢失,使肌肉痉挛,并引起疼痛。由于出汗过多、口渴,大量饮水而盐分补充不足以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显著下降,而引起四肢阵发性强直性痉挛,最多见于下肢双侧腓肠肌,常伴有肌肉疼痛、腹绞痛及呃逆。中暑的分级③热衰竭主要是由于人体对热环境不适应引起周围血管扩张、循环血量不足、发生虚脱;亦可伴有过多的出汗、失水和失盐。表现有头痛、头晕、恶心、继而又口渴、胸闷、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血压下降,重者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诊断依据有高温环境中作业或烈日曝晒史,可有口渴、头晕、多汗或皮肤干热、体温升高、肌肉痉挛、意识障碍等上面对应临床表现。救治原则1、使患者迅速脱离高温环境。2、有缺氧指征者予以吸氧。3、给予体表物理降温,高热者同时药物降温,选用氯丙嗪25~50mg加人0.9%氯化钠液静脉滴注。4、循环衰竭者静脉补液同时酌情选用多巴胺、山莨菪碱静脉点滴。5、有脑水肿者酌情选用20%甘露醇、糖皮质激素静滴。6、心跳、呼吸骤停者即刻予以心肺复苏。7、其他对症处理。各型中暑的治疗1、先兆中暑与轻症中暑的处理①立即撤离高温环境,在阴凉处安静休息。②补充清凉含盐饮料。③疑有循环衰竭倾向时,可酌情给予葡萄糖盐水静滴。④体温升高者应及时行物理降温。各型中暑的治疗2、热痉挛与热衰竭的处理①立即撤离高温环境,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或静卧。②口服凉盐水、清凉含盐饮料。③静脉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液和氯化钾。各型中暑的治疗3、热射病的处理(1)物理降温①在头部、腋窝、腹股沟处放置冰袋。②有条件时可将患者除头部以外浸在4℃水浴中。各型中暑的治疗(2)药物降温①选用氯丙嗪25~50mg加人0.9%氯化钠液或葡萄糖盐水500ml静脉滴注1-2小时。②病情紧急时可用氯丙嗪及异丙嗪各25mg稀释于5%葡萄糖液100-200ml中,在10-20分钟内静滴完毕。各型中暑的治疗(3)对症处理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吸氧。②烦躁不安或抽搐者,可用地西泮10mg或苯巴比妥钠0.1-0.2g/次肌注。③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④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防止机体的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