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由的迷惘与迷惘乔纳森·弗兰岑的小说《自由》中的自由阐释
一、道德选择的趋善性regulation美国哲学家埃利西布拉姆(elisay制表)认为,人们追求自由,摆脱政治、经济和精神的障碍,是“现代欧洲和美国历史的中心”(弗洛姆,2007:7)。在《逃避自由》(EscapefromFreedom)一书中,他重点关注自由对现代人的含义,把自由的获得和自由的丧失视为相克相生的一对精神实体,也即人越是获得自由也就越远离自由,认为“现代人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及感官方面的潜力。自由虽然给他带来了独立与理性,但也使他孤立,并感到焦虑和无能为力”(弗洛姆2007:5-6)。而无法忍受孤立的现代人面临两种选择:“或者逃避自由带来的重负,重新建立依赖和臣服关系;或者继续前进,力争全面实现以人的独一无二性及个性为基础的积极自由”(弗洛姆2007:6)。因而人们“只有在自发之爱与生产劳动中与世界相连,或者寻求一种破坏其自由及个人自我完整的纽带,与社会相连,以确保安全”(弗洛姆2007:19)。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也曾说过,“我们的行动是自由的,这种自由就形成了使我们承受褒贬的责任”(王敬华2008:75)。当道德主体自由地选择了某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识时,就同时意味着他要为他的选择负责,而道德选择的趋善性应成为道德个体追求自由的旨归。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Franzen,1959-)的小说《自由》(Freedom)(2010)以伯格伦德·沃尔特夫妇为中心,围绕上下三代人的成长历程,描绘了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在21世纪头十年间生活的跌宕起伏,梦想的追逐与失落。作者用充满卓识和力量的文字,讲述着在一个充满喧嚣与骚动的世界里,在自由已替代成功而成为“美国梦”的当代美国社会中,身背自由、道德、良知、责任枷锁的人们,是如何挣扎着去体验生存、找寻意义的生命本真故事。本文将以弗洛姆的自由观为切入点,从消费自由、逃避自由以及拷问自由三个方面,探究小说《自由》是如何在其磅礴的时代画面中,展示美国社会精神的核心观念———自由,是怎样蜕变为时代精神堕落的罪恶渊薮,且带给现代人的颇具深度、宽度和广度的生命体验和生命困顿的。二、自由与道德的冲突弗兰岑是十年来唯一登上《时代》杂志封面的作家。他迄今为止共创作了四部长篇、两个小品文集。其中第三部长篇小说《纠正》先后荣获2001年国家图书奖、2002年普利策小说奖,并被评为2001年度最佳小说、十年内最佳小说等。被誉为“世纪小说”的《自由》是其第四部小说,深受总统奥巴马在内的诸多读者的追捧。作者追随19世纪现实主义的写实风格,聚焦生活的细枝末节,戏剧性地记录了太多自由带给人们的种种诱惑和情感负担:妻子帕蒂面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郁闷和纠结;丈夫沃尔特的理想主义遭遇双重打击后的失意和失落;处于青春期的儿子乔伊的叛逆和迷茫;摇滚歌手理查德的精神漂浮和灵魂游离等。尽管书中人物各处不同的社会生态环境,但却都带有美国式追梦(自由)的色彩,表现出了对家庭和传统的叛逆和背离。但结局中几位主要人物最终都走出了自己的心理迷宫,迈向了一条自我救赎之路。在小说《自由》中,人物的自由行为和自由抉择无处不在。父母以自由为借口,推卸自己的责任和担承:帕蒂的父母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不敢追问女儿被强奸的事实(弗兰岑2012:41)(1);沃尔特的祖父和哥哥米奇嗜酒成性,全然不顾子女的生存(551);年轻的乔伊以自由为慰藉,挥霍着青春,16岁时就炒了“父母的鱿鱼”(26),搬去了只有几步之遥的女友家;男人们以放纵和吸毒享受着自由:沃尔特夫妇的朋友理查德用吸毒和频繁地更换女友来绑定自己漂浮、恍惚的精神和肉体;女人们则通过解放身体来品味自由:帕蒂及其邻居卡罗尔因一度空虚而放纵生活;政府以自由为借口,随意发起泯灭人性的战争;人类指手画脚于沧海桑田,践踏生态自然。在文本中,这些对自由恣肆消费的后果,是亲子之间互为对抗制衡,夫妻之间相互厌烦背叛,邻里间相互指指点点,某些利益集团以“钱”为本,人类荼毒生灵、精神膨胀。表面上缓解了人们孤独和痛苦的自由,带给他们的是内心难以承受的道德和良知“之重”。于是在“我为‘自由’狂”的呐喊声中,人们平静的心海浪潮汹涌,自由与道德狭路相逢,焦虑和激情正面交锋,人人都活在抑郁症的阴影里。作者不禁感慨:“自由带给我们的,原来是幸福之外的一切”(弗兰岑2012:封面)。这无不回应了罗兰夫人临刑前的那句: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事实上,小说中另一种对自由的消费表现为作者弗兰岑创作上的自由。他在内容的涉猎上自由而宽广:自由的笔触挥洒于地球的东西南北半球,穿梭于一个家庭的几代人之间,亚洲金融风暴、欧洲经济衰败、生态灾难、人口过剩、媒体暴力、网络经济、日月星辰、花草树木、昆虫繁殖、总统选举等都成了他涉猎的对象。主题的挖掘也自由而恢弘:个体、社会、国家、民族的命运,生产、生活、生命、生存的深度思考,应有尽有。文类的选择也自由而随性:小说用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却插叙一个长达160页的“自传”。在整个故事的叙述中,作者还常常武断地压制、甚至剥夺女主人公帕蒂的选择权和话语权,时时以上帝般的权威为她代言:“自述人不愿怎么样”(29),“自述人更愿意怎么样”(554)。这种自由叙述不仅切断了故事叙事的连贯性,还阻隔了文本中的历史绵延,使小说丧失了某种鲜活的历史感。存在主义者萨特认为,人的自由表现为选择的自由,但“人的自由是具体的、牵涉的、相关的”(萨特1987:619)。《自由》中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各色人物,因对传统权威的脱离和对家庭观念的背离,社会生活的角色不再受清规戒律的束缚。然而,作为独立的个体一旦从使生命获得意义的“禁锢”中逃离出来,也就意味着远离了生活在某种固定社会结构中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弗洛姆2007:36),因而在空虚、焦虑和恐惧中走向了自由的反面。小说人物对自由的挥霍和消费行为,在此俨然成了萨特眼中的“自欺”,成了“丧失了自由和尊严的无意识的自在”(83)。美国芝加哥社会心理学派代表之一托马斯,曾经把人们的社会行为、社会交往归总成“情景定义”理论,他认为“情景对人的意志行为选择有着直接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王敬华2008:8)。而小说中“丧失了自由和尊严无意识的自在”的人物形象,无不映射出作者对美国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情景”的思考和质疑。三、文化孤独—逃避自由弗洛姆认为,逃避自由的心理是指“放弃个人自我的独立倾向,欲使自我与自身之外的某人或某物合为一体,以便获得个人自我所缺失的力量”(弗洛姆2007:97-98),也即,欲寻找一个新的“继发纽带”以代替已失去的始发纽带。当人与世界的一体被打破后,人们失去了方位感,开始怀疑自我,怀疑生命的意义,“……无助和怀疑麻痹了生命,为了生存,人竭力逃避自由”(弗洛姆2007:173)。弗洛姆在此所表达的人类想要逃避和正在逃避的自由,并非那种毫无限制的无政府状态,而是“个体化”(20),一种充满悲剧色彩的宿命,即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安全感的同期丧失且不得不逃避恐惧的宿命。弗洛姆认为逃避自由表现为被迫的、强制性的:或是丧失了人的自由和尊严,或是得到的所谓的安全感(弗洛姆2007:173)。在弗洛姆看来,“合理合适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是实现人类真正自由的必备条件。但现代社会又无法提供这一条件,所以人们只能选择逃避自由。《自由》中的主要人物正是在消费自由的同时,逃避着自由。女主人公帕蒂从幼年起就有了“近乎病态的好胜心和可怜的自卑感”(30),“跟一个有心理疾病的女孩成了最要好的朋友”(52),把她当作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伙伴。她在家与兄弟姐妹竞争,打球时与队手拼命抗争,“单纯为打败对手而打败对手(31)。在邻居的眼里,曾经“像一只殷勤友好的蜜蜂”那样向邻居“快活地传播着社会文化的知识花粉”(4)的帕蒂,却在婚后情与爱的纠结中关起了心门,借酒浇愁。她无法容忍儿子的女友对儿子的真爱,也无法割舍对初恋情人的迷醉,终于在心理欲求和无助无奈感中背叛了忠实感情的丈夫,自由地屈从了欲望。帕蒂的丈夫,曾经“慷慨、害羞、总是带着微笑”(2)的沃尔特,几乎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自然保护和人类持续发展这一信念上,而当其理想主义被贪婪的资本利用,感情上的忠诚遭遇到现实的重创之后,他变成了弗洛姆眼中“淹没在自我之中苦苦挣扎的一个无力的原子”(107),把无名湖畔的祖屋视为精神的栖息地,独居长达6年之久,以牺牲“自我完整性”为代价,在内心为自己营造起不堪一击的安全感,独饮着“消费自由”之后的这杯“精神孤独”(弗洛姆2007:17)的苦酒。一心想摆脱父母控制的年轻人乔伊则在性的放纵和金钱的追逐中,备受冷酷现实的锤击,迷失在自己的自由梦幻当中,自我像他人一样,成了自己的“操纵对象”(36)。“只有深度,没有广度”(11)的康妮是乔伊的女友,对爱情的专一让她完全丧失了自由和尊严。她对乔伊百般依顺、纵容,甚至鼓励他去找其他的女友平息心中的狂躁和欲火。她不断地用被吞食来代替寻求安全(108),她对他的爱“是一种受虐渴望”(弗洛姆2007:110),她试图通过抹除自我(是心理,而非肉体意义上的)来克服这种情感,而她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是贬低自己,伤害自己,使自己完全微不足道,但实质上却在用自己的爱“主宰着”乔伊。面对文本中林林总总的生命膨胀现象,我们不禁要问:人们苦苦思索和追寻的自由难道只能释放出这样的虚空和颓唐?作者弗兰岑在一次采访中说:“因为自由有多重含义,我的小说认为政治方面的自由是理所当然的———新闻自由,选择自由,表达自由———因为小说的背景是在美国。但即便政治和消费的自由度如此之高,美国人并不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群。这部小说想探讨的主题之一就是这种现象产生的可能原因”,所以“希望任何时代和地区的读者都能对他们的欲望与恐惧有所认识”(1)。在此,作者的现身说法和弗洛姆的观点不谋而合。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中,社会历史条件及其环境决定着人的性格结构和特点。随着人的个性化的逐渐加强,他可能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日益紧张和对立又同时使其更觉孤寂和不安。于是他们会通过选择逃避自由而追求另一种自由。但这一谬悖的现实之后究竟隐匿着多少鲜为人知的社会机制缘由,小说作者尽管没有对其进行刨根问底式的追究,但这群在生活中以逃避自由的方式挥霍着自由的个体的生命困顿和焦虑,却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不那么合理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四、自由的道德引导作者弗兰岑说过,“没有人能比一个毫无道德信仰的人更自由。放弃自由的方法之一是去树立一种信念,而更进一步放弃自由的方法便是花点时间去实践这一信念”(Lezard2011)。萨特也曾强调过自由与责任的如影随形,“人被判定为自由的存在,他肩负着着整个世界;他对作为一种存在方式的世界和对他自身都负有责任”(萨特1987:708),以此来约束个人的绝对自由,使人达到道德上的真诚。显然,个体想要更自然、自由、自为的发展必当以道德和责任为前提。而《自由》中作者对人物挥霍和逃避自由或显或微地描摹,不仅是对自由进行的道德拷问,也同时标识出作者所寄予的自由选择的道德趋善指向。在《自由》中,自由的诱惑曾使几个主要人物忘记了真爱和责任。妻子帕蒂的一生都缺乏爱和安全感。生命中的每一个人都成了潜在的竞争对手。她无法享受自己期待的亲情、友情甚至爱情而陷入对立的恐惧之中。最终她还是没能抵挡住情爱的诱惑,欲火烧毁了她的道德面纱;一向忠诚家庭和爱情的丈夫沃尔特也曾打算与自己的助手生儿育女;已婚的乔伊心中想的只有那个美得让他透不过气来的同学的姐姐,超越道德的性自由的欲望弥散在小说的各个情节。然而不难看出,书中人们尽管不得不承受绝对自由带来的恶果,但却没有完全放弃在落寞的现实中寻求自我救赎之路。帕蒂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书写来反思自己与父母、与情人、与儿子、与丈夫之间已经冻结了的情感关系,治疗自己的精神创伤,最终走出了抑郁,重新沐浴爱情、亲情的温暖。沃尔特独居无名湖畔,咀嚼着生命孤寂。在理想毁灭之后,心中尚未泯灭的爱情之火让他走出了小木屋,回到了鲜活的生活中。理查德最终在摇滚乐中重新找到了自信,从颓唐、慵懒的生活漩涡中走了出来,他漂泊的生命中也开始泛出道德之光。正如《纽约时报》所评述的那样,作者“以其深刻而稳固的道德光辉,照亮了我们自以为理解的世界”(Lezard2011)。小说结尾时,主人公们不仅相继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工作和情感归宿,而且还开始把爱的阳光播撒在他人的生命、生活中,让我们看到了道德之光普照下人性希望的曙光。马克思说过,“义务所限制的并不是自由,而只是自由的抽象,即不自由。约束就是达到本质,获得肯定的自由”(黑格尔1961:168)。“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没有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件”(康德2005:7-8)。诚然,人的自由是一种道德选择的自由,而道德选择和道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创业融资租赁合同范本
- 公路护栏修建合同范本
- 个人用电协议合同范例
- 公司运输购销合同范本
- 刻字木材出售合同范本
- 个人旅游陪玩合同范本
- 个人住家保姆合同范本
- 劳务代理加盟合同范例
- fidic银皮书合同范例
- 出售电厂烧火料合同范本
- 汽车保险与理赔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心包填塞-课件
- 小学道德与法治-征税和纳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章鱼先生卖雨伞》课件1
- 2023年副主任医师(副高)-骨外科学(副高)考试历年真题荟萃带答案
- 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实施方案
-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附知识点)
- 新苏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 固定式塔式起重机基础设计及计算
- 旅行社运营实务电子课件 2.1 走进旅行社门市
- 红外热成像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