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类别二常规型材料题题型突破题型1原因、背景类1.限定性的设问,如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社会/经济/政治根源(原因)是什么,根本/主要/直接原因是什么。2.宽泛性的设问,如该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历史因素有哪些,其历史依据是什么,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题型1原因、背景类1.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历史背景、条件、因素、依据、原因等可从(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具体表现为:经济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根源(原因)是什么;根本/主要/直接原因是什么等角度作答政治可从政局、制度、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等方面思考思想可从思想、科技、教育等方面思考题型1原因、背景类2.原因广度:主观(内因)+客观(外因)。主观原因主观原因即主观意识方面的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政策、方针等方面进行思考(事件发起和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因素)客观原因指与主观原因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主观意识影响的原因,一般从自然、社会环境,外在的经济状况、政治状况、思想因素等方面进行思考背景分析方法与原因广度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题型1原因、背景类3.原因深度:直接→主要→根本。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因素(导火线等)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的因素根本原因政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层面入手;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生产力入手;上层建筑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基础入手;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存在入手;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相同属性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历史规律入手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题型1原因、背景类1.(2023·新课标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美国长期肆意干涉拉丁美洲事务,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美国政府武力入侵的同时,更侧重于用“民主化”与“和平演变”的手段干预拉美地区事务。1999年,美国政府推出“新干涉主义”,竭力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充当“世界法官”。后冷战时代,拉美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开始不断下降。同时,拉美地区成立了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等组织,在运用自身力量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成立,凸显了越来越洪亮的“拉美声音”。2013年11月,美国政府宣称放弃“门罗主义”,然而就在当天,又对古巴进行了抨击。此后,美国政府又相继对委内瑞拉等国的内政进行了干涉。——摘编自徐世澄主编《帝国霸权与拉丁美洲》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宣称放弃“门罗主义”的原因。题型1原因、背景类解析: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世界之20世纪末21世纪初。根据材料“后冷战时代,拉美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开始不断下降”得出,拉美地区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地位下降;根据材料“拉美地区成立了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等组织,在运用自身力量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成立,凸显了越来越洪亮的‘拉美声音’”得出,拉美国家的联合有能力解决地区事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美国战略重心转向中东和中亚地区(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金融危机削弱美国实力;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多极化势力不断发展壮大等方面思考作答。题型1原因、背景类答案:美国逐渐以和平演变、推销美国价值观等新方式干预拉美事务;两极格局瓦解后,拉美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下降;拉美国家加强合作提高了应对解决地区冲突的能力,逐渐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要潮流;区域集团化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发展;中国迅速崛起,美国逐渐调整战略重心。题型1原因、背景类2.(2023·全国甲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塞尔登中国地图》长160厘米,宽96.5厘米,采用中国古代风景画手法,使用汉字标注,并采用上北下南方位,同时标识了欧洲风格的罗盘和比例尺条。图中明朝信息最为丰富,北京城、黄河、各省边界等都有详细描绘,但却仅位于地图左上部分,中国南海前所未有地占据了中央位置。地图展现了东亚和东南亚全貌,覆盖了西起印度洋、北抵日本海、东南达印尼中部诸岛的广大地区。该地图准确性较高,但它并非一幅中国传统的陆地舆图,而更可能是一幅航海路线图。这些航线以中国南部的泉州与漳州港为起点,形成一个网络,最远可达地图最西端的印度卡利卡特港,图中还标注了如何前往也门、阿曼和霍尔木兹海峡。有学者根据图中信息判定,该地图为明末中国人所绘。题型1原因、背景类该地图后被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约翰·萨利斯获得,辗转落到了约翰·塞尔登(1584—1654)手中。塞尔登是英国律师,下议院议员,东方学家,是对波斯、阿拉伯以及中国的相关知识感兴趣的英国学者之一。在他那个年代,海洋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塞尔登比同时代的人更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正经历海洋变迁的时代,他主张海洋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由国家行使管辖权。在去世前夕,他将该地图捐赠给母校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塞尔登中国地图》的名字也由此而来。——摘编自[加]卜正民著《塞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东方大航海时代》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简析这幅地图流传到英国的背景。题型1原因、背景类解析:本题是背景类材料题。根据“明末中国人所绘”“该地图后被东印度公司的约翰·萨利斯获得,辗转落到了约翰·塞尔登(1584—1654)手中”等信息判断可知,《塞尔登中国地图》流传到英国的时间大约在17世纪前期。相关背景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即可。如政治上,英国开展资产阶级革命;经济上,欧洲主要国家对外进行殖民扩张,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掠夺财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早期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思想上,启蒙运动兴起;同时当时新航路开辟,航海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和贸易往来日益密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答案: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欧洲主要国家对外进行殖民扩张,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掠夺财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早期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启蒙运动兴起;新航路开辟,航海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和贸易往来日益密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题型1原因、背景类3.(2023·新课标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党中央争取国内和平民主的方针,各解放区继续实行抗日战争时期确立的民主选举的各项原则和制度。一些解放区开展了民主选举运动,颁行了选举法规。1945年10月至1946年初,陕甘宁边区为召开第三届参议会首次大会进行了乡、县、边区三级普选。这次选举产生了170名边区参议员,包括各社会阶层的代表。在党派关系上,共产党员61人,国民党员19人,救国会员1人,无党无派人士89人,解放战争后期,对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者的范围和条件作出新的规定。1949年1月,《东北解放区县村人民代表选举条例草案》规定:经军事法庭、司法机关和人民法庭判决剥夺公民权者,有反革命行为及民主政府缉办在案者等无选举权与被选举权。1949年6月,东北行政委员会明确地把“赞成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题型1原因、背景类资本主义,建设新民主主义新中国”,列为被选为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的首要条件。其他解放区颁布的选举法规也有类似的规定。——摘编自韩延龙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解放区人民政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范围调整的原因。解析:据材料“1945年10月至1946年初……解放战争后期……作出新的规定”可知,随着抗战的胜利,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矛盾为主转变为解放战争时期的阶级矛盾为主,得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据材料“1949年1月《东北解放区县村人民代表选举条例草案》规定”可知,经过三大战役东三省获得解放,得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解放战争胜利在即;据材料“其他解放区题型1原因、背景类颁布的选举法规也有类似的规定”得出解放区的日益扩大;据材料“1949年6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可知,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民主政权建设,得出解放区新兴人民政权的建立。答案: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解放战争即将胜利;解放区的日益扩大;解放区新兴人民政权的建立。题型1原因、背景类1.(2023·广东梅州一模·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交通和通信的呼声日益高涨。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得清政府迫切需要创办电报沟通军事和外交信息。在朝廷的支持下,直隶总督李鸿章在1877年主持铺设了从天津机器东局至直隶总督衙署的电线,1880年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之后还开设了电报学堂,中国近代电讯事业也由此开始。1881年11月,随着津沪电报线开通,中国第一条电报干线形成。此后历经近十年建设,形成了连通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四省的沪粤线,上海至汉口的“长江电线”,汉口经四川到云南蒙自的第四条干线和保定经太原、西安、兰州到嘉峪关的陕甘题型1原因、背景类电报线等五大通信干线。至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前,除西藏等少数边陲地区外,大部分省和重要商业城市都已通电报,初步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电讯网。——摘编自邓绍根《论晚清电报兴起与近代中国新闻业的发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我国电讯事业兴起和发展的原因。解析:据材料“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可知,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据材料“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政府迫切需要创办电报沟通军事和外交信息”可知,民族危机加深之际清政府沟通军事和外交信息的需要;据材料“朝廷支持”“李鸿章”“1877”“1880”“1881”“电报局”“电报学堂”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时期开办电报学堂培养电报人才;同时电讯事业发展,跟电讯事业本身的特性有关,电讯电报是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它本身在传播信息方面有巨大优势。题型1原因、背景类答案:原因:西方工业革命成果的传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民族危机加深之际清政府沟通军事和外交信息的需要;电报学堂的开设培养了大量人才;电报在传播信息方面的巨大优势。题型1原因、背景类2.(2023·江苏南通质检·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大清一统志》共三修,历康熙至道光五朝,展示了清朝从大乱走向大治达到鼎盛,又从鼎盛走向衰落的历史进程,蕴含着中国疆域一统之盛的理念。三藩战争结束后,每一地区均被载入一统志,以从观念上确认疆域统一,“奉命开馆纂修一统志书,适台湾、金门、厦门等处已属内地,设立郡县文武官员,请敕礼部,增入通志之内。”雍正朝,完成了对“大一统”理论的论证,雍正皇帝借曾静一案之机,提出“中外一家”,正面批判“华夷之辨”;嘉庆重修一统志,整个西北、北部地区完全纳入“大一统”疆域版图之内。疆域一统之盛的理念是对“大一统”理念划时代的突破,也是“中国”概念演变的重要例证。——摘编自李金飞《清代疆域“大一统”观念的变革》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代纂修《大清一统志》的意图及其时代背景。题型1原因、背景类解析:第一小问意图,由材料“历康熙至道光五朝,展示了清朝从大乱走向大治达到鼎盛,又从鼎盛走向衰落的历史进程”“提出‘中外一家’,正面批判‘华夷之辨’”等信息可知,清代纂修《大清一统志》的意图是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也就是说通过突出清朝统治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清政府想昭示自身政权的合法性,巩固其统治。第二小问背景,可从清朝的兴衰、政治制度及其在国家统一方面做出的努力等角度思考作答即可。具体来说,政治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强化;维护和巩固统一角度,由材料“适台湾、金门、厦门等处已属内地”“整个西北、北部地区完全纳入‘大一统’疆域版图之内”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相关史实可得,康乾盛世时期,清朝版图得到开拓和巩固;兴衰方面,清朝统治由盛转衰。题型1原因、背景类答案:意图:昭示自身政权的合法性,巩固其统治。背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康乾盛世时期,清朝版图得到开拓和巩固;清朝统治由盛转衰。题型1原因、背景类3.(2023·哈师大附中等三校二模·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89年1月乔治·布什总统入主白宫,展开了积极活跃的外交政策。同年12月美国为维护其在巴拿马运河区的利益,武装入侵巴拿马。1990年在伊拉克公然入侵科威特后,推动联合国通过了谴责伊拉克的决议,并筹建了一支由数十个国家组成的反伊联军。在4年执政期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0.7%,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增长率最低的时期。1992年克林顿上台,早在竞选时期,他就提出了其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根据新形势的变化,构筑新军事力量,确保美国利益与安全受到威胁时,能做出有效的反应并取胜;推进世界民主化;巩固美国经济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执政期间,确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理念:民主不分国界,安全不可分割。——摘编自金重远等《世界现当代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外交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题型1原因、背景类解析: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同年12月美国为维护其在巴拿马运河区的利益,武装入侵巴拿马”可知,以维护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为目的;据材料“武装入侵巴拿马……并筹建了一支由数十个国家组成的反伊联军”可知,重视武力在实现国家外交目标中的作用;据材料“推进世界民主化”可知,以推进世界民主化为名义。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时间“1989年……1992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属于冷战结束前后,因此美国的外交政策受冷战的影响,仍具有冷战思维;据材料“巩固美国经济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美国的经济霸主受到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其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具有较大影响。题型1原因、背景类答案:特点:重视武力在实现国家外交目标中的作用;以推进世界民主化为名义;以维护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为目的。原因:冷战的影响,冷战思维存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题型2特点、特征类特点是指历史事物的特殊之处,反映了历史事物的具体性和特殊性。其设问一般含有以下词语: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点、基本特点、共同特点、不同特点(各自特点)等。此类型试题主要通过对一个或多个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归纳其个性形态,或找出不同历史事物在本质上的异同。特点、特征型试题的设问角度较多,有针对某一历史现象的设问,也有依托某段材料的设问,还有对历史知识进行比较的设问。题型2特点、特征类1.历史事物特征的分析角度。背景某事件发生前是否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阶级力量,是否采用特殊的方式做准备,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等时间从发生时间的早晚、经历时间的长短等方面概括。常见语有“历史悠久”(题干中出现很早的时间或者朝代)、“分阶段”“逐步”(题干中出现多个阶段性时间)、“具有持续性”“持续时间长”(题干中出现持续性时间)。另外,如果题干中出现了多个时间段且每个时间段所描述的史实或事件不具有共性,这个时候可以按阶段概括特征题型2特点、特征类续上表目的为某个阶级或某部分人服务或具有多重目的等过程历史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往往能够明显地体现出其自身出现的新特点,抓住其变化的内容,也是认识特点的有效方法。如果题干中多次出现政府或者国家所出台的某些鼓励性措施,可以概括为“政府/国家推动……”,如果题干中有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措施的相关内容,可以概括为“根据……调整”“服务于现实需要”“与时俱进”等题型2特点、特征类续上表内容(措施)常见的答案关键词有“措施全面”“措施具体”“以……措施为主”“内容广泛”“注重……”“以……为核心/中心/重心/重点”“向……倾斜”“特别重视……”“服务于……”。另外,如果题干内容出现了法律或者法规,关键词应该有“通过立法……”;若出现具体机构,则关键词应该有“通过设立机构……”;若出现了外国或者西方相关内容,则关键词应该有“学习西方……”“引进国外……”等程度完成或实现的情况是不是彻底、有无局限性等。常见的答案关键词有“……不彻底”“一定程度上……”题型2特点、特征类续上表范围包括地域、领域等。一般句式为“从……到……”“涉及领域广”“影响范围大”等本质对事物本质属性进行分析,是把握事物特点的基本方法,例如,德国君主立宪制中君主专制是实,民主立宪是虚,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相比,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的特点影响影响的广度、深度,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常见的关键信息有“……有一定局限性”“影响深远”题型2特点、特征类2.历史阶段特征的分析角度。政治文明内部的可以从政治制度、政策、政权更迭、君臣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归纳;外部的可以从对外政策、外交关系、国际格局等方面分析经济文明可以从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经济政策、生产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的状况、经济繁荣(或萧条)状况、交通设施、城乡的发展情况、人民生活水平等角度分析思想文化文明可以从当时社会的思想内涵、进步性、历史地位(作用)以及对人们思想的变化所起到的推动或者阻碍作用等角度分析3.历史人物特征的分析角度。从时代、阶级属性、个性化活动、思想主张与历史地位等角度分析。题型2特点、特征类1.(2022·全国乙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日本颁布“外资法”等一系列法规,加强对技术引进的管理。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列出鼓励进口和限制进口的技术项目,对私人企业的技术引进加以指导。其后,日本政府逐渐放宽引进技术的管理和审查标准。企业决定引进方式和内容,并承担引进过程中的一切风险,所引进的技术主要来自欧美。1962年到1966年,在企业提出的技术引进申请中,有90.4%获得了批准。——摘编自王永生《技术进步及其组织——日本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等题型2特点、特征类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即确立发展科技的方针。1956年,国家制定12年科技规划,明确提出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该首先掌握世界现有的先进科学成就,在开展国际科学合作时应力求自力更生。在技术引进方面,50年代,由苏联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项目共计304项;由东欧各国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建设项目共116项。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还重视引进科学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1960年,苏联政府决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这以后,我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摘编自杨德才等《二十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等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日两国技术引进的特点。题型2特点、特征类解析:第一小问日本特点,据材料一“日本颁布‘外资法’等一系列法规,加强对技术引进的管理”可知,出台法规规范技术引进;从材料一“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列出鼓励进口和限制进口的技术项目”可知,以恢复经济为目的,从欧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由材料一“企业决定引进方式和内容,并承担引进过程中的一切风险”可知,由政府主导引进的方向,企业承担风险。第二小问中国特点,据材料二“1956年,国家制定12年科技规划,明确提出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该首先掌握世界现有的先进科学成就”并结合中国建设的史实可知,中国以实现工业化为目的;从材料二“由苏联援建……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还重视引进科学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可知,从社会主义国家引进成套技术设备、人才和管理经验;由材料二“1960年,苏联政府决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这以后,我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可知,受挫后,走向坚持独立自主发展科技的道路。题型2特点、特征类答案:日本:出台法规规范技术引进;以恢复经济为目的,从欧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由政府主导引进的方向,企业承担风险。中国:中国以实现工业化为目的;从社会主义国家引进成套技术设备、人才和管理经验;受挫后,走向坚持独立自主发展科技的道路。题型2特点、特征类2.(2021·全国甲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计划完成情况单位:亿元项目1950195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4195519561957进出口国别总额合计41.5464.6180.9284.72109.80108.65104.50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其中:苏联13.9412.8652.5040.4462.4447.8269.3949.0790.1668.0281.6057.9177.0051.86题型2特点、特征类——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根据材料,概括1950—195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特征。亚非及西方国家其中:西方国家27.6014.8712.111.5918.487.0815.335.0119.647.4227.059.6927.5011.37续上表题型2特点、特征类解析:由材料中的表格“进出口国别总额合计”一栏看,我国进出口总额总趋势是增加的,从1950年的41.54亿元到1957年的104.50亿元,进出口总额增加较快。从表格中“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与“亚非及西方国家”两栏对比看,除了1950年以外,其余年份里进出口总额是以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为主的,而“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里面又以苏联为主体;由表格中“亚非及西方国家”一栏里上下两行比较看,我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经历1951年的低谷后又逐渐增加,但与“进出口国别总额合计”一栏比较可知,与西方国家进出口数量所占比例较低。答案:特征:进出口总额增加较快;以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为主,其中以苏联为主体;与西方国家的贸易经历低谷后又逐渐增加,但所占比例较低。题型2特点、特征类3.(2020·全国Ⅱ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在大江大河治理中把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1951年,开始在永定河上修建官厅水库,这是海河流域第一座大型水库。1957年,《海河流域规划》编制完成,其方针任务是:防止华北洪涝灾害,发展灌溉、航运、发电、工业城市给水。1963年11月,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海河流域各地分别成立“根治海河”指挥部,在工程实施中采取了“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根治海河”前期,每年用在水利建设上的劳动力达百万以上。骨干工程在用工与治理顺序上实现了各省市的团结协作。经不懈治理,海河流域的洪涝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十年九荒”的历史彻底改变。——据《海河志》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治理海河的特点及其意义。题型2特点、特征类解析: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二“中央在大江大河治理中把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得出将保证人民生命财产放在首位;由材料二“每年用在水利建设上的劳动力达百万以上”得出群众广泛支持、参与;由材料二“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海河流域各地分别成立根治海河指挥部,在工程实施中采取了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骨干工程在用工与治理顺序上实现了各省市的团结协作”得出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地区间的团结合作;由材料二“《海河流域规划》编制完成,其方针任务是:防止华北洪涝灾害,发展灌溉、航运、发电、工业城市给水”得出水利工程功能更广泛;由材料二“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得出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第二小问意义,由材料二“经不懈治理,海河流域的洪涝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控制,题型2特点、特征类十年九荒的历史彻底改变”得出有效治理了水患;由材料的时间信息,结合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史实得出推动了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由材料二“每年用在水利建设上的劳动力达百万以上。骨干工程在用工与治理顺序上实现了各省市的团结协作”得出体现了制度优势。答案:特点:将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群众广泛支持、参与;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地区间的团结合作;水利工程功能更广泛;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意义:有效治理了水患;推动了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体现了制度优势。题型2特点、特征类1.(2023·安徽“江淮十校”高三联考·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医典籍是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据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统计,现存中医图书至少有12000多种。以下为部分典籍一览表:中国古代部分中医典籍表成书时间书名地位战国《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成书最早的医学典籍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巨著东晋葛弘《肘后备急方》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题型2特点、特征类——根据沈金鳌《中国古医典籍整理丛书》等整理材料二中国古医典籍从一开始就以人类对社会的认识为基础,故各种唯物与唯心史观、有神与无神论、哲学与辨证观点都在中医学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任何一本中医书都可以拿来作为中医临床的直接用书,越是大部头的书籍解决的实际问题越多。在浩如烟海的古医典籍中,总是先有“古人云”唐朝《新修本草》(《唐本草》)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宋代宋慈《洗冤集录》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东方药物巨典”续上表题型2特点、特征类“经曰”等,然后才是作者的发挥与创新。明清时期出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各种医学全书、丛书、总录等,这些书籍不仅论述有条理,而且引文有出处,使后人观之一目了然。——摘编自李今庸《古医书研究》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医学典籍的特点。解析:由材料一“《黄帝内经》”出现的时间“战国”“现存中医图书至少有12000多种”等信息可得,出现早,种类多,数目庞大;由材料一中的表格所提及的中医典籍的作者和颁布者看,政府和民间均高度重视医学典籍的编著;由材料二“在浩如烟海的古医典籍中,总是先有‘古人云’‘经曰’等”可得,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由材料二中的“任何一本中医书都可以拿来作为中医临床的直接用书,越是大部头的书籍解决的实际问题越多”可得,注重实用题型2特点、特征类性;由材料二“各种唯物与唯心史观、有神与无神论、哲学与辨证观点都在中医学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浩如烟海的古医典籍中,总是先有‘古人云’‘经曰’等,然后才是作者的发挥与创新”等信息可得,在传承中创新;由材料一“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系统的法医学著作”等信息可得,具有文献整理的写作特点等。答案:出现早,种类多,数目庞大;政府和民间均高度重视医学典籍的编著;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注重实用性;在传承中创新;具有文献整理的写作特点等。题型2特点、特征类2.(2023·湖南省A佳教育联盟·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52年,毛泽东首次出京就到黄河视察,并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周恩来对黄河的事情“亲自挂帅”,多次主持会议研究治理黄河的重大问题。根据黄河自身的特点和新中国初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黄河水利委员会在中共中央治黄方针的指导下,提出了“兴利除害,分步治理”的治黄指导思想。从1950年春开始,黄河水利委员会和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了治理黄河的两个阶段工作,有目的、有步骤地对黄河流域进行从治标到治本的综合治理,遏制了黄河水患。1954年3月,黄河下游春季修堤工程全面开工。河南、山东两省各工段上堤的民工共达五万多人,许多包工队都重新整顿劳动组织,并积极改进工具,推行先进工作法,使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题型2特点、特征类都有提高。1954年黄河顺利地渡过了八次大汛,此后治黄委员会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黄河流域规划,开启了全面的治本工作。——据郭书林《从治标到治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黄河治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初期治理黄河的特点及其意义。解析: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1952年,毛泽东首次出京就到黄河视察,并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周恩来对黄河的事情“亲自挂帅’,多次主持会议研究治理黄河的重大问题”得出政府高度重视;据材料“河南、山东两省各工段上堤的民工共达五万多人,许多包工队都重新整顿劳动组织,并积极改进工具,推行先进工作法”得出群众广泛支持、积极参题型2特点、特征类与;据材料“黄河水利委员会和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了治理黄河的两个阶段工作”得出设立专门机构、统筹规划;据材料“提出了‘兴利除害,分步治理’的治黄指导思想”得出提出系统治理举措;“推行先进工作法,使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都有提高”得出利用先进手段和新方法。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1954年黄河顺利地渡过了八次大汛”得出有效治理了水患;适应了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据材料“此后治黄委员会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黄河流域规划,开启了全面的治本工作”得出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体现了制度优势。题型2特点、特征类答案:特点: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广泛支持、积极参与;设立专门机构、统筹规划;提出系统治理举措;利用先进手段和新方法。意义:有效治理了水患;适应了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体现了制度优势。题型2特点、特征类3.(2023·安徽池州高三二模·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时期,晏婴说:“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认为周礼能“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孔子首次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命题。在他看来,人在其本性上原本相差无几,只是由于后天习俗的不同导致彼此道德品质的差别。因此,孔子认为,要想达到“仁者”的理想境界,关键在于个体的内心自觉,“我欲仁,斯仁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更侧重于要求社会关系双方对己克制权利的索取、对人克尽义务的相互性。《中庸》认为“诚”是“天之道”,人必须“以诚载道”方能与其他人和谐相处,并认为“民无信不立”,必须“言而有信”“敬事而信”方能立足社会。——摘编自周庆玲《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思考》题型2特点、特征类材料二西方文明发源于古希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西方文明充溢着追求自由、敢于冒险的海洋精神。因而,西方文化从源头上就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保守思想存在根本的差别。西方人更加向往独立与自由。他们认为世界万物一切价值虽不必然为人所创造,但都是人所经验可及的,个人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权利,个人利益高于一切。西方人还倡导通过个人奋斗和竞争实现个人价值,强调自主、自立、自我奋斗。“人是生而自由的”,“确信和崇尚人类合乎逻辑地推理能力和在此基础上分析、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主张“知识就是力量”,宣扬“科学万能”等。——摘编自孙兰英、陈嘉楠《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西方传统价值观的发展》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中国相比,近代西方社会价值观的特点,并简析其成因。题型2特点、特征类解析: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可知,侧重于个人主义;从材料二“西方人更加向往独立与自由”可知,强调自由、平等民主思想;由材料二“确信和崇尚人类合乎逻辑地推理能力和在此基础上分析、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可知,倡导理性和科学;据材料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西方文明充溢着追求自由、敢于冒险的海洋精神”可知,敢于冒险,喜欢开拓创新。第二小问原因,主要从地理、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地理方面,据材料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西方文明充溢着追求自由、敢于冒险的海洋精神”并结合所学可知,受地理环境影响,西方形成了海洋文明;据所学可知,经济方面,商品经济以及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的影响;政治方面,西方民主政治的推动;思想方面,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题型2特点、特征类答案:特点:侧重于个人主义;强调自由、平等民主思想;倡导理性和科学;敢于冒险,喜欢开拓创新。原因:受地理环境影响,西方形成了海洋文明;商品经济以及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的影响;西方民主政治的推动;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题型3影响、意义类1.限定性设问,如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或消极影响,在政治上、经济上有哪些影响,对中国或对世界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影响,等。2.宽泛性设问,如产生了什么影响,其历史作用如何,等。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应客观、公正、一分为二,切忌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题型3影响、意义类1.对于限定性影响的设问,根据限定方向回答。2.对于宽泛性影响的设问,可如下分析:(1)角度分析。①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国际关系等方面分析:如经济影响可以从是否促进了经济发展、是否开创了新的经济结构或模式、是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是否改变了经济格局或经济体制、是否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分析;政治影响主要需要分析是否使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是否有利于政治稳定、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否影响了政治势力的消长变化等;思想文化方面主要看是否符合时代潮流、是否有利于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等;题型3影响、意义类国际关系方面的影响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国家或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是否会促进友好合作、是否会加深或缓解矛盾、是否影响国际关系的格局等。②从现实和长远影响方面分析:现实影响是指对当时社会产生的直接影响,表现为目的指向性或动机实现的影响;长远影响是指对以后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影响的时代性、历史趋势等。(2)全面分析:主要从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局限性)两方面客观、理性地分析事物的影响。(3)国际化分析:主要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外国对中国的影响、中外之间的相互影响等方面考虑。题型3影响、意义类(4)转化分析: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将特殊性影响转化为普遍性影响,如将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转化为对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二是将普遍性影响转化为特殊性影响,如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败国的影响转化为对日本的影响等。3.“意义类”的设问,则要注意下列几点:(1)对于限定性设问,首先要找到设问主题,即针对哪一措施、事件来设问,然后明确设问的方向,如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国际关系等方面。最后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组织答案。有些时政类试题的答案还要适当结合党或国家在某些方面的方针、政策或指示精神。(2)如果设问无限定方向,则要多角度考虑。题型3影响、意义类(3)“意义类”试题答题语句格式主要有“促进了……”“推动了……”“增强了……”“改变了……”“只有……才能”。(4)注意考虑问题的方向和主体:如对本国、对他国、对欧洲、对世界等。(5)在一定程度上简单概括为:意义=性质+积极影响。题型3影响、意义类1.(2022·广东卷·节选)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北魏孝文帝认为使用近百年的都城平城“只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迁都。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巡幸洛阳,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两年后,北魏“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正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与魏晋一致。迁洛早期重建的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筑外郭城以及在城内统一规划建造里坊,使郭城区域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和丰富,是中国古代都城题型3影响、意义类营建的一大创举。三重城围都城行制的出现,也改变了过去都城前朝后市的布局,开东魏、北齐邺都南城和隋唐长安城宏大整齐之先河。——摘编至钱国祥《北魏洛阳外郭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等简析北魏重建洛阳在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解析:北魏重建洛阳在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可以综合材料信息从对古城洛阳的意义、对后世中国都城建设的意义、对日韩等亚洲古代城市建设的影响,对民族交融的影响等角度分析。答案:使古都洛阳重现生机;成为中国古代后世都城建设的榜样;影响日韩等亚洲国家古代城市建设;促进了民族交融。题型3影响、意义类2.(2022·全国乙卷·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新解放城市中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指示。1949年8月至12月,毛泽东以中央或个人名义发出多份电报,督促各地尽快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并报告开会情况;批复和批转不少地区关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报告,推广开会经验。毛泽东在指导各地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实践中,提出一系列带有方针、政策性的重要指导思想: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前身,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初期组织形式;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一件大事,这个会议是团结各界人民的重要工具;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扬民主,切实开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49年题型3影响、意义类7月以后,由于党中央和毛泽东发出许多关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指示,各地都迅速召开这一会议。——摘编自《党的文献》编辑部《共和国走过的路——建国以来重要文献专题选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毛泽东督促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历史意义。解析:据材料“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前身”可知,推动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从材料“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初期组织形式”可知,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由材料“1949年7月以后,由于党中央和毛泽东发出许多关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指示,各地都迅速召开这一会议”并结合所学可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基础。题型3影响、意义类答案:推动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基础。题型3影响、意义类3.(2022·广东卷·节选)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79年9月,叶剑英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摘编自《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指出材料中“现代化”目标的新内涵,并简述其意义。题型3影响、意义类解析:该题第一小问新内涵,依据材料中“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可得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第二小问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适应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需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探索。答案:新内涵:高度民主,高度文明。意义:适应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注入了新的内容;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探索。题型3影响、意义类1.(2023·广东深圳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朝中后期,常熟的士大夫毛晋,将“田数千亩,质库若干所,一时尽售出,即以买书刻书之用”,他所开刻书工场规模极大,雇佣印工20多人,刻工数百人,因此家业富饶,商贾之家也出了不少名公巨卿、学者文人,如李贽先世是泉州商人,经营海上贸易,徐光启之父“尝业贾”“逐什一之利”。——摘编自《中国大通史·明》(下)材料二
20世纪初,传统的“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分解加剧,“士”与“商”两个判若宵壤的等级分解最为剧烈,社会上出现了三个新群体,即绅商群体、知识分子群体、军人群体。“商”则大部分成为绅商集团的主体,“商”的地题型3影响、意义类位的提高,“士”的消失,这两种趋向都不是清朝统治的福音,“士”“商”分解及两者的溶而为一带来了新的政治内容和时代特征。——摘编自《中国大通史·清(1840—1911)》(下)(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现象,并说明其影响。(2)简析材料二中“士”“商”分解加剧的原因与历史作用。解析:第(1)小题第一小问社会现象,据材料一“士大夫毛晋……所开刻书工场规模极大……家业富饶”得出毛晋拥有士商的双重身份;结合所学可知李贽、徐光启均在朝廷为官;据“李贽先世是泉州商人”“徐光启之父‘尝业贾’‘逐什一之利’”得出二人的先辈经营过商业,综合史料得出社会现象:士商相互流动。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一“李贽先世是泉州商人”“徐光启之父题型3影响、意义类‘尝业贾’‘逐什一之利’”得出士商相互流动的现象打破了传统的士农工商之分的社会等级,即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据材料一“毛晋……刻书工场规模极大,雇佣印工20多人,刻工数百人”得出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结合第一小问答案“士商相互流动”得出推动了社会观念和社会风气的变化。第(2)小题第一小问原因,通过分析“士”“商”分解加剧的表现追溯原因,据材料二可知“社会上出现了三个新群体,即绅商群体、知识分子群体、军人群体”,分解的表现之一是“绅商群体”的出现,结合所学得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分解的表现之二是“知识分子群体”,结合所学得出清末新政废除科举制度;分解的表现之三是“军人群体”,军人群体的出现反映维护民族国家安全的需要,结合所学得出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第二小问作用,题型3影响、意义类据材料二“‘商’的地位的提高,‘士’的消失”得出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据材料“‘商’的地位的提高,‘士’的消失,这两种趋向都不是清朝统治的福音”得出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据材料二“‘士’‘商’分解及两者的溶而为一带来了新的政治内容和时代特征”得出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答案:(1)现象:士商相互流动。影响: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观念和社会风气的变化。(2)原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清末新政废除科举制度;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作用: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题型3影响、意义类2.(2023·辽宁丹东一模·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40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开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广播事业的开始,国统区和沦陷区有数十万台收音机可收听。电台在语言广播的同时,亦用国际通码向世界各国播发新华通讯社电讯。电台广播的主要内容有:中共中央的重要文件,重要社论和文章、国际国内时事新闻、军情战报等、电台还播放京剧名段、名人讲演、音乐戏曲等节目。后增加对日本官兵播音,揭露日本侵华战争的反动残暴,号召日本士兵积极投入反战活动,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摘编自刘莹莹、赵云泽《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题型3影响、意义类材料二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新华广播复播,各解放区纷纷涌现地方性广播电台。各电台广播内容主要有:宣传党的主张、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阴谋、新闻报道、文艺节目,社论,介绍解放区等,灵活采取宣传策略,积极争取更多可团结的力量。各电台还声援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请国民党起义人员进行广播讲话,号召国民党官兵退出军队。——摘编自赵聪、邱菊《新中国成立前党的广播宣传特色与当代启示》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前党的广播宣传的重要意义。题型3影响、意义类解析:据材料一、二“亦用国际通码向世界各国播发新华通讯社电讯”“党领导下的新华广播复播,各解放区纷纷涌现地方性广播电台”可知党领导的广播事业积极向国内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有利于扩大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据材料一、二“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开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广播事业的开始”“各解放区纷纷涌现地方性广播电台”可知党在根据地的广播事业带动了地方广播电台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传媒体系的完善;据材料一、二“电台广播的主要内容有:中共中央的重要文件,重要社论和文章”“各电台广播内容主要有:宣传党的主张、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阴谋、新闻报道、文艺节目”可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广播事业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打破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舆论垄断;据材料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可知党在根据地广播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争取社会和平,推动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发展,也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胜利。题型3影响、意义类答案:意义: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扩大了党的影响;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的传媒体系;打破了帝国主义与国民党的舆论垄断;有利于争取和平,推动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发展。题型3影响、意义类3.(2023·广东汕头一模·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本书的第一卷就在研究劳动生产力得到改善的原因,以及劳动产出在社会各阶层与不同条件的人民之间,自然而然分配的次序;本书第二卷将说明资本的性质,资本逐渐积累的方式,以及资本使用方式不同,所推动的劳动数量又会有何不同;自从罗马帝国覆亡之后,欧洲各国的政策对手工艺业、制造业和商业等城市产业有利的程度,一直优于农业这种乡村产业。本书第三卷将尝试说明这种政策的由来;在本书第四卷,我将尽可能周详解释这些不同的学说(如重商主义、殖民思想),以及他们在不同时代与国家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本书第五卷,则是讨论君主或政府的收入。——据[英国]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出版)结合材料,说明亚当·斯密撰写《国富论》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其历史影响。题型3影响、意义类解析: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劳动生产力得到改善”,“资本的性质,资本逐渐积累的方式,以及资本使用方式不同”可知经济上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结合所学,此时英国已经开展工业革命,《国富论》的出现受工业革命的影响;据材料“重商主义”并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后,英国亚当·斯密提出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取代了传统的重商主义政策,逆向说明这一时期需要新的经济理论。答案:背景:英国开始工业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社会急剧变革,需要经济理论创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逐步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英国开展殖民扩张,成为“日不落帝国”;启蒙运动推动思想解放等。影响: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系统总结;实现了经济理论创新,推动了经济发展;形成了自由主义学说,推动了自由贸易发展;奠定了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基础;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之一。题型4比较异同类类型问题呈现形式求异型概括(指出、说明、分析、比较)……与……相比……不同之处(差异、发展、变化、特点)求同型概括(指出、说明、分析、比较)……相同点(共同/共通之处、相似之处)求异同型概括(指出、说明、分析、比较)……异同(异同点、对……进行比较)题型4比较异同类1.审设问。(1)确定是根据材料还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2)明确比较对象和比较方向。(3)确定要比较的是相同点还是不同点,还是既比较相同点又比较不同点。(4)确定是限定性设问还是宽泛性设问。①对于限定性设问,只对所限定的角度进行比较,这一类在审题上难度不大。②对于宽泛性设问,要自己找比较角度,这需要思路开阔、角度尽量全面。如历史事件类的比较可以从性质、方式、特点、影响(包括积极作用、历史局限性和消极影响)等角度去思考。题型4比较异同类2.组织答案:这一类题目作答时除了非选择题均应注意的几点外,还要注意组织共同点的答案时,首先明确比较点的提示语,如背景、方式等,在具体叙述时要加上“都”来表示回答的是二者的共同之处。对不同点的答语也要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如“前者……后者……”,在行文中也要加上“不同”等辅助性词语来强化答题旨意。题型4比较异同类1.(2022·湖北卷·节选)古代农书与农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耕田》:“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悉皆五、六月中
种,七月、八月犁
杀之,为春谷田,则亩收十石,其美与蚕矢,熟粪同。”说明豆类作物的轮作,起到了绿肥作用。《大小麦》:“冬雨雪止,以物辄蔺麦上,掩其雪,勿令从风飞去。后雪,复如此。则麦耐旱,多实。”对降雪的利用,具有防旱保墒的作用。——据《齐民要术》材料二
《粪田之宜篇》:“相视其土之性类,以所宜粪而粪之,斯得其理矣。”主张针对不同土壤使用不同的肥料,以达到“地力常新壮”的目的,体现了“用粪如用药”的思想。《善其根苗篇》:“今夫种谷,必先修治秧田……大题型4比较异同类抵秧田爱往来活水,怕冷浆死水……(水)浅深得宜乃善。”强调了秧田用水的重要性。——据陈旉《农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阐述中国古代北方与南方农业生产的异同。解析:第一小问异,据材料一“则麦耐旱,多实”“对降雪的利用,具有防旱保墒的作用”并结合所学得出北方以旱地麦作为主,注重防旱保墒;据材料二“今夫种谷,必先修治秧田……大抵秧田爱往来活水,怕冷浆死水……(水)浅深得宜乃善”并结合所学得出南方以水田稻作为主,注重水资源利用。第二小问同,据材料一“凡美田之法……则亩收十石”“对降雪的利用,具有防旱保墒的作用”、材料二“针对不同土壤使用不同的肥料”“强调了秧题型4比较异同类田用水的重要性”并结合所学得出精耕细作,土地集约经营;据材料二“陈旉《农书》土壤所宜”、材料一“悉皆五、六月中
种,七月、八月犁
杀之,为春谷田,则亩收十石”并结合所学得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据材料二“陈旉《农书》积肥、施肥等提高地力的技术”、材料一“其美与蚕矢,熟粪同”、材料二“相视其土之性类,以所宜粪而粪之,斯得其理矣”并结合所学得出维持土壤肥力,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答案:比较:①异:北方以旱地麦作为主,注重防旱保墒;南方以水田稻作为主,注重水资源利用。②同:精耕细作,土地集约经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维持土壤肥力,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题型4比较异同类2.(2021·全国乙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这是希罗多德(约前484—约前420)所撰《历史》一书的开篇之语。在此之前,对于希腊人而言,神话就是他们的历史。《历史》前半部分以追问希腊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原因为起点,记载了希腊、西亚、北非等地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历史往事等内容,后半部分叙述希腊城邦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全过程,故该书又被称为《希波战争史》。它继承了《荷马史诗》的叙事方式,又本着“研究”的精神,常常分辨传说的真假与异同。作者赞扬雅典人,却并不肆意诋毁“异邦人”,承认东方民族具有比希腊更古老的文明。书中的不少记述是作者亲自调查得来的史实,如在埃及通过询问当时作为知识分子的僧侣,掌握了大量历史和文化知识。书中许多记载为后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所证实。——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史》等题型4比较异同类材料二
《史记》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约前145—?)所著,记载了自黄帝到汉武帝二三千年间的历史,也叙述了汉朝周边各民族如朝鲜、匈奴和中亚、南亚各地的史实。全书以编年叙事的帝王“本纪”为纲,以人物“列传”为主体,被称为“纪传体”,成为后来历代官修史书的正宗。司马迁以儒家的历史观为宗旨,在前代深厚的历史学积淀基础上,坚持“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著史原则,常常表达自己对于历史现象的认识甚至疑惑。《史记》充分利用各类先秦文献、汉朝政事档案等,客观、如实地叙述史实,并佐以司马迁的游历见闻及民间传说,力求“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摘编自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希罗多德与司马迁作为伟大历史学家的共同之处。题型4比较异同类解析:由材料一中的“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和材料二中的“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得,历史学家的使命感;由材料一中的“常常分辨传说的真假与异同”“书中许多记载为后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所证实”和材料二中的“客观、如实地叙述史实”“常常表达自己对于历史现象的认识甚至疑惑”等信息可得,追求客观真实,理性叙述历史;由材料一中的“在此之前,对于希腊人而言,神话就是他们的历史”“《历史》前半部分以追问希腊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原因为起点,……叙述希腊城邦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全过程”和材料二中的“全书以编年叙事的帝王‘本纪’为纲,……成为后来历代官修史书的正宗”可得,都具有创新精神;由材料一中的“希腊、西亚、北非等地的地理题型4比较异同类环境、民族分布、历史往事等内容”“叙述希腊城邦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全过程”和材料二中的“记载了自黄帝到汉武帝……朝鲜、匈奴和中亚、南亚各地的史实”“以儒家的历史观为宗旨,在前代深厚的历史学积淀基础上”可得,都具有开阔的视野;由材料一中的“书中的不少记述是作者亲自调查得来的史实”“本着‘研究’的精神,常常分辨传说的真假与异同”和材料二中的“充分利用各类先秦文献、汉朝政事档案等,客观、如实地叙述史实,并佐以司马迁的游历见闻及民间传说”可得,自主的实地查访与史料调查精神。答案:历史学家的使命感;追求客观真实,理性叙述历史;创新精神;开阔的视野;自主的实地查访与史料调查精神。题型4比较异同类3.(2019·全国Ⅲ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题型4比较异同类材料二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据《汉书》《后汉书》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题型4比较异同类解析:据材料一“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材料二“全国百余郡”“构建起……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归纳相同点;据材料一、二,从地方行政机构的权力、语言文字、法律、教化、对待境内民众的态度等方面归纳不同点。答案:同:建立了疆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制定了统一的法律;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异:汉朝郡县严格执行统一的制度法令,罗马帝国行省权力较大;汉朝实现了文字统一,罗马帝国未能实现语言文字的统一;汉朝强调教育、教化和伦理规范的作用,罗马帝国重视法律的作用;汉朝制度上对各地区民众同等对待,罗马帝国境内民族区别对待较明显。题型4比较异同类1.(2023·重庆缙云教育模拟·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唐初,三省以尚书省为首,尚书令地位极高,较难控制其权力。唐太宗继位后,因为他曾任尚书令一职,“其后人臣莫敢当”,其官职时有空缺,久而久之尚书令演变成一个荣誉职衔。唐太宗在位时,以三省之外的官员“参预朝政”,之后又在相位中添入“同平章事”等称号,位同三品。唐高宗在位时下令废除尚书令一职,后期又以“北门学士”分宰相之权。唐玄宗时“临时”命翰林学士以协助政务为由帮助皇帝起草诏书。唐德宗时翰林学士代行中书之职,成为“内相”。唐宪宗时命翰林首席学士掌制诏印,拥有独立的行政机构,与帝相共商国家大事。此后,翰林学士承旨成为制度,其权力凌驾于中书门下之上,中书门下逐渐脱离中枢体制。此外,还出现拜计题型4比较异同类臣为“计相”、君主直接控制军事力量神策军等现象,都属于削弱三省权力的一部分。这为北宋三省六部制的调整埋下了伏笔。——据蔡澄《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制度缺陷及其变迁》整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和北宋中央机构运行的不同之处。解析:结合所学唐朝三省六部制、宋朝的二府三司制的职责分工,得出前者突出程序分工,后者实行职能分工;根据三省六部制、宋朝的二府三司制的官位与职权的关系,得出前者官位与职权具有一致性,后者多采取临时差遣的方式。答案:不同:①前者突出程序分工,后者实行职能分工;②前者官位与职权具有一致性,后者多采取临时差遣的方式。题型4比较异同类2.(2023·广东深圳宝安区调研·节选)通史、断代史都是呈现历史的恰当形式,而有关通史与断代史认识之分歧,由来已久。据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司马迁撰写《史记》旨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班固认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司马迁将其“编于百王之末,侧于秦、项之列”不妥,故断汉为史,撰《汉书》,以彰显汉代历史地位。上述两者对后世影响深远。——摘编自赵梅春《不通古今之变则无以言通史》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两人治史观点的不同,概述两书成书的历史共同因素。题型4比较异同类解析:第一小问不同,据材料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并结合所学得出司马迁主张通史,通古今之变;据材料一“故断汉为史,撰《汉书》,以彰显汉代历史地位”并结合所学得出班固主张断代史,凸显汉朝历史地位。第二小问历史因素,客观:结合所学可从司马迁、班固分别处于西汉、东汉,国家统一,便于史料搜集;封建专制制度持续发展;文化上包容开放;家学渊源等角度入手。主观:据材料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并结合所学得出盛世之下豪迈的人生追求。答案:不同:司马迁主张通史,通古今之变;班固主张断代史,凸显汉朝历史地位。历史因素:客观:分别处于西汉、东汉,国家统一,便于史料搜集;封建专制制度持续发展;文化上包容开放;家学渊源等。主观:盛世之下豪迈的人生追求。题型4比较异同类3.(2023·安徽“省十金科”联考·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德国把法德和解看作实现欧洲联合、实现德国欧洲战略最关键的一环。阿登纳在他担任战后西德第一届总理后就谈到,“法德之间的良好关系是任何一种欧洲联合的核心内容”。战后初期,德国虽已一败涂地,但法国仍认为德国是法国在欧洲大陆的主要对手和唯一潜在的威胁。1945年,美、英、法、苏四国外长会议上法国仍提出肢解德国的主张,仅仅由于美英反对才被迫放弃。但是,法国的这种外交抉择不久就发生变化,其原因源于战后欧洲及世界局势的变化。在剑拔弩张、非此即彼的国际氛围下,法国外交必须重新作出明确抉择,而且经济上的依赖必然导致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装行业面料设计师培训心得
- 急诊抢救科护士的工作总结
- 造纸行业工程师工作总结
- 农业行业销售工作总结
- 纺织服装行业营业员工作总结
- 科研行业前台工作总结
- 服装行业人才招聘实例总结
- 艺术行业行政后勤工作总结
- 《管教儿女的智慧》课件
- 《心力衰竭护理》课件
- 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乐考 非纸笔测试B方案 人教版
- 维修工作流程图
- Y2-90S-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作-课程设计报告
- 中式烹调工艺与实训(第三版) 课件 第10、11章 烹饪美学、菜肴创新
- 物业投诉处理培训课件
- 《春秋》导读学习通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1.1、供应商管理控制流程与风险控制流程图
- 初二年级劳动课教案6篇
- 箱变迁移工程施工方案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圆的对称性》评课稿
- 《遥感原理与应用》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