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性活动中教师语言的指导策略(全文)_第1页
在探索性活动中教师语言的指导策略(全文)_第2页
在探索性活动中教师语言的指导策略(全文)_第3页
在探索性活动中教师语言的指导策略(全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在探索性活动中教师语言的指导策略(全文)探索型主题活动是幼儿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现象和事物,教师适时、适宜、适度地予以支持的系列活动。教师语言的正确引导和适当运用,对活动的顺利开展是非常重要的。现以主题探究实践活动为例,谈谈笔者在这一方面的感受。

一、以引导性的语言引发幼儿发现和提出的问题

“提问――回答”是一种普遍运用的方法。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教师可通过提问来活跃幼儿的思维,拓展思维空间,引发更多的问题,激起幼儿的学习欲望。一天,邱晨浩带来了两条小金鱼,而邱雅琪则带来了一瓶的假鱼。这几条小金鱼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视线,一有空他们便跑到自然角去观察这些金鱼,围在一起讨论着。邱晨浩说:“这些小金鱼是我带来的,很漂亮。”邱雅琪也神气地说:“我带的鱼也很漂亮。”小涵听了问道:“你们带的鱼都不一样,是真的还是假的?”我及时地肯定了她的发现:“小涵看得真认真,发现了这些鱼是不一样的,真棒!”同时给予了孩子们适当的引导:“你们仔细瞧瞧!这两盆鱼什么地方不一样?”孩子们一听更加认真地观察起这些鱼,不仅发现了真假鱼的不同之处,还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如真鱼和假鱼怎么都会动啊?真鱼在水里是怎么游泳的?假鱼又是怎么游的?他们在水里游泳时是不是也一样呢?”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幼儿的探索将更加深入。可见,我们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的提问不要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质疑、答题,而应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

二、以质疑般的语言帮助幼儿拓展思路

现代教育观把幼儿看作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认为幼儿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教师的作用不是将答案直接告诉幼儿,而是支持、启发和引导幼儿学习。如在“美丽的鱼鳞”的活动中,我为孩子们准备了4条活的鲫鱼,他们一看到水里这些活蹦乱跳的小家伙可高兴了,纷纷围在大脸盆旁看着。于是我便引导孩子们观察起了鱼的外形。他们边看边七嘴八舌地谈论起来了。有的说:“鱼是靠尾巴和鱼鳍游泳的。”有的说:“鱼的身上有鱼鳞。”还有的说:“鱼有嘴巴和鼻子。”郑宁一听马上反驳道:“我只看到了嘴巴,没有鼻子啊!”“对!鱼没有鼻子的,只有人才有鼻子。”畅生说道。孩子们听了以求助的目光看着我,问道:“老师,鱼到底有没有鼻子呢?”面对孩子们的提问,我没有直接把答案告诉幼儿,而是以称赞的口吻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老师也不是很清楚鱼到底有没有鼻子。你们觉得鼻子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再仔细地看看、找找吧!”孩子们听后更加主动地去观察、去思考、去了解。他们把鱼捞起来,翻来覆去地摆弄着鱼头,林劲超高兴地欢呼了起来,“我找到了!鱼的嘴巴上有两个小小的洞洞,就象鼻孔一样!”听到了她的欢呼孩子们一下子都围了过来认真地看看。当孩子们在观察中提出了各种问题时,我们要认真倾听、敏锐地捕捉幼儿的发现,及时地给予支持,让孩子们带着疑问进行探究,这将使幼儿不仅从中了解到有关知识,产生求知欲望,而且获得提问和解疑的乐趣和能力,他们将会从中得到比答案本身更为宝贵的东西。

三、以赞赏般的语言激励幼儿,挖掘其潜在的独特价值

幼儿常用自己独特的、不同于成人的眼光来认识事物,这有其不客观的一面。那是因为他们的经验还不丰富、概括还不全面。但幼儿总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良好的动机去探究周围世界。我们不要急于制止幼儿,而要真诚地询问、耐心地倾听和观察,真正了解孩子的意图,进一步地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究,挖掘孩子探究活动中的潜在价值。一天,董俊涵和朋友们在户外活动中捡了几片叶子,他小心地把叶子撕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扔到鱼缸里。看着他们神秘的样子,我故意问到:“你们在干什么?”肖诗洁说:“我们在喂小鱼吃好吃的东西呢?”我好奇地问:“是什么好吃的东西?”肖诗洁说:“是叶子。我们刚才看到了这些叶子,绿绿的、软软的,觉得小鱼一定会爱吃的,就拿来给小鱼吃了。”我接着问道:“那为什么要撕得一小块一小块的?”肖诗洁认真地说:“我看见奶奶也是这么把东西掰成一小块地喂小弟弟吃的,我们自然角里的鱼太小了,这么大的叶子,它们肯定吃不了的,要一小块一小块地吃的。”虽然,孩子的这一举动看起来很幼稚。但是他们乐于探究、大胆尝试的态度和品质是值得鼓励的。于是,我用赞赏的语气说:“你们的想法很好,那么你们谁知道,小鱼到底是吃什么食物的?”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着,谁也不让谁。我适时地进一步引导:“你们想想,我们可以从什么地方了解到鱼是吃什么的呢?”最后孩子们通过实践、调查和访问等多种形式,了解了小鱼喜欢吃饲料、面包虫、吃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