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蓝田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1页
漳州蓝田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2页
漳州蓝田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3页
漳州蓝田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4页
漳州蓝田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漳州蓝田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规划概述1.1规划背景漳州市蓝田经济开发区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告审核通过的省级开发区。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见附件2《闽政文【2006】123号》),将漳州蓝田工业区、漳州龙文工业区整合为福建漳州蓝田经济开发区。文件明确该区的定位是:电子、光学、机电、精密机械、生物制药、食品罐头、轻纺、家具等。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形成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集群。为了更好的发展壮大蓝田经济开发区,借漳州市整合整个市区内工业园区的契机,为更好推进工业园区的建设,漳州市在《漳州市人民政府龙文区现场办公专题会议》上通过了将蓝田经济开发区北部片区,即环城北路以北、漳龙高速以南、七号路以东的蓝田北部片区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并入蓝田经济开发区。蓝田经济开发区是漳州市九龙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重点开发区之一。规划面积分别为3.1921km2、3.5km2和1.3651km2。蓝田工业区一期、二期的环境影响评价由均得到省环保局的批复,且企业均已入驻。本次规划环评的范围为:蓝田开发区三期、蓝田经济开发区北部片区以及龙文开发区,总规划面积为8.0572km2。1.2规划目标、规划定位与产业布局规划目标:发挥区域对台经贸合作的优势,将产业模式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转向技术密集型、从低附加值逐步转向高附加值,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促进产业升级,构建一处专业化、规模化及标准化的新型制造工业基地。规划定位:蓝田经济开发区总体定位为:建设成为集工业、商贸、科技、观光、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新型生态工贸城区,形成低能耗、低污染及高新技术的产业集群。各片区的定位为:蓝田三期为轻型、低耗、轻污染的外向型工业区;龙文片区为外向型和具有漳州传统优势的轻加工工业区;北部片区为发展高科技、轻污染的制造业的工业基地。产业发展方向:电子、光学、机电、精密机械、生物制药、食品罐头、轻纺、家具等。1.3规划范围与规模本次蓝田经济开发区规划范围包括:蓝田开发区三期(简称蓝田三期)、龙文工业区(后文简称龙文片区)和蓝田经济开发区北部片区(简称北部片区)。总规划规模面积8.0572km2。具体规划范围如下:蓝田三期:用地范围东至东外环路,西至东二号路,南与二期工业用地交界,北至环城北路,规划用地面积3.50km2。龙文片区:南抵环城北路、东至城市主干道七号路、西北以省道郊柏线为界,规划用地面积3.1921km2。北部片区:南至漳州市环城北路,西至七号路,东达运动沿风景区,总面积约1.3651km2。1.4规划结构与功能分区布局用地功能包括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生活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类型。(1)蓝田三期居住用地:集中布置在本区西侧,生活居住用地面积48.62hm2,规划居住人口2.45万人。规划结构按“小区—组团”二级进行组织。工业用地:规划面积144hm2,占建设用地的45.1%。以七号路和八号路为界将蓝田三期工业区划分为三大功能区。从东至西依次为:高新技术园区、二类工业综合发展区、三是工业综合用地区。这三个功能区将通过路网和绿带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结合现状合理规划仓储用地,规划面积17.07hm2。保留现状村庄、压缩普通仓储用地规模,在居住综合区内东北角设置市级生活性物流中心用地。公共设施用地:沿东二号路和北一号路西段设置区级公共设置,主要是园区管理中心和总规中要求设置商业用地及医院。小区级公建主要指为生活区配套的基层公建,如商业、金融、市场、中学、小学、幼儿园、文化中心站、社区服务、行政办公及小游园等,规划将根据公建功能要求,结合小区布局进行规划,主要设置在七号路(西干道)东侧地块。其布置地点将考虑其服务半径,中学服务半径为800~1000m,小学服务半径为400~500m,幼儿园服务半径为150~200m;(2)龙文片区居住用地:主要指区内由道路围合的两个村庄用地和周边的空地,其中朝阳村和樟山村的规划居住用地分别为16.85hm2和12.08hm2。规划人口规模为工业区内规划总人口约2.64万人。工业用地:规划面积155.18hm2,占建设用地的49.14%。以东三号路(龙文路)为界,将开发区分为东区和西区两大片,其中西区为首期开发区,面积84.28hm2;东区为二期开发区面积70.9hm2。龙文工业区用地布局中将东三号路两侧地块规划为公共设施用地。规划用地面积49.10hm2,其中非市属办公用地1.65hm2,商贸用地5.21hm2,文化娱乐用地1.10hm2,其他公共设施用地0.25hm2,综合用地40.89hm2。(3)北部片区规划区内用地全部以二类工业用地为主,不规划居住用地和仓储用地。用地面积为82.61km2,占总用地面积的60.52%,工业用地地块按“结合现状地形,有利于标准厂房建设”的原则,进行划分。近期依托蓝田三期的配套公共设施,远期结合整个北部片区进行统一考虑。1.5相关基础设施规划主要包括道路交通规划、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给水、排水、供电、通信和燃气工程等)、环卫设施规划、绿地景观规划和防洪排涝规划等。给水规划:三个片区规划水源将以现有水厂及规划水厂并网供水。总规划用水量7.92万m3/d。给水管网以城市供水管道接管供水,使片区内给水管网成环状布置,并使各地块能从两个方向接管引水,以提高供水的安全性和规划实施的灵活性。给水管沿道路敷设,埋设于道路两侧的人行道下。污水工程规划:三个片区均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经测算本区最高日污水量为6.4万m3/d。各片区内不设置污水处理厂。根据漳州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及《漳州市中心城区(九龙江西溪北区)污水工程专项规划》,从所处位置来看,本区属城市东区污水分区,位于东墩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因此本区污水将纳入东区污水干管,排至东墩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各片区企业产生污水经过区内的污水干管收集后排入城市污水干管。2.区域环境与资源现状、环境问题及制约因素2.1区域环境与资源现状(1)大气环境本项目由龙文片区、三期片区、北部片区三部分组成,其中龙文片区大部分已建(尚有70.9hm2工业用地拟建),三期片区工业企业为在建或拟建,北部片区仅完成场地平整。已建成的蓝田开发区一、二期,龙文片区(大部)内的企业运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实际影响,已经体现在本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中。各监测点大气常规污染物SO2、PM10、NO2本底监测结果均未超出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云洞岩风景区本底监测符合相应的GB3095-1996中的一级标准;工业区大气特征污染物:苯、甲苯、二甲苯、甲醛、HCl(酸雾)现状,符合TJ36-79一次最高浓度限值;综上所述,评价区域周边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在大气常规监测中PM10现状占标率远大于SO2,说明评价区域大气环境现状受烟尘排放影响比较大。在总体上区域大气环境有较大余量,有利于开发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2)水环境①地表水水质西溪:评价河段中山桥至西溪桥闸的水质目前已经难以达到GB3838-2002III类水标准,超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该段已为西溪的下游,上游大量沿途乡镇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均排入其中,此外漳州市的污水处理厂尾水以及内河浦头港、九十九湾等均汇入西溪,漳州市也有大量未处理的废水最终汇入西溪,这是导致评价河段水质较差的原因。九十九湾:从2008年上浦断面的水质监测情况看,九十九湾水质较差,超地表水V类标准,超标最严重的依次是溶解氧、氨氮、BOD5、总磷,溶解氧的超标倍数高达7.9倍。可达标的指标主要是六价铬、镉、汞、砷、铅等重金属元素和石油类。九十九湾水质较差的原因是由于它河段狭长、弯曲,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河床淤积,河面水葫芦、漂浮物堵塞,河道两岸乱倒垃圾、违章搭盖、违章种植较多,而且承载了龙文片区、沿途村庄的生活污水,再加上内河下游由排涝闸调控,仅靠大潮时开闸潮水顶托进行冲污,因此水流的自净能力较差。2008年开始,漳州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九十九湾进行了清理整治,但其水质的改善尚需时日。②地下水水质总大肠菌群超过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中III类标准,其它指标均可达III类标准。总大肠菌群超标的原因和农村的卫生情况密切相关,调查点的村庄中均放养畜禽,禽类粪便暴露地面,而村民的房前屋后的排水沟有些有杂物和污水,地面径流不洁及卫生状况不佳可能是造成总大肠菌群超标的主要原因。(3)声环境规划区中现状显著声源为干道交通噪声,其次为工业噪声,区域中的集中居民区声环境现状除交通干道一侧夜间难以达标外,其余居住环境可符合2类标准。调查中发现,由于三期片区居民点分散,社会活动带来的交通负荷占一定比例,摩托车和小车对声环境贡献较大;同时随后期工业入户,物流增加,交通干道噪声影响将会增大,干道周边的声环境质量会有所下降。因此,建议规划区中居民区应集中分布,利于声环境的控制规划。(4)陆域生态环境①土壤环境质量根据监测结果,对照GB15618-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各监测因子中,三个点位的Hg均严重超过二级标准,其他各因子的指标都明显低于二级标准。规划开发区土壤略呈酸性,这与该地区为酸雨区有关。三个片区土壤背景值的Hg均超标,其中龙文片区和蓝田三期片区都已经有工业企业入住,而北部片区目前尚处在开发的初始阶段,仅有部分土地进行了平整工程,片区内还没有工业企业建设、入住。三个片区处于开发的不同阶段,而都发现Hg有严重的超标,这说明开发区土壤本身含有较多的Hg,而不是已入住的工业企业产生的污染物造成开发区土壤Hg含量的超标。③生态环境现状规划评价区位于城乡交界的地区,评价区内的生态系统类型受人类影响明显,多为人工或半人工的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类型较少。目前,评价区内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包括城镇生态系统、农村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林地生态系统。④植被及植物资源现状评价区内的植被类型较为简单,无明显垂直带谱,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不高。评价区内常见的植被类型主要是人工种植的农田植被、山地林灌植被及荒地杂生灌草植被。由于评价区内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程度不断增加,大量的园地、菜地、林地等被征用开发,成为工业用地或暂时闲置的裸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评价区内的植被覆盖率正不断降低。⑤动物资源现状在评价区内活动的鸟类多是一些对人类活动耐受性较高的,区域性的常见物种,如家燕、麻雀、白头鹎、灰树鹊、喜鹊、乌鸫、鹊鸲、大山雀、白鹡鸰、黑脸噪鹛、白喉红臀鹎、珠颈斑鸠、灰头鹀、树鹨等。根据现场调查,并结合历史资料,在规划区范围内未发现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2.2现有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1.蓝田经济开发区规划范围与批复不一致。本次蓝田经济开发区规划的规模与福建省政府批复的规模存在一定的差距。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告审核通过的省级开发区中的蓝田经济开发区包括了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蓝田三期、龙文片区,但未包括北部片区。2.本次规划的蓝田经济开发区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不尽合理。已有的开发区发展布局,对整个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制约。工业区内部各企业没有按照不同的工业类型分片布置,功能分区比较混乱,企业间具有一定的不相容性,食品、家具、机械、电子等各企业毗邻。导致轻污染企业或易受影响的企业与污染较重的企业混杂。3.工业区内布局相对混杂,工业废气、工业噪声直接影响居民。近期投资区内生活居住区和工业区交叉分布,无法进行功能成片规划。现有的村庄(牛路、乌石、梧桥、檀林、斑鸠坑)均被企业包围,部分村庄位于企业的下风向。工业废气、工业噪声直接影响居民。4.周边环境给区域内的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1)樟山自然村位于规划区的最北面,现状郊柏线和漳龙高速位于其北面,且与村庄的距离很近(距离路肩约5m),村庄周边的区域声环境质量受现状交通噪声的影响较大,樟山村道路两侧30m外的区域现状声环境质量已超2类标准。(2)蓝田三期东面规划区外小规模的家具厂较多,且位于好坑自然村的上风向,产生的废气未经有效的处理,对周边的环境敏感目标产生一定的影响,且对区域环境空气的污染贡献比较突出。(3)由于区域内畜禽饲养规模化程度低,排污设施简陋或根本没有治理设施,尤其是养猪业污染严重,部分养猪场沼气池容量不足、处理能力低、污染物直接向河道、小溪、农田排放,纳污水体九十九湾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斑鸠坑距离养猪场约30m,猪场产生的恶臭给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5.开发区现状建设给周边村庄排涝带来一定的影响。现状开发区地平标高均比原有地平标高提高1~2m,导致周边村庄的排水管道堵塞,易产生内涝。梧桥村的檀林、牛路、乌石均存在这样的问题。6.占用农田带来的社会环境影响问题投资区建设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占用农用地,目前耕地保护替代方案尚未得到落到实处。同时原失地农民的再就业等压力较大,需要采取积极措施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另外,蓝田三期前期开发建设征用农民土地的补偿目前尚未完全到位。7.开发区配套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开发区内污水管网管随路建,道路建设过程中管网一并铺设。但是,根据现状污水管网的铺设情况,龙文片区、蓝田三期的污水尚未纳入城市管网。原因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龙文片区的中途提升泵站及北环城路污水加压管线尚未建成、蓝田三期的主干管尚未建成,导致虽然各支管已经建设,但管网系统难以形成,导致已建污水管道难以投入运营,进而影响已投产的企业产生的污水难以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8.开发区内各企业的环保意识较薄弱开发区内金属制品、光学眼镜加工等企业内部有产生金属前处理的磷化废水、酸洗废水、电镀废水。这些企业部分有上环保治理设施,但没能得到很好的运行,甚至企业产生的废水未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放,最终进入西溪。龙文片区的大部分企业已运行多年,但仍未办理环保竣工验收手续。2.3主要制约因素1.水资源制约因素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与水资源不相匹配,增加了水资源保障的难度。区域水资源的紧张将制约经济蓝田经济开发区的规划建设。现状开发区用水一直由糖厂水厂和第二水厂供给,用水较为紧张。而第二自来水厂虽有15万m3/d供水能力,但由于管网限制,现状供水能力只有8万吨,且现状给水干管只能对龙文区供水。其中元光路给水管部分管段管径仅为DN400~DN700,无法满足龙文区东片区和蓝田北部片区的用水要求。2.土地资源制约因素规划区内人口密度大,土地利用十分紧张,人均耕地面积严重不足,显著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面积为0.053hm2/人的警戒线,规划实施将使农业用地减少,因此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将进一步扩大。规划实施过程中将占用一般农田169.42hm2、林地70.85hm2、园地339.41hm2。因此,土地资源制约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开发区的发展。3.水环境容量的制约因素漳州市区内的九十九湾贯穿市区,且贯穿蓝田经济开发区,是集防洪排涝、农业灌溉、工业供水、城市环境用水为一体。九十九湾现状水质已超标,水环境容量以无法满足龙文片区企业产生的工业废水自行处理后达二级标准后外排至九十九湾的要求。因此要求龙文片区的污水管道系统尽快完善后,污水近期纳入东区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处理达标后的尾水排入西溪。另外,九龙江西溪现状水质也接近标准值,且现状水质中NH3-N有所超标。漳州市中心城区现有的金峰污水处理厂和东区污水处理厂以及规划建设的东墩污水处理厂和桥南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尾水均排入九龙江西溪。因此西溪现状水环境容量也成为本规划的环境制约因素。4.风景名胜区带来的环境制约因素云洞岩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蓝田经济开发区的东侧,与云洞岩外围保护区的边界距离仅200m,云洞岩属于二级生态功能区,大气环境功能区划执行一类区标准。为了规划开发区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使周边的环境敏感目标均可达到,云洞岩给本次规划带来一定的环境制约。5.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业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成为制约蓝田经济开发区目前发展的最主要环境制约因素。经过近几年的投资建设,龙文片区、蓝田三期具备了一定的公路、供水、电力电信设施,但环保基础设施水平依然滞后。龙文片区现状部分污水管道已建(郊柏线、横一路、横二路、东二号路、纵二路、纵三路),但由于片区地势相对较低,收集的污水需要中途泵站提升加压。由于中途泵站及北环城路上的压力管尚未建成,龙文片区现状已建污水管网未能并入整个管网系统而无法进入东区污水处理厂处理。现状龙文片区企业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部分自行处理达标后外排至九十九湾。还有一大部分污水均未经处理排放,这对当地水环境造成了污染。蓝田三期区内的管网已随道路一并建设,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主要的主干管尚未到位,导致已建的污水管网未能投入使用。6.失地及拆迁村民的安置问题由本次规划用地位于漳州城市总体规划的东部,农村逐步向城镇的转变。失地及拆迁村民对原有社区结构、民众生活习惯、环境等方面发生变化。对村民的安置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7.现状工业布局形成的制约由于蓝田经济开发区开发时间较早,部分企业对整个经济开发区的规划建设造成一定的制约。蓝田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受一系列制约因素的影响,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应综合考虑资源条件、自然条件、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条件等,合理规划工业区产业定位和发展布局,合理安排工业用地,控制环境污染,限制引进产生烟尘、粉尘污染和耗水量大的工业项目,使区域经济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3环境与资源承载力分析3.1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经过多次总量削减试算,同时满足云洞岩风景区一类功能区,蓝田工业区内二类功能区环境要求,蓝田开发区本次开发的龙文片区、三期片区、北部片区大气环境容量为:SO2最大允许排放总量为=SUM(LEFT)227.183t/a,其中低架源(H<30m)分配181.746t/a,中架源(30m≤H<100m)分配45.437t/a。烟尘最大允许排放总量为=SUM(lEft)224.892t/a,其中低架源(H<30m)分配179.914t/a,中架源(30m≤H<100m)分配44.978t/a。3.2水资源承载力西溪实测最枯流量2.78m3/s,后来上游建成可调容积1.76亿m3的“南一水库”,枯水期可调蓄7~9m3/s水量,因而最枯时流量可达10~12m3/s,50年一遇时可达14~16m3/s,目前沿途单位取水流量总计1.33m3/s。则西溪尚余13.67m3.3水环境容量从水环境质量现状可知,目前九十九湾的水质已超V类水标准,水体自净能力差,基本成为纳污河段。西溪目前水质状况也不容乐观,氨氮、COD都已经接近标准限值,COD的标准指数达42%~75%,根据总量控制指标,以氨氮、COD计算水环境承载力。根据西溪的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排污区的水质现状值为:COD3.489mg/l,氨氮0.832mg/l。将目标浓度值减去水质现状值,因此在西溪排污区的污染物允许浓度增量为:△COD≤2.514mg/l,氨氮≤0.168mg/l。经计算,西溪CODMn、氨氮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4.147t/d、0.525t/d。3.4土地资源承载力依据开发区规划,开发区建成后,区内人口约5.09万人,在此人口规模下计算得到的开发区土地承载力综合得分为0.4773,为中承载力地区。考虑到蓝田开发区为工业开发区,日常生产需要较多的劳动力资源,人口密度相对较高,其特殊定位和功能决定了其人口密度允许略大于重点大城市。因此,开发区的土地利用情况维持在中承载力地区水平是较为合理的。4.规划实施对环境影响的分析4.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在符合大气环境容量的前提下,工业区大气排放对评价范围内各敏感点和网格计算点的SO2、PM10短期、中期、长期浓度增量不大,增量叠加本底均未超过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云洞岩风景区符合相应的GB3095-1996中的一级标准,二甲苯一次浓度增量叠加本底后符合TJ36-79一次最高浓度限值。因此在开发区内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在符合区域大气环境容量的前提下,开发区建设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较小。4.2水环境影响分析地表水:由于龙文片区污水提升泵站未建设,三期片区区内管网与市政预留的污水主干管未连通,导致目前蓝田经济开发区的污水全部区内小河沟以及入九十九支湾。通过用地指标法和现状工业区污水量推算两种方法核算该工业区污水量,结合目前排污情况,确定规划区远期污水排放量约2万吨/日。通过预测,近期污水直接排入九十九湾后汇入西溪时,在西溪的多年平均流量情况下,污水混合区长400米宽约40米。最枯流量情况下,污水混合区范围长约10余公里。可见,通常情况下,开发区污水排放对西溪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但发生最枯流量时,对水体影响较大。九十九湾及西溪的水质现状本底较高,不利于区内工业的快速发展。因此,一方面需要政府和环保部门通力配合,加大漳州内河港汊及九龙江流域综合整治的力度;另一方面,尽早建设龙文片区的提升泵站,实现蓝田经济开发区污水100%的收集率,将开发区的污水全部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减轻对水环境的影响。地下水:现状漳州蓝田开发区一期至三期用地的用水主要由漳州糖厂水厂供应。目前蓝田经济开发区三期片区和北部片区用地内部分村庄由市政管网供水,梧桥村等部分村庄打水井供水,水质水量均得不到保障,村民仅使用少量井水进行洗涤,全部饮用市政管网提供的自来水。近期规划区污水由于提升泵站未建或者管道不完善,无法纳入污水处理厂。这样势必影响九十九湾以及规划区内小河沟的水质,使得内河港汊的水质进一步恶化,也进而影响地下水水质,此外由于区域酸雨的存在、城市内河以及九龙江沿岸污水的排放,均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因此区域污染物消减刻不容缓。4.3声环境影响分析交通噪声影响:规划区除北部片区外,区域路网建设基本完成,根据声环境现状调查表明:交通噪声对道路两侧影响夜间大于昼间,以2类标准适用区来衡量,郊柏线、龙文路等主干路噪声影响范围110m,次干路、支路噪声影响范围小于50m;以3类标准适用区来衡量,主干路噪声影响范围80m,次干路、支路噪声可符合3类标准。工业噪声影响:根据规划区的产业结构,发展低能耗、轻污染的电子、光学、机电、精密机械、生物制药、食品罐头、轻纺、家具等行业。根据龙文片区噪声网格调查,工业噪声已机械、家具、机电行业较为显著,厂界噪声约60~65.3dB,偶发机加工时厂界声级可达68dB。类比分析龙文片区工业噪声可符合3类昼间标准。目前区内大部分企业夜间不作业,夜间噪声影响不大。因此,对后期引进的企业,在用地布局上应考虑对居民区的影响,在集中居民区周边用地不得布置高噪行业,尽量以中小型、夜间不作业的企业为宜,在与居民区相邻一侧的厂界应执行2类标准。社会生活噪声影响:规划区环境噪声平均声级为55.0dB,低于2类昼间标准(60dB)。社会生活噪声是可以接受的4.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固体废物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化学的、物理的或生物的转化,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采取的处理方法不当,有害物质将通过水、气、土壤、食物链等途径危害环境与人体健康。本项目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中,工业固体废物中含有多种有毒元素,会形成环境污染;生活垃圾中有机腐殖质是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孽生地和繁殖场,形成病原体型污染。这些固体废物任意堆放,经雨水浸淋,其渗出液会污染土壤、河流和地下水源。4.5土壤环境影响分析评价区由于场地平整(挖高填低)和建构物压盖,原有土壤将被翻动、剥离或埋藏,从而造成土壤结构破坏和剖面层次混乱。人为压实和地面硬化,会使土壤土层厚度明显变薄,土壤空隙度明显下降,土壤容重明显增加,土壤的通气透水性能也将相应的变差,地面不透水面积比例将显著增大,地表径流系数将相应变大。由于人为作用,城市土壤有机质、氮素含量和养分有效率将有所下降。此外,由于区内工业生产,造成SO2和NO2的排放量增加,可能导致区域酸雨频率的增加,从而造成植物受伤减产,区域土壤酸化,土壤养分淋溶或失效瘠化和重金属溶解活化,土壤肥力和植物生产力降低,进而危害到植物生长。规划实施后,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含重金属、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病原体等有害物质的污泥和生活垃圾等废物,势必直接或间接进入区内绿地土壤和近区农用地土壤,导致土壤环境及陆域生物环境的明显累积性污染影响,从而将加大对区域人群健康危害风险。4.6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分析区域经济影响:随着蓝田开发区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在开发区内落户、生产,同时也会带来许多其他关联企业和配套的商贸服务业,这将为开发区及周边区域创造许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岗位,从而部分甚至全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问题,为因开发区建设而失去土地的农民提供了新的收入来源,并且可以增加人民的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蓝田开发区规模工业的发展,土地将得到大幅的升值,从而带来土地转让收益的大幅度增加,国家和地方税收以及地方财政收入均将大幅度提高。这必然将促进金融、保险业的发展,增强经济区的信贷支付力度,进而提高开发区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所必须的融资能力,进入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轨道。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从开发区规划范围内目前的经济发展来看,农业生产占据着重要位置,种植业和禽畜养殖业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蓝田开发区的建设将会占用区内大面积的耕地、园地等农业生产用地(约560公顷社会环境影响:(1)提高城市化水平:蓝田开发区作为新世纪的现代化的工业开发区,建成后将拥有良好的公路服务设施、市政公共设施、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对外交通设施。开发区的建设会加快推进当地的城市化进程,可提高基础设施和各种资源的共享度,作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对外交流的窗口,可以很好的展现漳州市的新时代形象。(2)就业与生活环境改善:开发区建设提供的众多就业机会,可以大幅度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区内完善市政公用服务基础设施也成为开发的重点。发展与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社会生活和环境保护相得益彰,工作、学习、生活和休闲娱乐等和谐地融为一体,能极大地改善当地农民生活环境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水平。(3)提高科技文化水平:开发区形成一定的规模后,招商引资的环境越来越好,外来人口会明显增多,将间接的刺激科学教育的发展,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地居民的传统教育观念,带来新的科技知识和技术,有利于当地科技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4)提高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由于开发区的建设,必然会有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开发区内现有的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及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将难以满足新增人口的需要,这就要求当地政府必须加强在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投入,以解决开发区新增人口的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需求。(5)征地拆迁安置的影响:规划前,当地居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规划实施后,随着开发区的不断发展,区内第二、第三产业将逐步发展壮大,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教育、医疗水平逐步提高,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拓展农村经济发展空间。就业岗位的增多,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地农村劳动就业问题,以弥补因拆迁和征地造成的人多地少和富余劳动力增多的问题。但在短期内可能存在部分居民不能适应失地后的生活状态,需要当地政府、开发区和用地单位共同帮助失地农民,举办各种培训班,加大对当地村民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加快村民适应农村城镇化的转变,鼓励用地单位尽可能把适合农民就业的岗位,优先安排给被征地的农民,支持被征地农民自主择业、自主创业,鼓励被征地农民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4.7环境风险事故影响分析蓝田经济开发区现有各片区内有零散的12个自然村,龙文片区就有朝阳、樟山、新社等3个村庄,北部片区有方厝自然村,三期片区有坑尾、后坑、斑鸠坑、檀林、梧桥、牛路、乌石、好坑等8个村庄,而根据三个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龙文片区居住区集中在朝阳居住小区和樟山居住小区,村庄近期、远期均只能在规划的居住用地范围内发展。北部片区未规划居住用地。三期用地的居住区集中布置在蓝田三期地块的西侧,形成坑尾居住小区和檀林居住小区,近期除了城市景观和市政工程需要对沿村改造外,原则上保留旧村,以开发新区为主。远期根据发展需要,再对旧村逐步改造。虽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已经将居住区规划成片,但由于开发区内自然村分散且数目较多,而开发区的建设是逐步开展的,由于开发时序不同,必然造成某些企业与工业区距离较近甚至交错在一起的状况,因此将存在环境纠纷、群众投诉等环境风险。此外4A级风景区-云洞岩风景区在规划区外200m,从规划区内村庄、敏感区和工业区的分布来看,大气污染、火灾、泄露、爆炸等均会给周边人口和文物保护单位带来一定的环境风险。5.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通过本规划与上一层次的规划和同一层次的专项规划的对比分析,本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如下:(1)为了开发区规划总体发展目标与上一层次规划相适应,建议《漳州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在下次的规划调整中将蓝田经济开发区的北部片区纳入规划,并规划为二类工业用地。(2)《漳州市龙文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由于本次规划范围内的蓝田经济开发区的北部片区的石室岩已被占用,石室岩上的寺庙已原拆原迁至景山公园。因此,为了本次规划与相关专项规划相协调,建议在《漳州市龙文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在下次的规划调整中将石室岩规划做相应的修改。(3)开发区内的污水管道系统的规划方案与《漳州市中心城区(九龙江西溪北区)污水专项规划》之间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由于管理方面原因,蓝田开发区内用地、市政设施不属于漳州市、龙文区有关部门管辖,在《漳州市中心城区(九龙江西溪北区)污水专项规划》中不含蓝田经济开发区内污水管网系统的规划设计,仅根据蓝田经济开发区提供的资料在部分位置预留污水排放接口。由于蓝田经济开发区内工业用水量变化较大,往往在差不多的用地规模,随着企业性质的不同,用水量有很大的区别,原来预留的污水接口有的预留过大造成浪费,而有的却偏小无法满足污水排放要求。二是由于前期建设的城市污水管线无法考虑后面地块开发建设产生的污水排放问题,污水系统缺乏统一规划,导致上下游管线衔接出现问题。部分下游污水管线管径比上游污水管线管径还小,导致下游管线远期无法满足污水排放要求。因此需要对原有的的管网方案进行调整。6.规划的适宜性和合理性分析开发区及开发区规划目标、规模、产业结构、布局、土地利用规划及各项市政设施的自然环境适宜性和合理性总结见表13-1。表13-1规划的环境适宜性和合理性汇总一览表单项环境适宜性合理性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规划目标-合理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发展规模-合理-产业结构适宜合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空间布局较适宜局部不太合理北部片区及蓝田三期片区位置位于均位于居住区的上风向,不太合理;规划的朝阳、樟山居住区位于郊柏线和漳龙高速附近,使临路一侧部分区域噪声夜间超标,不符合环保要求工业区功能布局-合理-土地利用规划适宜合理—道路交通规划适宜合理提高区域内交通便利性绿地系统规划适宜合理—给水工程规划适宜合理实现区域集中给水污水工程规划适宜不太合理水环境承载力制约,九十九湾河已无环境容量,通过污水处理厂处理排放的西溪亦不太乐观环境卫生规划适宜较合理,需完善缺少垃圾转运站的具体位置规划、一般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处理与处置规划雨水、防洪工程规划适宜不合理北部片区、三期片区缺乏相应的防洪排涝规划电力工程规划适宜合理-环境保护规划-合理增加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进一步完善周边山地生态环境规划。总体评价较适宜较合理-由以上分析汇总表格可知,开发区产业结构和发展目标较为合理,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宜性,各项规划较为合理,但仍存在着局部空间布局不太合理,部分片区缺乏防洪排涝工程规划等情况,因此还需要对发展规模、空间布局、生态环境规划及各项市政设施规划等规划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但从总体看来,开发区和控制性详细开发区仍具有相应的环境适宜性和合理性。7.公众参与小结本次规划环评按规定要求,进行了信息公开和公众意见调查,充分反映了该区建设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范围内社会各阶层公众对蓝田经济开发区建设的意见。龙文区大部分群众认为蓝田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支持建设江蓝田经济开发区,但同时也对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的影响给予了高度重视。本评价建议蓝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拆迁补偿、安置的透明度,切实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入区的建设单位应切实落实建设项目环评和本规划环评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和建议,以缓解民众的不安情绪,真正把好事办好。8.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及措施8.1规划方案优化与调整建议8.1.1规划定位与产业发展方向规划提出的产业发展方向较适宜。由于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现状已经不容乐观,因此在引进项目时,应优先考虑污染小,用水少的工厂。适合于在该工业园区发展的行业与工厂为电子、轻纺、机械加工、家俱等。在食品工业中污染小,用水少的工厂;日用轻工中具有高新技术,少、无污染的企业;电子原器件制造业;电脑软、硬件的生产与组装项目;其它行业中具高新技术与少、无污染的企业也可考虑在该工业园区引进建设。精密机械中若含电镀工序应谨慎引入。引进项目可参考《福建省鼓励发展的制造业指导目录》(闽发改工业[2007]1号文)。8.1.2规划布局与用地规划调整建议(1)工业布局设置①在今后项目引进工作中,应严格按照已有的产业定位和布局,工业项目需要落户在工业区范围内。由于步文中学、云洞岩风景区均位于规划区西南面,云洞岩风景区为1类区,三期片区的西部规划为二类工业综合发展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区,因此不得引入以大气污染为主的行业。②龙文片区内保留的朝阳村和樟山村均临近于郊柏线和漳龙高速公路,现状上述两村内部分区域的夜间噪声已不能满足相应的环境功能的要求。因此应进一步合理化区内各类企业布局,严格禁止在居住区周边布置高噪型企业的入驻,使开发区内工业噪声对居住区的影响降到最低。(2)人居环境规划调整由于蓝田三期片区现有居民点较多且比较分散,不利于污染物的控制,居民点与工业企业穿插,也加重的环境风险,因此应加快旧村改造的步伐,尽快建设集中的居住小区,尤其是好坑村、乌石村、牛路村应作为第一批搬迁的村庄。(3)设置环保隔离带和控制区蓝田三期规划在二类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和高新技术园区与二类工业区之间,各设立一条20m宽绿化隔离带;由于三期片区七号路以东均规划为居民区,面积较大且居民较密集,因此设置绿化隔离带是十分有必要的,但20m的隔离带作用较小,建议适当加宽至50m左右,以确保居民生活环境的安全性。8.1.3给水工程规划调整建议蓝田经济开发区内虽然没有充足水源,但通过漳州市区域调配和流域调水工程,可满足蓝田经济开发区的供水需要。但从长远发展考虑,开发区应注重节水,提高水循环利用率,加强中水回用。规划区内应采用节水工艺和实施中水回用工程。要求2010年,中水回用量为20%,2020年中水回用量达40%。建议进一步完善给水管网规划,将中水回用纳入给排水工程规划。8.1.4环境保护规划调整建议(1)各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增加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2)污水专项规划的调整①近期应重点建设龙文片区的中途提升泵站和北环城路的污水加压管道。市政污水干管预留接口与本次污水排放工程规划不匹配的地方,应尽快调整区内污水管网,确保其污水顺利纳入市政污水管网。②近期开发区污水纳入东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远期待东区污水处理厂饱和后,将污水纳入规划的东墩污水处理厂,增加蓝田经济开发区污水干管改线与东墩污水干管衔接的规划说明。③增加蓝田经济开发区各片区污水干管应先行建设的规划说明,否则,已敷设的管道无法投入运营,造成企业产生的废水污染环境。④开发区内入驻的企业类型较多,金属加工、机械加工以及电子行业产生的废水中均含有重金属,本规划应对入园企业水污染排放进入污水管网系统前水质提出控制要求,要求第一类污染物在车间达标后外排。(2)固废专项规划的补充完善三个片区对区内垃圾的处置没有明确的去向和处理方式,仅规划了垃圾转运站的数量和位置,建议补充完善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处置规划。(3)生态环境规划的补充建议①进一步完善周边山地生态环境规划,增加项目三期片区西侧的景山公园之间的绿化带及植被生态建设的规划方案。②在开发区与云洞岩之间设置一条绿化长廊,使开发区与云洞岩风景区之间从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均有个很好的缓冲过渡区域,使经济、社会、环境得到和谐有序发展。8.1.5防洪排涝规划的补充建议由于蓝田经济开发区三期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未涉及防洪排涝的内容,因此导致开发过程中开发地块高程高于开发区内零星村庄,此外由于蓝田、梧桥排涝闸堵塞,导致村庄近年多次发生严重内涝,建议补充规划区内防洪排涝保护规划。8.1.6搬迁安置规划的补充根据规划,开发近期除了城市景观和市政工程需要对沿村改造外,原则上保留旧村,以开发新区为主,远期根据发展需要,再对旧村逐步改造。由于零散分散的居民点不利于污染物控制,也增加了环境风险,因此本评价建议调整搬迁的建设时序,而且土地征用会使大部分农村人口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从区域人口现状看,约0.7万人会因为工业园区的建设市区土地,必须采用征地补偿、解决就业或提供技能培训等方面综合解决农民的出路问题。因此建议在规划中根据建设时序的安排补充安置专项规划,以降低社会影响。8.1.7相关规划的的调整建议(1)《漳州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由于本次规划范围内的蓝田经济开发区的北部片区,根据《漳州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其远景用地尚未规划到该地块。漳州市政府仅开了专题会议(【2006】)年39号),将这块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因此为了开发区规划总体发展目标与上一层次规划相适应,建议《漳州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在下次的规划调整中将蓝田经济开发区的北部片区纳入规划,并规划为二类工业用地。(2)《漳州市龙文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由于本次规划范围内的蓝田经济开发区的北部片区的石室岩已被占用,石室岩上的寺庙已原拆原迁至景山公园。因此,为了本次规划与相关专项规划相协调,建议在《漳州市龙文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在下次的规划调整中将石室岩规划做相应的修改。8.1.8规划方案调整建议汇总表13-2规划方案调整建议汇总调整项目原规划情况调整建议本次各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即《漳州龙文工业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漳州市蓝田开发区三期控制性详细规划》、《漳州市蓝田经济开发区北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文本无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各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增加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规划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电子、光学、机电、精密机械、生物制药、食品罐头、轻纺、家具等。在食品工业中污染小,用水少的工厂;日用轻工中具有高新技术,少、无污染的企业;电子原器件制造业;电脑软、硬件的生产与组装项目;其它行业中具高新技术与少、无污染的企业也可考虑在该工业园区引进建设。精密机械中若含电镀工序应谨慎引入。引进项目可参考《福建省鼓励发展的制造业指导目录》(闽发改工业[2007]1号文)。工业用地布局三期片区的西部规划为二类工业综合发展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区①二类综合发展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区均不得引入以气污染为主的行业。②受交通噪声影响,朝阳村和樟山村区域的夜间噪声已不能满足相应的环境功能的要求。应进一步合理化区内各类企业布局,严格禁止在周边布置高噪型企业的入驻。人居用地近期除了城市景观和市政工程需要对沿村改造外,原则上保留旧村,远期根据发展需要,再对旧村逐步改造。①由于蓝田三期片区现有居民点较多且比较分散,不利于污染物的控制,居民点与工业企业穿插,也加重的环境风险,因此应加快旧村改造的步伐,尽快建设集中的居住小区,尤其是好坑村、乌石村、牛路村应作为第一批搬迁的村庄。隔离带设置蓝田三期规划在二类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和高新技术园区与二类工业区之间,各设立一条20米宽绿化隔离带;建议适当加宽至50米左右,确保居民生活环境的安全性。②在开发区与云洞岩之间设置一条绿化长廊,使开发区与云洞岩风景区之间从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均有个很好的缓冲过渡区域。给水工程规划未考虑中水回用建议进一步完善给水管网规划,将中水回用纳入给排水工程规划。要求2010年,中水回用量为20%,2020年中水回用量达40%。污水专项规划区内污水全部纳入市政污水管网,规划提出三个片区的污水均纳入漳州市东墩污水处理厂处理。①近期应重点建设龙文片区的中途提升泵站和北环城路的污水加压管道。市政污水干管预留接口与本次污水排放工程规划不匹配的地方,尽快调整蓝田三期片区内污水管网,确保其污水纳入市政管网。②近期开发区污水纳入东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远期待东区污水处理厂饱和后,将污水纳入规划的东墩污水处理厂,增加蓝田经济开发区污水干管改线与东墩污水干管衔接的规划说明。③增加蓝田经济开发区各片区污水干管应先行建设的规划说明,否则,已敷设的管道无法投入运营,造成企业产生的废水污染环境。④本规划应对入园企业水污染排放进入污水管网系统前水质提出控制要求,要求第一类污染物在车间达标后外排。生态环境规划仅对规划片区内的绿地进行规划①进一步完善周边山地生态环境规划,增加项目三期片区西侧的景山公园之间的绿化带及植被生态建设的规划方案。②开发区与云洞岩之间设置一条绿化长廊,使开发区与云洞岩风景区之间从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均有个很好的缓冲过渡区域,使经济、社会、环境得到和谐有序发展。固废专项规划仅规划了垃圾转运站的数量和位置建议补充完善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处置规划。防洪排涝规划未涉及蓝田经济开发区三期片区开发过程中开发地块高程高于开发区内零星村庄,此外由于蓝田、梧桥排涝闸堵塞,导致村庄近年多次发生严重内涝,建议补充规划区内防洪排涝保护规划。搬迁安置规划未涉及从区域人口现状看,约0.7万人会因为工业园区的建设市区土地,必须采用征地补偿、解决就业或提供技能培训等方面综合解决农民的出路问题。因此建议在规划中根据建设时序的安排补充安置专项规划,以降低社会影响。《漳州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蓝田经济开发区的北部片区城市总规未包括该地块的用地《漳州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在下次的规划调整中将蓝田经济开发区的北部片区纳入规划,并规划为二类工业用地。《漳州市龙文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原北部片区的石室岩已搬迁规划石室岩为云洞岩景区中的一个旅游景点《漳州市龙文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在下次的规划调整中将石室岩规划做相应的修改。8.2污染控制方案评价从地表水污染控制、地下水污染控制、大气环境污染控制、生态保护措施、声污染控制、固体废物控制、环境风险控制等方面提出了蓝田经济开发区的污染控制与减缓措施。详见表13-3。表13-3本评价要求采取的环境减缓措施汇总表序号环境要素主要措施1地表水环境污染减缓对策措施(1)加快龙文片区污水提升泵站建设,完善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污水分类收集。(2)提高水循环利用率,加强中水回用;(3)加强对企业污水处理设施的达标管理,禁止重金属等一类污染物的超标排放。2地下水环境污染减缓对策措施(1)减少工业“三废”排放量。(2)防止污染物渗入地下水。(3)限制地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