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同步测试1(苏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二单元同步测试1(苏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二单元同步测试1(苏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二单元同步测试1(苏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二单元同步测试1(苏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卷班级姓名得分积累与运用(共31分)1.根据拼音的提示,用正楷字规范、准确地在横线上写出汉字。(4分)zhào祸juān刻自xǚxié取写出加点字的拼音(4分)呜咽跻身咬文嚼字履行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订正。(4分)井然有序势不可当走投无路谈笑风声一事同仁潜移默化眼花嘹乱津津有味道听图说无动于衷错字正字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②苏轼《浣溪沙》中化用唐代诗人白居易“听唱黄鸡与白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③舟已行矣,

,求剑若此,

?④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⑤四季风光美不胜收,古诗中歌咏四季景色的诗句很多,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的片断,仔细阅读后,用规定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对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6分)“五四”青年节那天,我班举办了一次“青春万岁”主题演讲。校长也参加了。会上,同学们和许多共青团员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演讲会高潮迭起,掌声不断,我们一直鼓掌。气愤非常热烈得很。特别是文娱委员精彩的演讲,博得全场一片喝彩声。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6.请按下列句式发挥想像,仿写一句关于书的比喻句(2分)例句: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仿写: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名著阅读(3分)同学们,你们读过了《汤姆·索亚历险记》后,你最喜欢那个人物,请你简单介绍一下与他相关的故事情节。(3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老师想考查你的阅读能力。(39分)友情提醒:阅读考查题中有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其答案不唯一,你尽管大胆思考和答题,只要合理就是正确的答案。(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6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七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4分)七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幼时记趣〉片段,完成文后问题(11分)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0.解释下列加点字词。(3分)⑴鹤唳云端:⑵私拟作群鹤舞空:⑶凹者为壑:⑷怡然称快:⑸常蹲其身⑹盖一癞蛤蟆也11.把“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译文:12.上文叙述了3件“物外之趣”,请模仿下面“示例”,写出后两件趣事。(2分)示例:第1段:闲观蚊飞之趣第2段:()之趣第3段:()之趣13.根据选文内容,用两个四字短语写出产生物外之趣的条件。(2分)14.请用现代汉语给上文加上一个20字左右的总结性结尾。(2分)(二)中秋赏月每逢中秋来临,赏月玩月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为何人们独独钟情于中秋赏月呢?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祭月的日子最终就固定在八月十五日。从科学观察来看,此时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恰如古诗所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浏览唐诗,中秋赏月诗确有多篇,如徐凝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这里指富贵人家专门搭台),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连坐至晓”。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瓜等果品上供,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因此,中秋节还有“团圆节”之称。许多古诗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唐人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七年级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15.为什么人们独独钟情于中秋赏月?(3分)七年级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16.古人怎样过中秋节?根据文中有关介绍,用自己的语言,作一简单描绘。(3分)17.人们为什么会把天上的圆月与亲人的团聚联系在一起?谈谈你的看法。(3分)18.文章结束给人以没完卷的感觉,根据文意,用一二句话补写一个结尾。(3分)(三)阅读《母亲·我·狗》,完成题。(10分)小时侯我极怕狗。现在想来,虽称不上是“谈狗色变”,也确有些“说狗心寒”,对狗的怕简直甚于想像中的鬼怪。每到夜间,远处的几声狗叫都能把我的心吊起来,好长时间才在母亲的细语柔抚下慢慢落下去。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求上早学。可整个村子上三年级的就我一个,另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学生在校住宿。我作难了:学校和我们村子之间正好有一个“恶狗云集”的大庄子,白天和别人一起倒还不怎么怕;这早上起来,黑咕隆咚的……邻居大婶也来劝母亲:“别让洪水上了吧,就弟兄一个,他爹又不在家,万一有个好歹咋向他爹交代呢?”母亲笑着谢了大婶,摸摸我的头说:“我送他,学不能不上啊。”大婶瞪了母亲一眼:“你,能行吗?”母亲顿了一下,点点头。第二天早上,我一觉醒来,发现母亲已点着灯在忙碌了。“五点半了,起来吧。”母亲见我醒了,转身为我打来洗脸水。待我洗好脸,她到院里找了一根木棒拿在手中,夹上我的书包,然后拉上我:“走吧。”摸了摸母亲手中的棍子,拉着母亲的手我顿时觉得安全多了。到了那个村子,我的心也不再那么恐惧了,只是紧紧地攥着母亲的手。母亲紧张地盯着周围,像是怕狗突然从暗处扑上来似的。忽然,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我抬头看着母亲,母亲赶忙俯下身拍拍我的头:“洪水,别怕!有妈在,狗子不敢来的。”我便像置身于一把保护伞下似的,心慢慢的安稳下来。以后,母亲每天早晨起床后总是先把我送到学校,然后再回去作饭。几年过去了,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心猛的一颤:母亲对狗的怕其实一点也不亚于我!她小时候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母亲那湿漉漉的颤抖的手在眼前一闪,我真想跑到正忙碌的母亲身边,抱住她大哭一场----为她那颗受苦受累还经常受着惊吓的羸弱的心!如今我已不再是那个怕狗的小孩子了,而母亲依然很怕狗。于是每次外出,我总细心的守护在母亲的身旁----因为,我忘不了那个怕狗的童年;忘不了母亲那只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选自《听雨轩——精短美文》)19.用简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20.文章从两个不同角度告诉我们母亲其实是很怕狗的,试借用文中的语句进行说明。(2分)21.文章多次写到母亲湿漉漉的手,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22、母亲到底是胆大还是胆小?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当场写作———老师想欣赏你精彩的文笔(50分)友情提醒:1.字要规规矩矩地写。2.标点符号要点逗清楚。3.要根据意思表达的需要合理安排段落。4.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文题能吸住老师的眼球!父母养育了你,老师培育了你,朋友帮助了你……大自然给你启迪,社会给你经验;挫折使你成熟,成功让你奋起……对于这一切,你一定要心怀感激.请你以“感谢”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不少于500字;(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和人名。题目:感谢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肇镌诩撷2.yèjījióolǚ3.声改为生事改为视嘹改为缭图改为途4.①折戟沉沙铁未销②休将白发唱黄鸡③而剑不行,不亦惑乎④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⑤略(必须是连续的两句)5.①第一个句号改逗号;②删去“许多共青团员”③“我们一直鼓掌”删除;④“气愤”改“气氛”;⑤“搏”改“博”;⑥删除“通过”。6.略7.略二.阅读理解(一)8.表现了诗人思念故乡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