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C/11/wKhkGWWDXBaATTxMAAHCRExlVxQ971.jpg)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C/11/wKhkGWWDXBaATTxMAAHCRExlVxQ9712.jpg)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C/11/wKhkGWWDXBaATTxMAAHCRExlVxQ9713.jpg)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C/11/wKhkGWWDXBaATTxMAAHCRExlVxQ9714.jpg)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C/11/wKhkGWWDXBaATTxMAAHCRExlVxQ97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神童”的“神”可以体现在不同的地方,不变的是他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机灵聪慧的品质。同学们在对比阅读中也进行着观察和思考的思维活动。一、教学内容统编四上第八单元第25课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朗读的独特魅力,并熟读成诵。2.懂得运用借助注释、想象画面、补充内容等方法读故事,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并学习王戎通过综合思考与推理,懂得“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感受王戎的聪慧,学习王戎遇事善于观察,冷静分析。3.通过对比阅读,在阅读中进行观察、思考、组织语言的思维训练。懂得人物特点可以通过不同的写作方法来表现。三、教学流程1.话题导入,知“神童”之涵义出示词语:“神童”师:讲新课前,我们先来聊一个话题——“神童”,你知道中国历史上被称为“神童”的有哪些人?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片:《孔融让梨》《司马光》《曹冲称象》师:你觉得这些人有哪些共同的特点?生:遇事镇静,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师:这些人都曾被称为“神童”,“神童”就是指非常聪明、机灵的孩子。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另外一位“神童”——王戎。看看他到底“神”在哪里了?2.设计意图:“神童”与学生的年龄相仿,而且曹冲、孔融、司马光本就是学生熟知的人物,从“神童“入手,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初读课文,识“神童”之形象1.理解题目,抓故事主体出示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要求学生读课题,谈理解。2.充分朗读,感知王戎形象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按自己的节奏和感觉自读课文3遍。谁能一口气把课文读出来?指名读、师范读、男女生分组读、分组二重读、摇头晃脑读、填空读、看漫画配原文读、看漫画配乐读。指名读,引导学生注意节奏和词句间的停顿;师范读,是为了强化停顿,引导学生读出节奏感和语气的变化;男女分组读,是以小组读的形式强化朗读;二重读,是模仿二重唱的方式,变换方式引起学生朗读兴趣,具体操作是这样的:全班分两大组,第一大组的同学先读,等第一大组的同学读完“岁”,第二大组的同学才开始读,结束的时候,第一大组的同学要把“取之,信然”读两遍,两组同学各读各的;摇头晃脑读,是为了让学生放慢朗读速度,调动多种感官来体验文言文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填空读是为后面学生背诵做铺垫;看漫画配原文读,是在填空读的基础上,通过形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再现原文;看漫画配乐读,是让漫画、文字和音乐三者相得益彰,让王戎的形象初步进入学生的大脑。3.设计意图:从题目入手,先把握故事的主体。设计多种形式充分朗读,让学生读正确、流利,把握好停顿,为后面学生背诵原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漫画的植入让王戎的形象以感性的方式出现,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达到初识王戎形象的目的。五、精读课文,悟神童之品质1.理解内容,讲好故事(1)巧用方法,理解内容师:朗读是学习文言文重要的方法之一,你读懂故事了么?怎么懂的?出示课文,聚焦:尝多子折枝取之,信然三个“之”师:“尝”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师:读到“多子折枝”你会想到什么画面?出示果实累累的图片。师:看到这个画面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师:“取之,信然”怎么理解才通顺?借助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口头概括“借助注释,想象画面,补充内容”等学习方法。师:课文只有四句话,但有一个字却出现了三次,这个字是?它的意思一样吗?(出示三个“之”字所在的句子)①看道邊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②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③取之,信然。学生交流汇报要点:第一个“之”指李子,第二个“之”指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第三个“之”指李子。(2)背诵课文,讲好故事熟读可以成诵,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那才叫印象深刻。通过刚才的理解,你能背诵课文么?(同桌互背一遍,然后指名背诵)看来,这篇课文已经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了,那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讲故事么?同桌互练一遍,指名讲故事,指名点评。(3)抓关键句,感悟人物品质师:学了这个故事,你认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王戎是一个爱思考、聪慧……的孩子。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这句话是王戎说的。出示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师:王戎是怎么知道的?他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生:王戎看到这棵树长在大路旁边,而且树上这么多的果子,这一定是苦的。师:王戎看到了什么?生:王戎看到了树上果实累累。师:他还看到了什么?生:看到李树在大路旁边。师:是的,古人的“道”不是无人问津的小路,而是大路,大路就会有什么?生: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师:王戎还看到了什么?生:人们对李子熟视无睹,当做没看到。师:这是一般的看吗?这是细致的观察。(板书:观察)师:王戎看到这些因素,“诸小儿”知道吗?生:知道,从“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可以看出来。师:既然知道,“诸儿”为什么还跑过去摘?王戎与“诸儿”最大的区别在哪里?生:“诸儿”眼中只有李子,看到李子就直接行动了。王戎却会思考,不动,是在动脑子。师:是的,王戎懂得综合观察所得,进行思考。(板书:思考)师:他是怎么想的?生:他想,这么多的李子却没人去摘,这李子肯定有问题,必定很苦,才没人要。师:这就是王戎的推理。(板书:推理)师:王戎怎么说?生:此必苦李。师:这就是王戎对“树在道边而多子”下的结论。(板书:结论)师:王戎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是怎样的?生:自信,胸有成竹。师:此时,你是王戎,请你自信地读这句话。生读——师:一个区区七岁的小孩,懂得综合观察、思考,然后推理、下结论,可见他的智商有多高了,真是聪慧的孩子(板书:聪慧)。王戎也因这件事而出名,成了人们口中的神童(板书:神童)。学到这里,我们不禁要赞叹:王戎真乃”神童”也。2.设计意图:从理解重点字词句中归纳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既是对学过知识的复习,也积累了更多的学习方法,体现了学无定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讲故事,落实语文要素:用自己的话讲故事。通过讲故事,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再感悟人物品质,抓重点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逐步引领学生体悟王戎与“诸儿”的不同:善于思考和推理,让王戎的“神”深入学生的内心。六、拓展迁移,学神童之精髓1.对比阅读,体会写法读进去,想开来。去年我们学过一位“神童”的故事——《司马光》,今天老师把它拿出来,大家观察、思考一下,看看它们有哪些异同,可以在相关的语句上画一画,作批注。学生拿出作业,画句子,作批注。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兒得活。——《宋史·司马光传》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世说新语·雅量》学生交流汇报要点:二文相同点,都用了对比写法,都用一件事来体现人物的聪慧。二文的不同点,《司马光》侧重对人物进行动作描写,《王戎不取道旁李》侧重对人物进行语言描写。2.对比题目,激辩思维出示两个题目:《司马光》《王戎不取道旁李》对比阅读既可以在不同的文章中进行,相同的文章也可以进行对比,对比这两个题目,你更喜欢哪一个?学生交流汇报要点:《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个题目指向清晰,一目了然。故事性强。《道边苦李》这个题目给读者留下的悬念比较多,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刚才的对比阅读,给你在写作上带来怎样的启发?生交流汇报要点:写作文可以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体现人物的品质,对比可以更突出人物的特点,写作文时题目也需要好好琢磨。“神童”的“神”可以体现在不同的地方,不变的是他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机灵聪慧的品质。同学们在对比阅读中也进行着观察和思考的思维活动。你想当神童吗?那就从养成爱观察、爱思考的习惯开始吧。3.设计意图:拿《司马光》和本课进行对比,既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还能引导学生在观察文本中展开思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属取保候审申请书怎么
- 初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银行专业初级《法律法规》模考试卷1
- DB61T-“两增一稳”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 初级公司信贷-银行专业初级《公司信贷》名师预测试卷3
- 申请国家赔偿申请书
- 安徽电大心理健康教育第二次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 DB2201-T 51-2023 菜豆品种 长农菜豆7号
- 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题库【夺冠系列】
- 精装公寓租赁协议(2篇)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试题(解析版)
- 物理学家伽利略课件
- 2024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招聘2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气排球》教学大纲
- 市政道路监理大纲34368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课件
- 珠海市政工程竣工档案验收指南(试行上)
-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英语试卷附答案
- 2024年春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 DL∕T 1610-2016 变电站机器人巡检系统通 用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