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道法专点重点突破课件】-3. 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_第1页
【中考道法专点重点突破课件】-3. 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_第2页
【中考道法专点重点突破课件】-3. 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_第3页
【中考道法专点重点突破课件】-3. 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_第4页
【中考道法专点重点突破课件】-3. 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1考点梳理0203真题剖析实战提分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核心素养(1)本单元考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法律、违法犯罪案件、社会热点等,强调遵纪守法的重要性,侧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2)引导学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树立法律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参与到法治社会建设进程课程标准(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3)掌握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01考点梳理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一、生活需要法律1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①法律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②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2法治的脚步(1)法律是怎样产生的?原始社会没有法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2)法律的本质是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①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法治的内涵、要求和意义分别是什么?①内涵: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②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③意义: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④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二、法律保障生活1法律的特征(1)法律具有哪些特征?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①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法律与道德有什么共同作用?有何区别?①共同作用:法律与道德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②区别:形成方式上,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道德不是由国家制定的。实施方式上,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而道德规范则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或行政力量保证实施。约束力上,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道德不具有普遍约束力。2法律的作用①总体作用: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②规范作用: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③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一、法律为我们护航1我们需要特殊保护(1)未成年人的含义。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2)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特点)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意义)2感受法的关爱(1)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宪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劳动法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2)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主体有哪些?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3)保护未成年人的六道防线是什么?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共同构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4)未成年人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二、我们与法律同行1树立法治意识(1)树立法治意识的意义。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2)法治意识的内涵和重要性。①内涵: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②重要性: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2学会依法办事(1)如何做到依法办事?①依法办事,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②依法办事,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2)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对青少年有哪些要求?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具体应做到:①树立法治意识,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②增强法治意识,通过法治方式表达利益诉求。③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④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02真题剖析1.(2021·广西贵港)2021年4月28日,北流市发生社会人员持刀伤害幼儿园师生案件,2名学生死亡,16名师生受伤,社会影响十分恶劣。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教育部会同公安部第一时间派出督导组,赶赴现场指导处置,材料表明()①党和政府重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②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③督导组对未成年人实施司法保护④教育部对未成年人实施社会保护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①②④:材料表明了党和政府重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告诫我们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教育部对未成年人实施社会保护,故①②④说法正确;③:督导组对未成年人实施的是社会保护,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C

2.(2021·广西河池)【法治观察】材料一2020年6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14-2019)》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如右下图所示:(1)结合材料,请你从青少年自身的角度,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至少两点,2分)【解析】(1)本题考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依据题文描述和所学,从未成年人自身缺乏法治意识;没有及时纠正不良行为;明辨是非和自控能力较差,没有抵制不良诱惑;结交不良朋友;道德品质不高等方面回答即可。

【答案】(1)未成年人自身缺乏法治意识;没有及时纠正不良行为;明辨是非和自控能力较差,没有抵制不良诱惑;结交不良朋友;道德品质不高等。材料二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2)最低刑责年龄下调,有同学认为是惩戒,也有同学认为是保护。请从法律的作用角度谈谈你的理解。【解析】

(3)本题考查法律作用。依据题文描述和所学知识,从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未成年人刑责年龄下调,是为了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发生;法律具有保护作用,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未成年人刑责年龄下调,有利于为制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供依据,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回答。【答案】(2)①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未成年人刑责年龄下调,是为了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发生;②法律具有保护作用,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未成年人刑责年龄下调,有利于为制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供依据,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法治践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3)九年级(2)班向全校同学发出“与法同行你我行动”的倡仪。请你续写倡议内容。①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3)本题考查依法办事。依据教材知识,从依法办事,就是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依法办事就要树立法律信仰,发自内心的尊崇法律回答即可。【答案】(3)②依法办事,就是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③依法办事就要树立法律信仰,发自内心的尊崇法律。04实战提分1.2021年3月4日,张冬宁因制作传播侮辱江歌母女的漫画,被安徽淮南田家庵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处犯寻畔滋事罪处有期徒刑1年,张冬宁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10日,安徽淮南中院二审作出判决,维持一审法院的判决。法院的判决结果告诉我们()①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②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我国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④要树立法治意识,做到依法办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B

2.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门增设“网络保护”一章,并明确规定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对这一规定,下列看法正确的有()A.手机是公民的合法财产,公民有权随时使用 B.未成年人要尊法守法,按照法律要求去做C.未经允许将手机带入课堂是触犯刑法的行为 D.自由就是无拘无束,规定是对自由的侵犯

B

3.近日,扬州市政府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热线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将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服务热线加入政务热线平台,提供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此举体现了对未成年人进行()A.家庭保护 B.政府保护

C.司法保护 D.社会保护

B

4.(2021·黑龙江大庆)下列四个选项中,能体现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的是()A.公司制定员工考勤制度B.郭某传播疫情防控虚假信息被公安部门行政拘留C.学校处分违反校纪学生D.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B

5.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他说:“我国是一个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国情复杂。我们党在这样一个大国执政,要保证国家统一、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要秉持法律这根准绳、用好法治这个方式。”(1)材料一说明我国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解析】(1)本题考查我国坚持的治国方略是什么,其总目标是什么。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据此作答。

【答案】(1)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材料二:马克思说:“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2)“法律就是国王”体现了怎样的治国理念?你赞同这种理念吗?为什么?

【解析】(2)本题考查“法律就是国王”“国王就是法律”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治国理念,并回答赞同哪一种理念及理由。依据教材知识分析可知,“法律就是国王”体现的是法治,“国王就是法律”体现的是人治;我更赞同法治;理由可从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久安的必由之路等方面作答。

【答案】(2)“法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