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1秋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热力环流_第1页
(新教材)2021秋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热力环流_第2页
(新教材)2021秋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热力环流_第3页
(新教材)2021秋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热力环流_第4页
(新教材)2021秋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热力环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热力环流[学习目标]1.结合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认识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转化的过程。能解释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培养地理逻辑思维能力。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与之有关的自然现象。增强对生活中自然地理现象进行观察、识别、描述、解释的意识与能力。3.结合热力环流的形成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利用原理,分析生活中典型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教材初探|1.阅读下图及教材第34~35页,认识大气的增温过程。(1)思考图中各字母分别代表什么含义。a

,b

,c

,d

。太阳辐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吸收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教材初探|1.阅读下图及教材第34~35页,认识大气的增温过程。(2)完成下面的填空,厘清热量传递的过程。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又以

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

。近地面大气太阳辐射在传播过程中,小部分被大气

,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

增温过程

增温过程吸收反射反射吸收长波地面大气(3)为什么说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答案:从大气的受热过程看,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较少,太阳短波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多,绝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被大气截留。所以,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4)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近地面大气的受热过程。过程建构2.阅读教材第35页,理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大气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温的同时,也以

/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2)大气辐射一小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其方向与

方向相反,故称为大气逆辐射。(3)大气逆辐射为什么会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答案:大气逆辐射把热量传给地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长波辐射地面辐射(4)月球上,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降低到-183℃。对比月球与地球的情况,月球上昼夜温差如此之大,关键在于月球的白天缺少大气的

环节,月球的夜晚缺少

环节。(5)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过程建构反射吸收大气逆辐射|迁移应用|1.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高处不胜寒”的原因。答案: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长波辐射,距离地面越远,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因此随海拔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即“高处不胜寒”。2.一般情况下,一天中正午太阳辐射最强,但是气温最高的时刻却出现在约午后2时,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分析其中的原因。答案:正午太阳辐射最强,地面不断吸收太阳辐射增温,然后形成地面辐射。大气不断吸收地面辐射增温,到午后2时左右,大气吸收地面辐射最多,气温达到最高。3.哈密瓜又名雪瓜、贡瓜,是一类优良甜瓜品种,果型圆形或卵圆形,出产于新疆。味甜,果实大,以哈密所产最为著名,故称为哈密瓜。哈密瓜性喜充足的阳光和较大的昼夜温差,白天可以充分发挥光合作用,而夜晚的呼吸消耗较小,有利于糖分积累。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哈密昼夜温差大的原因。答案:新疆哈密远离海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云雨天气少,大气透明度高,白天太阳辐射强烈,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因此昼夜温差大。二、大气热力环流【铺垫知识】1.气压:单位面积承受的大气柱的重量。(1)比较右图P1、P2、P3的气压值的大小:

。(2)规律总结:同一地点,气压值随高度的升高而

。P1>P2>P3逐渐降低2.等压面:可以理解为空间中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1)上图中a为一等压面(表示地面,表示某一水平面),比较A、B、C、D四地气压值的大小

。(2)同一水平面上的B、C两地相对来说,B地是

(填“高压区”或“低压区”)。PB>PD=PA>PC高压区|教材初探|1.阅读教材第36页,认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1)按图示分步描述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①当位于地面的A处受热,垂直方向的空气

,B、C两地受冷时,垂直方向的空气

。膨胀上升收缩下沉②A处上空形成

,近地面形成

;B、C两处上空形成

,近地面形成

。低气压高气压高气压低气压③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

流向

。高气压低气压(2)请结合思维流程图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过程建构2.结合下面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图,总结出气温与气压的关系以及等压面弯曲的规律。(1)比较并标出A、B、C三地近地面的气压高低状况。(2)若A地近地面气压为1000百帕,在上图中画出1000百帕等压面。低气压高气压高气压(3)根据大气运动和高低气压的形成可以总结规律:①如果是由于冷热不均形成的高、低气压区,则近地面受热形成

(填“高压区”或“低压区”),遇冷形成

(填“高压区”或“低压区”)。②高压区等压面

(填“上凸”或“下凹”),低压区等压面

(填“上凸”或“下凹”)高气压低气压上凸下凹|迁移应用|1.三国时期,诸葛亮于农历六月的一天,在葫芦谷设下伏兵,打算用火攻全歼司马懿。这一天,晴空万里,暑热难耐,真乃火攻的良机。诸葛亮依计划将司马懿之众引诱入谷中……然而,正当大火冲天,司马懿全军行将覆灭之时,一场大雨不期而至。大雨浇灭了诸葛亮扶汉反魏的壮志,使他喊出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的千古悲歌。(1)运用综合思维分析,“上天”是怎样帮助司马懿的?有无科学依据?提示:大雨把大火浇灭帮助了司马懿。有科学依据。(2)运用地理实践力分析城市热岛形成原因。提示:由于城市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2.清代黄叔璥在《台海使槎录》中,记述了台湾海峡两岸的风向差异:“内地之风,早西晚东,惟台地早东风,午西风……四时皆然。”这里的“内地”指福建,“台地”指台湾。(1)“内地之风,早西晚东”,福建早晨吹西风傍晚吹东风的原因是什么?答案:福建和台湾海峡之间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早晨福建气温较低,形成高气压,台湾海峡气温相对较高,形成低气压,风由福建吹向台湾海峡,为西风。傍晚则相反。(2)“台地早东风,午西风”,台湾早晨吹东风中午吹西风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台湾和台湾海峡之间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早晨台湾气温较低,形成高气压,台湾海峡气温相对较高,形成低气压,风由台湾吹向台湾海峡,为东风。中午则相反。(3)为什么台湾海峡两岸风向的日变化相反呢?答案:由于台湾海峡位于福建和台湾之间,在福建与台湾海峡、台湾海峡与台湾之间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热力环流,导致台湾海峡两岸风向日变化相反。探究点一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与应用【例1】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A表示

,B表示

(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

(3)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

(4)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原因是

,这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审题能力培养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图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答案:(1)大气和地面的反射太阳辐射(2)晴朗少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丙(3)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甲(4)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乙信息提取推断结论信息1图中B箭头绝大部分直接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B为太阳辐射信息2乙箭头向上,且为地面吸收后的环节乙为地面辐射信息3甲和“吸收”并列,同时削弱B的作用甲为大气反射信息4A箭头向上,且包含甲,A与乙又不属于同一内容A为大气和地面的反射信息5丙为大气辐射指向地面的部分丙为大气逆辐射分析某地昼夜温差大小的一般思路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等方面分析。(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比陆地小。南京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绘制了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两条曲线中,表示晴天时气温曲线的是

,理由为

。(2)下图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图,其原因是

ABCD解析:第(1)题,晴天时,白天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比阴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比阴天低。第(2)题,晴天与多云天气相比,多云时昼夜温差小;陆地与海洋相比,海洋昼夜温差小。答案:(1)A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气温比阴天时低(2)B多云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气温低;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气温高;再加上海洋的比热容比陆地大,升温、降温慢,所以海洋上多云天气时昼夜温差最小探究点二热力环流的形成【例2】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气压状况,是由热力作用引起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气压相等的数码是

(2)表示气压最高的数码是

(3)表示气压最低的数码是

(4)在图中“”上画出箭头,完成热力环流。审题能力培养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和图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答案:(1)1、2、3(2)4(3)5(4)略(为逆时针方向运动)信息提取推断结论信息1图中1、2、3三点位于同一等压面上1、2、3三点气压相等信息21、5在同一垂直方向上,1在5下方;3、4在同一垂直方向上,4在3下方气压值p1>p5,p4>p3;气压值p4>p5信息34、5两点在高空同一高度上;气压值p4>p5近地面气压值pA>pC热力环流近地面是由A到C等压面的判读与应用1.根据等压面的凸向判断气压的高低。(1)根据“凸高为高,凹低为低”的规律判读水平面上的气压高低,如乙地气压大于甲地,丙地气压大于丁地。(2)根据“垂直方向上,气压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可判读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高低。如甲地气压大于丙地,乙地气压大于丁地。进而确定出四地的气压高低:由高到低顺序为乙、甲、丙、丁。2.根据等压面的弯曲状况确定下垫面的冷热。(1)根据等压面“凸高为高,凹低为低”的规律判读出气压高低,可知上图中a处气压大于b处。(2)根据高空气压状况与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的规律,可以确定近地面A处气压较低,B处气压较高。(3)根据“气温高处气压低、气温低处气压高”的温压关系可确定出近地面的A、B两处的气温差异。即A处气温高,B处气温低。1.地面受热不均,会引起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的变化。下列所示等压面分布图中,正确的是()解析:近地面受热形成低压,冷却形成高压;高空气压与近地面气压相反。根据等压面规律“高压凸向高空,低压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