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哲学第十课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哲学第十课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哲学第十课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哲学第十课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哲学第十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课复习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考点预览考点1:辩证否定观的实质考点2:辩证否定观的要求考点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考点4:创新的社会作用重点把握1、辩证否定原理2、革命批判精神原理3、创新的重要作用

观点一:“否定就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排拒或毁灭,是借助于外力作用实现的事物的变化。如我把虫子踩死,就是否定了虫子;大风摧折了庄稼,就是风否定了庄稼。”

观点二:“否定是就是怀疑一切,抛弃一切,从头开始。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上述两种否定观主要观点是什么?结合唯物辩证法,评析这两种否定观?外来否定全盘否定外来否定全盘否定(1)认为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2)否认事物是变化发展的。(1)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即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2)割裂了事物的联系,使事物发展中断。形而上学否定观1、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2、特点:(1)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发展通过否定实现)(2)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并非把旧事物全盘否定)考点1:辩证否定的实质和要求理解:

任何事物自身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当肯定方面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事物维持其原有性质和自身的存在;当否定方面上升为主要方面,并战胜肯定方面时,事物的性质发生根本变化,实现事物自身的否定,旧事物变成新事物。4、要求: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更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考点1:辩证否定的实质和要求3、实质: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辩证否定观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发展的环节。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反对】:反对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考点1:辩证否定的实质和要求例1:(09江苏)下列对辩证否定的理解,错误的是

A.辩证的否定是“扬弃”

B.辩证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

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D.辩证的否定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解析】本题考查对辩证否定的理解诶,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知识的能力。辨证的否定式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实质是“扬弃”,是既保留又克服,故ABC三项都是正确的说法;D项属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故选D项。D例2:材料一:近年我国在海外设立了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民族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的“孔子学院”。她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理念,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目前已有8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教堂在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落户。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兴起了“读经”热,全国大约有100万孩子加入了“读经”行列。河南省上蔡一所学校,只开设《弟子规》、《大学》、《论语》、《太上感应篇》等课程,让100余名4至13岁的孩子“自己念,自己背”,3年不准回家;饭前念感恩词,长年吃素,张口闭口因果报应,见到客人行孔子礼90度鞠躬问好。结合材料,运用辨证否定观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

结合材料,运用辨证否定观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②这一观点要求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既克服又保留、既继承又发展。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③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如“和为贵”、“和而不同”等理念,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如某校对孩子的“复古”做法,必须自觉地加以改造和剔除。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原理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方法论】树立创新意识(1)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2)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反对】: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思想僵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观念和行为。考点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A

(海南卷)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德通过对当时已有的几何学知识的搜集、鉴别与梳理,以其独创的公理化方法,完成巨著《几何原本》,使零散的知识由此系统化为演绎的知识体系,实现了科学史上的重大创新。欧几里德的成功表明①知识创新需要对已有知识的扬弃②知识创新是已有知识积累的量变③识识创新需要新思路、新方法④知识创新需要与旧知识彻底决裂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我国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措施对照表

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措施应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措施①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②加快发展消费信贷,支持居民购买住房和大件耐用消费品;③适度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②加大对保障性住房、教育、卫生和文化等民生工程的投资;③为汽车、钢铁、实话及电子信息等十大产业的调整和振兴提供专项资金;……(4)请根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分析我国当前采取有别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措施的理由。例3:(09福建)答案:①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了的实际,敢于破除与实际不相符合的陈规。我国采取有利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措施,是根据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出的正确判断。②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注重研究新情况,敢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当前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措施就是根据国内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出台的新举措。(4)请根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分析我国当前采取有别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措施的理由。考点3:创新的重要作用

▲理解创新的社会作用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总结: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知识拓展:创新的哲学依据唯物论依据认识论依据辩证法依据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辩证否定观原理革命批判精神例5:“当代毕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两院院士王选埋头苦干18年,研究出第1代激光照排系统,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这体现了()A.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C.创新引起了社会制度的变革D.创新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A

一个秃头的男人坐在理发店里。发型师问:“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那个人解释说:“我本来去做头皮移植,但实在太痛了,如果你能够让我的头发看起来像你的一样,而且没有任何痛苦,我将付你5000美元。”

如果你是这个理发师,你怎么办?

考点1:唯物辩证法总论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我们认识和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事物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在事物发展中存在着联系。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的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这是因为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1)具体分歧: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2)根本分歧: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考点1:唯物辩证法总论只见其一、不见其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眼前、不见过去和将来孤立的观点静止的观点片面的观点

连连看:例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的观点,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反映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