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下列数据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A.某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103gB.用手托住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NC.矿泉水瓶的体积约为10cm3D.南广高铁上动车平均运行速度约为200m/s2.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凝固现象()A.放在冷冻室的鲜肉变硬了 B.清晨,草地上常有露水C.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 D.放在木箱中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会变小3.小明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四个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属于晶体凝固图像的是()A. B. C. D.4.如图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A. B. C. D.5.六盘水属云贵高原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区,境内共有野生红豆杉118万株,其中相对集中连片面积2万余亩,又被称为“红豆杉之乡”,小明先用相机拍摄了红豆杉清晰的照片甲,为了拍摄清晰的照片乙,应将()

A.相机适当靠近红豆杉,镜头略向外伸B.相机适当靠近红豆杉,镜头略向内缩C.相机适当远离红豆杉,镜头略向外伸D.相机适当远离红豆杉,镜头略向内缩6.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眨眼一次的时间约5s B.人步行的速度约1.4m/sC.教室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约8m D.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37℃7.下列光学现象中哪一个是由折射形成的()A.海市蜃楼 B.影子的形成C.小孔成像 D.水中倒影8.下列估测正确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可能是5gB.一张纸的厚度大约是6mmC.一个中学生的身高可能是16cmD.一个中学生受到的重力可能是500N9.以下是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A. B.C. D.10.下列乐器中,靠空气振动发声的是()A.架子鼓 B.笛子 C.小提琴 D.钢琴11.下列几种估测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体的电阻约为0.1ΩB.教室内一盏日光灯的电功率约为40WC.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220VD.我国普通家庭每户每个月消耗电能约36J12.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恒定。闭合开关,灯泡L1比灯泡L2亮,则()A.L1的电阻比L2的大B.通过L1的电流与通过L2的电流相等C.若L1灯丝烧断,L2的实际电功率不变D.若L2灯丝烧断,通过L1电流变大二、填空题13.通过晶莹剔透的露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小草的叶脉,这是利用了___(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的原理.露珠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的结果.14.如图甲所示是手机T具箱中的一款T具,根据图中显示的信息可知其测量的是声音的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教学楼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乙的标志,倡导同学们课间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在_______处减弱噪声。15.夏天的早晨,室外的花草、树叶上常常有晶莹的小露珠,这是_____现象;寒冷的冬天,清晨起床时常常看到窗户上有一层白色的冰花,这是_____现象。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_____使窖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致冻坏。16.研究表明: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大约是地球上的,质量为3kg的水被带上月球后全部冻成冰块,则该冰块在月球上的质量是______kg,受到的重力是______N(g=10N/kg)。三、实验题17.(8分)某固态物质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请分析并回答:(1)组装图中的实验器材时,应该___________(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组装;(2)这是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的___________(填“熔化”或“凝固”)图像;(3)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填“固”“液”或“液态共存”)态;(4)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_℃。熔化过程中该物质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放出的热量。18.(8分)小金探究推动汽车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他猜测可能是发动机,也有可能是地面,然后进行如下探究:(1)小金利用玩具车设计对比实验:如甲图,将玩具汽车用细绳悬吊于空中,开动电动机,汽车不前进:如图乙,将玩具汽车放置在木板上,开动电动机,汽车前进。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可知推动汽车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2)该同学继续进行实验:如图丙,开动电动机,将玩具车放在下垫易滚动的笔管(或轮子)的木板上,开动电动机,观察到当玩具车向前进时,木板则向后倒退。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汽车向前运动的推动力是___(选填“发动机提供的牵引力”或“地面对驱动轮的摩擦力”),得出此结论所涉及到的科学原理是_(选填“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二力平衡”)。19.(8分)如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_(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如果让入射光线沿BO方向射入,反射光线将沿______方向射出,这说明了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的。四、作图题20.(8分)画出图中的折射光线。(____)21.(8分)请在图中完成光线通过透镜后折射的光路图(F为透镜的焦点)。(_______)五、计算题22.(10分)小华在测量酱油的密度时,不小心将量筒摔坏了。于是他找来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只用天平也测出了酱油的密度。小华的实验方法是: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0g;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0g;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160g;请你帮助小华计算出酱油的密度。23.(12分)如图所示是一部电视剧中为了显示主人公力气大,主人公单手举起了号称是1600斤的大鼎,鼎的材料体积约0.1m3,观察表格中材料密度,你认为演员举起的大鼎可能是表格中哪种材料制作的,实际质量为多少?(1kg=2斤)材料青铜铁塑料泡沫密度(g/cm3)8.07.91.20.03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详解】A.某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即5.0×104g,故A错误;B.一斤(500g)鸡蛋可称8~10个,那么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0.05kg其重力为G=mg=0.05kg×10N/kg=0.5N用手托住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N.故B正确;C.矿泉水瓶的体积约为500mL=500cm3故C错误;D.南广高铁上动车平均运行速度约为200km/h,故D错误;故选B。2、A【详解】A.放在冷冻室的鲜肉变硬,是肉中的液体水变为固态冰的凝固过程,符合题意;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体小水滴,不符合题意;C.洒在地面的水变干,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的汽化过程,不符合题意;D.樟脑球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不符合题意。故选A。3、A【详解】A.整个过程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像;故A符合题意;B.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故B不符合题意;C.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熔化图像;故C不符合题意;D.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下降,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C【详解】如图,中间比边缘厚的是ABD,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是C,是凹透镜。故选C。5、A【详解】据图能看出,甲图的像较小,乙图的像大,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故其物距要变小,像距要变大。因此在拍摄乙图时,镜头到物体的距离变小,同时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变大,即相机适当靠近红豆杉,镜头略向外伸。故选A。6、B【解析】A.人眨眼一次需要的时间非常短,不到1s,故A不符合实际;B、人步行的速度在左右,故B符合实际;C.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教室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比一层楼略高,但不可能达到8m,故C不符合实际;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7、A【详解】A.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选项A符合题意;B.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项不合题意;C.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C项不合题意;D.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项不合题意。8、D【详解】A.一个鸡蛋的质量可能是50g,故A不符合题意;B.一张纸的厚度不到1mm,故B不符合题意;C.一个中学生的身高可能是160cm,故C不符合题意;D.一个中学生质量约为50kg,则受到的重力为G=mg=50kg10N/kg=500N故D符合题意。故选D。9、C【详解】A.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故A错误;B.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后过焦点,故B错误;C.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故C正确;D.凹透镜对光线应该有发散作用而不是会聚作用,故D错误。故选C。10、B【详解】A.架子鼓靠鼓面的振动发声,故A不符合题意;B.笛子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故B符合题意;C.小提琴靠琴弦的振动发声,故C不符合题意;D.钢琴靠琴弦的振动发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B【解析】A.人体的电阻约为几千欧,A项不合题意;B.教室内一盏日光灯的电功率约为40W,选项B符合题意;C.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C项不合题意;D.我国普通家庭每户每个月消耗电能约为100度,即,D项不合题意;故选B。12、C【详解】AB.灯泡L1比灯泡L2亮,则可知灯泡L1实际功率更大,两灯泡并联,电压相等,则由和可知,灯泡L1的电阻小于L2,通过灯泡L1的大于通过L2的电流,故AB不符合题意;CD.由于两灯泡并联,互不干扰,则当L1灯丝烧断时,L2的实际功率不变,当L2灯丝烧断时,通过L1的电流不变,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13、放大镜液化【详解】[1]通过晶莹剔透的露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小草的叶脉,这是利用了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是放大镜的应用;[2]露珠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14、响度声源【详解】[1]噪声监测仪是用来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测量的是声音的响度,因为是以分贝为单位。[2]倡导同学们课间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5、液化凝华凝固放热【详解】[1]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2]“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其内表面凝华为小冰晶;[3]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水在凝固时放热,可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莱不致冻坏。16、35【详解】[1]在地球上质量为3kg的水被带上月球后全部冻成冰块,状态和位置发生变化,但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仍然是3kg。[2]冰块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为三、实验题17、从下往上晶体熔化液80大于【分析】(1)安装实验器材时需要先固定下面的位置,能够利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烧杯充分加热;然后再调整上面的位置;(2)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3)由图分析可得物质所处的状态;(4)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据此由图可得熔点;晶体物质熔化过程中要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再升高,非晶体从开始加热,温度一直升高。【详解】(1)[1]安装实验器材时需要先固定下面的位置,能够利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烧杯充分加热,然后再调整上面的位置,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接触水,并且不要碰到烧杯壁和烧杯底,故从下往上安装;(2)[2][3]由图像可知,第3min时这种物质开始熔化,在第9min熔化结束,该过程中温度保持在80℃不变,所以这是晶体的熔化过程;(3)[4]由图象可知,在第9min熔化结束,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液态;(4)[5]由(1)分析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80℃;[6]此时晶体正好处于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则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18、地面地面对驱动轮的摩擦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详解】(1)[1]图甲将玩具汽车用细绳悬吊于空中,开动电动机,汽车不前进,原因是没有施力物体;汽车的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轮胎和木板间有摩擦,车轮会给地面一个向后的作用力,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也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汽车前进,可见,使汽车向前运动的推力的施力物体是地面,汽车的牵引力就是这样产生的;(2)[2][3]开动电动机,木板有向前运动的趋势,受到一个向后的摩擦力,而一般情况下滑动摩擦力大于滚动摩擦力,因此,木板受到的这个摩擦力小于木板与笔管之间的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