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伦理视角下《纠正》中的伦理问题_第1页
商业伦理视角下《纠正》中的伦理问题_第2页
商业伦理视角下《纠正》中的伦理问题_第3页
商业伦理视角下《纠正》中的伦理问题_第4页
商业伦理视角下《纠正》中的伦理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业伦理视角下《纠正》中的伦理问题

乔治费伦斯是现代美国作家。他尊重迪格斯和其他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家,并坚持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尽管他意识到小说在当今社会的批判力度已不复从前,声称“电视扼杀了社会报道小说”(虞建华,2009:85),但他的作品依然密切关注社会问题。《纠正》是他的第三部小说,出版后获得2001年美国全国图书奖,并引起评论界的热烈反响。书评人安德鲁·奥赫尔(AndrewO’Hehir)认为,《纠正》属于“一种被认为早已灭绝的美国小说”,书中的世界被“一张金钱和巧合编织而成的潜在网络”联结在一起。詹姆斯·伍德(JamesWood)把《纠正》与德里罗的作品进行了比较,认为弗兰岑对忽视人物塑造的后现代主义小说进行“纠正”,创作了一本“德里罗式的包罗万象、充满智慧的批判作品,并且以人为核心”。艾米丽·伊肯(EmilyEakin)则将汤姆·伍尔夫与弗兰岑作了对比。她指出,弗兰岑的小说属于艺术创作,而不是新闻报道。弗兰岑从没有像伍尔夫一般深入贫民窟去搜索材料,他的小说都是在书房里通过虚构创作而成。由上述书评不难发现,评论者大多将弗兰岑的创作归入社会小说的脉络,并由此展开分析。这造成了他们解读上的一种盲见,只注重社会、家庭、婚姻等传统社会小说主题,却忽视了小说中的商业伦理探讨(1)。事实上,弗兰岑在之前的创作中已经触及了商业伦理主题。他的第二部小说《强震》描写了一家公司为追求利润,不顾公共安全,将有害物通过深井掩埋于地下,最终引发地震的故事(李晓芳,2008:89)。本文认为,商业伦理是解读弗兰岑作品的重要维度,《纠正》从个人工作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两方面对现代商业管理进行了伦理学反思,为商业伦理批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1功利主义的解释在解读弗兰岑的小说之前,有必要先厘清商业伦理的概念。商业伦理泛指商业实践中的伦理和道德层面(Jones,2005:149)。从20世纪80年代起,伦理研究开始引起美国管理学界的重视。围绕《商业伦理季刊》(BusinessEthicsQuarterly)和《商业伦理》(JournalofBusinessEthics)等核心刊物,历经三十余年发展,商业伦理现已成为管理学的重要科目。它对世界范围内频繁出现的非道德商业行为进行反思,正视商业领域内的“道德不充分”现象(Jones,2005:30),并力求建立商务人士的伦理规范。此前,美国企业界盛行的看法是,商业活动与伦理原则无关。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弥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于1970年发表的文章“商业机构的社会责任在于盈利”,可以视作此类看法的代表。弗里德曼认为,由于社会责任的概念难以界定,要求公司管理人员承担社会责任在实践中行不通,只会影响企业的决策。所以他提出,职业经理人的唯一确定义务就是在法律和社会伦理规范的许可范围内,为股东争取最大利益(Friedman,1993:163)。弗里德曼的看法体现了美国商界中根深蒂固的功利主义思想。由苏格兰思想家边沁(JeremyBentham)所倡导的功利主义将幸福量化,使得人们在做出选择时,“幸福的数量成为唯一的标准”(Macintyre,1996:234)。功利主义提出“使最大数量的人获取最大幸福”(Jones,2005:28)的伦理目标。但是,这一目标同时包括两个衡量标准:总体数值的最大和人数的最大,而这二者往往相互冲突。实践中,功利主义的信奉者只注重总体收益,漠视公平,甚至导致“但求结果,不问手段”的做法(Jones,2005:30)。“伦理免责”谬误还受到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理论和“自利”假说的影响。在斯密看来,市场能够自动调节供需,完成资源合理配置,就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推动交易的进行。他认为,每个理性的人都会在商业活动中追求自己的利润,而这种“自利”行为从总体上起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效果。对此,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AmartyaSen)一针见血地指出,“把理性等同于自利意味着对伦理动机的排斥”(Sen,1988:15)。在现实的商业活动中,并非所有人都是完全理性的自利者,伦理规范和约束依然对商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管理领域的伦理转向为探讨文学作品中的商业行为提供了新的切入点。此前在遇到此类主题时,论者要么视而不见,要么用消费文化等理论框架笼统解释,从而忽视了作者的伦理关怀。笔者认为,有必要将商业道德和文学伦理批评相结合,对叙事作品进行商业伦理批评,发掘文本中潜在的伦理意义和伦理秩序。商业伦理批评的研究对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伦理探讨价值的案例。笔者认为,有必要区分具有伦理争议性的商业行为与违法行为,伦理批评应以前者为分析对象。《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奥与夏洛克的契约纠纷可应用商业伦理原则进行讨论,因为夏洛克是在法律保护的范围内主张自己的权利,其行径虽不近人情,却合乎法理。而德莱塞笔下的柯帕乌,则完全把伦理准则抛在脑后,为牟取利益不择手段,违法操控,他的行为已超越伦理规范的界限。对文学作品进行商业伦理批评时应采取描述性的方法,分析作者对具体商业案例的剖析;应避免采取规约(normative)的做法,以僵化的准则进行道德优劣判断(2)。正如聂珍钊教授在“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一文中所指出的,文学伦理批评要“把作家和作品融入他的伦理学,不仅用文学解释伦理学问题,而且用伦理学解释文学”(聂珍钊,2006:12)。2“我们干警”,“我约束”《纠正》的叙事围绕年迈的阿尔弗雷德夫妇与他们的三个子女之间的家庭关系展开,时间跨度为圣诞节前后的几个月,其间通过插叙手法,回顾了过往家庭生活的若干事件。弗兰岑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一家人:古板顽固的老阿尔弗雷德、一心期盼全家团聚的伊妮德、骄横暴躁的大儿子加里、浪子回头的二儿子奇普、勉力斡旋的女儿丹尼丝。阿尔弗雷德夫妻生活在美国中西部小镇圣裘德,他们的价值观和伦理观与三个生活在美国东部城市的子女发生强烈冲突。在一系列矛盾和张力中,弗兰岑展开了对美国商业伦理的深刻反醒。小说的核心人物是老阿尔弗雷德(以下简称“艾尔”),他身材高大,性格古板,脾气暴躁,为坚持个人的价值观念,不顾全家利益。艾尔不懂人际沟通之道,对于妻子和子女要求苛刻,与周围的社会更是格格不入。艾尔的工作伦理观念与其他人形成鲜明对照。在退休前最后十年,艾尔一直负责太平洋中部铁路公司的工程部。他自称“一辈子都深受萧条之苦…大萧条年代改变了我”(20-21)(3)。经历过人生艰难的艾尔,极其珍惜工作机会。他不仅自己一辈子辛勤工作,而且告诫到公司实习的女儿不得偷懒:“我希望你上班时不要停下来喝咖啡休息。铁路公司雇我们干活,就是帮了我们。公司付你工资,是要你每天工作八小时。”(354)当艾尔被派往东部检查铁路时,他发现当地的年轻人工作懈怠,相互间提醒“干活别太积极”,“放松点”(244)。对此他极为不满,斥之为“东部的祸患”(245)。在当代美国社会,艾尔式的人物属于稀有物种。他继承了19世纪美国工业时代的伦理观,将劳动视为“伦理生活的核心”(Rodgers,1978:14)。这一观念的思想源头在于马克思·韦伯所说的“新教伦理”,或“资本主义精神”。在韦伯看来,新教伦理将追逐商业利益与个人处世之道结合起来,是“一种完美匹配资本主义制度的对物质财富的态度”(Weber,2001:33)。韦伯以美国开国元勋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格言为例,说明新教的工作伦理观:“时间就是金钱…,信用就是金钱…,在勤勉和节俭之外,准时及公平交易最能帮助年轻人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功”(Weber,2001:15)。韦伯所列举的几点美德在艾尔身上都有所体现。除了勤勉工作,艾尔也是诚实守信的楷模。在太平洋中部铁路公司工作期间,他在家里的地下室建起冶金实验室,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研究,最终取得专利权。十几年后,当一家公司以5000美元购买他的专利时,艾尔坚持要将2500美元分给自己曾经工作过的铁路公司,尽管这家公司已被人恶意兼并,变得面目全非。加里对他的决定大为不满,称分钱的做法“无论在法律上还是道德上都绝对站不住脚”(152),艾尔却坚持自己当初“使用了铁路上的材料和设备”(152),并且声称自己和公司领导曾达成默契:公司支持他的研究,而一旦他的实验获得专利,铁路公司也将从中获益。艾尔的原则性还体现在他对内幕交易的坚决抵制。所谓内幕交易,指个人“根据重要且非公开的信息,对公众持股公司的股票进行的交易”(博特赖特,2002:140)。这是商业伦理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1968年,德克萨斯湾硫磺公司的主管得知加拿大发现大量铜矿石资源,他在公众得知消息前,先行投资本公司股票从而引发争议。此后,商界达成一致:在那些显著影响股票价格的信息公开之前,公司内部人员必须避免对其交易。艾尔就曾遇到一个利用内部消息获利的好机会。他所在的中部太平洋铁路公司意图收购埃里·贝尔特公司,并派他前去考察。如果收购成功的话,埃里·贝尔特的股票必将迅速上涨。邻居查克得知风声,想方设法从艾尔口中确证,随即购买大量股票获利。当伊妮德劝艾尔也投资时,艾尔断然拒绝,并声称“多数人不知情,不公平”(276)。与艾尔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他的二儿子奇普。弗兰岑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他将艾尔和奇普视为“同一个人的两面”。在他看来,艾尔内心里和奇普一样,“有着一切混乱无序、一切不道德的冲动,但他的反应是紧紧压抑自己,把内心欲望的盖子拧紧,直到去世”(Miller“interview”)。而奇普则一度失去自控,听任欲望和冲动的安排。奇普就像个受宠溺的孩子,行事不计后果,谎言张口就来。他原本任教于一所普通高校,开设批评理论课程,却因为和女学生梅丽莎发生性关系,并为她代写论文而被学校开除。之后,奇普迫于生计,受雇于名叫基塔纳斯的立陶宛政客,帮他建设一个专门用于欺骗美国投资者的网站。网站主页声称,只要投资者帮助基塔纳斯的自由党派集团“购买”足够的选票,他们将在当选后根据投资者份额大小回馈不同的奖赏。奇普发现,“他们作出的承诺越具有显而易见的讽刺性,美国的资金就越会贪婪地涌入”(439),每周的收入超过四万美元(4)。与加里不同,奇普对父母多了一份牵挂,对自己的行径尚有羞耻之心。在立陶宛淘金失败后,奇普选择回家过圣诞,这也是全书最温馨的一幕场景。小说结尾,奇普结识了新女友,不时回家看望父母,燃起了重新生活的希望。如果说小说中有哪个人物如标题所言,“纠正”了自己以往的生活态度,那就是奇普。正是在他身上,弗兰岑寄托了他对重建道德秩序的期盼。3以共生为核心的经济伦理除了个人伦理,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弗兰岑关注的重点。在弗里德曼的论文发表近四十年后,这一话题依然是商业伦理中的争议焦点。一方坚持认为,公司管理层的职责就在于以合法的方式为投资者赢取最大报酬。例如,诺曼·派里(NormanParry)顺着弗里德曼的思路,以气势磅礴的排比反问发出质疑:“要经理人承担争议性的社会义务,这种做法难道就是道德的吗?他们难道不是违背了他们(对投资者)的忠诚职责?当经理人从事非盈利性活动时,难道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没有严重受损吗?”(Parry,1998:71)另一方则将企业与社会关系比作隐含的“社会契约”(Jeurissen,2000:823),认为维护社会总体利益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兴起的考克斯圆桌会议,体现了后一种发展思路。会议通过了考克斯宣言,提倡以下伦理原则:原则1:公司生存并不是公司的唯一目标。公司的另一个作用是与公司顾客、雇员和相关利益者分享创造的财富…(公司是)地区性和全球性社区中勇负责任的成员。原则3:公司应认识到,真诚、公正、真实、守信和透明不仅有利于经济活动的信誉和稳定,而且有益于提高商业交易的效率和顺利性。(乔治·恩德勒,2003:146-7)在考克斯圆桌会议上,佳能公司董事长加久先生还提出,以“共生”概念作为经济伦理的核心(乔治·恩德勒,2003:151)。共生(Kyosei)一词包括“一起工作”(Kyo)和“生活”(sei)两个方面。由此,“共生”具有三层含义:(1)社会性目标或共同利益;(2)对文化差异与多样性的尊重与包容;(3)重视社区。在重视社区这一点上,艾尔与加久可谓所见略同。艾尔终生以中部太平洋铁路公司为荣,不仅因为公司的经营,更因为他深知铁路对于当地社区的意义。太平洋铁路公司的营运范围遍及堪萨斯西部,以及内布拉斯加西部、中部的几百个城镇,这片区域是艾尔弗雷德和他本部门同事生长的地方。公司在当地的负责人认为,“尽管铁路的首要责任是对股东负责…铁路有义务保持各条支线的运营”(68)。艾尔不看好这些支线的经济效益,但他支持公司的做法,并以公司承担起社区责任而感到自豪。与中部地区相比,东部铁路公司更为现实,不能带来收益的支线被全部撤除。当艾尔到东部考察铁路时,他由衷地感到“自己的肢体和仪态体现出太平洋中部公司的庞大规模、力量和道德活力”(245),因为公司担负起了中部各州超过一千个小城镇的生存发展。好景不长,太平洋铁路公司随后被罗斯兄弟的奥菲克集团收购。这一转变象征着金融资本面对产业资本的胜利。美国政治评论家罗伯特·赖希曾批评美国金融业,把金融巨头称为“纸糊的企业家”,意指他们“掠夺财富,而不是自己创造价值”(Vogel,1991:111)。罗斯兄弟就是这样的“掠夺者”。他们通过哄骗工会和风险借贷获得强行收购太平洋铁路公司的资金。收购成功后,立即关闭公司位于圣裘德的总部,解雇三分之一的雇员,拆卸干线之外的所有线路。对于罗斯兄弟而言,新公司只是他们追逐短期利润的工具,至于社区责任或员工生存,完全不在考虑之内。原本运营良好,让艾尔倍感自豪的铁路公司就此成为投机资本的牺牲品。为了掠取更多利润,罗斯兄弟甚至下令破坏铁路的信号线路,把电线扯断,收集废铜。铁路公司的退休顾问马克·詹伯瑞兹对此痛心疾首:“罗斯哥俩无法容忍我们接受其它任何原则,他们就想着冷酷无情地追逐利润。”(70)有论者认为,《纠正》“描绘了当代公司无处不在、肆意破坏的影响力”(Annesley,2006:115)。但将所有公司都归为破坏者,显然有失公允。弗兰岑的真正批判对象是专事投机、不负责任的风险资本。后者的特点在于,企业不以发展生产为目标,哪里有利可图,就到哪里钻营,不分行业界限。罗斯兄弟的奥菲克集团在收购太平洋铁路时,包括“几家连锁宾馆、一家位于亚特兰大的银行、一家石油公司和阿肯色州南部铁路”(69)。几年后,奥菲克集团变成了奥菲克中部公司。此时,它已从运输业脱身,转而从事“监狱建造、监狱管理、美味咖啡的生产销售以及金融服务”(155),真可谓诡计多端。全球化时代,金融资本的掠夺范围超越国界。奇普来到立陶宛之后发现,类似的一幕也在这里上演,只不过被变卖的对象变成了国有资产。一家名为“夸德城市基金”的美国金融机构因交易程序失误,意外买入了立陶宛国有航空公司百分之六十的股份。由于周边各国的金融危机,立陶宛航空公司无人乘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