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禽禽居群与畜禽迁徙关系的初步研究_第1页
辽宁省禽禽居群与畜禽迁徙关系的初步研究_第2页
辽宁省禽禽居群与畜禽迁徙关系的初步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禽禽居群与畜禽迁徙关系的初步研究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员通过链和链的一个整体连接起来,而藤蔓是链中的顶部食肉动物,在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强对特种鸟类的研究非常重要。世界上共有408种鸟类,中国92种,辽宁42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45.7%。辽宁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是候鸟通行证的重要停滞场所,也是候鸟进入东北的咽喉。因此,对辽宁省候鸟的地理优势进行了详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辽宁省的候鸟运动规律进行了三次详细调查。结果如下。1老铁山—调查地概况根据以往的调查和资料,猛禽在辽宁的迁徙主要有2个集中地,一是旅顺的老铁山,二是锦州绥中的高岭和王宝乡等沿海地区,因此,此次调查主要在这两个地区进行.老铁山是长白山、千山入海的最南端山脉,地理位置为东经121°20′、北纬38°43′20″,面临渤海,海拔250m,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形成了迁徙鸟类飞越渤海海峡的捷径.秋季来自北方的猛禽南迁时,大部分群体云集老铁山飞越渤海海峡.绥中高岭、王宝两个乡的沿海地区,是辽西走廊的最南端,努鲁儿虎山南端的延伸,地理位置为东经120°15′、北纬40°10′,面向渤海,与对岸山东的黄河口、太平镇、新迁户等地直线距离最近,每年从这里南迁北往的猛禽也很多.2路、灾:辽宁繁殖和越冬的瞳镜观察和数量等级的划分每年的3月至5月、9月至12月,在上述两个调查地同时展开调查,用10~30倍望远镜进行野外观测,时间从7:00~16:00.在调查中记录迁徙猛禽的种类和数量、迁徙时间、迁徙群大小及停留时间、气候变化对迁徙的影响,另外参照辽宁省陆生野生动物调查时对猛禽的调查及以往辽宁省鸟类考察资料,确定在辽宁繁殖和越冬的猛禽.数量等级的划分依据是:观察中见到的数量在10只以上的种类,定为优势种,以“+++”表示;数量在5~9只的为常见种,以“++”表示;数量在1~4只的为稀有种,以“+”表示;偶尔见到的为偶见种.3结果与分析3.1辽宁省野生类3.2虾类的迁徙与迁徙辽宁42种猛禽中,有留鸟10种,占全省猛禽种数的23.8%;夏候鸟8种,占19.0%;旅鸟20种,占47.6%;冬候鸟7种,占16.7%.其中胡兀鹫为漫游鸟,每至秋冬,高原地区食物匮乏时,即无方向性地迁移至四川、甘肃西部,甚至远抵湖北、辽宁和河北寻食.一种鸟兼有两种居留类型的4种,占种数的9.5%.总体来看分布于辽宁的猛禽以旅鸟为多,占猛禽种类的近一半.居留期最短的是旅鸟,春秋两季来往迁徙停留持续时间仅1~2个月;其次是冬候鸟,从12月至次年3月在辽宁省居留90~100d;居留期较长的是夏候鸟,一般从3月至11月共居留240~270d.在调查中,发现在辽宁具有两种居留类型的猛禽有雀鹰、普通、金雕、白尾海雕,它们均为辽宁的旅鸟、部分冬候鸟,在春季迁徙季节,它们路经辽宁继续北迁,而秋季南迁时,一部分个体留下越冬不再南迁,成为辽宁的冬候鸟.3.3春季迁徙种类少,数量小猛禽的迁徙与其他鸟类有很大不同,它不像雁鸭类那样排成队或聚成上百只集群迁徙,而是在相互间不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保持着相当距离(一般500~1000m)成松散群迁飞.如普通、蜂鹰等多组成5~30只不等距离的松散群,以老、成、幼的家族群式迁徙;也有单独迁徙的,如雀鹰、松雀鹰、隼等.另一个特点是,其他鸟类如雀形目、雁形目、眀形目等鸟类,春天迁徙路经辽宁时,来的集中、去的迅速,在辽宁到处可见到它们成百上千的迁徙群;而猛禽却不同,据在老铁山和绥中的观察,春季迁徙的猛禽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少,秋季则不论种类还是数量均较多.1998年春季只见到迁徙种类17种,130只次;秋天却见到26种,3860只次.这一方面是因为春秋两季猛禽迁徙期长短不同而导致的观察误差;另一方面有可能是春季迁徙时猛禽途经分散所致.一般来说,猛禽在春季迁徙时,因急于飞到繁殖地占区、营巢、繁殖,所以飞得高、速度快、停留时间短,特别是大型猛禽,几乎不停留,因此观察困难;而秋天主要是经辽宁南迁越冬,不像春天那样急于到达目的地,所以在中途停留时间相对较长,因而观察到的种类和数量都比春天要多.另外在调查中还发现,隼形目鸟类迁徙过境时间较分散、时间较长,如苍鹰长达两个多月、松雀鹰为两个月;形目鸟类则比较集中,如红角为一个半月左右(见表2).3.4虎林市南迁时间顺序虽然各种猛禽迁徙路过辽宁的具体时间不同,但相对来说还是较为集中,只是每年由于气候状况不同,迁徙时间略有差异.我们对26种猛禽迁徙时间做了调查(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春季迁徙始于2月初,止于5月初,高峰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季迁徙始于9月上旬,止于12月初,高峰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就单独一种而言,蜂鹰9月中旬开始南迁,9月下旬和10月上旬达到高峰,11月则少见;苍鹰9月下旬始见,10月下旬达到高峰,11月下旬少见;普通■、毛脚■9月下旬始见,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达到高峰,12月初少见,属迁徙时间较晚种类;红脚隼等隼类,一般9月中旬开始南迁,10月中旬达高峰,11月少见;红角鸮每年3月上旬来辽宁,9月末、10月初离开辽宁,10月上旬达高峰,11月少见.从猛禽春季北迁时间顺序来看,最早迁来的多为一些小型猛禽,如松雀鹰、雀鹰、红脚隼、红角鸮等,随后为苍鹰、普通鵟、灰脸鵟鹰等,最后才是白尾海雕、白肩雕等大型猛禽;秋季南迁顺序基本与春季相同,只是时间上拖得长些.春季北迁时,一般雄鸟先到,雌鸟后到,相隔5~7d;秋季南迁时则相反,雌性先到,雄性亚成体和成体后到,在时间上也大体相差5~7d.3.5最适的天气条件每年的春、秋、冬季都有猛禽迁入或离开辽宁,猛禽多数都在白天迁徙,时间从7:00~9:00开始,一直到午后15:00~16:00.在诸气候要素中,温度和风向对迁徙的影响最大,当气温由21℃~25℃降到18℃~20℃时开始迁徙,若气温降至8℃~15℃,又正逢刮北风,则迁徙数量大增,可达到高峰.从三年的观察中我们发现:晴朗、少云、能见度好、三级以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