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学目标1.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深刻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培育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2.学会分析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列举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理解这些举措的影响和意义。3.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外交成就和新中国逐步步入世界外交舞台的史实。4.认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必然性,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与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以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的深远意义。5.通过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确立,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培养熟练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并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教科书分析本课全面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新中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两大历史性转变。教科书共介绍了四部分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政权的巩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第一、二、四部分的内容是按照历史时序排列的,在时间上是相继的,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面貌;第三部分内容以专题形式呈现,叙述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领域的重大成就,也可以看作是外交上巩固政权的重要举措。因此,在设计教学时,可以适当整合教科书四部分的内容。本课重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本课难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深远历史意义。本课建议授课时间为1课时。设计一一、导入新课铺垫:(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的相关图片)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走上伟大复兴道路的开端。从此中国人民结束了任人压迫剥削的历史,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大步迈进。这节课让我们跟随毛主席诗词,一起重温这段波澜壮阔、激动人心的历史。(出示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这首词把黑暗的旧中国和光明的新中国作了鲜明对比,新中国的成立,犹如黎明到来一般,照亮了中华大地。二、新课教学1.“一唱雄鸡天下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播放开国大典短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场景。提问:1949年10月1日举行的开国大典,正式向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的背景是什么?新中国是如何成立的?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预设: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是新中国的筹备会,开国大典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成立背景军事条件解放战争胜利理论基础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筹备会议时间、名称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纲领及其地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内容决定国歌、国旗,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成立标志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宣布: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提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有什么重要意义?(你如何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预设: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创造了条件;中华民族开始以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师点拨: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它的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这段历史时期被称为过渡时期。展示时间轴:提问:回顾近代持续100多年的爱国救亡史,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预设: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认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2.“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人民政权的巩固讲述建国初期人民政权面临的困难,提问: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党采取了哪些举措?提问:回顾近代持续100多年的爱国救亡史,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预设: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认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2.“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人民政权的巩固讲述建国初期人民政权面临的困难,提问: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党采取了哪些举措?预设:从军事、经济、外交等角度列举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并总结各项措施的意义。①军事举措领域时间举措军事1949-1953国内:追歼残敌,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1950-1953国外:抗美援朝教师点拨:肃清了反动武装,维护了政权和社会稳定;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②经济举措领域时间举措经济1950-1952进行土地改革1949-1950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开展“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物价;统一财政经济教师点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扫清障碍,巩固了工农联盟;控制了国民经济命脉;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赢得了人民信任。③外交举措领域时间举措外交1949年起“一边倒”为中心的三大外交方针1949年10月-1950年10月建交高潮1954年4月-7月参加日内瓦会议倡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4月参加方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教师点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为巩固政权提供了有力的外部环境。小结:通过以上各个领域的重大举措,人民政权得到了巩固,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坚实基础。过渡:(出示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该词表达了中国人民建设祖国和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也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新中国是如何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这是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重点问题。3.“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师点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容①出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论述。引导学生分析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必要性,认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②教师点拨:1953年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实施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建立起来。③出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请学生结合材料和教科书思考:过渡时期总路线有什么特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如何建立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叙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教师点拨: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经济基础的变化,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法制建设也提上了日程。④出示1954年宪法的部分内容。提问:1954年《宪法》颁布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总结1954年宪法颁布的背景和意义。出示思维导图:⑤提问: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我国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经历了哪些转变?党采取的措施有哪些?预设:时间主要矛盾主要任务解决措施1949-1953年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巩固政权恢复经济追歼残敌、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土改1953-1956年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三大改造,召开全国人大,制定宪法1956年后先进制度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建设社会主义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提问:我国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什么特点?社会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我们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采取了逐步前进的办法。第一步······号召农民组织······农业生产互助组。然后,第二步······号召农民组织······带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然后,第三步······按照同样的自愿和互利的原则······组织大型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2)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提问:我国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什么特点?社会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我们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采取了逐步前进的办法。第一步······号召农民组织······农业生产互助组。然后,第二步······号召农民组织······带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然后,第三步······按照同样的自愿和互利的原则······组织大型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来实现的······可分为初级和高级两种形式······高级形式是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走的是和平改造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造依据循序渐进原则进行;毛泽东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教师点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在本质上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3)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邓小平文选》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小结:经过一五计划,我国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近代中国100多年没有做到的事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了4年多时间就变成了现实,这足以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三、课堂小结多媒体展示以下知识图轴:外交举措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2.一届全国人大: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小结: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这是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个时期。今天我们国家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都是建立在这一时期基础之上的。板书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设计二一、导入新课铺垫:今天我们来学习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追寻新中国创立者们的足迹,重温那段激情燃烧、波澜壮阔的光辉岁月。二、新课教学1.精心筹备,成立新中国讲述:(播放开国大典视频)1949年10月1日,伴随着毛泽东主席的庄严宣告,一个崭新的人民政权在世界的东方建立起来了。任何一个新生政权的建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作了充分的准备。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第一子目相关内容,思考:为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作了哪些准备?教师点拨: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全国基本解放;理论上,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政治上,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出示下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核心任务筹备成立新中国会议内容确定国名、国旗、代国歌;制定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纲领性文件内容规定国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教师点拨:新中国的成立使我国彻底摆脱了政治颓势,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为世界上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提供了光辉的典范,推动了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过渡:列宁曾说“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革命是为了夺取和建立政权,在革命取得胜利、政权建立之后,新生政权必然会面临着又一项重大任务-巩固政权。2.综合治理,巩固新政权教师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政权面临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困难有:军事:。经济:。外交:。教师点拨:国民党残余部队、土匪、反革命武装仍然存在;朝鲜战争爆发,威胁国家安全;新解放区农民仍无地、少地;城市投机盛行,物价飞涨。国家面临严重困难,新生政权如何应对呢?请学生认真阅读严峻挑战,请学生回顾初中所学并结合教科书第二子目,完成下列填空。教科书第二子目,自主完成下表。领域具体措施军事肃清土匪和反革命武装,解放全中国;组建志愿军,抗美援朝经济村进行土地改革;在上海等大城市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打击投机资本外交确定新中国三大外交方针,迎来一次建交高潮;参加日内瓦会议,展示新中国外交风采;提出和五项原则,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过渡:通过自主学习,我们清楚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打出一套强力“组合拳”,短短三年间便迅速巩固了新生政权,彰显了人民政权的卓越治理能力和强大生命力。在诸多举措中,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思考:毛泽东曾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请学生结合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有关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教师点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义制度的经济基础,而封建地主阶级则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政治力量。土地改革把土地分给农民,既能从经济上摧毁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又能从政治上瓦解封建制度的维护力量。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有利于调
动农民的积极性,有利于维护工农联盟,巩固人民政权。所以,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动农民的积极性,有利于维护工农联盟,巩固人民政权。所以,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过渡:几乎与土地改革运动同时,美国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面对威胁,中国人民毫不退缩,党中央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为支援前线作战,国内工人、农民、手工业者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掀起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播放视频《上甘岭》片段,配以杨根思、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图片,并引导学生深思: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下,面对武器装备绝对优于自己的强大敌人,中国人民志愿军表现出了怎样的抗争精神?这种精神在今天有何意义?预设: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暴、不畏牺牲,勇于捍卫祖国利益、勇于保卫人民安全的精神,凝聚成强大的民族力量,鼓舞中国人民不断胜利,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现实意义。过渡: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引导学生思考:抗美援朝的胜利对于当时的中国有着怎样重大的意义?学生思考后回答:抗美援朝打出了国威和军威,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过渡: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重重困难,中国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勇气和高超的智慧,带领中国人民迎难而上,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人民政权的巩固,增强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所有这一切都为国家向社会主义转变、开展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3.顺利过渡,迈入新时期(1)过渡条件的具备提问:新中国能够顺利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开展工业化建设的有利条件有哪些?预设:国民经济的恢复、新生政权的巩固和国内外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过渡:1953年9月,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和社会主义革命拉开了帷幕。总路线规定,要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经济领域的过渡请学生阅读教科书并思考: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新中国做了哪些工作推动中国顺利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预设:中国顺利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在大力发展重工业的同时,还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教师点拨:新中国成立后,重工业基础极度薄弱,人民渴望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迅速奠定,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至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