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未完成的国际金融危机_第1页
百年未完成的国际金融危机_第2页
百年未完成的国际金融危机_第3页
百年未完成的国际金融危机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百年未完成的国际金融危机

1金融危机危害未尽人意2009年至2011年,温家宝总理强调,国际社会形势尚未真正恶化。所有国家政府必须团结起来,形成战略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而截至笔者撰稿时,我国仅2011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就2次加息、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提醒投资者和金融机构警惕金融风险。调控手段之坚决,可见金融危机的危害性仍未过去。2008年金融危机仍对整个经济面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笔者觉得有必要参与2008年金融危机成因的讨论。2关于研究对于2008年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学术界主要存在如下观点。2.12金融危机的导因杨继业(2010)和黄宁燕、杨朝峰、蒯强(2010)皆认为2008年全金融危机的导因是2007年下半年出现在美国的次贷危机。这是经济学者的基本共识。美国次贷危机产生“多骨诺牌效应”,使该次金融危机从美国华尔街吹到世界各国。2.22金融危机爆发的条件杨继业(2010)认为,“新自由主义”政策创造了危机的社会环境,同时金融资本主义价值观念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胡淑琴(2009)认为,国际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缺陷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前提条件,而国际游资的攻击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实现条件;韩佳恒(2010)认为,金融市场全球化,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让“债主过关比债权人优越得多的生活”及金融监管的淡出和金融创新的加速是该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条件;钟璐(2010)认为,“不合理的经济政策和欠缺的金融监管是金融危机的推手”;基本上“许多学者指出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不完善是导致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2.32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世界金融体制的产物关峻、李京文(2009)认为,“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植根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方式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赵树杰、段宗正(2009)认为,“美国的过度消费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过度储蓄是这次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胡淑琴(2009)认为,“此次金融风暴,本质上是美国模式市场经济治理思想的严重危机”;杨继业(2010)认为,本次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必然结果;韩佳恒(2010)认为,“不合理的世界金融体制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钟璐(2010)认为,“美元霸权造成的世界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以上学者的研究分析得很有道理,笔者同意次贷危机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也同意美国对金融监管的疏忽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促成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也认识了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缺陷,但笔者仍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成因心存疑问。这些疑问主要有:如果金融监管的疏忽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那为何美国政府及各国政府在金融危机后做了很多金融监管的完善工作也未能让经济迅速恢复呢?如果是资本主义的制度问题引起了2008年金融危机,那为何该危机要在2008年显示出其巨大的破坏力而不是在2002年或2012年呢?如果是因为全球对美元形成依赖的原因,那危机后人民币、欧元等主要经济体的货币为何没有快速与美元争分天下,以使这些经济体的国家得以直接摆脱金融危机呢?以上学者的研究并没有更具说服力的答案。320水的科学与技术笔者认为,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的本质原因是科技创新遇阻。虽然全世界的科学家们已经表示,现在人类拥有的科学技术已经够我们用100年。但不管是太阳能技术还是将水转化成燃料的技术,它们即使已经在理论上开发出来,但仍未能够实现产业化和安全化的生产及应用。类似这些先进科学技术看上去很完美,却华而不实。正因为这个时代在可预见的周期内不能开创出应用成本更低的新技术,所以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4支持观点的评论为什么说科技创新与金融危机有关?科技创新遇阻为何会导致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的出现?演绎推理如下:4.1成了一个经济周期金融危机的出现直接促成经济危机的形成,而经济危机的到来和离去就形成了一个经济周期。所谓的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经济周期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4个阶段,金融危机的到来直接将全球经济由繁荣转向衰退,直至萧条。4.2经济增长是否一定为负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为正值,经济周期就处于复苏或繁荣阶段;经济增长若为负值,其经济就处于衰退或萧条阶段。所以要想摆脱金融危机,使经济复苏,就得用到经济增长理论,即利用经济增长理论,减少或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4.3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决定因素包括制度、资源、科学技术和对外开放。美国经济学家曼昆认为,经济增长的来源是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可见,科技在经济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至此,我们再回头看学者对2008年金融危机成因的分析,除了提及制度因素外,资源、劳动力、科技等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没有提及。劳动力资源从世界人口的增长情况来看,每年都在增加;自然资源则被利用得越来越充分。这2个因素在一段时间内,确实让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得到自然增长。但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这些年来的增长主要还是靠信息技术的支持。可见,科技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4.4金融“大霸”,金融风险“大”资本家或厂商从事投资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过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最终会使得他们追求的利润越来越接近正常利润。而他们之所以青睐新技术,是因为新技术所实现的创新,可以让资本家或厂商在技术实现产业化之初获得短暂的垄断期,从而获得超额利润。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大致可分为蒸气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蒸气、电气和信息技术等里程碑式的科技,将世界经济的发展划分为一个又一个较长期的经济周期。现在的科技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IT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信息科技、数码视听技术能改进的空间也有限,通信技术、交通技术和能源科技要想再实现质的提高也很难。我们初步判断信息技术已经暂时无法给美国经济及世界经济注入令资本家血液沸腾的发展动力。现在美国的经济突然间找不到里程碑式的新科技作为经济增长的支持,没有办法跨越当前的科技创新瓶颈和鸿沟,让资本家和厂商们在可预见的未来周期内,没有能够找到更好的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巨大超额利润的科学技术,最终只好从金融市场下手。这些金融杠杆并不是一两年前才有的,而是已经存在数百年的时间,金融市场机制已经成熟和完善。如果美国政府真的想调查是谁在捣乱华尔街的秩序,难道查不出吗?他们想制止,难道制止不了吗?这些资本“大鳄”以前一直在财力上支持政府,政府只是他们利益的形象代表。所以不会有哪一个政府会跑出来自残自毁。只有到了万不得已之时,他们才象征性地出手治理一两个金融“大鳄”。这些治理整顿最终也没有让美国乃至全世界得以摆脱2008年金融危机的深层影响。5第四季度的gdp在各国正忙于通知货币政策和其他财政政策调整金融危机影响的时候,我们注意到印度和法国等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其他策略,那就是以科技创新争取发展优势。面对2008年金融危机引起的国民经济的衰退,法国政府从2008年年底开始,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发展新举措,积极调整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以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法国经济逐步走出衰退,GDP在第二和第三季度分别增长了0.3%和0.2%,而第四季度GDP增长达0.6%。可以说,短短一年时间法国经济就企稳回升,在各发达经济体中属于较快得到复苏的。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也积极以科技应对金融危机。2009年,印度科技在能力基础建设、扶持企业走出困境及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复苏等方面表现得很出色。特别是信息技术与软件外包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在全球经济尚未完全企稳的情况下,仍能以15%以上的速度成长,显示出印度信息技术与软件外包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之外仍能找到成长的动力。科技型中小企业一直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就开始飞速发展,成为科技进步的主力军。其主导的技术扩散程度直接影响着我国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据资料显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近8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以市场为导向的运作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999年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全年总收入达到10456.49亿元,实现净利润183.28亿元,上缴国家税金559.31亿元,出口创汇158.64亿美元。以上3个例子,为我们证实了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我国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加强自主创新,这有助于我国在未来的发展中争取更多的主动权。6能源技术的突破或超越2008年金融危机什么时候会过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