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测试题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五单元测试题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五单元测试题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五单元测试题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五单元测试题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五单元测验一、基础知识(30分)1、根据课文献写古诗文。(10分)(1)僵卧孤村不自哀,。(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 (3)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游子心中无言悲戚的句子是:,。在《论语》中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6)默写谭嗣同的《潼关》。,。,。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我也chàngrán()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 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2)冬天的早晨,门口quánfù( )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 (3)过了好几个礼拜,这个可怜的家伙才渐渐从它因长期被jìngù( ) 所受的精神虐待中恢复过来。(4)最后等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后,它马上变得活泼而shéncǎiyìyì()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队员精神抖擞进入会场。B.我们两人的成绩差不多,只不过我的物理成绩比他略胜一筹。C.元宵节的烟花把夜空装扮成了美丽的不夜天,让人眼花缭乱。D.王飞的作业一直以来都是工工整整,一尘不染。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夏天的西湖,是人们避暑纳凉、读书学习的好季节。(“季节”应改为“地方)B.一个人民教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思想。(删掉“党的教育事业”)C.互联网作为人们获取信息、互动交流的新兴媒体,它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把“水平”改为“需求”)D.毛泽东同志“高峡出平湖”的伟大预言终于达到了。(“达到”应改为“实现”)5、(1)在“了解动物,关爱生命”的读书活动中,小明搜集到下面两则材料,请你根据这些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4分)材料一:目前全球共有17291种已知物种有灭绝危险,其中包括鲜为人知的植物、昆虫、鸟类和哺乳动物。这仅仅是冰山一角,许多物种甚至在发现前就已经消失。人类的活动使物种灭绝正在以比自然淘汰高达1000倍的速度进行,而人类也正面临着生存基础日益缺失的危险。材料二:目前,世界上仍有37%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处于人类直接消费需要的威胁之中。象牙、犀牛角、熊胆、虎皮骨、藏羚羊等等,无一不是人类待价而洁的商品。全世界每年野生动物黑市交易额高达上百亿美元,仅次于军火、毒品的走私交易数额。(2)名著阅读《西游记》中,下列与猪八戒相关的情节,按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④②③⑤①B、④②⑤③①C、②④⑤③①D、②④⑤①③(3)有同学说,在取经队伍中,沙僧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小李则认为沙僧是取经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人物。请你结合作品内容为小李补充理由。(3分)二、文段阅读(40分)(一)(7分)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及其家穿井(2)闻之于宋君(3)国人道之7、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二)郑人逃暑①(9分)郑人有逃署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注释]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徒衽(rěn):移动卧席。④濡(rú):沾湿。⑤逾:同“愈”,更加。8、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A.反席于树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B.其阴逾去/去后乃至 C.徙衽以从明/择其善者而从之 D而其身逾湿/学而不思则罔 9、用“/”为下列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10、郑人的“拙”具体表现什么地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4分)(三)猫(节选)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扳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乌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幸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怒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爱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依据文中“我”对第三只猫情感的变化过程,完成填空。(4分)讨厌----------()------()12、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死亡要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3分)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3分)A.文中把“我”对猫的暴怒和虐待比作针,并进行反复强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内心的刺痛,表现了“我”冤枉了猫后内疚、自责、痛悔的心情。B.文章结尾强烈地表现了我的悔恨和自责之情。C.结尾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结构上表达了“我”的深深的内疚和自责;内容上,照应文章开头。D.从作者养猫的经历,特别是从第三只猫的悲剧,告诉我们凡事不可心存偏见,主观臆断,否则往往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会给自已带来无法原谅的错误。(四)生机勃勃的太阳花(14分)①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乍开的花儿,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②三朵花是信号。号音一起,跟在后边的便一发而不可挡。大朵、小朵,单辨、复瓣,红、紫、蓝、粉一齐开放。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缤纷五彩的锦缎。连那些最不爱花的人,也经不住这美的吸引,一得空暇,就围在花园跟前欣赏起来。③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一幅锦缎,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起初,我们认为,太阳花经久不衰,是因为太阳花喜爱阳光,特别能够经受住烈日的考验。不错,是这样的。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半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来。只有太阳花,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艳丽,愈加旺盛。④但看得多了,才注意到,一朵太阳花,其生命却极为短促。朝开夕谢,只有一日。因为开花的时光太短,这机会就显得格外宝贵。每天,都有一批新的花蕾在等待开放。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紧紧,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可是一见阳光,就即刻开放。花瓣像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了似的,徐徐地向外伸张,开大了,开圈了……这样一个开花的全过程,可以在人注视之下,迅速完成。此后,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去。待到夕阳沉落时,花瓣儿重新收缩起来,这朵花便不再开放。第二天,迎接朝阳的将完全是另一批新的花蕾。⑤这新陈交替多么活跃,多么生动!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太阳花在开放的时候,朵朵都是那样精神饱满,不遗余力。尽管一朵太阳花,生命那么短促,但整体上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⑥开完的太阳花并不消沉,并不意懒。在完成开花之后,它们就腾出空隙,把承受阳光的最佳方位,让给新的花蕾,自己则闪在一旁,聚集精华,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续给未来。待到秋霜肃杀时,它们已经把银粒一般的种子,悄悄地撒进泥土。第二年,冒出的将是不计其数的新芽。⑦太阳花的欣赏者们,似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世界,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他们像哲学家那样,发出呼喊和感叹:太阳花的事业,原来是这样兴旺发达、繁荣昌盛啊!14.依据第④段内容,填写下表。(4分)时间花的状态日出前日出后即刻开放,开大开圆 日落时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16.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太阳花的世界是“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3分)17.文中的太阳花给了你哪些人生启迪?(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