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木拱廊桥的山地人文景观
这座桥是中国桥梁的奇葩。它也被称为玉座桥和风雨桥。这是一座特殊的桥梁,由桥面覆盖,形成一堵走廊。它分为木拱、平梁和石拱。它最早是在唐宋时期由皇帝建造的。其中的木拱廊桥不仅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品类,也是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品类,如今在我国能保存下来的为数极少,已被人们称为活化石,只在浙、闽两省的丽水、温州、南平、宁德几个地市有发现,最集中留存地是浙江景宁、泰顺、庆元和福建寿宁四县。据初步统计,在浙南闽东山区共有保存完整的虹桥结构的木拱廊桥86座左右,加上甘肃省渭源县的1座,再加上闽北武夷山地区的遗存数量,中国现存虹桥结构的木拱廊桥总数在100座左右。(1)“景泰寿庆”四县中有“世界廊桥之乡”美誉的泰顺现存明清古廊桥30座,其中木拱廊桥6座;景宁畲族自治县现存木结构廊桥42座,其中木拱廊桥19座,多为清代康熙至民国年间所建。尤其是地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浙江丽水南部、浙闽交界处的庆元县,有着“古廊桥天然博物馆”和“廊桥之都”的美称。(2)境内溪流纵横,山高水急,历朝民众都致力于修桥筑路。由于古时庆元深僻幽阻,舟车不通,兵戈较少,加上当地民众的悉心保护,如今境内仍完好地保留着90多座风格各异的古廊桥,其中木拱廊桥就有22座。本文以浙南木拱廊桥为主要考察对象,从村落世俗生活的角度去挖掘与木拱廊桥相关的种种传统文化习俗,认为浙南木拱廊桥是村落乡民在共同经营、塑造的居住和生活空间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轴心,不仅是村落文化景观的焦点和醒目的标志,也是村民精神生活空间的中心,它的结点作用,不仅表现在地域上,而且也表现在心理场上。一、村中的祭祀管理浙南木拱廊桥作为当地重要的土木工程,在整个建桥过程中通常都会伴随着一些重要的宗教祭祀与民间信仰活动。建桥动工破土前的祭祀与敬神,主要以鲁班和桥梁工地的土地神为对象,祈求建桥顺利,有时也包括对可能于修桥工程不利的地煞、水神妖怪等进行的避祛。一般先由村中有名望者祭拜天地。祭拜时,要将木匠的工具摆上桌子,供以三牲、酒、菜及各类祭品。同时,仪式主持人还要口念诸如“行人安全”之类的吉祥咒语。建桥礼仪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造桥冲断了河流自然形成的空间境界,同时建桥本身也是一件相当危险的工作,因此伴随造桥所带来的方便还有人们心理产生的一些不安与危险。村民通过破土、奠基等一系列仪式的设置,希望和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建立起联系,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也借此保佑建桥者的生命安全。约定俗成后,这种仪式活动便为历代建桥者们所遵守。一般而言,建桥礼仪通常是一次性的,而桥成之后的祭祀则应该是不间断的。村民们认为,只有这样,人工建成的桥梁,才能确保安全。建桥时间一般选在少雨的秋末冬初,在备好木料并由石匠按木匠的要求做好桥台后,主绳墨者会挑选一个良辰吉日开工。建桥第一天,为了表示对神灵的尊重,主要做一些建桥前的准备工作———如磨磨工具,做好马凳(一种置放木料的工具)即可收工。在整个建桥过程中,主绳墨者特别重视三节苗正中间的一根平苗的挑选,此根木料必须是林中分蘖多的杉木,而不能用路边树,砍伐这根木料必须是吉日,并要给山主送红包,山主则要给木料挂红抬回。上这根平苗也是整个建桥过程中最重要的日子,必须选定黄道吉日,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在这一天,上平苗时刻一到,首先要鸣放花炮,然后邀请“好命人”来抬这根平苗,同时由主绳墨者主持,将这根平苗用红布包起来,悬挂“七宝袋”以及一些当地人才知道的祭祀物件,并进行“喝梁”。上梁时,要设香案拜祭,保佑工程的顺利完工,上梁毕,村民也会用红布袋装上稻谷来“压梁”,当日还要设宴酬谢建桥的木匠,整个过程和当地建造房屋上主梁的祭祀过程十分相像,但相对来说则显得更加隆重。而在木拱廊桥落成之日,全乡的居民均会来拜祭和庆祝,并敲锣打鼓,夹道欢送,将建桥的木匠送出村。二、要注重社会景观的建筑性风水是古人在寻求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形成的一门关于环境选择的学问。受传统风水学说影响,浙南山区村落的选址多依山傍水,其布局强调村落的整体轮廓和周围地形、地貌、山水取得自然和谐,追求优美、自然的人居环境。作为村落重要组成部分的木拱廊桥,就与风水学说中的“水口”、“水尾”有着直接的关系。“水口者,一方众水所总出处也”(1),系指村口水溪流出之所。一般多选在山脉的转折或两山对峙、溪流环绕之处。它如同一道屏障,分隔着村内、村外两个空间领域。水口处多有水口桥、骑马亭(或魁星楼)、风水树,形成一个独特的水口环境。有的还有镇压水口的石狮子、石虎,为的是避除灾祸与恶鬼等入村骚扰。水口就是一个村落的门户,以桥为主,辅以树、亭、堤、塘等,构成“关锁”。在村民的传统观念中,水是财富的象征,是全村命脉之所在。村民相信借助水尾桥(或村尾桥)及其周围建筑的建造,并在周边的山势和树木的配合下,可以围聚住村子的龙脉和财运,使它不至于顺水流走,保佑村里人世代富足安康,另一方面通过来水口桥(或村头桥)的引导,也可将外界的福瑞之气带进来,保佑整个村子的世代繁荣昌盛;同时通过水口桥,村民从陌生的外界中进入亲切而又安全的村内,所以水口桥既具有实质的防御功能,又具有心理防范与镇守的意义。浙江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的布局与结构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民间风水观念,这一点从一张反映其全村面貌的“举溪古貌全图”中可以得到明显的验证。在群山环抱下,一条小溪潺潺绕过村前,在溪上顺着水流的方向,自西向东依次排列着来凤桥、桂香桥、如龙桥和步蟾桥。在月山村的整体景观中,以来凤桥作为村落景观的起点和门户,通过桂香桥和村落建筑群的层层铺垫,在如龙桥(村尾桥)处达到了高潮,最后以步蟾桥(水村口)作为整个村落景观的收尾。如龙桥作为整体村落景观中的点睛之笔,造型尤为挺秀俊美,配以桥旁的马仙宫庙、奎楼、文昌阁,在周围郁郁葱葱树木的映衬下,成为月山村形胜之重点及文化娱乐中心之所在。月山村自古人杰地灵,与进士村大济的吴氏一脉相承,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杰出人物层出不穷。民间相信这就是风水。三、事与神的祭祀活动浙南木拱廊桥的地理空间位置,使其往往不是连接天堑之纽带,就是扼守命脉之关卡,自然成为神圣化的空间定位。廊桥也因此成了村落乡民精神生活世俗化的象征与符号。人们会将桥上的廊屋空间当作重要的与神灵相连之处,同时,这部分廊屋的造型也自然有必要比其他部分更有强化造型和装饰的必要,这往往成为木拱桥廊屋造型中重要的象征部分。虔诚的村民们一般会在木拱桥廊屋的中部屋架上施油漆彩绘,甚至会做藻井的处理,同时设有神龛供人祭拜。《华严经》有云:“广度一切,犹如桥梁。”(1)由于桥是此岸跨越彼岸,与佛教教义中“普度众生”的意义类似,因此,廊桥供奉最多的是观音及金童玉女等。村民经常会来烧香叩拜,捐钱捐物,或求神灵保佑富贵平安、消灾避难、或面对神灵忏悔思过。村民所祭拜的神像并不限于观音菩萨,从神仙到先祖,从儒、道、释到地方神灵陈夫人、马夫人、土地公,甚至文臣、武将,只要能帮助他们实现保安康、求财增寿、求子添女、求取功名的美好愿望,他们都会毫无顾忌地同时加以崇拜。充分反映了浙南民间信仰的实用功利色彩与多神混合崇拜的特点。廊桥上的祭祀活动一般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礼仪,只要心诚即可。村民每年正月一般会有比较隆重的祭祀活动。庆元的咏归桥、双门桥、袅桥等地每逢五月初六时,为纪念屈原、祭奠河神而“走桥”也颇为壮观。村民们早上五点就起床,妇女们打扮得漂漂亮亮,在桥上挂上许多粽子,然后走到河边,在两岸点上香烛,纷纷下跪,集体诵念桥经。这种活动一为纪念屈原,二为祭奠河神,祈求风调雨顺;同时,人们认为走桥能度厄、转运,通过走桥,一年都不会有厄运,没交上好运的能时来运转。四、桥梁贸易桥梁具有联结两岸的沟通功能,这种功能在我国民俗中用来象征性地表达男女两性之间的爱情、婚姻及性的交涉。这就是桥会男女的民俗。早在《诗经》中,就有桥会男女的隐喻。桥与婚礼的关系源远流长,迎亲过桥的民俗由来已久。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其婚礼上的桥意义不尽相同。在浙南一带,新娘的轿子或车子遇桥均要洒一把用红纸包好的钱币,同时还要洒一把红枣、花生、桂圆、莲子。意为过桥联姻,过桥避煞,图吉利,示瑞祥,祈求早生贵子(红枣、花生、桂圆、莲子谐音),当地村民认为新娘如果直接过桥会有煞气侵害。新婚男女还要牵手走桥,祈求婚姻美满,白头偕老。借桥祈嗣也是浙南古村落的习俗,哪家有妇女不育,他们会用红布包裹上五谷杂粮,挂在桥边的风水树上,借以祈求子嗣。关于桥梁与祈嗣间的联系,在民间信仰中,村民们认为孩子来自神授,而桥梁则是神域与人间的联系纽带。在这个意义上说人们之所以祈嗣,乃是因为他们相信婴儿的灵魂是沿着“桥”而来到这个世界的。村民们不仅认为生命的诞生与廊桥密不可分,而且相信一个无所寄托的亡魂也能藉此得到安慰,从而走进天堂。那些意外地不在家里正常死亡的人,一般不能进堂屋,只能搁放在廊桥上,按民间的说法一是为了避邪,二是为了安抚亡魂,使其走进天堂。五、古桥—木拱廊桥与商贸社交木拱廊桥是绝好的社交场所,既方便村民的交往,促进村寨之间的联系,又沟通了与外界的交流。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十分生动地描述当时汴京东南郊一处热闹的桥市。所谓桥市,是指设在桥头或桥上的集市。泰顺、景宁畲族自治县的木拱廊桥大多位于古代交通要道上。庆元古时,许多廊桥建在村口岭脚,东部至福建闽东北是“私盐道”,西部是“香菇道”。庆元古代就盛产木材、毛竹、笋干、茶叶、锥栗、山货等农副产品,商贩与劳工们靠肩挑背驮,长途跋涉,把这些商品通过六条古驿道运到外地,十几里难见人烟,每到廊桥,住脚歇担,休息聊天,避暑乘凉。庆元中济村的济川桥和姚村的复兴桥上的桥市,天天有卖猪肉的、卖蔬菜水果的商贩。而那些与庙结合一起的桥、桥市往往与庙会相联系,这样更容易发展成为市镇。庆元兰溪桥的西洋殿,供奉着香菇文化的始祖吴三公,每年农历七月十六日到十九日为西洋殿“香期”,来自浙、闽、鄂、云、川、贵、陕各地的菇民聚集祭祀,赶庙会,演二都戏,耍香菇拳,洽谈生意,交流技术,热闹非凡。在村落水口的廊桥,常常成为群众聚会郊游的场所,上文提到的月山村,20多年来,每年的农历除夕前后都要组织一台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春节联欢晚会,村里的古廊桥就是他们日常娱乐的小舞台。庆元的如龙桥,每年都有为了祈福许愿而还一台戏的习俗。年年有人许愿,年年都有人许愿成功而设一台戏的。景宁、泰顺有些地方还把廊桥作为接官送友的场所。这些更强化了木拱廊桥作为聚落的“精神空间”的地位和作用。六、木拱廊桥的人文教化价值浙南木拱廊桥自产生就具有民众共有性,建桥修桥护桥的资金绝大部分是募捐集资,家族民建为次,官资民助为副。发起人组织桥会(俗称“桥山”)是实施这项事业的组织形式。桥会负责向社会筹措建桥资金、组织桥梁施工。桥建好后,桥会又是修桥、护桥的常设机构。据不完全统计,庆元县就有桥山9处,这为修桥储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修桥、造桥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所以古代修桥、造桥往往是地方上重大的公益事业,为这项公益事业尽义务在历史上已成为浙南民间不成文的乡规民约。每座桥桥头都有石碑记录乡民捐助建桥修桥的情况。木拱廊桥还具有很高的人文教化价值。我国历来有为名人建桥,或者成名之后建桥的传统,桥以人见重,人以桥出名,往往能够形成人桥互动的状态。这种传统习俗在民间的教化力量是非常大的,在浙南各地桥名中通常会出现文昌桥(桥头有文昌楼、文昌阁)、状元桥等。比如庆元大济甫田桥和双门桥,据史料记载,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和景佑元年(1034),吴穀、吴轂兄弟俩同登进士,为纪念一门双进士的荣耀,大济村人在清雅别致的临清桥头两端各竖了一个牌坊,形成双坊护桥,也叫双桂联坊,临清桥便也改名为双门桥。廊桥上的桥联极富特色,有入情入景,诗情画意的,更有道德教化意义的,比如龙泉安仁的永和桥,是明代木拱廊桥,其桥联特别着意渲染廊桥和睦乡里的作用:“山山水水处处长长久久,村村户户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身喷绘方案范本图
- 公会入驻合同样本
- 云南土地流转合同样本
- 2025年双辽市科技公司软件开发合同
- 2025合作经营酒店类企业合同
- 321借款合同标准文本
- 信息管道施工合同样本
- 农膜质保期限合同标准文本
- 班成都能力提升的工作规划计划
- 兼职合同正式合同范例
- 库房管理工作职责与规范化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测试(浙江瑞安市专用)(含答案)
- 2025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 2024国家数字化范式与路径-公共政策立场-67正式版
- 路面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瑞吉欧幼儿教育
- 2025年中国人寿招聘笔试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语义演变与认知机制-深度研究
- 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课件
-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英语(苏州卷)
- 游戏人物立绘课程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