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高考模拟黄金地理试卷03(全国地理试卷新教材)(解析版)_第1页
备战2024年高考模拟黄金地理试卷03(全国地理试卷新教材)(解析版)_第2页
备战2024年高考模拟黄金地理试卷03(全国地理试卷新教材)(解析版)_第3页
备战2024年高考模拟黄金地理试卷03(全国地理试卷新教材)(解析版)_第4页
备战2024年高考模拟黄金地理试卷03(全国地理试卷新教材)(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黄金卷03(全国卷新教材)(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公布“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我国云南大学团队创制的多年生稻研究成果入选该榜单,该成果把一年生栽培种改良成多年生栽培种,通过越冬和免耕实现“一种多收”,即种植一次连续收获4年8季,平均产量与一年生稻产量相当。但实际种植时,由于环境差异,有些地区多年生稻的生产方式为“一种两收”(每年种一次收两季),即早稻收获后,利用稻桩地下茎上的腋芽快速发新苗,再收获晚稻。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1.与传统一年生稻相比,多年生稻的主要优势有(

)①节省大量劳动力②减少农机具的投入③作物生长周期长④单产高,品质好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多年生稻的环境效益主要表现在(

)A.调蓄洪水,缓解干旱 B.保持土壤肥力C.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D.减轻土地盐碱化3.判断各地多年生稻采用“一种两收”或“一种多收”的生产方式主要考虑(

)A.土壤肥力状况 B.年降水量多少 C.耕地面积大小 D.冬季最低气温【答案】1.A2.B3.D【解析】1.多年生水稻种植期间,无需犁田耙地、买种子、育秧、移栽等繁杂的工作,只要进行正常的田间管理就可以了,大大地节省了劳动力,①正确;多年生稻一次收获后,农户减少了育秧、犁田、耙田、插秧等工作,生产环节少,节省农机具的投入,节省成本,②正确;多年生稻能够一次连续收获4年8季,说明其在多年中能够完成多次生长周期,并非生长周期长,生长周期与一年稻相近,③错误;结合材料,多年稻平均产量与一年生稻产量相当,并未表现出更高的单产,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2.多年生稻能够通过越冬和免耕实现“一种多收”,对土壤的耕作翻动较小,有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从平均产量与一年生稻产量相当可以推测,多年种植并未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产量降低,B正确;多年生水稻与一年生水稻相差不大,均不能调蓄洪水,缓解干旱,A错误;作为绿色植物,多年生水稻在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上具有一定作用,与一年生水稻类似,多年生水稻处在水田中能够减小地表盐分集聚,减轻土地盐碱化,但这些并不是主要的环境效益,CD错误。故选B。3.“一种两收”或“一种多收”的生产方式主要考虑的是当地的热量情况,可以通过冬季最低气温来进行判断,D正确;土壤肥力状况、年降水量多少、耕地面积大小对作物的熟制影响较小,ABC错误。故选D。我国东北地区的人口问题持续发展,可能影响国家粮食和边疆安全问题。图为黑龙江省人口年龄金字塔图。据此,完成下面4-6小题。4.该省人口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出生率过低 B.死亡率过高 C.性别比例失衡 D.人口流失严重5.该省人口减少对乡村发展的影响是(

)A.延缓农业现代化进程 B.农业生产效率降低C.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D.农业用地比重提高6.当前该省应对粮食安全较为可行的措施是(

)A.降低婚育成本,积极鼓励生育 B.大量进口粮食,增加粮食储备C.提高农业技术,增加粮食产量 D.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答案】4.D5.A6.C【解析】4.根据黑龙江省人口年龄结构图可知,该省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以及由此引发育龄妇女数量减少,均会加剧人口负增长,D正确;出生率过低,是我国目前普遍的现象,A错误;该省人口的减少,主要是青壮年流失,不是老年人口的死亡导致的,B错误;该省没有出现明显的性别比失衡,C错误。故选D。5.该省人口减少,主要是劳动力人口减少,乡村劳动力短缺,延缓农业现代化进程,A正确;会促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水平,B错误;不利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C错误;与农业用地比重提高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6.当前该省劳动力流失严重,尤其是农村劳动力流失,会对粮食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当前较为可行的措施提高农业技术,增加粮食产量,C正确;降低婚育成本,积极鼓励生育,短时间不能增加劳动力数量,A错误;大量进口粮食,不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B错误;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与应对粮食安全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下图为某理想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7-8小题。7.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甲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无法再找到,则甲地所在半球及气候类型分别是(

)A.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8.甲、乙两地虽然纬度相当,但气候特征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下垫面 C.太阳辐射 D.人类活动【答案】7.A8.B【解析】7.甲地位于纬度40°附近的大陆西岸,由纬度分布规律可知,若甲位于北半球,则甲纬度应在30°N至40°之间。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高温少雨,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受盛行西风带控制,西风来自海洋,导致该地温和多雨,形成地中海气候,因此地中海气候是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形成的。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太阳全年直射赤道,太阳直射点不再南北移动,不会出现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地中海气候无法形成,将消失。综上可知,甲应位于北半球,是地中海气候,A对。B错。若甲在南半球,则甲地纬度应在40°S至60°S之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气候类型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为单一风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气压带风带不移动,该地仍被盛行西风带控制,仍存在该气候类型。综上可知,CD错。故选A。8.甲地和乙地分别位于30°N-40°N大陆的西岸和东岸。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地受气压带风带影响较大,而乙地位于大陆东侧,受海陆分布影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形成季风气候。综上可知,两地气候特征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下垫面,B项正确。兴凯湖属于中俄界湖,由大、小兴凯湖组成,两湖由一条长约90千米,最宽处约1千米的沙岗隔开,仅雨季连通,岗上树林茂密,两侧常出现“大湖波浪滔天、小湖温柔恬静”的景观。湖水从东北面松阿察河溢出,即乌苏里江的西源。大兴凯湖平均水深约4米,湖水较混浊,含沙量5、6月最高。图一为兴凯湖位置示意图,图二为当地沙岗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9-11小题。9.沙岗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A.湖水堆积 B.冰川堆积 C.风力堆积 D.人工堆积10.图中沙岗面积最小的月份最可能是(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11.大兴凯湖湖水5、6月含沙量最高,其主要原因是(

)A.湖水水量小 B.入湖沙量最大 C.风浪较大 D.灌溉用水量大【答案】9.A10.C11.C【解析】9.图示沙岗位于大兴凯湖的东北方向,由于当地夏季吹偏南风,加之山地的狭管效应,使风力增强,导致“大湖波浪滔天”,波浪将湖底泥沙推向东北浅湖区堆积,形成沙岗,故A正确;该地目前没有冰川分布,B错误;风力堆积一般会形成沙丘地貌,且湖滨形成的沙丘一般位于相对干燥的湖岸陆地上,不会在大兴凯湖和小兴凯湖之间的水域附近形成,C错误;根据材料不能得出人工堆积了该沙岗,D错误。故选A。10.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7、8月份降水最多,湖水水位最高,则该沙岗面积最小,故C正确;2月、5月和11月降水相对较少,湖水水位较低,该沙岗出露的面积较大,ABD错误。故选C。11.湖水的含沙量大主要受泥沙来源和湖水运动的影响,而大兴凯湖湖水泥沙来自西南边的河流,春季的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夏季7、8月份的雨水带来的侵蚀搬运作用,5、6月份湖水受春季积雪融水补给后,水量并不小,A错误;7、8月份受雨水补给量大,入湖河流流量最大,入湖沙量最大,B错误;5、6月份该地区多大风天气,大湖波浪滔天,搅动湖底泥沙,使含沙量增大,C正确;灌溉用水量大,导致入湖的河流流量减少,带来的泥沙也减少,D错误。故选C。近年来,浙江省着眼于山区与沿海优势共同发挥,推进“山海协作”工程,重点建设了一批“山海协作”产业园、跨行政区“飞地”园区等共建平台,成效显著。浙江省于2021年被国家选择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成为共同富裕上的探路先锋。据此完成下面12-14小题。12.与江苏省对比,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更具有代表性,主要是因为浙江省(

)A.经济区域差异小 B.经济发展水平高 C.地域单元更复杂 D.气候差异更显著13.相对于山区城市,在沿海城市建设跨行政区“飞地”园区的主要优势是(

)A.利用沿海的生态优势 B.便于引进优质产业和人才C.利用便利的海运优势 D.便于发展资源加工型产业14.浙江省推动“山海协作”工程主要是为了(

)A.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B.产业统筹协调发展C.生态统筹协调发展 D.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答案】12.C13.B14.D【解析】12.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发展差异的表现和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浙江省较江苏省经济区域差异大,A错误;浙江省和江苏省比较,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水平高,B错误;江苏省以平原为主,地域单元简单,而浙江省山地、丘陵、平原错杂,地域单元更复杂,C正确;江苏省南北狭长有亚热带季风气候、有温带季风气候,而浙江省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差异并不显著,D错误。故选C。13.与山区城市相比,沿海城市的经济,科技发达,对外联系便利。在沿海城市建设“飞地”园区,可就近接纳优质产业,吸引人才,利于园区快速发展,B正确;山区人口密度小,人类活动少,生态更有优势,A错误;相比产业和人才技术优势,海运条件不是建设“飞地”园区主要因素,C错误;“飞地”园区主要发展技术指向型的工业,不发展资源加工型产业,D错误。故选B。14.浙江省政府推动山地地区在沿海地区建设“创新飞地”是为了利用沿海地区优越的条件带动较为落后的山地地区发展,主要是为了推动区域统筹协调发展,D正确。社会统筹协调发展、产业统筹协调发展、生态统筹协调发展不是建设“创新飞地”的主要目的,ABC错误。故选D。作为中国区城一体化发展的典型、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长三角地区具有深厚的区域联动发展渊源与基础,特别是在城市通过合作追求市场规模、专业分工优势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这一官方组织引导下,一体化区域空间扩容起步较早、渐次稳步扩容具有较强典型性。图示意城市群一体化与创新发展关联机制。完成下面15-17小题。15.随着长三角地区城市群一体化空间扩容,长三角地区(

)A.同类企业的市场竞争加剧 B.企业的原料成本大幅增加C.城市制度改革会逐渐趋同 D.城市与乡村联系逐渐减弱16.长三角地区城市群内部的空间溢出效应对上海的影响主要是促进上海(

)A.经济总量增加 B.企业数量增加C.土地空间优化 D.商业投资扩大17.长三角地区城市群一体化过程中时空压缩的基础条件是(

)A.基础设施的完善 B.原料运费的降低C.产业转移的扩大 D.城市数量的增加【答案】15.C16.C17.A【解析】15.随着长三角地区城市群一体化空间扩容,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会向纵向深化发展,地方一体化制度改革提升,各城市制度改革会逐渐趋同;故C正确;同类企业的市场竞争、企业的原料成本等受一体化影响小,故排除A、B;城市与乡村联系随经济发展逐渐增强,故D排除。故选C。16.长三角地区城市群内部的空间溢出效应对上海的影响主要是促进上海附加值较低的产业转移,利于促进上海土地空间优化。故C正确;溢出效应对上海经济总量、企业数址、商业投资等多负面影响,故排除A、B、D。故选C。17.长三角地区城市群一体化过程中时空压缩的基础是地区间联系的便捷度提升,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A项正确;原料运费的降低对城市的影响较小,故B排除;产业转移多由我国东部转移至中西部地区,故C排除;该地区城市数量的增加对加强区域城市群的联系影响较小,故D排除;故选A。水库工程为满足不同时段的用水要求,需要通过蓄水或放水,以达到合适水位。下图为水库部分设计水位及相应库容示意图,其中校核洪水位是发生特大洪水时,水库允许达到的最高水位,兴利库容是指为了满足正常灌溉、发电需要而设计的库容。完成下面18-19小题。18.工程师在设计死水位海拔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①泥沙淤积②灌区海拔③洪水频率④坝体强度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9.通常年份,长江上游水库下调至防洪限制水位的时间接近(

)A.2月初 B.5月底 C.8月初 D.10月底【答案】18.A19.B【解析】本组选择题以水库工程为背景材料设置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等相关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18.根据所学知识,死水位是指水库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允许消落到的最低水位。由图可知,死水位以下存在泥沙淤积,在设计死水位海拔时,要留出部分库容供泥沙淤积,以保证水库的正常使用,因此①正确;死水位下存在灌溉或发电引水口,因此在设计死水位海拔时,要保证能够进行自流灌溉,需要考虑灌溉地区的海拔,因此②正确;根据所学知识,死水位以下的库容称为死库容,死库容的水量除遇到特殊的情况外(如特大干旱年),它不直接用于调节径流,所以在设计死水位海拔时,不需要考虑洪水频率,因此③错误;坝体强度主要影响水库的库容和防洪标准,对死水位海拔影响较小,因此④错误。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错误,故选A。19.根据所学知识,为发挥三峡水库在长江防洪方面的重大作用,要在长江流域雨季来临之前腾出库容,以便于汛期蓄水,减轻下游洪水压力。根据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长江流域一般在6月份进入梅雨期,则长江上游水库下调至防洪限制水位的时间接近于5月底。因此B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沉积岩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通常有整合、假整合和不整合三种情况。整合接触是指新老地层平行且连续,假整合接触是指新老地层平行但不连续,不整合接触是指新老地层不平行且不连续。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水平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20--22小题。20.图中四处岩层接触关系为整合接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1.①②接触带两侧岩层的相对运动特点是(

)A.①西侧岩层相对下沉 B.①东侧岩层相对上升C.②西侧岩层相对上升 D.①②间岩层相对下沉22.该地区最早发生的地质作用是(

)A.沉积作用 B.变质作用 C.岩浆活动 D.水平挤压【答案】20.D21.D22.A【解析】20.读图结合材料可知,①②两处的接触关系为不整合接触,③处的接触关系为假整合,④处的接触关系为整合接触,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21.由不同地质年代的岩层分布特点可知,以二叠纪岩层P向两侧岩层依次变老,推测该处地质构造为向斜。向斜核心部位同一岩层上部宽,下部窄。当发生断裂错位后,在地质剖面图中同一岩层在断裂线两侧就出现宽窄差异。由图中P层在①②断层中间部分较两侧岩层宽,则得出①②断层中间部分岩层相对下沉,两侧岩层相对上升,即①西侧岩层相对上升、①东侧岩层相对下沉、②东侧岩层相对上升、②西侧岩层相对下沉,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22.如图所示,该地区先后经历了O—P岩层沉积作用,后经水平挤压形成向斜构造,继而岩浆活动侵入形成花岗岩,而后形成断层,最后经历了J—K岩层沉积作用,志留纪和奥陶纪的岩层被覆盖,最早发生的地质作用是沉积作用,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56分。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材料一:希腊(左图)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最南端,四分之三为山地,沿海有低地平原。总面积131957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9月,总人口1043.2万人。作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国家,农业在经济中仍占有重要地位,但粮食不能自给。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2/3,畜牧业占1/3。农业以中小农场为主要生产单位,平均每个农场的土地面积仅3.5公顷。材料二:圣托里尼(36.40°N,25.40°E)位于希腊大陆东南200公里的爱琴海上。卡玛里海滩是其著名景点,为长方形黑色沙滩(右图)。圣托里尼岛独特的火山地质造就了卡玛里独特的黑色沙滩。它的海滩上不是沙子,而是一块块黑色的小卵圆石。阿斯提可是圣托里尼岛最好的白葡萄品种,也是地中海最好的白葡萄品种之一,口感清爽,带有矿物风味和海盐的余味。材料三:近些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差距、战乱等原因,大量难民采用各种方式进入欧洲,很多非洲居民也拥有一个“欧洲梦”。(1)简析希腊粮食无法自给的原因。(8分)(2)分析卡玛里海滩的形成过程。(6分)(3)说明阿斯提可成为优质且独特葡萄品种的原因。(8分)(4)请问是否赞同希腊接纳非洲难民,并简述理由。(6分)【答案】(1)国土面积较小,农业发展空间不足;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小,粮食种植面积有限;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不利于粮食生长;农场规模小,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畜牧业饲料消耗部分粮食;地狭人稠,粮食消费量较大。(2)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伴随着火山喷发,大量火山灰及火山岩碎屑物质沉积于地表;黑色物质在海浪侵蚀作用下不断打磨,形成黑色小卵圆石,大量黑色鹅卵石堆积在沙滩上,日积月累形成独特沙滩景观。(3)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充足,为葡萄生长提供充足的热量和光照;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糖分及有机质积累,冬季温和湿润,有利于葡萄越冬;土壤富含火山物质,为葡萄生长提供大量矿物质和营养物质;位于沿海地区,水源盐分相对较高,葡萄富含海盐风味。(4)同意。理由:提供大量劳动力;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有利于文化交流与融合。不同意。理由:自身经济基础有限,无法接纳大量难民;本国就业机会有限,接纳难民会影响国内居民就业;社会治安压力增大;加剧粮食等资源供需矛盾。【解析】(1)结合材料可知希腊属于岛国,国土面积较小,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形多山,平原面积较小,农业发展空间严重不足,粮食种植面积有限。该地区地处地中海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不利于粮食生长;山地地形导致农场规模小,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欧洲畜牧业发展规模较大,饲料消耗部分粮食;人口增长快,地狭人稠,粮食消费量较大,最终导致希腊粮食无法自给。(2)材料提到该岛屿属于火山岛,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可知,“黑砾滩和黑沙滩”的物质来源应该属于本岛原有的火山岩经外力作用形成,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伴随着火山喷发,大量火山灰及火山岩碎屑物质沉积于地表;该地区地处沿海,黑色物质在海浪侵蚀作用下不断打磨,形成黑色小卵圆石,大量的黑色鹅卵石堆积在沙滩上,日积月累形成独特沙滩景观。(3)影响该地区葡萄优质且独特的主要原因可以从自然方面分析,自然条件有气候、水源、土壤、生态环境质量等。该地地处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充足,保证了葡萄生长所需的热量和光照;夏季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糖分和有机质的积累,才能使其口感清爽;地中海气候区冬季温和湿润,有利于葡萄越冬;由材料二可知该地区火山活动频繁,土壤中富含火山灰物质,土壤较为肥沃,为葡萄生长提供大量矿物质和营养物质,才能使其带有矿物风味;当地位于沿海地区,水源中盐分较高,因此葡萄生长过程吸收了盐分,才能富含海盐的风味。(4)本题应先表明观点,再阐述理由。若同意可以从接收难民的有利影响进行分析,难民可以提供大批的廉价的劳动力;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有利于文化交流与融合。若不同意可以从接收难民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易造成种族、宗教冲突,加大社会管理的难度,引发社会秩序的混乱;难民大量涌入会增大就业竞争;加大环境压力,加剧粮食等资源供需矛盾。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堪察加半岛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半岛内约有405条冰川,每年夏秋交替之际,数以百万计的三文鱼在河流入海口处集聚,后溯流而上,回到出生地产卵,在此过程中易成为棕熊及其他动物的食物。研究发现,岛上树林获得的氮至少有17%—25%来自海洋,距河、湖近的林区这一比例更高,因而棕熊成为连通海洋与陆地生态系统氮流动的桥梁。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地理位置及棕熊捕食三文鱼景观。(1)分析堪察加半岛冬季积雪厚,冰川数量多的主要原因。(8分)(2)从气候和水文角度,分析每年夏秋交替之际三文鱼洄游到出生地产卵的有利条件。(6分)(3)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明棕熊是连通海洋与陆地生态系统氮流动的桥梁的理由。(6分)(4)堪察加半岛被称为“净土”,请从人地关系方面阐述其可持续发展需注意的事项。(8分)【答案】(1)冬季风东进的过程中,越过海洋增温增湿,在堪察加半岛西岸受地形抬升,降雪量大;三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降雪的水汽条件充足;冬季降雪多,形成冰川的物质条件充足;冬季寒冷漫长且半岛东岸有千岛寒流流经,气候寒冷,利于冰川形成;堪察加半岛纬度较高,山地海拔较高,冬季气温较低。(2)堪察加半岛纬度高,气候寒冷,夏秋交替之际,气温高,河流解冻;夏秋交替之际,河流水位较浅,上下游之间落差较小,流速缓,三文鱼溯流而上的阻力小;河流含沙量小,水质较好等。(3)洄游的三文鱼将氮从海洋带向陆地的河流、湖泊;棕熊捕食三文鱼,将氮快速地从河湖中“转运”出来;棕熊吃剩并随意丢弃的三文鱼残骸,成为植物生长的重要外部氮源;流水等作用将植物、土壤中的氮携带至海洋,从而促成海洋与陆地生态系统氮流动。(4)堪察加半岛生态环境较脆弱,注意工业、旅游业、渔业等发展的规模及开发的力度;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动植物;开发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减少煤炭(石油)使用量;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适当控制人口规模等。【解析】(1)冬季积雪厚主要从气温及降水条件角度进行分析,堪察加半岛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冬季风东进的过程中,受“大湖效应”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