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5月份)(附答案详解)_第1页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5月份)(附答案详解)_第2页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5月份)(附答案详解)_第3页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5月份)(附答案详解)_第4页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5月份)(附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5月份)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回看中国当代文学史,《青春之歌》《红岩》《平凡的世界》等一批经典作品之所以能

掀起传播热潮,与文艺评论密切相关。伴随这些作品的问世,主流报刊不仅组织编发评

论家、学者的专业论述,还精心选登不少普通读者的热情来信,通过不同角度的评论、

研讨,阐发作品特色,帮助读者理解,提炼创作经验,甚至带动文艺潮流,引领审美风

尚。

而今,许多人习惯看电影之前,先上网查一下电影评分和网友评价,看完电影之后,再

随手打个分、发条短评。这些反应迅速、结果直观的作品评分,以及针对性强、观点鲜

明的网络微评、快评,成为互联网时代文艺评论的特色构成。

建强用好文艺评论阵地,才能切实提升主流文艺评论的战斗力、说服力和影响力。传统

文艺评论阵地在对文艺现场长期地追踪、关注与互动中,形成一定的专业优势、品牌优

势和人才优势,具备较成熟的组织开展文艺评论工作的经验。建强用好阵地,就要在巩

固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强化议题设置和价值引领的功能。与此同时,要用好网络新媒体

评论平台,推出更多接地气、有人气、聚共识的全媒体评论产品,放大主旋律的声量,

扩大正能量的覆盖面,开拓主流文艺评论的新空间。

建强用好文艺评论阵地,才能促进专业评论和大众评论有效互动。人民是文艺审美的鉴

赏家和评判者。时下活跃在网络新媒体平台的大众评论,不乏真切生动的感受、深刻新

颖的见解和有的放矢的批评,体现着文艺评论的朝气锐气和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这些

反过来也会影响专业评论,促使文艺评论家更好回应读者观众需求,增强评论的有效性、

针对性。但也应看到,避免情绪化、肤浅化、娱乐化的倾向,也需要更多专业评论走进

网站平台,参与话题讨论,发挥专业评论优长。

建强用好文艺评论阵地,既要善用媒介,又要健全管理;既要端正价值取向,也要完善

技术手段。大数据和算法固然很“懂”用户,但不能只考虑迎合需求,更有义务丰富用

户的文化选择、提升人们的精神追求。无论媒介如何变化,都不能丢掉文艺评论的公信

力,不能弱化文艺评论提高公众审美水平、涵养社会文化风气的职责。

(选自胡妍妍《建强用好文艺评论阵地》)材料二:

做好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就是要为精品立传、为时代放歌、为风气指向,发挥好价值引

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作用。

做引导文艺创作的“领航员”。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催生精

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健康的文艺评论要向经典致敬、为精品点赞、给

创作导航。一曲《我和我的祖国》,代代传唱经久不衰,旋律响起让多少人瞬间泪目;

一部《大江大河》聚焦时代变迁和社会变化,以小人物展现大时代,勾起了多少人的青

春回忆……这一曲曲、一部部优秀作品凝结着深厚的爱国情怀、浓烈的时代情感。“问

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艺评论就是要把好手中的“方向盘”,深挖思想

内涵和文化根源,阐释时代意义和当代价值,指引创作导向和欣赏取向,为上乘佳作、

精品力作“鼓”与“呼”。

做倡导文艺新风的“播音员”。文艺评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优秀的文艺

评论能够把文艺作品中展现的崇高理想、时代风貌、良好风尚,更加深入植根于人们的

心中;能够启迪人的思想、温润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触

及灵魂,引起共鸣。一篇文艺评论也是一部文艺作品,小时代、小世界、小格局不能替

代大时代、大世界、大格局。弘扬真善美,批驳假恶丑,这是文艺作品的担当,更是文

艺评论的担当。文艺评论要鼓舞人们奋勇前进,引导人们积极向上。

做抵制文艺歪风的“监督员”。文艺评论要敢于“剜烂苹果”。随着逐利资本深度潜入

文艺市场这片蓝海,一片繁荣的背后难免鱼龙混杂: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以经济

思维误导文艺创作,以利益思维限定审美标准;为了流量不在乎质量,为了走红不惜触

及底线;变异的“饭圈”文化操控评论风向和舆论走向,拉低道德和良知底线……凡此

种种,无疑会严重侵蚀文艺肌体、扭曲价值导向、破坏社会风气。文艺评论要始终高悬

“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保持对“失序”和“爆款”的警醒与克制,不被“酷

评”“歪评”左右,更不能为附庸作品而“失真”、为追求流量而“失向”、为吸引眼

球而“失态”、为迎合资本而“失控”。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广大评论工作者要打磨好评论的利器,用深邃的思想品

鉴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用生动的笔触弘扬记录人民伟大实践、反映时

代发展进步的社会风尚;用鲜明的态度抵制文艺垃圾、批驳文艺乱象。惟其如此,才能

让彰显信仰之光、传递崇高美德、凝聚中国力量的文艺之花在文化百花园中绽放得更加

绚丽多彩。

(选自《文艺评论要有价值坚守》,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回看中国当代文学史,文艺评论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不仅直接导致《青春之

歌》等作品掀起传播热潮,更带动文艺潮流、引领审美风尚。

第2页,共25页

B.相较于学术专业论述、报刊读者来信等传统评论模式,新时代背景下的文艺评论

群众参与更为广泛,打分、快评等形式为文艺评论注入了新活力。

C.主流文艺评论应利用好网络媒体平台,放大主旋律的声量,扩大正能量的覆盖面,

努力成为大众评论的领航者与引路人,从根本上主导大众评论风向。

D.社交平台应为文艺评论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平台的生命力和公信力应主要放在

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上,而不应放在满足客户需要上。

2.下列对有关文艺评论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评论要为上乘佳作“鼓掌”“叫卖”,要深挖思想内涵和文化根源、阐释时

代意义和当代价值、指引创作导向和欣赏取向。

B.一篇文艺评论也是一部文艺作品,不仅要做到文质兼美,更应勇担社会责任与使

命,有力推动新时代文艺健康繁荣发展。

C.随着资本深度潜入文艺市场,文艺评论的良性发展也受到种种挑战,坚守正确价

值取向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D.时下不少大众点评比专业评论更生动、更专业,使得专业评论家不得不迎合大众

口味,改变评论风格。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是

A.某网剧在开播时,有偿雇佣多名网民为其虚假打高分,有意制造热播假象,经媒

体曝光后,遭到了各大社交平台的联名抵制。

B.某高校历史学院与传媒学院联手推出“教授教你看懂《觉醒年代》”直播课,既

推广了电视剧,也深度讲解了革命先驱开天辟地的伟大历程。

C.随着网络社交平台不断发展,文化类博主这一职业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追捧,甚

至有机构推出“博主速成班”,有偿教授文艺评论写作的专业模板。

D.大众与文艺评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许多年代久远的电影、电视剧因热心粉丝的

连续点赞和诚心推广而重新受到大众认可,再次掀起热播潮。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

5.如何进一步促进我国文艺评论事业的良性发展?请依据材料,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她觉得自己与中国已经骨肉难离

梁晓声马赛夏季的阳光将周蓉的脸晒成了古铜色,那是令大部分法国女性特别欣赏,令

大部分法国男人着迷的一种肤色。

每天上班,她都要对着镜子仔细将头发盘起,绝不允许有一丝乱发。她那么认真不仅是

出于爱美之心,也是职业使然。法国人对职业女性的仪表要求非常苛刻,着装打扮随便

不但会令服务对象不悦,有时甚至会遭到理直气壮的投诉。周蓉很在乎自己作为职业女

性能否给人以自信而美好的印象一一确切地说,能否给法国人特别是法国女人那种印象。

她很敏感于普通法国人怎么看中国人,更敏感普通法国女人怎么看中国女人,怎么看中

国职业女性。她经常觉得,自己其实也是中国职业女性的形象使者。她也常常自嘲想法

的可笑,有时又骄傲自己所吸引的目光,特别是法国女人的目光。法国人对青年的衣着

很宽容,多数法国男女青年比较偏爱休闲装,穿休闲装上班司空见惯。但对三十五岁以

上职业女性的衣着打扮,不论法国男人还是女人,都以相当挑剔的眼光看待。

走在街上,周蓉仍像当年是大美人儿时那样引起很高回头率,往往还是青年男女们的。

不是因为她仍有多么美,而是因为她那略显忧郁又高傲的气质。她的神情经常略显忧郁,

也是必然的。她内心高傲的理由却是,在近十二年里,她几乎使自己成为法国文学的忠

实守望者了。她头脑里吸收的关于法国文学的知识和见解,已非一般法国人所能相比。

有时,她甚至会感到一种寻找不到交流对象的孤独。

一次,在从马赛前往里昂的列车上,她碰巧与一位老先生并坐在一起。对方见她在读乔

治•桑的小说集,忍不住问了一句:“您为什么读这样的书?”

那是她从旧书摊上以极少的钱买的。

她微笑着说:“有趣。”

于是,两人之间开始了热烈的对话一一

“乔治♦桑从没写过多么有趣的小说,她过时了!许多法国青年已经根本不知道她的名

字了。”

“对于我,她并没有过时,我也不是法国青年。”

“但是,她的小说究竟有什么吸引您呢?”

“我觉得,她如同法国的一副假面具。法国以及法国文学,在古典浪漫主义传统的继承

与现代派潮流的影响之间至今无所适从,这种矛盾心理最早反映在乔治•桑身上和她的

小说中。她想做贵族客厅里的沙龙女王,又想做现代派的弄潮儿。她确定不了自己究竟

应该怎样,便以奇装异服和荒唐行径来减压,捎带戏弄一下关注她的人。如今的世界也

处于继承传统和迎合现代的矛盾之中,只不过世人已经麻木,不像乔治♦桑那么敏感罢

了。”

“您是哪国人?”

“中国人。”

“您怎么会是中国人呢?”

“我怎么不可以是中国人呢?”

“您肯定有一部分欧洲血统!我们法国的,或者英国的、德国的?丹麦的、希腊的?我

第4页,共25页

想我猜对了,您的侧面具有一种希腊女性特有的美感……”

对方是位斯文的老先生,但强烈的好奇心使他的表现有些唐突。二OO一年,不论公费

还是自费到法国的中国大陆人尚十分有限,能在马赛或里昂见到的则更少,这使普通法

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大抵是衣着刻板、反应迟钝、表情迷惘、唯唯诺诺,这些形象大

多来自早期电视新闻画面和外国电影。中国女人则要么贫穷愚钝、可怜兮兮,要么是珠

光宝气、俗不可耐。

法国老先生从没遇到过像周蓉那样气质不凡又有独立思想的中国女性,他接着追问道:

“也许我理解错了——您来自台湾吧?”

“不,我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大陆人。我是大陆工人的女儿,一位农民的孙女。”周蓉有

些不悦,感觉遇到了挑衅。

这时,列车停在了一个小站。老先生又腼腆地问:“最后一个问题,您是从事什么……”

“对不起,我该下车了。”周蓉以为又碰上了一个执着的追求者,干脆起身往车门走。

“请等一下……”对方追到了车门口,送给她一张自己的名片。

“我只不过希望与您联系……”

她已下车,车轮滚动了。

她低头一看名片,方知对方是一所大学的法国文学教授。她曾想主动联系他,心存几分

也许会通过他在大学里谋到一个职位的闪念,但那念头随即很快打消。女儿就要毕业,

她对中国的思念强烈无比,归心似箭。

后来,那位法国文学教授的名片被她弄丢了。

每次面对镜子,她都会对镜中的自己感到无法言表的陌生——不仅因为曾经的一头乌发

日渐银丝缕缕,眼角日渐细密的鱼尾纹,还因为作为一名中国知识女性,恰恰是在近似

于流亡国外的十二年里,她觉得自己与中国已经骨肉难离。过去在国内,她当然也明白

此点,但从未像在法国十二年里这么感受强烈。

(摘编自中国青年出版社《人世间》下部第四章)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周蓉对穿着打扮的重视,对法国文学有超过一般法国人的见识,既符合其知识女

性的身份,又符合她身处国外的孤独心境。

B.老先生对周蓉身份的追问,貌似尊重,实则疑窦丛生,这既是老先生固有观念作

祟,又体现了周蓉海外谋生的艰难。

C.周蓉和老先生交流时,认为乔治•桑如同法国的一副假面具,表现了她对乔治•桑

以及法国社会的不满和批判。

D.周蓉对镜中的自己感到无法言表的陌生,原因在于她一头乌发变成银丝,眼角鱼

尾纹日渐细密,往日的青春难在。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蓉使自己成为法国文学的忠实守望者,有时为找不到交流对象而孤独,直接为

后文写其与老先生热烈对话张本。

B.小说插入普通法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从穿着到气质进行了必要地交代,意在揭

示老先生怀疑周蓉身份的原因。

C.小说运用第三人称,叙述了女主人公周蓉列车上的一次偶遇,通过她与老先生的

对话,表现了她心理、情绪的变化。

D.小说运用外貌、语言、神态、心理等手法,展现一位旅居海外的知识女性既想融

入法国社会又心念祖国的复杂心理。

8.文中周蓉和老先生谈到乔治•桑的小说,二者的看法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概

括。

9.本文的标题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

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及汉兵起,更筠立,豪杰多荐举禹,禹不肯从。及

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于邺。光武见之甚欢。禹进说曰:“更始虽都关西,

今山东未安,赤眉、青犊之属,动以万数,字般假号,往往群聚。更始诸将皆庸人屈起

志在财币争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非有忠良明智深虑远图欲尊主安民者也于今之计-,莫如

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光武大悦,因令左右号禹曰邓将军。

常宿止于中,与定计议。建武元年正月,禹自箕关将入河东,河东都尉守关不开,禹攻

十日,破之。更始大将军樊参将数万人,度大阳欲攻禹,禹遣诸将逆击于解南,大破之,

斩参首。于是王匡、成丹等合军十余万,复共击禹,禹军不利,樊崇战死。明日娶事,

匡等以六甲穷日不出,禹因得更理兵勒众。明旦,匡悉军出攻禹,禹令军中无得妄动;

既至营下,因传发诸将鼓而并进,大破之。是月,光武即位于部,使使者持节拜禹为大

司徒。遂渡汾阴河,入夏阳。更始中郎将左辅都尉公乘歙,引其众十万,与左冯翊兵共

拒禹于衙,禹复破走之,而赤眉遂入长安。是时三辅连覆败,赤眉所过残贼,百姓不知

所归。降者日以千数,众号百万。禹所止辄停车住节,以劳来之,父老童稚,垂发戴

白,满其车下,莫不感悦,于是名震关西。帝嘉之,数赐书褒美。十三年,天下平定,

第6页,共25页

封禹为高密侯。禹内文明,笃行淳备,事母至孝。天下既定,常欲远名势。修整闺门,

教养子孙,皆可以为后世法。资用国邑,不修产利。帝益重之。显宗即位,以禹先帝元

功,拜为太傅,进见率何,甚见尊宠。居岁余,寝疾。永平元年,年五十七薨,谥曰元

侯。

节选自《后汉书•邓禹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更始诸将皆庸人/屈起志在财币/争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己/非有忠良/明智深虑/远图

欲尊主安民者也/

B.更始诸将皆庸人/屈起志在财币/争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非有忠良明智/深虑远图/

欲尊主安民者也/

C.更始诸将皆庸人屈起/志在财币/争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非有忠良明智/深虑远图/

欲尊主安民者也/

D.更始诸将皆庸人屈起/志在财币/争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俳有忠良/明智深虑/远图

欲尊主安民者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更始,年号名,指公元23年至25年,绿林军拥立刘玄为帝,建立的更始政权。

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B.三辅,西汉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的合称,亦指其所辖地区,后泛称京城附近

地区为三辅。

C.癸亥,天干地支之一,其排序为干支组合的第60个,它的前一位是壬戌,后一

位是甲子。

D.东向,室内座次方位,以坐东向西为尊,《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中的

“东向”与此处同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禹心怀天下,为百姓计。他向光武帝进言时,认为更始政权的将领贪图个人享

乐,并没有安定天下百姓的意图,他建议光武帝招揽英雄,成就帝业,解救万民。

B.邓禹英勇神武,带兵有道。他打败并斩杀了更始大将军樊参;带兵攻打王匡、成

丹等人的军队,步步紧逼使王匡整日不敢出兵,后一举攻克敌军。

C.邓禹深得民心,众望所归。邓禹与更始将领交战时,赤眉军趁机入城侵扰残杀百

姓,百姓纷纷投奔到邓禹的车下,邓禹于是名震关西,深受皇帝褒奖。

D.邓禹正直清廉,不慕名利。天下平定之后,邓禹常常想要远离名利场:他对子孙

教养得法,可以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一切用度都取之于封地赋税,不修私产,不

谋私利。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会日暮,战罢,军师韩歆及诸将见兵势已摧,皆劝禹夜去。

②闻禹乘胜独克而师行有纪,皆望风相携负以迎军。

14.本文作者评价邓禹与光武帝之间的关系“荣悴交而下无二色,进退用而上无猜情,

使君臣之美”,结合文本分析邓禹为何能够深得光武帝信任?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感皇恩

朱敦儒

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花竹随宜旋装缀。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等闲池上饮,林

间醉。

都为自家,胸中无事。风景争来趁游戏。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

外。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作开篇“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散文式的语言平易浅白,就像随口哼出的

一支山歌小曲儿,余韵悠长。

B.上阕在塑造主人公形象上,先由景物入笔,以田居小景写人,“池上饮”“林间

醉”则从正面着笔,技巧高超。

C.下阕“风景争来趁游戏”表面写自然风景,实则写人,有程颍诗“万物静观皆自

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之意。

D.“剩活人间几岁”点出词人余日无多的暮景,正因如此,才要称心如意而活。潇

洒之中流露出衰飒悲惋之感。

16.结句“洞天谁道在,尘寰外”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四、默写(本大题共I小题,共6.0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I)古代婚俗礼仪“六礼”中的“亲迎”环节,就是今天的迎亲,场面热烈隆重。《诗

经•氓》中的“,"正是婚礼“六礼”中的亲迎之礼。

第8页,共25页

(2)《送东阳马生序》对太学中的其他人“炸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

因:“,。”

(3)古诗文中,含有“沧海”这一意象的句子很多,比如曹操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再比如“,

五、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战乱纷争的局面,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最终一统天下。面对污浊的官场,陶渊明回归田园,既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又能“常著文章以自娱,颇示己志”,成为田园诗派的代表。

以上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六、其他(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中国百姓来说,除夕的团圆饭堪称一年中最豪华的一顿饭,也是母亲一年中最为辛

苦的一顿饭。进入腊月,母亲就开始着手准备。腌制鸡鸭鱼肉、制作蒸炊年糕,等这

些比较复杂的菜品做完,年关也近了。

团圆饭的丰俭随家境而定,但一般总是力求丰盛以图个好兆头。除夕宴是、喜

乐的:各家各户华灯红烛,香烟缭绕,觥筹交错,达于夜阑。守岁算是余兴,鞭炮声,

花灯影影绰绰,孩子们四处游荡。

新正的午宴是开春第一宴,其重要性仅次于除夕宴。不同的是,除夕是大鱼大肉的盛宴,

而这一顿饭却是全素的、的。食材品种繁多,蔬菜、豆制品、干货,这些原料

经过母亲的构思和巧手,幻化成一盘盘搭配和谐、极富美感的菜肴,如木耳菱白、胡萝

卜面筋、胶东白菜粉丝,或煎,或炒,或烧,。饮食之道,也是讲究张弛的,

人们的肠胃被连续的酒肉大宴弄得疲惫不堪,一旦面对这桌全素席,当然是惊喜的一

这是来自春天田野的味道,夹杂着炊烟和露珠的气息。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郑重此起彼落清丽五彩缤纷

B.肃穆错落有致清丽五彩缤纷

C.郑重此起彼落清雅琳琅满目

D.肃穆错落有致清雅琳琅满目

20.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相同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成“这种夹杂着炊烟和露珠气息的味道来自春天的田

野”,二者语义相近,但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请分析其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论有没有下雨,荷叶表面永远纤尘不染。有人做过实验:在莲叶上滴几滴胶水,黏度

很强的胶水,①而是滚落下去并且不留痕迹。能够拥有如此“出淤泥而不染”

的高尚品质,只因为,荷叶能够'‘自洁”!

是荷叶表面太光滑了?光得让灰尘都“站不住脚了"?②!荷叶自洁的原因,

是因为它的表面是粗糙的。荷叶的表面上有一个个隆起的“小山包”,上面布满了绒毛

状的小小“碉堡”。“小山包”间的凹陷部分充满了空气,空气和为数众多的“碉堡”,

共同组建了荷叶表面的疏水层。雨点由于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形成了球形水珠,水珠

在滚动的过程中会顺道吸附灰尘。因此,③,水珠就会附带尘埃滚开。这,就

是著名的“荷叶效应”。

荷叶的自洁效应,给了人类无限的启发和榜样效应。基于此,科学家把透明、疏油、疏

水的纳米材料运用到汽车烤漆、建筑物外墙或是玻璃上,不但随时可以保持物体表面的

清洁,也减少了洗涤剂对环境的污染,安全又省力。

22.请分别用一个问句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0个字。

第10页,共25页

答案和解析

1~5.【答案】B、D、C、、

【解析】(DA.“直接导致”错误。材料一中说“回看中国当代文学史,《青春之

歌》《红岩》《平凡的世界》等一批经典作品之所以能掀起传播热潮,与文艺评论密切

相关”,可见,认为“传播热潮与文艺评论密切相关”。

C.“从根本上主导”错误。材料一中说“建强用好文艺评论阵地,才能促进专业评论

和大众评论有效互动”,可见,大众点评与专业点评应有效互动。

D.“主要放在”“不应放在满足客户需要上”错误。材料一中说“大数据和算法固然

很‘懂'用户,但不能只考虑迎合需求,更有义务丰富用户的文化选择、提升人们的精

神追求。无论媒介如何变化都”,可见,社交平台不能只考虑迎合需求,更有义务丰富

用户的文化选择、提升人们的精神追求,因此二者理应兼顾,而不是非此即彼。

故选B。

(2)D.“使得”强加因果关系,该选项与材料一中“专业点评应与大众点评良性互

动,有义务提升人们的精神追求”的观点相违背。

故选D。

(3)C.材料一主要论述的是建强用好文艺评论阵地的重要性,而该选项说的“文化类

博主这一职业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追捧,甚至有机构推出‘博主速成班',有偿教授文

艺评论写作的专业模板”等内容与材料一无关,所以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

故选C。

(4)分析论证结构:

材料二采用总一分一总的论证结构,层次清晰。

第一段开门见山,表明自己观点一一“做好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就是要为精品立传、为

时代放歌、为风气指向,发挥好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作用”。

根据第二段“做引导文艺创作的‘领航员’”,第三段“做倡导文艺新风的'播音

员’”,和第四段“做抵制文艺歪风的‘监督员’”可知,文章中间这三个自然段从三

个角度展开论证。

根据结尾段“广大评论工作者要打磨好评论的利器……惟其如此,才能让彰显信仰之光、

传递崇高美德、凝聚中国力量的文艺之花在文化百花园中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可知,

文章最后升华主旨,呼吁、强调文艺评论工作中价值坚守的重要性。

分析论证语言:

根据“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以经济思维误导文艺创作,以利益思维限定审美标准;

为了流量不在乎质量,为了走红不惜触及底线”“为附庸作品而‘失真'、为追求流量

而‘失向'、为吸引眼球而‘失态'、为迎合资本而‘失控'”分析,句式齐整、语言

精妙。

根据“做引导文艺创作的‘领航员“做倡导文艺新风的'播音员'”“做抵制文

艺歪风的‘监督员'”分析,文章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领航

员”“播音员”等词汇新颖别致,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

分析论证手法:

“一曲《我和我的祖国》,代代传唱经久不衰,旋律响起让多少人瞬间泪目;一部《大

江大河》聚焦时代变迁和社会变化,以小人物展现大时代,勾起了多少人的青春回

忆……”,运用事例论证手法;“'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艺评论就

是要把好手中的‘方向盘’,深挖思想内涵和文化根源,阐释时代意义和当代价值,指

引创作导向和欣赏取向,为上乘佳作、精品力作'鼓‘与‘呼’",运用引用、比喻论

证手法。总之,多种论证方法灵活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5)由“文艺评论就是要把好手中的‘方向盘',深挖思想内涵和文化根源,阐释时

代意义和当代价值,指引创作导向和欣赏取向,为上乘佳作、精品力作‘鼓’与

‘呼’”“弘扬真善美,批驳假恶丑,这是文艺作品的担当,更是文艺评论的担当。文

艺评论要鼓舞人们奋勇前进,引导人们积极向上”“文艺评论要敢于‘剜烂革果'。随

着逐利资本深度潜入文艺市场这片蓝海,一片繁荣的背后难免鱼龙混杂”建议:专业评

论家既应不断提升创作水平,又要坚守正确价值观,贴近群众的审美需求,引领文化风

尚。

由“要用好网络新媒体评论平台,推出更多接地气、有人气、聚共识的全媒体评论产品,

放大主旋律的声量,扩大正能量的覆盖面,开拓主流文艺评论的新空间”建议:各大社

交平台应不断健全评论机制、守正评论风气,利用专业的技术手段与正确的职责规范,

为文艺评论保驾护航。

由“许多人习惯看电影之前,先上网查一下电影评分和网友评价,看完电影之后,再随

手打个分、发条短评。这些反应迅速、结果直观的作品评分,以及针对性强、观点鲜明

的网络微评、快评,成为互联网时代文艺评论的特色构成”“文艺评论要始终高悬'达

摩克利斯之剑',时刻保持对‘失序'和'爆款’的警醒与克制,不被‘酷评''歪评

左右,更不能为附庸作品而‘失真’、为追求流量而‘失向’、为吸引眼球而‘失态’、

为迎合资本而‘失控'”建议:普通群众应积极参与到文艺评论中来,真诚、用心地评

价作品,主动拒绝恶意评价、肤浅化评价等不良行为。

第12页,共25页

答案:

(1)B

(2)D

(3)C

(4)①论证结构:“总分总”结构。开篇表明观点,中间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证。结尾

升华主旨,呼吁、强调文艺评论工作中价值坚守的重要性。层次清晰。②论证语言:句

式齐整、语言精妙。文章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领航员”“播音

员”等词汇新颖别致,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③论证手法:运用了事例论证、比喻论证、

引用论证等多种的论证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5)①专业评论家既应不断提升创作水平,又要坚守正确价值观,贴近群众的审美需

求,引领文化风尚。②各大社交平台应不断健全评论机制、守正评论风气,利用专业的

技术手段与正确的职责规范,为文艺评论保驾护航。③普通群众应积极参与到文艺评论

中来,真诚、用心地评价作品,主动拒绝恶意评价、肤浅化评价等不良行为。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

及耍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

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

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

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观点是什么,文章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

哪些论据,然后结合选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

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

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

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

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论述类文本题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时,要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因为涉及的内容一般范

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

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的

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

6~9.【答案】A、A、、

【解析】(1)B.“又体现了周蓉海外谋生的艰难”理解错误。老先生的追问甚至怀疑,

从侧面体现了周蓉的气质非凡。

C.“她对乔治•桑以及法国社会的不满和批判”曲解文意。周蓉对法国文学的评价,显

示出她对法国文学认识的独特,她对世界的认知。

D.“往日的青春难在”理解浅表,“还因为作为一名中国知识女性,恰恰是在近似于流

亡国外的十二年里,她觉得自己与中国已经骨肉难离”。

故选:Ao

(2)A.“直接”错误,“在近十二年里,她几乎使自己成为法国文学的忠实守望者了。

她头脑里吸收的关于法国文学的知识和见解,已非一般法国人所能相比。有时,她甚至

会感到一种寻找不到交流对象的孤独”是她内心高傲的理由,“两人之间开始了热烈的

对话”是因为老先生对周蓉在列车上读乔治•桑的小说并说其有趣。

故选:Ao

(3)由“对方见她在读乔治•桑的小说集,忍不住问了一句:'您为什么读这样的

书?“治•桑从没写过多么有趣的小说,她过时了!许多法国青年已经根本不知道

她的名字了”可知,老先生认为乔治•桑的小说无趣,无趣在她的小说过时了,不能够

吸引法国青年。

由“她微笑着说:‘有趣。'”“我觉得,她如同法国的一副假面具。法国以及法国文

学,在古典浪漫主义传统的继承与现代派潮流的影响之间至今无所适从,这种矛盾心理

最早反映在乔治•桑身上和她的小说中”可知,周蓉认为乔治•桑的小说有趣,有趣在乔

治•桑对继承传统与迎合现代的矛盾的敏感,并最早的在小说中揭示这种无所适从的矛

盾心理。

(4)小说的标题“她觉得自己与中国已经骨肉难离”,直抒胸臆,明确的表达出小说

主人公的思想情感“与中国已经骨肉难离”。周蓉旅居海外,“在近十二年里,她几乎

使自己成为法国文学的忠实守望者了。她头脑里吸收的关于法国文学的知识和见解,已

非一般法国人所能相比。有时,她甚至会感到一种寻找不到交流对象的孤独”,她在法

国的生活具有很高的融入性,但仍然不愿和中国骨肉分离,标题鲜明地表达出小说主人

公的思想情感。

小说标题采用第三人称“她”做为叙述的人称,并以陈述的方式拟题:“她觉得自己与

中国已经骨肉难离”,“她”主语,“觉得”谓语,“自己与中国已经骨肉难离”宾语,

第14页,共25页

标题主谓宾齐全。这种拟题方式很特别,在小说标题中很罕见。

标题中“觉得”,指感觉到,意识到。“觉得"二字,刻画了周蓉的真实心理。

答案:

(1)A

(2)A

(3)①老先生认为乔治•桑的小说无趣,无趣在她的小说过时了,不能够吸引法国青年。

②周蓉认为乔治•桑的小说有趣,有趣在乔治•桑对继承传统与迎合现代的矛盾的敏感,

并最早的在小说中揭示这种无所适从的矛盾心理。

(4)①鲜明地表达出小说主人公的思想情感。标题明确地表达了旅居海外的周蓉不愿

和中国骨肉分离的情感。

②第三人称。标题用第三人称“她”作为叙述人称。

③陈述句。标题使用“主谓宾”句式结构,非常独特。

④标题用“觉得"二字,刻画了周蓉的真实心理。

(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

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

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2)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这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

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

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出正确信息,

然后概括。

(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标题意蕴和效果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文本,既要分析

标题的表层含义,又要挖掘其深层含义,并从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分析其表达效果。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10~14.【答案】C、D、B、、

【解析】(1)句意:更始各将领都是些从民间崛起的平庸的人,志在发财,争相使用

威力,早晚自图快乐罢了,并没有忠良明智,深谋远虑,真想尊重主上安抚百姓的。

因此,“屈起”是“庸人”的后置定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

“忠良明智”“深虑远图”为两个四字短语,各自独立,排除D。

故选C。

(2)D.“东向……以坐东向西为尊”错误。“东向"指''向东",面向东,古人室内

食礼以坐西向东为尊位。

故选D。

(3)B.”王匡整日不敢出兵”错误。由“明日癸亥,匡等以六甲穷日不出,禹因得更

理兵勒众”可知,王匡的军队不是被邓禹逼的不敢出兵,而是认为日子不好不敢出兵。

故选B«

(4)①“会",恰好,适逢;“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里;“去”,离开。译文:

正好日暮,战事已罢,军师韩歆及诸将看到兵势已受到摧残,都劝邓禹乘夜离去。

②“克”,攻克;“有纪",纪律严明;“相携负”,互相牵挽背负。译文:听说邓禹

能乘胜追击,独自攻克敌人而且军队纪律严明,(百姓)都远望着互相牵挽背负着来迎

接邓禹的军。

(5)由“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及汉兵起,

更始立,豪杰多荐举禹,禹不肯从。及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于邺”可概

括出:邓禹从始至终忠诚地追随光武帝,打败更始军、赤眉军,立下汗马功劳。

由“闻禹乘胜独克而师行有纪,皆望风相携负以迎军,降者日以千数,众号百万。禹所

止辄停车住节,以劳来之,父老童稚,垂发戴白,满其车下,莫不感悦,于是名震关西”

可概括出:邓禹受百姓追随,深得百姓信赖,为光武帝稳固帝业。

由“天下既定,常欲远名势。修整闺门,教养子孙,皆可以为后世法。资用国邑,不修

产利。帝益重之”可概括出:邓禹为官深明大义,为天下苍生着想,不追求名利。

答案:

(1)C

(2)D

(3)B

(4)①正好日暮,战事已罢,军师韩歆及诸将看到兵势已受到摧残,都劝邓禹乘夜离

去。

②听说邓禹能乘胜追击,独自攻克敌人而且军队纪律严明,(百姓)都远望着互相牵挽

背负着来迎接邓禹的军队。

(5)①邓禹从始至终忠诚地追随光武帝,打败更始军、赤眉军,立下汗马功劳。

第16页,共25页

②邓禹受百姓追随,深得百姓信赖,为光武帝稳固帝业0

③邓禹为官深明大义,为天下苍生着想,不追求名利。

参考译文:

邓禹字仲华,南阳郡新野县人。十三岁时,就能朗诵诗篇,在长安从师学习。当时

光武也游学京师,邓禹虽年幼,但见到光武后就知道他不是一位普通人,就与他亲近交

往。等到汉兵起,更始即位,豪杰们多荐举邓禹,邓禹不肯相从。后来听说光武安定河

北,邓禹就驱马北渡黄河,追光武到邺县。光武见到邓禹很喜欢。邓禹进言说:“更始

虽然定都关西,但现在山东没有安定,赤眉、青犊之流,动辄以数万人,在三辅一带往

往群聚假借名号(起事)。更始各将领都是些崛起的庸人,志向在于发财,争相使用威

力,早晚图快乐罢了,并没有忠良明智,深谋远虑,真想尊重主上安抚百姓的。为今之

计,不如延揽四方英雄,务必取悦民心,建立高祖的伟业,拯救百姓万民的生命。”光

武帝大悦,因此令左右的人称邓禹为邓将军。让他住宿在帐中,共同商定策略计划。建

武元年正月,邓禹自箕关将入河东郡,河东郡都尉守关不开,邓禹连攻十天,破关。更

始大将军樊参率领数万人,渡过大阳准备进攻邓禹,邓禹派遣诸将迎击于解县南面,大

破樊参军,斩樊参首。于是王匡、成丹等合军十多万,再共同击邓禹,邓禹军不利,樊

崇战死。正好11暮,战事已罢,军师韩歆及诸将看到兵势已受到摧残,都劝邓禹乘夜离

去,邓禹不听。第二天癸亥,王匡等认为,癸亥属于六甲凶日,整天没有出兵,邓禹因

此得以停整兵器,重新调整部队。第二天早晨,匡全军出攻邓禹,邓禹下令军中不得妄

动;王匡军到了营下,邓禹传令诸将鼓噪并进,大破王匡军。当月,光武在部京即位,

派遣使者持节拜邓禹为大司徒。于是邓禹渡过汾阴河,进入夏阳县。更始中郎将左辅都

尉公乘歙,带其部众十万,与左冯翊兵共同在衙县抗拒邓禹,邓禹再次将其攻破赶走,

而赤眉军就进入长安。这时三辅的军队接连覆败,赤眉军所过之处残暴掠夺,百姓不知

所归。听说邓禹能乘胜追击,独自攻克敌人而且部队纪律严明,(百姓)都远望着互相

牵挽着、背负着来迎接邓禹的军队,归顺的每日上千人,人众号称上百万人。邓禹每到

之处,常停车住节,慰劳问好,父老童稚,白发垂髯,挤满在他车下,莫不感激欢乐,

于是邓禹名震关西。帝赞扬他,几次写信赞美他。建武十三年,天下平定,封邓禹为高

密侯。邓禹内尚文明,行为忠厚淳朴而且周密,服事母亲非常孝顺。天下己经平定,他

常常想疏远名势。他整饬家规,教养子孙,都可以成为后世的楷模。一切用度都取之于

封地赋税,不修私产不谋私利。因此帝更加尊重他。显宗即位,因邓禹是先帝元勋,拜

为太傅,朝见时令他面向东站立尊如宾客,甚被尊宠。居岁余,卧病。永平元年,邓禹

年五十七岁逝世,谥日元侯。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内容概括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理解文本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概括要点。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

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

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文从句顺。

(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先找到文本中对应的

信息点,在对其进行准确翻译的基础上概括分析。

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

步明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

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

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

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

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

较容易做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

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15~16.【答案】D、

【解析】(DD.“潇洒之中流露出衰飒悲惋之感”错,”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

道出人生在世,屈指可数,莫要虚度光阴,耍及时行乐做自己想做的事、过想过的生活。

并无衰飒悲惋之感。故选D。

(2)“洞天谁道在、尘寰外。”人生过半,剩下的每寸光阴,词人都打算在这至真、

至善、至美的人间“洞天”度过,怡然自得、自娱自乐的满足感跃然纸上。此句原本的

语序应是“谁道洞天在尘寰外”,此处巧用倒装,使全词韵脚押韵,格律一致,整体读

起来有一种流畅的韵律美。全词从头到尾宏观抒情,微观落笔,词人对山水的眷恋溢于

言表。词中的一字一句淡雅温馨,洋溢着超然和闲适,让人体味到心平气和的同时,也

憧憬起那生机勃勃的由林生活。

第18页,共25页

答案:

(1)D

(2)①“洞天谁道在,尘寰外”意为:谁说神仙所居之处,远在尘世之外?②词人以

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自己营造的田居之所,亦不逊于神仙居所的肯定之意。③体现了词

人欣于所得的情致,以及闲适、旷达的襟怀。

译文:

一个两三亩地的小园儿,随方位地势之所宜,随品种配搭之所宜,栽花种竹,点缀园子。

槿树篱笆茅草房屋,便有了山家的风味。栽花艺竹之余,词人小具杯盘,徐图一醉。

总却世事营营,胸中没有半点挂虑,自然容易心与景狭,感受到外间景物欣然自得,好

象都争先恐后来取悦于人似的。称心如意的度过余日无多的暮景。在这个人间洞天里度

此余年,就好像尘世之外。

赏析:

“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开篇引领全词,似儿歌、童谣般浅显明了,读来轻松亲切。

一个小园子,两三亩地,词人如话家常一般谈论自己的生活,透露出一丝清心寡欲和知

足常乐的坦然。

“花竹随宜旋装缀。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这三句在内容是对上句的承接,词人

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种上鲜花和竹子,俨然一派园林之风,他又在园子周围插上一圈

整齐的篱笆,再加上一间茅草屋,带着几许山里人家的味道。

词人用词匠心独运,整个上阕既没有用任何优美的词藻加以修饰,也没有用一字一

词来形容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些平实自然的词语,烘托出一种远离世俗喧嚣的隐逸情感,

一花、一竹、一篱、一舍,勾勒出一幅城郭依山栾、茅舍傍流水的田园画,令人心旌荡

漾。

“等闲池上饮,林间醉”,这正是词人日常生活的写照,每日畅游在自己的小园子里,

品品躬耕之乐,不为红尘世事劳心伤神,闲来无事的时候在池边饮上几杯美酒,醉于形

更醉于心。这几句简单的景物描写里糅进点点叙事,更突出词人闲适从容的人生追求和

处世态度。

“都为自家,胸中无事。风景争来趁游戏”,词人仍然沿用上阕惯用的笔法进行描摹,

在静谧恬静的山林里每日围绕自己过活,心中没有任何牵挂,迷人的风景也争先恐后地

映入眼帘。词人抛去周遭庞杂的污秽和杂念,只管循迹山林,沉醉于山水,感受心灵与

大自然的契合。

这首词以通俗易懂、简单明了为特色,”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道出人生在

世,屈指可数,莫要虚度光阴,要及时行乐做自己想做的事、过想过的生活。此外这两

句还透露出一丝哀婉悲戚和几许慨叹光阴如梭的无奈之情。

词人在下句为如何度过余生作出了回答:“洞天谁道在、尘寰外。”人生过半,剩

下的每寸光阴,词人都打算在这至真、至善、至美的人间“洞天”度过,怡然自得、自

娱自乐的满足感跃然纸上。此句原本的语序应是“谁道洞天在尘寰外”,此处巧用倒装,

使全词韵脚押韵,格律一致,整体读起来有一种流畅的韵律美。全词从头到尾宏观抒情,

微观落笔,词人对山水的眷恋溢于言表。词中的一字一句淡雅温馨,洋溢着超然和闲适,

让人体味到心平气和的同时,也憧憬起那生机勃勃的山林生活。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

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

进行分析,明确诗句的手法,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

诗歌单项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

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

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17•【答案】【小题1】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小题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题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故答案为:

(1)以尔车来以我贿迁(重点字:贿)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重点字:奉)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重点字:沧)

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

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

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

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

《氓》名句积累: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2.桑之未落,其叶

沃若。3.于嗟鸠兮,无食桑意;于嗟女兮,无与士耽。4.桑之落矣,其黄而陨。5.不

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6.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

第20页,共25页

其德。

18.【答案】找准定位,实现人生价值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今天的发言题目是“找准定位,实现人生价值”。《大学》开篇说“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完善的境界)。知止而后有定”,这段话告诉我们,

只有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知道自己要什么,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株生长迅速的小草,长在农田里就是令农民讨厌的“荒田根草”,长在公园的空

地上就成了“地皮草”。因为位置不同,小草的价值就有了霄壤之别,这不禁让我们深

思,人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方可实现人生价值。

找准定位,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李白身上有一种游侠精神,他蔑视权贵,轻视翰林,大呼“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

丘”,他对自己的定位就是放浪形骸,纵情山水。衔觞赋诗,用双手捕捉瞬间的灵光;

云游四方,用双脚丈量天地的深广。同为唐朝才子的王维,既有坐看云起的闲情雅致,

又有经天纬地的韬略之才,他对自己的定位则是游刃于入世与出世之间,精妙地掌控着

为官与隐逸的平衡。李白和王维都深谙人生定位的真谛,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尽展才华,

名留青史。

找准定位,往往能柳暗花明,为你敞开一片新天地。

美国著名广告策划人黛•乔安娜曾经热衷于文学创作,可是一次次碰壁,被退稿,

被批评“你写作只是一种自我陶醉”的经历使她认识到,文学或许并不是属于她的天地。

全面剖析自己,她发现自己富有创造性的思维、独特的视角和超强的文字组织能力非常

适合广告策划职位。果然在那里,她的能力得到尽情发挥,她迅速成长为行业中耀眼的

明星。戴望舒的一句“你成不了诗人”让冯亦代放弃诗歌创作,把目光投向翻译领域。

身高问题让伊辛巴耶娃放弃体操,定位在撑杆跳项目上。更加准确的定位,为他们敞开

了一片更为宽广的天地,他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充分彰显。

找准定位,将小我升华为大我。

鲁迅先生把自己定位为“从旧堡垒中杀出来的战士”,反戈一击,既准且狠。弃医

从文,以求医治世人痼疾。以笔为枪,刀刀刺入封建残余的'心房;以文为鞭,恣意挞

伐,振出黑暗时代的警钟长鸣。阳明先生把自己定位为“圣贤”。他不屑于在钦定敕修

的四书五经中消磨人生,不甘心喝取程朱理学的余唾,他壁立崖岸,不为世迁,在亲身

经历中发明新的哲学奥义,并践行于戎马疆场,传道授业,泽被后人。

由此可见,找准定位对我们多么重要。适合自己的位置,就像平坦的大道,顺风的

船帆,助你抵达理想的彼岸。不适合你的位置则会成为束缚你的牢笼,禁锢你的手脚,

在你的眼前遮上一层阴霾,挥之不去。我们青年人应当擦亮眼睛,找准定位,去撷取成

功桂冠上最耀眼的那颗明珠。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

材料通过概述两位历史人物的作为以及他们的人生成就,引导考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

扣子”,思考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材料中秦始皇继承先辈遗志,奋发有为,结束

混战,一统天下;陶渊明回归田园,或躬耕南山怡情养性,或著书写文彰显志趣,成为

田园诗派的代表。两位历史人物具体的人生作为不同,价值各异;但都有明确的志向,

坚定的目标,都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写作时,可以从秦始皇的角度立意,认为人应该志向高远,在宏图大业中实现自己的人

生价值,而不能甘于平凡、碌碌无为;也可以从陶渊明的角度立意,指出评判一个人的

标准并不是他外在的功名利禄、声名事业,而应该以个人思想和灵魂的独立为标准。当

然,还可以在整体把握材料内涵的基础上,综合立意。

参考立意:

1.不甘平凡,在宏图大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2.只要思想独立,在哪里都能实现人生价值。

3.人生价值,不应由别人评判。

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

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

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做法:

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

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立

意的突破口。

②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

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

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

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

④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

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

第22页,共25页

⑤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

内容,并据此理清写作的线索。

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

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19~21.【答案】C、B、

【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