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方言 新华出版社出版_第1页
桐城方言 新华出版社出版_第2页
桐城方言 新华出版社出版_第3页
桐城方言 新华出版社出版_第4页
桐城方言 新华出版社出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阅读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桐城方言/叶濒,徐明翔主编.

北京:新华出版社,2017.11

ISBN978-7-5166-3684-8

Ⅰ.①桐…Ⅱ.①叶…②徐…Ⅲ.①江淮方言-方言研究-桐城

Ⅳ.①H172.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290332号

桐城方言

主编:叶濒徐明翔

责任编辑:李成封面设计:陈强

责任印制:董永德

出版发行:新华出版社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邮编:100040

网址:http://www.xinhuapub.com

http://press.xinhuanet.com

经销:新华书店

购书热线:010-63077122

中国新闻书店购书热线:010-63072012

照排:安徽省瑞隆印务有限公司照排中心

印制:安徽省瑞隆印务有限公司

成品尺寸:170mm×240mm1/16

印张:17字数:280千字

版次:2017年11月第1版

书号:ISBN978-7-5166-3684-8

定价:56.00元

图书如有印装问题,请与出版社联系调换:010-63077101

编委会主任刘中汉陆应平

编委会第一副主任谢文婕

编委会副主任潘利民江学潮戴波陈玉莲

张支南汪艾东

编委(以姓氏笔划为序)

方云龙叶濒华五六刘中汉江学潮张支南

严根发陆应平陈玉莲汪艾东周小郎徐明翔

黄学平谢文婕程玉启潘利民戴波

编委会办公室徐明翔华五六周小郎

主编叶濒徐明翔

副主编潘茜

编务赵晴川项并玉

搜集整理叶濒潘茜

特邀搜集(部分)

崔莫愁程鹏南新国徐庆寿黄志超潘静兰

黄莉叶月霞项文来吴昌银吴利春

绘画孙泉

摄影叶濒

特邀摄影项顺明沈佳鸣胡晓明吴纯杰何传伟

吴春富邓文秀江文理

序一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刘铁梁

桐城人杰地灵,地域文化丰厚精深。在这块沃土上辛勤耕耘,必有收

获。叶濒同志数十年来一直热衷于本土文化的挖掘与研究,成果颇丰,有著

作十多种。尤其是桐城歌的搜集与整理,对本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宏

扬起了重要作用。这次,他又与徐明翔等同仁们拿出《桐城方言》,这对研究

桐城方言,拓展桐城地方文化,无疑又是一件非常有益之举。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信息交际工具,社

会性、交际性和工具性意义都十分重大。我国是开方言研究先河的国家,解

放后国家大力培养专业人才,方言调查与研究活动不断举办,又将方言列入

国家级非遗,搜集整理与研究方言的成果琳琅满目,举世称赞。我们应当继

承这一传统,努力为方言研究园地增开新的花朵。

方言是汉语的地方变体,成因复杂,与这个地方的地理因素如江河、湖

泊、山岭、交通要道等,历史因素如移民、战争、旧的行政区划等紧密相关。

桐城位于安徽中部偏西南,东邻长江,西依大别山,有山有水,有田有地,古

道纵横,素有“七省通衢”之称。早在春秋时代,即称桐国。公元757年建县,

历时1200余年。其间,既有太平盛世,也有战争动乱。元、明时期,徽州和江

西等地移民大量涌入,把各方文化带到桐城,使本具得天独厚地理位置和悠

久历史积淀的桐城,文化更加繁荣。不仅造就了享誉世界的桐城派文学,还

孕育出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地方文化,无疑这里面就包含了丰富多彩

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桐城方言。

桐城方言属官话方言江淮次方言区,与紧邻的赣方言、楚方言一直在交

流中相互融合、渗透,各自都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改革开放后,人员流动性

加大,加上普通话的推广,教育的普及,共同语北京音的媒介熏陶,特征突出

的江淮次方言也在不断地起着变化。在这关键时刻,搜集整理原生态的桐

城方言,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恰在这时,《桐城方言》一书脱颖而出,十

分及时,值得赞赏,可喜可贺。

近些年出版的一些方言著作,大多是高校专家学者们的学术专著。《桐

城方言》一书主旨是抢救方言词,汇集方言词,为专家学者们研究桐城方言

提供尽可能多的原始资料,故注重收集词汇,将有史以来传承至今的方言词

汇尽力挖掘,筛选归纳的大多是土生土长的方言词,少数是谓之土语的常

言、熟语或民俗语,计收词汇六千余条,并配词条照片近四百幅。词汇量大,

涵盖面广,内容丰富,说是地方上的一种方言词典和民俗通书毫不为过。词

汇量在县(市)级方言集中相比,称得上名列前茅,体现出文化大邑的分量。

当然,作者说他们还没有把词汇搜尽,鱼打千千网,网网都有鱼,再给他们几

年时间,也未必能圆“尽”心愿。

给方言配上图片,目前尚不多见。那些历史传承下来的民俗事象和民

俗器物,有的已经湮灭再也见不到它们的踪影,有的虽存人间但也岌岌可

危,说不定要不了多长日子就会烟消云散。如能捕获它们的历史旧照,或拍

到它们现存的影像保存下来,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科学的明智之举。无论

对方言研究增加直观感,还是对诠释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均将起着不可忽

视的重要作用。

如何给方言词注音,目前仍是各抒己见。有人认为应注国际音标,有人

主张用五度值标调;实际工作中标汉语拼音的也不在少数;也有学者认为最

好不标音,让其原字原汁。该书作者择其后,考虑读者阅读方便,只是对一

些有必要注音的采用了汉语拼音,我们应尊重作者的观点。方言音系与北

京音系有点小异,也正好为研究者多添点新的研究内容。

以上说的这些,目的是想请大家看好桐城方言,关注桐城方言的研

究———从语音到语汇、语义、语法等完整语言体系的一系列的研究。桐城派

在清代绵延数百年,对当地百姓语言上的感化特别深切,单从这个层面上

讲,研究这个地方的方言,你肯定会兴致倍增,收益无穷。最后想说的是,

《桐城方言》是桐城特色文化系列书籍之第一种,不用说,接下去还会有第二

种、第三种,乃至更多。这些书的问世,将会给桐城文化增添不一般的分量,

同时也为安徽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实现做出积极的贡献。桐城文广新局此

举,抓到了点子,抓得及时且抓出了成效,值得鼓励与推崇。

是为序。

2016年12月10日

(作者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

序二

桐城市人民政府市长陆应平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中,由于各地域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的

不同,文化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方言是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语言

基础,是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和直接表现形式,“十里不同音,五里不同俗”,

体现的就是这种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同时,方言又是一个特定族群情感认

同的精神纽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传达的就是这种由方

言承载的对故乡、对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

桐城方言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范围,有不少特殊的方言词语,都与本地特

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习俗密切相关,它们是桐城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桐

城的民间故事、歌谣、谚语,地方戏曲的产生、传承与发展,桐城地域文化特色

的形成和彰显,都离不开方言土语的影响。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随着信

息化时代的来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频繁,对外交往密切,越来越

多的年轻人使用普通话,方言也越来越边缘化。如何在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

言、追求效率与传承传统文化之间找到平衡点,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令人欣慰的是,直到今天,桐城方言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不仅仍

在一定范围内广泛使用,发挥了较好的交际功能,而且不少方言信息仍储存

在老年人的记忆里,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得到传播,并通过文化工作者的搜

集整理,以文字、影像等形式记载了下来。这本由桐城市文广新局组织编写

的《桐城方言》一书,就是这项工作的最新成果。本书立足本邑及周边地区,

以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方言词汇为主要对象,词汇量多、信息量大,既揭示

了桐城地区的语言特征,又透过这些语言词汇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文化

生态。因此,不仅对语言、民俗、历史、社会等学科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同时对生活在本土和外地的桐城人系统了解、学习、传承桐城方言土语和乡

土文化,也将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希望桐城市文广新局和全市广大

文化工作者以更广的视野、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不断拓展新领域,推出

新成果,为人文兴市、文化强市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是为序。

2016年12月20日

记录桐城乡音留住文化乡愁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硕士都林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是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语言符号。桐城方言隶

属江淮官话黄孝片(《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既是桐城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又是桐城文化的灵魂体现。桐城方言虽然未像广东话保留了9个声调,然而

在声韵调的搭配、句式的特点、词汇的变化上,却拥有着自己不凡的魅力。

一、桐城方言的语音和语法

桐城方音的系统性研究应始于明末的方以智先生。方以智撰写的音书

《切韵声原》,虽是崇祯年间一部“存雅求正”的韵学著作,却极大地反映了那

个时代的桐城方音特点。该书大体是韵图,其余为方以智所阐述的音学观

点以及音韵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后孙宜志先生又对方以智先生的音书《切韵

声原》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方以智〈切韵声原〉与桐城方言》(《中国语

文》2005年第1期(总第304期)),且将《切韵声原》中的桐城方音与现代桐

城方音相对比,得出以下结论,深刻地反映了桐城方音从明末到现代的变

化。(如下图)

1.韵母的合并。从《声原》到现代桐城方言,韵母的变化主要在韵尾上。

列表说明如下:

咸深山臻宕江曾梗通

中古音犿/狆犿/狆狀/狋狀/狋/犽/犽/犽/犽/犽

切韵声原犿/狆犿/狆狀/?狀/?/?/?/?/犽

现代桐城方音狀/?

这说明桐城方言阳声韵和入声韵韵尾的演变是中古的曾梗摄的/?尾

先跟山臻摄的狀/狋尾合并,最后所有的阳声韵尾和入声韵韵尾合并为/?

尾。而不是中古咸深摄犿/狆尾先跟山臻摄的狀/狋尾合并。

2.声母的变化。声母的变化主要有四,列表说明如下:

泥与来尖与团知章组合口三等与见组合口三四等微母与喻母

切韵声原泥≠来尖≠团知章组合口三等≠见组合口三四等微母≠喻母

桐城方言泥=来尖=团知章组合口三等=见组合口三四等微母=喻母

《安徽历史述要》(1982):“方以智发表《文章薪火》,作为桐城派的滥觞,

钱澄之的《饮光先生文集》问世,树立了桐城派文章的楷模,他们已开桐城派

的先河……周始曰‘明清之际,以方以智为先驱,逐渐形成桐城派’(《皖志述

略》),是有缘由的。”由此可见,方以智不但是桐城方音研究的开拓者,更是

桐城派的先驱。其实,桐城派作为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文章语言从

来不缺桐城方言俚语,反之,桐城派的文化浸染,更是对桐城方言的发展和

桐城人语言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此后清代桐城人许惠撰《等韵学》,揭示了“深臻曾梗四摄阳声韵合流”、

“入声韵母分四类”、“影母、疑母开口一二等字声母合并”等诸多语音现象,

亦被耿振生先生证实该书反映的正是清朝江淮官话中的桐城方言音系

特点。

中古汉语共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其中,平上去都是高音的变化;入

声,不仅有音高变化,而且有音节上的变化。现代汉语普通话则是“平分阴

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四)声”,即平声分成了阴平和阳平,入声消失,原来属

于入声的字,归并入其余三(四)声。桐城方言虽处江淮官话区,然其至今仍

然保留着中古的入声,例如“百”、“读”、“八”等字。至于调值,张慧娟在《桐

城方言单字调声学实验研究》一文中,以实验语音学的方法,运用CoolEdit

Pro2.0,采用Praat软件,按照五度标记法,来归纳桐城单字方言声调的调

值。其实验发现,老派桐城发音与新派桐城发音具体调值已有所不同,然大

体调型趋势相同。阴平调值呈现为下降的特征,调值定位为51,阳平调值为

414,上声调值为323,去声调值为42,入声为短促声调,调值记为54。

语法上,桐城方言和普通话的语法差异并不大,然而还是有诸多现象值

得我们关注。江亚丽指出:“桐城方言‘把’有很多义项和用法为普通话所没

有,并保留了近代汉语‘把’的某些特点。动词‘把’有‘给、放、用、派、喂、嫁’

等语义。介词‘把’既能构成处置句,还可作工具语。在处置句中,否定副词

可以放在提宾介词和介词宾语之后,介词宾语可以放在句首充当主语。介

词‘把’可用在某些动词后,引进交付、传递等动作的接受者;还可表示行为

的对象;还可表方位、处所等。量词‘把’有明显地表示动量的意思,‘一把’

可以表示副词‘一起、一同’。助词‘把’有‘×把两×’(×为量词)格式,表示

近于‘两×;还有‘×把×’(×为量词)格式,表示程度深。”华紫武指出:“桐

城方言中的‘犞得(不)来’结构,‘犞得(不)来’结构就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一

类。桐城方言中‘犞得(不)来’结构有三种深层语义,这主要是动词‘来’的语

法化的结果。”除此之外,“着”字表示持续标记、叹词“嗟”的用法都是值得研

究和探讨的话题。

二、桐城方言的词汇特征

著名方言研究学者游汝杰先生曾说:“语言是文化的代码,特别是词汇

尤其明显。每一种语言都有它的文化背景,汉语的背景即是中国文化。”桐

城方言依托深厚的文都底蕴,而桐城派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

著述的丰厚清正,又为桐城方言词汇的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桐城方言词

汇形态多样、内容丰富,相对于普通话而言,差异较为明显。其主要表现有

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词形差异。词形即词的形态,是区别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的显

著标志。在构词语素上,桐城方言词汇与普通话就开始产生较大的差异,例

如“晒谷场”被称作“稻床”,如今“稻床”的说法在全国其他地方已经很难见

到,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下)确实有记载:“些的古老椅子,公子坐了,

其余也有坐椅的,也有坐凳的,也有扯张[稻床]来做杌子的,团团而坐,吃出

兴头来,这家老小们供应不迭。”然这里的“稻床”之义与桐城方言完全不同,

表示一种脱粒的农具。另“竹竿”被叫做“竹梢”,元代杂剧《西厢记》(绵搭

絮):“恰寻归路,伫立空庭,[竹梢]风摆,斗柄云横。呀!今夜凄凉有四星,

他不瞅人待怎生!”这里的“竹梢”指“竹子顶部向上生长与侧面向外生长的

部分”,也与桐城方言中的“竹梢”意义完全不同。

在附加成分上,桐城方言词汇与普通话在前缀上的差别并不大,但在后

缀上却差异明显,例如“头”虽然在普通话中亦可用为方位词的后缀,但在桐

城方言词汇中,显然比普通话运用频率要高得多,以“~头”最为常见。在普

通话中,有“里头”、“前头”、“外头”的说法,却没有“日里头”(白天)、“怀里头

(怀里)”、“山上头”(山上)等众多表达方式。“来”在桐城方言词汇中作为后

缀一般表示为“犞得(不)来”,例如“做得来”、“耍得来”、“唱不来”,这种说法

在普通话中也是很难找到的。

桐城方言中的ABB式形容词异常丰富,著名语言学家、语法学家朱德熙

先生将这类词称作为ABB式状态形容词,并认为从语法意义上看,状态形容

词带有明显的描写性。房玉清先生也说这些词比原式生动,或者程度有了

加强,或者含有某种感情色彩。ABB式形容词作为形容词的一种特殊形式,

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不过这是的ABB式构造只是并列式短语,例如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到了战国时期,并列式短语演

变成为述补关系的ABB短语,如“天白颢颢,寒凝凝只”(《楚辞·大招》)中的

“白颢颢”。桐城方言中的ABB式形容词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别主要在词根

“A”上,例如强拽拽(形容人比较精明)、淡寡寡(形容味道很清淡)、庸哒哒

(形容人比较傻)等,这种词根A在普通话中根本没有ABB式。

第二,词源差异。桐城歌方言保留了部分古汉语词语,例如“昼”,《说文

解字》中对于“昼”的解释为“日之出入,与夜为界。从画省,从日”,本义为

“白天”。如今,在我们的普通话中已经很少用到这个词了,而桐城人仍然将

“上午”称作“上昼”、将“下午”称作“下昼”。还有“蹲”,《说文解字》:“居也。

尸部曰。居,蹲也。是为转注。各本作踞也。以俗改正。又增一踞篆于蹲

后。今正而删之。《左传》“蹲甲而射之”。蹲,居也。引伸为居积之义。从

足。尊声。徂尊切。《十三部》。《山海经》作“譻”。可见“蹲”的本义为

“居”,而在当今,“蹲”大多数时候表示的是“两腿尽量弯曲,像坐的样子,但

臀部不着地:~下。~伏。~踞。~腿。”《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中收录该

词,见于哈尔滨、济南、牟平、徐州、南京、贵阳等地。其中,哈尔滨方言中的

“蹲”表示“腿、脚猛然蹬地,因震动而受伤。”“关押、坐牢”“待着或闲居”,牟

平方言中的“蹲”还可表示“老人不与成家的儿子在一起过而独立生活”,南

京方言亦有“居住”之义。“老板”这个词,我们在普通话中经常表示“工商业

的业主及其代理人”,而在旧时却是对丈夫的俗称。在桐城方言中,“老板”

仍然表示“丈夫”。济南话、太原话中的“老板”还可表示“对戏曲名演员或组

织戏班的演员的尊称”,柳州话中的“老板”还可表示“对团体中负责人的非

正式称呼”。

第三,词义差异。词义也称作词的语义,在语义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桐城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在词义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词汇意

义上的差异、语法意义上的差异。例如“想(不)到”,普通话中“想(不)到”表

示“脑子里(没)有一个想法”。桐城方言中虽也有该义项,但除此之外,“想

(不)到”还可以表示“得(不)到”,理性义范围要比普通话大,义域要宽。《现

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中收录“想到”、“想到綟”两词,但均无“得到”之义。“想

到”见于萍乡话,表示“估摸着”;“想到綟”见于萍乡话,表示“记起来了”。

“照”在普通话中有多种含义,①光线射在物体上;②对着镜子或其他反光的

东西看自己或其他人物的影像;③摄影;④画像或相片;⑤看顾;⑥按着;⑦

凭证;⑧知晓;⑨通知,通告;⑩对着,向着。“照”在桐城方言中,也有以上意

思,但除此之外,“照”还可表示“行、会、可以”。《现代汉语大词典》中收录

“照”,见于全国许多地区,但均未收及词义。《说文解字》中对“突”的解释

为:“犬从穴中暂出也。从犬在穴中。一曰滑也。徒骨切”,《汉语大字典》中

对“突”有三种含义:①忽然:~然。~现。~发。~变。~如其来。异军~

起。~兀。②超出,冲破,猛冲:~破。~围。~出。③烟囱:曲~徙薪。灶

~。桐城方言中除表示普通话中含义之外,还可以表示“煮东西”的意思,例

如“锅里在突稀饭,你要注意着点啊!”《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中收录“突”,

见于扬州、宁波、金华、西宁话,其中在扬州、宁波、金华话中表示“高于周围”

之义,西宁话中相当于“鼓”。但均无“煮东西”之义。又如“晗”,《集韵》中

“晗”为“晗,欲明也”。可见“晗”表达的意思是“天将明”。而在桐城方言中,

“晗”则表示天阴:今天是个晗天!“滚”在普通话中,可以做形容词、动词和

副词。作形容词时,表示:①从水,衮声。本义为大水奔流貌;②连续不断,

急速翻腾的样子;③圆的;而在桐城方言中,“滚”还可以表示“热”、“烫”的含

义,虽然在普通话中,当“滚”作动词时,有“水滚了”之说,但像“滚”作形容词

时,却无“滚水”之说,故意义范围比普通话要广。普通话中“嘈”有两种解

释:①喧闹;②指胃部难受,不舒服。在桐城方言中,“嘈”有以上两种义项,

也有“吃多了东西,胃里有点嘈!”的用法,但还可以表示“人因受委屈而在心

中产生的义愤”。《现代汉语大词典》中收录“嘈”一词,见于武汉、南京等多

地方话语,均未见“人因受委屈而在心中产生的义愤”此义。“刁”在普通中

多表贬义,其意为“狡猾,无赖、奸诈”,而“刁”在桐城方言中则多表褒义,表

示“机灵、乖巧”。又如“泡”,《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水。出山阳平乐,东北入

泗。从水包声。匹交切”,汉语大字典中“泡”作为名词时,①古水名。又名

丰水;②鼓起而松软的东西。作为形容词时,①盛大;②虚而松软的样子。

而在桐城方言词汇还可指的是“人想的说的做的都超越了客观实际”,表轻

浮之意,含贬义。“消”是一个形声字。《说文解字》中解释道:“从水,肖声。”

其本义为“消除;消灭”,可做动词,亦可做名词,而在桐城方言中,“消”还可

以作形容词,表示“脸皮薄”的含义。“喧”是一个形声字,作形容词。《汉语

大字典》将“喧”本义为“声音大而嘈杂。例如~哗。~闹。~嚷。~腾。~

嚣。~宾夺主。”,但在桐城方言中,“喧”除了该义项,还可以作动词,有“骂

人”的含义,例如“你把裤子弄脏了,你妈妈等会儿又要喧你了。”《现代汉语

方言大词典》中收录“喧”一词,见于乌鲁木齐、忻州、上海方言,其中忻州话

的“喧”表示“(猪用上唇)拱”,上海话中表示“狼吞虎咽地吃”。烧锅,旧时指

做烧酒的作坊,现指做饭。而桐城方言中,“烧锅的”还可以作名词,表示“妻

子、老婆”。桐城方言中“把”字意义丰富,组合能力也非常强大。普通话中

的“把”可以作动词、名词、形容词、介词、量词等,桐城方言除吸收以上用法

外,还延伸了多种词义。例如,“把”在桐城话中作动词时,还可以表示“把婆

家”(嫁婆家)、“把食”(喂食),作量词时还可以说“一把”(一起、一同),作助

词时还可以说“寸把”(表尺寸)。“好”是一个会意字,本义为“美,貌美”,可

作形容词、助动词和副词,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深,并带感

叹语气。在桐城方言中,“好”用于还可以相当于副词“多”,用在疑问句里询

问程度数量。例如“好长?”就表示“长度有多长”。

在世界上,每两个星期就有一种语言消亡,方言作为文化的活化石,也

同样面临着消亡的危机,桐城方言亦是如此。在讲好普通话的同时,我们同

样不能忽略方言的重要作用,文化越多的包容性越能显示出其魅力。悠久

的桐城文化孕育着桐城儿女,桐城方言记录下的是桐城乡音,留下的则是文

化乡愁。

2016年8月于武汉音乐学院

凡例

1.本书以“本邑”、“邑地”、“邑人”代替“桐城”、“桐城本地”、“桐城人”。

2.本书收录邑地方言词六千余条,大多为方言,少数常言、熟语或民俗

语。分两个部分,按自然、人物、动物、植物、器物、人生、生活、事业、特色、性

状、其他等分为十一个类别。

3.对一些不常见的字予以注音。为了读者阅读方便,采用汉语拼音

标注。

4.“□”为有音无字的字的标记,通常格式为:□[犾ì](有音无字)头:低着

头。例:他总是□头走路。

5.邑读异音的字分邑读异音和此处邑读异音。邑读异音的字格式为:

眼,本读[狔ǎ狀],邑读[ǎ狀]。邑读异音的字有:淹、家、伢、眼、讲、街等;此处邑

读异音字的读音只限本词条,先后有:伛、、被、哪、脍、掩、觉、闯、阉、、

抛、肉、间、交、咸、蔓、晏、今、明、下、岩、腾等。

6.多数词条作了一般性注释或介绍,少数较为详细。特别是有关民俗

词条,力求以简明的语言说清问题。

7.为词条显目,特在词前标上“☆”标记。

8.本书收录的以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方言词汇为主要对象。

9.为使读者直观了解词的含义,特配部分与词关联的图片(照片)。

11

目录

第一部分职业称!!!!!!!!!!15

人体

一、自然头部

头面!!!!!!!!!!!16

眼、耳、鼻、喉!!!!!!!18

日!!!!!!!!!!!!1目

嘴!!!!!!!!!!!!19

月!!!!!!!!!!!!2

躯干!!!!!!!!!!!19录

星!!!!!!!!!!!!2四肢

云!!!!!!!!!!!!

2手!!!!!!!!!!!!21

晴、阴!!!!!!!!!!!

3脚!!!!!!!!!!!!22

风、雨、雷电!!!!!!!!3性格、品行、素质

雾、露、冰、雪、霜!!!!!!4生性!!!!!!!!!!!23

地直爽、大方!!!!!!!!23

山、丘!!!!!!!!!!!5精明、能干!!!!!!!!23

圩畈、田野!!!!!!!!!8性急、泼辣!!!!!!!!25

湖、河、库、塘、堰!!!!!!9温顺、坚强!!!!!!!!25

腼腆、撒娇!!!!!!!!26

二、人物

风骚!!!!!!!!!!!26

称呼磨古、木固、腻麻!!!!!!26

人称!!!!!!!!!!!12傲慢、古怪、犟倔!!!!!!27

拖憨!!!!!!!!!!!28鸟儿音、八音话!!!!!!44

迟钝、呆板!!!!!!!!29水嘴、嚼经!!!!!!!!45

烧泡、糊刷!!!!!!!!29胡扯、抬杠!!!!!!!!46

吝啬、势利!!!!!!!!30嘴揣!!!!!!!!!!!46

阴险、凶恶!!!!!!!!31语气、疑问!!!!!!!!46

糊搅、蛮缠!!!!!!!!32综说!!!!!!!!!!!47

翻经、打拐!!!!!!!!33唱、叫、哭、笑!!!!!!!48

尖滑、懒惰!!!!!!!!34吵、骂、骂语!!!!!!!!48

祸害!!!!!!!!!!!34讽、夸!!!!!!!!!!50

皮癞、偷摸!!!!!!!!35行

哄骗、戳捣!!!!!!!!36头、手!!!!!!!!!!51

混世、现世!!!!!!!!37观、闻!!!!!!!!!!52

录耳软、无常!!!!!!!!37吃、喝、爱、吻!!!!!!!53

懵懂!!!!!!!!!!!38走、跑!!!!!!!!!!55

孬傻、昏庸!!!!!!!!39坐、卧!!!!!!!!!!57

思、言、行玩、斗!!!!!!!!!!58

思健康

思维、心想!!!!!!!!40壮体、弱体!!!!!!!!60

记性、劳神!!!!!!!!40疾病、医疗!!!!!!!!62

生气、怄气、怨恨!!!!!!41

三、动物

惧怕、尴尬!!!!!!!!42

知晓!!!!!!!!!!!42野兽!!!!!!!!!!!!66

言禽畜!!!!!!!!!!!!66

直言、善说!!!!!!!!43鸟类!!!!!!!!!!!!68

散喳嘴、说大话!!!!!!43鱼虾!!!!!!!!!!!!69

叉家婆、颠嘴姑!!!!!!44蛇虫!!!!!!!!!!!!70

丧葬!!!!!!!!!!!108

四、植物

迷信!!!!!!!!!!!111

林、竹、果木!!!!!!!!!72

七、生活

农作物!!!!!!!!!!!75

瓜菜!!!!!!!!!!!!77衣物

花草!!!!!!!!!!!!78布、衣、被!!!!!!!!112

鞋、帽!!!!!!!!!!115

五、器物

农具!!!!!!!!!!!!81主、副食!!!!!!!!!117

家具!!!!!!!!!!!!83菜肴!!!!!!!!!!120

炊具、餐具!!!!!!!!!88烟、酒、茶!!!!!!!!123

匠人具!!!!!!!!!!!席规!!!!!!!!!!126

90

渔具!!!!!!!!!!!!91住建录

房舍!!!!!!!!!!127

材料!!!!!!!!!!133

第二部分

交通

车船!!!!!!!!!!

六、人生135

路桥!!!!!!!!!!137

识理!!!!!!!!!!!!93穷、富!!!!!!!!!!!140

男女、婚姻!!!!!!!!!94

八、事业

乱性!!!!!!!!!!!!98

生育、育儿!!!!!!!!!99学习!!!!!!!!!!!141

岁月、寿辰!!!!!!!!!101劳动!!!!!!!!!!!144

节日!!!!!!!!!!!102农事!!!!!!!!!!!149

信仰!!!!!!!!!!!105办事!!!!!!!!!!!151

机遇!!!!!!!!!!!107交往、处事!!!!!!!!!159

理财!!!!!!!!!!!165

部分方言词图片

文体!!!!!!!!!!!170

工艺!!!!!!!!!!!175职业!!!!!!!!!!!200

农具!!!!!!!!!!!202

九、特色

家具!!!!!!!!!!!204

人杰!!!!!!!!!!!179炊具、餐具!!!!!!!!!211

地灵!!!!!!!!!!!181匠人具!!!!!!!!!!213

民俗!!!!!!!!!!!183渔具!!!!!!!!!!!215

婚姻!!!!!!!!!!!216

十、性状

生育、育儿!!!!!!!!!218

大、小、多、少!!!!!!!!185节日!!!!!!!!!!!219

泡、松、嫩、软!!!!!!!!186布、衣、被!!!!!!!!!221

录粗、细、硬、糙!!!!!!!!186鞋帽!!!!!!!!!!!223

洁净、脏乱!!!!!!!!!187主、副食!!!!!!!!!!224

干燥、潮湿!!!!!!!!!188菜肴!!!!!!!!!!!225

温暖、寒冷!!!!!!!!!188烟、酒、茶!!!!!!!!!227

颜色!!!!!!!!!!!189房舍!!!!!!!!!!!228

气味、味道!!!!!!!!!190材料!!!!!!!!!!!232

程度、份量!!!!!!!!!191交通!!!!!!!!!!!234

劳动!!!!!!!!!!!237

十一、其他

农事!!!!!!!!!!!241

季节!!!!!!!!!!!195文体!!!!!!!!!!!244

时间!!!!!!!!!!!196工艺!!!!!!!!!!!247

方位、空间!!!!!!!!!

198后记!!!!!!!!!!!250

动态!!!!!!!!!!!199

一、自然

晒,让人有晒“炸”了的感觉。兆示天

天气有变。

☆花花太阳:云缝里时隐时现的

日太阳。

☆火晒:最强烈、最毒辣的阳光。

五更头:五更天。五更即天快☆天狗吃日头:日食。

要亮的时候。☆倒阴:建筑物等遮挡阳光产生自

☆东上发蒙:拂晓。的阴影。

☆天麻亮:拂晓。☆隐之亮:光线受阻后亮度然

☆蒙蒙亮:清晨。减弱。

☆清儿巴早:清晨。☆东晒:指房屋朝东的墙壁,上

☆清早八早:清晨。午受到强烈阳光的照射。

☆上昼:上午。☆西晒:指房屋朝西的墙壁,下

☆天光:天亮。午受到强烈阳光的照射。

☆日头:太阳。☆老天:苍天的俗称。将天拟

☆日里:白天。人化。

☆青天白日:白天。☆老天娇得很:喻天气说变就

☆日上:白天。变,变幻无穷。

☆中时:中午。☆天太翘了:指天气一直高温,

☆中时窠:中午。无雨,大旱。

☆大干[犵ā狀]不过七月半:指一

☆雷火太阳:最亮最毒的太阳。般年成干旱的天气不会一直持续到

☆风火雷:①指太阳一出来就很农历七月十五日之后。

厉害;②指做事心里急、速度快。☆太阳扳山口:指太阳快要下

☆响晴天:天空万里无云。山了。

☆太阳炸人:雨后太阳突然灼☆太阳縸[狋ū]下去了:縸,掉下

意。《篇海》:他骨切,音"。滑縸也。星

即太阳下山了。

☆勺[狊犺狌ó](邑读)子星:北斗

月星。因北斗七颗星连在一起就像一

把勺子,故俗称。

☆蛾眉月:新月。俗语:“初三初☆车水星:南斗星。由南天星空

四蛾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六颗明亮的主星组成。因形似人间

☆毛毛月:每月初刚起的月亮。车水,故俗称。

☆天狗吃月:月食。☆犁尾星:天亮前,东边天上像

☆下[犺à](邑读)晚些:傍晚。犁尾形的星座。

☆下[犺à](邑读)黑些:傍晚。☆过梢星:启明星,又称金星。

一☆挨晚上:将要天黑。☆过天星:启明星。

☆打麻影子:快要天黑。☆锅儿星:启明星。

自☆绕影子:天快要断黑。☆扫帚星:又称扫把星,即彗星。

撒麻影子:快要断黑。☆贼星:流星。因其坠落速度奇

然☆

☆压丝亮:只有一丝丝光亮,喻快如“贼”,故俗称为“贼星”。

天马上断黑。☆天河:银河。又称银汉、星河、

☆擦黑:天刚黑。星汉、云汉,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

☆乌麻黑:天全黑。色亮带。

☆断黑:天已全黑。☆天火落丝:陨石。又叫落

☆煞黑:天已全黑。火球。

☆月黑头:农历每月十七至十九

日初入夜时的黑暗。云

☆漆黑麻乌:夜黑。

☆漆乌麻黑:夜黑。☆□[犵à狀犵](邑读。同“杠”音,

☆乌漆麻黑:夜黑。有音无字):虹。

☆黑漆漆的:黑得很。☆□[狋狌à狀](邑读。有音无字):

☆黑秋秋的:黑得很。虹。邑西早期的一种叫法。

☆黑窿窿的:黑得很。☆双虹:双层彩虹。农谚“早西

☆夜底:晚上。暮东,洪雨大通”,是说早晨虹出西

☆多多一晚上:很晚的时候。方,傍晚虹出东方,都会下雨;“东虹

日头西虹雨”。

☆火烧天:太阳起山或下山时,☆晗雾天:晗,《集韵》中解释:

天空中出现的红色云彩。“晗,欲明也。”而邑地“晗”则表示“天

☆彩霞:彩色的云。将阴”。晗雾天即有薄雾的、阴不阴

☆鲤鱼斑:一种像鲤鱼鳞片样的晴不晴的天气。

云彩。农谚“天上起了鲤鱼斑,晒稻☆天晗下来了:天阴下来了。

不用翻”。☆哈乌天:阴沉沉的天。

☆乌云投河:多发生在夜间,一☆乌啊子天:阴天。

片乌云投入银河,就会突降暴雨。☆麻乌天:阴天。

☆乌云掉河:即乌云投河。☆没有天:指没有晴天。

☆乌云接日:晴天半下午时分突☆哭哭子天:说下雨就下雨

然有乌云遮住太阳。农谚“乌云接日的天。

接得高,有雨在明朝”。☆回潮:因空气潮湿,物品返潮。

☆暴头云:风暴前突然聚集的多指梅雨季节。

云朵。☆盐回滴卤的:返潮。自

☆云堆子:云朵堆集在一起。

☆云影子:云的踪迹。例:天空风、雨、雷电然

蓝得一望无际,连一滴云影子也不

见了。☆捂之风:因障碍物阻挡而使空

☆天洞下来了:天空乌云密布,气变得不流畅。

快要下雨的样子。☆不朗风:不通风。

☆雨云:兆示马上就要下雨的☆悠悠风:小风。

乌云。☆风朗当的:空气流畅、微风轻

拂的样子。

晴、阴☆活闹风:空气流畅,阵风时来。

☆转箍溜风:旋风。

☆响晴天:特别晴朗的天。☆狂风:暴风。

☆朗爽天:晴天。☆风口子:山峰或建筑物形成的

☆朗散天:晴天。汇风口。夏天纳凉时风口子最凉快,

☆开天:雨止,转多云或晴天。冬天却非常冷。

☆天烂散了:乌云散开,天空☆龙吸水:也说“龙挂尾”,即龙

放晴。卷风。

☆阴暗天:阴不阴晴不晴的天☆乌风黑暴:转瞬间乌云翻滚刮

气。秋季称“秋半天”。起暴风。

☆戗[狇犻ā狀犵]风:逆风。☆暴头:雷阵雨。

☆瓢泼雨:特大暴雨。

☆作燥:天气反常闷热。☆和天倒:特大暴雨。

☆作天变:指刮风、下雨前的天☆打风暴:强雷阵雨。

气异常变化。☆雨落戗[狇犻ā狀犵]了:特大雨,发

☆天压人:空气湿度大,致人身了疯的雨。

体不适。☆蒙[犿ē狀犵]下:一个劲地下雨,

☆落雨:下雨。连续不断地下雨。

☆朦烟子:很小很细的雨。☆打雹籽:雷阵雨时下的冰雹。

☆雾朦烟子:朦朦细雨。☆起蛟:特大暴雨造成的山体滑

☆雾辣子:烟雨。坡,或山洪暴发卷起的泥石流。此种

☆乌麻子雨:朦朦细雨。特大自然灾害,旧时人们迷信,认为

☆撒弹灰雨:雨量很小,仅淋湿是蛟龙造成的。

自地表灰尘。☆淹掉了:水淹没意。

☆几蹦雨:蹦,阵意,即几阵雨。☆挫掉了:指圩堤溃破后圩内受

然☆一蹦子雨:一阵雨,一会儿雨。到的洪涝灾害。

☆几再雨:再,阵意,即几阵雨。

☆浇菜雨:雨量不大,只够浇一☆打雷:云层放电时产生的

次菜地。响声。

☆一交车:一交车即用水车向稻☆轰雷:打雷。

田里灌了一次水,指20~30毫米☆打炸雷:特别响的雷。

雨量。☆打闷雷:响声沉闷的雷。

☆动之淌:即雨下在地面上形成☆掣[犮犺è]壑[犺è]:云层放电时

了流水。产生的强光,即闪电。

☆水生生的:①雨水中的路面☆扯壑:①闪电;②指动作极快

状;②食品或其他物质饱和了水分。或时间极短。

☆雨往里:雨中的间歇。

☆雨空子:雨中的间歇。雾、露、冰、雪、霜

☆扯连阴:一连几天小雨不停。

☆落之不开天:连续不断地☆雾露:又称雾露子,雾中形成

下雨。的露水珠。

☆牵溜流:喻雨下个不停。例:☆露水:露珠。

这雨牵溜流地下了一天。☆星露:星夜形成的露水。

而上,渐入佳境,两岸苍峰翠谷,蓊郁

☆烟蒙蒙:极重的雾霾。莽莽,千岩竞秀,雄丽多姿。有风景

☆瀚雾天:雾沉沉的天。名胜数十处,尤以历史名人遗存为

☆下黄沙:沙尘暴。甚,如北宋大画家李公麟的“龙眠山

庄”,明代大司马孙鲁山的“椒园”,明

☆落雪:下雪。代大学士何如宠的“别峰庵”,清代大

☆雪子:冰雹。学士张英的“赐金园”,张英、张廷玉

☆落雪雹子:下冰雹。的大小宰相陵园等。自然景观有碾

☆落雪子:下雪子。玉峡、百步绕云梯冲、颂嘉岭、璎珞

☆落凌子:下冻雨。崖、观音崖、黄草寨、龙井瀑布等。另

☆结清光凌子:指树枝或屋檐上有百步绕云梯冲摩崖石刻及椒子崖

结成的清光闪闪的冰锥。摩崖石刻群。

☆上冻:指结冰,也说“冻冰冻”。☆龙眠山庄:为李公麟晚年归隐

☆清风冷冻:指阴冷结冰的之所,位于西龙眠山李家畈,坐北向自

天气。南,背依高山,面临平畴,门前有一元

☆开烊[狔á狀犵]:化冻。宝形池塘。明末桐城文士孙中夔《过然

李公麟山庄旧址》诗云:“居山庄犹

地在,看园林转移。山川浑日旧,花鸟

自今时。月散花椒影,烟沉兰竹枝。

山、丘闲来搜胜迹,登眺客心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