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等三地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甘肃省庆阳市等三地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甘肃省庆阳市等三地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甘肃省庆阳市等三地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甘肃省庆阳市等三地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甘肃省庆阳市等三地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60分)。1.有关内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内力作用都很剧烈B.内力作用都很缓慢C.内力作用有的剧烈,有的缓慢D.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说明了内力作用进行很快【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它使地表形态变得高低起伏。内力作用有的缓慢,如山脉的形成;有的剧烈,如火山爆发,因此C对,A、B错。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说明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缓慢改变,D错。故正确答案为C。2.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了地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内力起建设作用,外力起破坏作用B.内力总是使地表高低起伏,外力总是使地表趋向平坦C.高山地区以内力作用为主,平原地区以外力作用为主D.内、外力作用是同时起作用的,一般地说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答案】D【解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了地形,内外力是同时进行的,一般来说,内力作用为主导作用,D正确、AC错误;内力作用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总趋势是使地表趋向平坦,但不是“总是”,B错误。故选D。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能B.东非大裂谷和美洲五大湖均由内力作用形成的C.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D.外力作用的强度和速度都较内力作用小而缓慢【答案】C【解析】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太阳辐射能属外力作用,A错;东非大裂谷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美洲五大湖是因冰川侵蚀而成,属外力作用,B错;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把高山削低,把洼地填平,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于平坦,C对;外力作用的强度和速度并不是都较内力作用小而缓慢,D错。故选C。下图示意某地地质剖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4.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依次是()A.向斜、背斜、断层 B.断层、向斜、背斜C.背斜、向斜、断层 D.背斜、断层、向斜5.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A.地壳下降—沉积—褶皱—断裂—岩浆侵入B.沉积—地壳下降—褶皱—岩浆侵入—断裂C.地壳下降—褶皱—沉积—断裂—岩浆侵入D.沉积—地壳下降—岩浆侵入—断裂—褶皱6.丁处山岭的形成原因是()A.沿背斜顶部裂隙侵蚀而成B.因向斜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C.因背斜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D.沿向斜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答案】4.C5.A6.B【解析】【4题详解】读图,根据岩层的形态,甲处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乙处岩层向下凹,是向斜构造。丙处岩层有明显错动和位移,是断层构造。三处的地质构造依次是背斜、向斜、断层,C正确,ABD错误。故选C。【5题详解】沉积岩层形成,只能先在低洼处沉积,所以先是地壳下降,然后才有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层,BD错误;沉积岩层受水平挤压,形成褶皱构造。断层两侧岩层形态相似,位置有明显错动,说明断层形成的晚。图中侵入岩没有错动和位移,说明是在断层之后形成,A正确,C错误。故选A。【6题详解】读图,丁处山岭是向斜构造,AC错误;形成原因是向斜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B正确;图中向斜槽部无裂隙,D错误。故选B。7.下列关于下图中岩层结构形成过程的描述,最合理的是()A.沉积→断裂→褶皱→侵蚀→下沉→沉积B.沉积→褶皱→断裂→侵蚀→下沉→沉积C.沉积→侵蚀→褶皱→下沉→断裂D.断裂→褶皱→上升→侵蚀→沉积【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结合图示分析,该区域先形成沉积岩层,后期经褶皱后断裂;然后在褶皱面上侵蚀之前先地壳抬升,受到侵蚀作用,然后地壳下沉又接受新的沉积作用,故选B。8.下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A.①B.② C.③ D.④【答案】C【解析】①作用形成岩浆岩是冷却凝固作用,A错误;②作用形成沉积岩是外力作用,B错误;③作用形成变质岩是变质作用,C正确;④作用形成岩浆是重熔再生作用,D错误。故选C。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9.软流层存在于()A.岩石圈之上 B.莫霍界面之上C.岩石圈之下 D.古登堡界面之下10.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字母C代表()A.岩浆岩 B.沉积岩C.变质岩 D.火山岩11.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箭头①代表()A.喷发冷凝 B.外力作用C.变质作用 D.重熔再生【答案】9.C10.C11.C【解析】【9题详解】根据课本定义,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形成岩石圈,所以软流层存在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以下,C正确、A错误;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分界面,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分界面,BD错误。故选C。【10题详解】图示A为岩浆作用而生成,故判断为岩浆岩;C由已经生成的岩石在地下深处经变质作用而形成,故判断为变质岩;B为地表裸露的岩石经过外力作用,固结成岩而生成,所以是沉积岩。故选C。【11题详解】图示②为岩浆生成岩浆岩,故判断为冷凝作用;③为形成沉积岩的作用,所以是外力作用;①表示已经生成的岩石在地下深处经变质作用而形成变质岩,故①为变质作用。④为岩石重新变为岩浆的作用,为重融再生作用。故选C。12.读关于大气运动的简图,图中数码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A.①极地高气压带 B.②副热带高气压带C.③东南信风带 D.④副极地低气压带【答案】C【解析】读图,据大气运动特点可知,①、②为副极地低气压带,A、B错误;③为南半球近地面的东南信风带,C正确;④垂直方向盛行下沉气流,可判断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故选C。13.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球近地面共有6个气压带、6个风带B.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C.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总是比低气压带低D.南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风向相同【答案】B【解析】全球有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其中七个气压带中有四个高压带,三个低压带,A错误;一般高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形成晴天,低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容易形成阴雨天气,B正确;副热带高压带的气温比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温度高,C错误;30-60°之间的近地面风带是西风带,北半球风向是西南风,南半球风向是西北风,D错误。故选B。14.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有规律的南北移动,其原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海陆分布的影响C.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D.各纬度间的冷热不均【答案】C【解析】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全球气压带、风带也会随之南北移动;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气压带、风带随之北移;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气压带、风带随之南移,C正确。故选C。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15.上图所示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该纬度带近地面盛行风向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6.在大陆西岸常年受该纬度带盛行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答案】15.A16.D【解析】【15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纬度自南向北增大,故为北半球,该纬度为中纬度,盛行西风,根据三圈环流图,西风在此处为西南风向,据此结合图示信息选A。【16题详解】结合上题,该盛行风向为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在大陆西岸常年受该纬度带盛行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选D。读“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17.图中c气候类型为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18.关于四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a气候类型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 B.b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热带大陆东岸C.c气候类型常年手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D.d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答案】17.B18.D【解析】【17题详解】读图可知,c地1月气温高,接近28℃,降水量大约为50mm;7月气温约为5℃,降水量为200mm,明显为冬季多雨,因此其应该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所以B选项正确。【18题详解】结合图示可知a冬夏季气温高且变化小,降水量丰富变化也小,应该是热带雨林气候,是单一的赤道低气压控制形成的,故选项A错误;b气候冬夏温差小均高于0℃,且降水量变化小,应该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大陆西岸,B错误;c气候冬夏温差较大,但冬季气温高于0℃,且为冬季多雨,应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不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C错误;d气候夏季气温为30℃,降水量达300mm,说明其夏季高温多雨,D正确。故选D。下图示意某时刻某区域的天气系统,预报M地将有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据此完成下题。19.N地的风向为()A.西北风 B.东北风C.东南风 D.西南风【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M处附近有锋面,则图中闭合等压线应为气旋(低气压),因此N处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由气压高处指向低处)大致由南指向北;题意表明,预报M地将有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表明冷锋天气系统即将影响M地,因此M地附近的锋面为冷锋且向东南移动,根据该冷锋移动方向判断,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N处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一个锐角,形成西南风,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二、填空题(40分)。20.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8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2)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是____,成因是____。(3)分析图示地区2008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其对地貌的影响。(4)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的分布特点是____,原因是____。【答案】(1)A处位于支流上游,河流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呈“V”型。B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侧蚀作用加强,河谷展宽,河床横剖面呈槽型。(2)冲积扇河水流出谷口,地势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形成。(3)变化:林地减少,耕地增加。影响: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4)沿河、沿海岸分布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的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从图中看A地位于河流上游,等高线密集,地势落差大,河流向下侵蚀作用强,河谷呈“V”形;B地位于河流下游,等高线相对稀疏,河流侧蚀作用强,河谷展宽,河谷呈槽形。【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图中C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典型地貌为冲积扇,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称为冲积扇。【小问3详解】根据图示信息,从图中看2008年林地和草地1949年减少,耕地面积增加;影响:森林、草地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森林草地面积减少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小问4详解】从图中看聚落主要沿河和沿海岸线分布;原因可从地形、土壤、水源、交通等方面来分析;沿河沿海地区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建设;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的发展。21.某大学地理系的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地貌名称:A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2)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三亚进行的,你认为他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______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3)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海拔最高的一个”据此,你认为他绘制的应是_______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4)下列成语本意与其所表现的外力作用相对应的是()A.飞沙走石——固结成岩作用B.水滴石穿——侵蚀作用C.泥沙俱下——搬运和堆积作用D.山崩地裂——风化作用【答案】(1)风蚀蘑菇河口三角洲(2)B海水侵蚀作用(3)C冰川侵蚀作用(4)B【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图中所展示的素描图以及所学的地理知识可知,A表示风蚀蘑菇,D表示河口三角洲。【小问2详解】三亚地处沿海地区,受海水侵蚀较大,形成海蚀崖和海蚀柱,B图符合该地景观。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海水的侵蚀作用。【小问3详解】根据C图的素描可以看出,该地为山地地形,多角峰,U型谷,故为冰川地貌,冰川地貌多分布在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符合乙同学的描述。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冰川侵蚀作用。【小问4详解】飞沙走石,表现的是风力的侵蚀和搬运作用,A错;水滴石穿表示的是侵蚀作用,B正确;泥沙俱下,多表示流水的侵蚀作用和搬运作用,C错;山崩地裂主要表示的是内力作用,D错。故选B。22.读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图,回答下列问题。(1)三圈环流:a是______;b是中纬度环流;c是______。(2)气压带:A是赤道低气压带;C是______;E是副极地低气压带;G是极地高气压带。(3)风带:B信风带;D是______;F是极地东风带。(4)形成气压带和风带的因素:______和动力因素。(5)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和风带随______的移动而移动;对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______,位置偏北;冬季南移,位置偏南。(6)气压带和风带还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夏季亚欧大陆上的______和北美大陆上的北美低压将______切断,形成位于北太平洋的______和北大西洋的亚速尔高压。冬季亚欧大陆上的______和北美高压将______切断,形成阿留申低压和冰岛低压。【答案】(1)低纬环流高纬度环流(2)副热带高气压带(3)中纬西风带(4)热力因素(5)太阳直射点北移(6)亚洲(印度)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威夷高压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解析】【小问1详解】图a、b、c环流分别是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小问2详解】图中A位于赤道地区为赤道低气压带;C位于30°N,是副热带高压带;E位于60°N,是副极地低气压带;G位于北极地区,是极地高气压带。【小问3详解】D风带位于中纬度的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盛行西南风,为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小问4详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因素主要有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其次是地转偏向力。【小问5详解】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南移,位置偏南。【小问6详解】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夏季北半球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气温高,形成亚洲(印度)低压和北美低压,将副热带高压带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的亚速尔高压;冬季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气温低,形成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和北美高压,将副极地低压带切断,使副极地低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的冰岛低压。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①、②处气候类型名称,说出②地气候的影响因素。(2)说明气压带、风带对③地气候的影响。每年,上百万头斑马、角马等动物会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草原和肯尼亚的马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