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至唐中叶儒家经学的发展_第1页
魏晋南北朝至唐中叶儒家经学的发展_第2页
魏晋南北朝至唐中叶儒家经学的发展_第3页
魏晋南北朝至唐中叶儒家经学的发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魏晋南北朝至唐中叶儒家经学的发展

一、两晋春秋学注疏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魏晋时期的经典有不同的看法。清人皮锡瑞认为:“经学盛于汉,汉亡而经学衰。”(p141)近人章太炎则认为:“魏晋两代,说经之作,虽精到不及汉儒,论其大体,实后胜于前。”(p96)事实上,由于汉代经学具有政治上的功利色彩,喧闹过后的经学非但没有衰微,反而更多在平静与理性的环境下发展着。在魏晋南北朝至唐中叶的六个世纪里,经学经历了恢复与发展、分离与整合、创新与蜕变几个不同的阶段。魏晋时期经学的恢复与发展是持续不断的,最终形成了春秋左氏学一枝独秀的局面。首先,从政治政策上看,此间各封建政权继续奉行儒学治世的政策。魏文帝黄初元年(220),曹魏刚刚建国便恢复了以儒经为内容的太学教育。黄初五年,魏文帝颁布五经课试法,并置《春秋》、《谷梁》博士,春秋学因此得以恢复。西晋王朝更以经学立国,倡导儒学。九州之中,师徒相传,学士如林。不过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使经学遭一大劫。《隋书·经籍志》描述了“春秋”经学遭乱后的恶果:“……《公羊》、《谷梁》,但试读文,而不能通其意。后学三传通讲,而《左氏》唯传服义。至隋,杜氏盛行,服义及《公羊》、《谷梁》浸微,今殆无师说。”(p933)晋室南渡,偏安江左。士族名流开始对“永嘉之乱”进行反思。此时期统治者欲整顿世风,玄风势头有所抑制,经学得到了发展。东晋元帝建武元年(317)设立太学,并很快恢复了经学博士制度。1其次,从学术上看,两晋时期春秋学左氏学出现了一枝独秀局面。《隋书·经籍志》记载:“晋时,杜预又为经传集解。谷梁范宁注、公羊何休注、左氏服虔、杜预注,俱立国学。”(p933)两晋时期《春秋》三传的注疏成果并不逊于前人,有名可查的至少有五十余部。在两晋春秋学注疏中,杜预《春秋左传集解》、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堪称两部标志性的成果。特别是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影响深远,成为后人研读《左传》的基本参考资料,更是稽考两汉《左传》学的重要凭藉。2杜预“博学多通”,(p1025)是西晋的开国元勋,又是灭吴的功臣,更是影响深远的经学家。他以《春秋》经为纲,与《左传》的年份相比附,创立了“以传附经”的《春秋》经传体例。杜预所撰《春秋左传集解》汇集前人注释,以传释经,把《春秋》经文与《左氏春秋》合为一书,通过这种方式确立《左传》解读《春秋》经的权威地位。杜预强调《春秋》经的史书性质,重视字义训诂和典章地理的研究,主张春秋学应该“守丘明之传”。由于杜预崇高的学术地位,所撰《春秋左传集解》整整左右了身后四个世纪的春秋学传承,使得《左传》学成为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显学,在经学中取得了无可撼动的主流学派的地位。与西晋杜预力挺《春秋》左氏学不同,东晋范宁则发展了《春秋》谷梁学,所撰《春秋谷梁传集解》与唐初杨士勋《春秋谷梁传注疏》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春秋谷梁学派的代表作。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继承了春秋谷梁学派“民为君本”的理念,不把灾异的发生与惩戒人事作连结,并加入了时代因素,要求重视民生。春秋谷梁学派这些思想对渴望社会安定的人们有着一定的吸引力,对统治者凝聚人心也有积极的作用。在学术上,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提出了“择善而从”、“据理以通经”的基本治学态度,这比广纳他说的扩张式解经,层次又更进一步,而范宁打破三传界限以解《谷梁》的作法,对中唐啖助学派亦不无启迪之功。3春秋公羊学理论体系早在西汉董仲舒那里便已完善了,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动荡与分裂,使倡导“大一统”理论的春秋公羊学理论失去了社会基础,因而此间《公羊传》不及《左传》、《谷梁传》那样有影响。但在注疏学兴盛的大背景下,魏晋南北朝时期公羊学仍以注疏的形式延续着,不曾断绝。二、“天下之中”的南北经营机制由于政治、地理与文化的多重因素,南北朝经学逐渐分离为南学与北学,呈现为南北分离的格局,就象皮锡瑞概括的那样:“自刘、石十六国并入北魏,与南朝对立,为南北朝分立时代;而其时说经者亦有‘南学’、‘北学’之分。此经学之又一变也。”(p170)北学继承汉儒学风,章句多以郑氏为宗。4《春秋三传》中师承郑氏的《左传》服虔注受到普遍遵从,于是北方呈现出《左传》一枝独秀的局面。《公羊》、《谷梁》二传则不为北方儒者重视。杜预的《春秋左传集解》顽强地在齐地流行。与北方相比,南方社会安定,学术也颇为宽松自由。南渡的世家大族深受魏晋玄学的熏陶,尤其在佛学影响下,经学在南方开始演变为玄学化和佛学化的“南学”。(p179)南学从谈玄到辩佛,重义理的风气十分浓厚,加之南方帝王大有挺佛之意,因此较之北方汉晋经学传诵不衰的局面,南朝经学除在梁武帝前期有所发展,多数时间不及北学兴盛。南学中春秋学衰落迹象明显,《春秋三传》中《公羊》、《谷梁》虽存,已无师传。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因与汉儒师说有异,故得盛行于江左。南学的学术风格走着“兼通”和综合的道路,此间主要的春秋学家有徐遵明、崔灵恩、虞僧诞、沈文阿、王元规等。进入隋唐时期,随着南北分裂局面的结束,南北经学复归统一。然而,经学的统一与南北政治的统一走着不同的道路,在主导关系上正好相反,政治上北方人统一了南方,学术上则南学统一了北方。正如皮锡瑞所说:“学术随世运为转移,亦不尽随世运为转移。隋平陈而天下统一,南北之学亦归统一,此随世运为转移者也;天下统一,南并于北,而经学统一,北学反并于南,此不随世运为转移者也。”(p193)在学术文化上北方人重南学,南方人轻北学。何以会出现这样的新局面呢?皮锡瑞的解释如下:“经本朴学,非颛家莫能解,俗目见之,初无可悦。北人笃守汉学,本近质朴;而南人善谈名理,增饰华词,表里可观,雅俗共赏。故虽以亡国之余,足以转移一时风气,使北人舍旧而从之。”(p193~194)北学并入南学的原因是复杂的,根本原因在于南方文化的发展适应了社会的需求,舍旧从新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正如皮锡瑞所说那样:“当南北朝时,南学亦有北人,北学亦有南人。如崔灵恩本北人,而归南;沈重本南人,而归北。及隋并陈,褚晖、顾彪、鲁世达、张冲皆以南人见重于炀帝。南方书籍,如费甝《义疏》之类,亦流入于北方。人情既厌故喜新,学术又以华胜朴。当时北人之于南学,有如‘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矣。”(p196)可见,经学的南学一统天下适应了人心思变的时代特点,体现了学术上与时俱进的发展规律。隋唐经学的统一是南学和北学长期交流整合的结果。早在南朝末年和隋朝初年,经学就已经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北魏经学家刘献之的三传弟子刘焯、刘炫在经学上冲破一家之说的樊篱,调和北南学术,被誉为“博学通儒”。皮锡瑞说:“二刘皆北人,乃传南人费甝之学,此北学折入于南学之一证。”(p190)二刘拔萃出类,学通南北,各有侧重。刘焯批评汉代章句之学,认为汉代“贾、马、王、郑所传章句,多所是非”。(p1718)刘炫综合南北各家学派,自称:“《周礼》、《礼记》、《毛诗》、《尚书》、《公羊》、《左传》、《孝经》、《论语》孔、郑、王、何、服、杜等注,凡十三家,虽义有精粗,并堪讲授。”(p1720)在隋唐统一的过程中,经学家王通有感魏晋以来儒学式微的动荡局势,效法孔子讲学传道,依《春秋》体例而著《元经》,旨在将儒学与正在变化的现实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学术服务于国家统一的新道路。王通试图调和儒、佛、道三教思想,主张恢复和重建儒家的伦理社会。他提出了“存道寡欲”的命题,强调抛弃一己的私欲,做到无私,达于至公,以天下为心,使王道得以恢复。王通的思想不是简单回归儒家的宗旨,而是体现了隋唐之际学术支持国家统一的价值取向。陆德明是一个博学的经学家,所撰《经典释文》采集汉、魏、六朝音切凡二百三十余家,兼采诸儒训诂,考释儒家经典各本异同,为唐代经书释义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唐太宗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令孔颖达、颜师古等博采广纳,兼容并蓄,完成统一经典注疏的任务。孔颖达依照“疏不驳注”的原则,梳理南北义理与注疏,最终撰定《五经正义》,实现了唐代经学的统一。关于《春秋》经传,孔颖达认为两汉各家杂取公羊、谷梁释《左传》,大有凿讷之嫌,只有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专取左氏之传解释《春秋》,无不契合。关于晋以后传《春秋左氏传》的经学家,孔颖达认为:沈文阿于义例粗可,而于经极宽疏;苏宽则不体本文,专门攻击贾逵、服虔;刘炫聪慧,却“意在矜伐,性号非毁”,既习杜氏又攻杜氏。清代四库馆臣认为,孔颖达“左杜而右刘”的(p1697)隋唐之际,春秋学的经传大体沿袭魏晋以来注疏传统,《春秋》三传中“杜氏盛行,服义及《公羊》、《谷梁》浸微,今殆无师说”。(p933)三、“新春秋学派”的出现,“三传”的学说意义上也有所变公元9世纪开始,内外交困的唐朝国力迅速削弱,但衰弱的国势却带来了学术的繁荣。人们开始反省并怀疑魏晋以来经典注疏的政治作用,经学研究开始跳出义疏的范围,而向“义理和经世致用”转变,出现了以啖助、赵匡、陆淳为代表的“新春秋学派”。该学派的出现是春秋学研究方法上的一次根本性的蜕变,其学术影响极其深远。中唐儒风的变革肇端于武则天改革时期,当时魏知古、徐坚、刘知己、王元感等一批具有改革倾向的学者兴起了一股批判章句旧疏的风气,以此来呼应政治改革的趋势。他们撰写著作,每每“雅号异闻”、“申理其义”,(p4963)形成了一股反对孔颖达《五经正义》的势力。中唐时期陆贽的改革促进了经学变革思潮的发展。陆贽揭示了科举考试只重书本而忽略实际需要的弊端,强调变革用人标准,改革科举制度。这一思想对唐代经学的转变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影响到德宗、宪宗二朝政治。唐宪宗提出的“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的取士标准,便是陆贽思想影响的结果,体现出中唐朝野上下对经学注疏价值的怀疑。受现实的刺激,中唐文人普遍关心政治与学术的变革,为了寻求学术为政治服务的途径,人们希望改革经学。在人们普遍要求变革的大环境下,啖助、赵匡、陆淳师徒三人开创了一种名曰“舍传求经”的新读经方法,形成了经学史上的“新春秋学派”。它从根本上满足了人们检讨魏晋以来经学弊端的需要,也在治学方法上完成了一次根本性的蜕变。从《旧唐书·经籍志》的记载来看,中唐时期这种新读经方法取得了广泛的认同,一时间以新方法解读《春秋》的经传著作占据了经学主流。啖助、赵匡、陆淳等“新春秋学派”经学家力图矫正汉魏以来注疏破经的缺陷,他们摒弃三传、直寻宗本。新春秋学派研究经学的主要方法是对汉魏家法的荡弃和以己意解经,突出针砭时弊的学术宗旨,具有强烈的功利色彩。在学术上,啖助撰《春秋集传》,推崇春秋公羊、谷梁二家,批评《左传》解义多谬,结束了西晋杜预以来直到孔颖达时期春秋学流行《左氏传》的局面。3啖助等人从变革的角度来解释孔子修《春秋》,不同意孔子修《春秋》是复兴周礼的说法。他们批判魏晋以来《春秋》三传各家注疏枝蔓的局面。在他们看来,作《传》之人不达经义,“妄有附益,故多迂谈”。(p1443)各家注疏曲生条例、褒贬附会,泯灭了经典的思想原义,扰乱了人们的视听,把本来简易明了的《春秋》弄得晦涩难懂,使人们无法明晓经典旨义。啖助等人的这种认识突破了汉晋以来因恪守家法而宗尚传注的思想束缚,摆正了经、传、注三者关系。在批评传注家故弄玄虚的同时,啖助等人提出了“舍传求经”新治经方法,强调读经应以理解经文为根本,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做到不讲家法,不根师说,三传兼取,这就使治经由恪守注疏向着探求经旨大义转变,彻底完成了经学由注疏向义理的蜕变。魏晋以来,士人治经已为利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