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生命哲学之死生观_第1页
儒家生命哲学之死生观_第2页
儒家生命哲学之死生观_第3页
儒家生命哲学之死生观_第4页
儒家生命哲学之死生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儒家生命哲学之死生观

与西方哲学不同,中国哲学侧重于探索宇宙对象,而不是讨论宇宙对象。生命的起源、存在、目标和价值。这是生命的哲学。儒家、道家、佛家也都以不同的视野,在不同的层次上探讨生命的本体、过程和价值,追求生命的超越意境。生死问题是儒释道生命哲学的核心问题,如何在本体论的基础上关照生死之本源,以何种思维方式看待生死之关系,以何种态度评判生死之价值,对儒释道生命哲学的价值趋向和生命境界有着深刻的影响。笔者在以往研究“儒释道生命本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三者生死观进行比较分析。一、儒道佛的生命源于自然在哲学本体论上,儒家以社会为本位,道家哲学以“自然”为纲,佛家哲学则以“缘起性空”为经纬,以此为基石,儒道佛在生命本源问题上给出了不同的思路。1、死与理自然儒家在现实主义、理性主义的人文关怀下,关于生命的根源,没有作更多形而上的、本体论意义上的解构,只是认为“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天生民,有物有则,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生死就像是万物的生长枯亡一样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物质过程(董仲舒的依附于政治的神学目的论及谶纬神学除外,本文暂且不谈)。在儒家看来,生命源于天地:“天地合而万物兴焉”。人的生命同样源于天地,与万物是同体的。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死亡是对生命的终结,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生命过程本身。《吕氏春秋》说:“凡生于天地之间,其必有死,所不免也。”杨雄说:“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夫有始者必有终,有终者必有始。朱熹认为生死“犹昼之必夜”,就象昼夜更替、四时代谢一样自然。二程认为生死是“生生之理自然不息”的必然结果。关于生死产生的机制,儒家引入了阴阳二气及五行学说,认为乾坤之道代表阴阳两种力量,它能化生出阴阳二气,二气交感生出五行,五行妙合便产生了包括人的生命在内的各种物质形态。人和万物的生与死不断变化,相互转化,根源于“气”之聚散、往来、屈伸的变化,从而构成一个生命现象发展始终的自然过程。荀子明确把“气”作为人和万物化生的本体。王充、邵雍都认为“生死之间”皆是“一气”所为。周敦颐认为二气五行化生万物对生死本源给予明确、精致的解说。张载提出气聚而生人,气散而死返于太虚。二程和朱熹构建了“理气说”,“理”是永恒的,“气”是生灭的,“气”之聚散产生人之生死,“气”之差别构成人和万物的差别。可见,儒家学者用气或者辅之以理来解释生命的产生与消散,把生命的生灭看成自然而然的过程,是一种必然的客观规律。2、黄老家的其他思想道家认为“道”是宇宙大化流行、生生不已的本源:“天地之始,万物之母。”庄子认为人的形体、容貌、精神以及整个生命都是由“道”产生、存在和变化的,所谓“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黄老道家认为,道是自本自根、无限的、最初的存在者,超越于生死。而万物都是有生有死的: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道家认为万物的生灭,生命的存亡,没有本质的不同,都是道运动的不同形态:老子认为,生源于道,死亦是对道的回归,对于生命个体来说,合于道则生生不已,逆于道则死亡———“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庄子·天地》认为“万物一府,生死同状”,把生死看成道化、气化的结果:“已化而生,又化而死”,“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则死,得之则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而道则是超越于死的、永恒的,黄老道家也继承和发展了这些思想。道家认为道通过“德”产生有形的生命。“德”即道的功用或显现,是连接生命力“道”与生命体“形”的中间环节,是指万物及生命的内在特质,和现实根据。老子将万物和生命的形成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庄子把“德”看成生命存在的内在根据、本质和本性,与“形”相对。黄老道家提出“德”是“道”对万物的施舍,是万物成其为自身的内在本质;“德”是人得于精气而形成的内在生命力。《淮南子》中的“德”有多种含义,有道德之德、阴阳之德、五行之德、生命之德,后三者居多。总的观点是,“德”是“道”、的生命力分散在万物之中形成具体的生命力。生命产生的机制,道家将其归结为“气”的变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认为生命现象是由气的凝聚、变化产生的,有生命气化思想的萌芽。庄子着重探讨了“气”在生命现象生死之变中的决定作用及其机制。他认为“道”转化为“气”,“气”一变产生形体,再变形成生命,三变使生命死亡。生命产生、死亡的机制是“气”的“聚散”变化:“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在黄老道家看来,自然万物及人类生命产生是精气所化。《管子·枢言》说:“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并且指出精气之“化”的特性还会影响人的身体、思虑、精神、品性等等。《吕氏春秋》用“十二纪”理论将阴阳消长、时序变化与生命成长一一对应起来,建立了宇宙大生命机制观,《淮南子》细化和深化了道家气化生命说,探讨了不同类型的“气”及在生命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将生命气化思想与五行方位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了人文地理环境论,使道家生命机制观在理论的细制性、严密性和深刻性上前进了一大步。3、从时间结论,三性人格在简介在佛家看来,世间万法包括人的生命在内都是种种因缘和合而生起,万法之间相即相入,重重缘起,无穷无尽,皆随因缘聚散生灭,生死也只不过是一种虚幻不实的假相,空且苦。佛家提出“五蕴”说,认为“色、受、想、行、识”是众生人身构成的五种基本要素。人是五蕴和合的产物,当五蕴离散,人则幻灭,没有一个独立不变的实体。佛教用“十二因缘”把整个人生过程从时间纬度划分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个周流不停的环节。无明和行是过去世之因,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世之果,这是过去———现在一重因果;受、取、有是现在世之因,生、老死是未来世之果,这是现在———未来一重因果,合起来即三世两重因果。生命在前世、今世、来世中由不同业感招不同的果报,在三世两重因果中生生死死流转不止。“三界六道轮回”说揭示了众生因各自业力的不同形成三界六道的存在时空和生命状态。三界是众生生死往来的时空向度和存在性状,自下而上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居住着六道众生,包括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不同的业感召不同的果报,善业感召人天等善果报,恶业感召地狱、畜生、饿鬼等恶果报。这样,生命因五蕴和合产生,又因感召、业力在三界六道中轮回不止。二、儒释道的生命哲学有人说,哲学是一种死亡哲学。这和我们认为中国哲学是一种生命哲学是非常契合的,生与死的问题是儒释道生命哲学的核心问题。如何关照生死,以何种思维方式看待生与死的关系,深刻的影响着儒道佛生命哲学的思维方式。1、儒家的死亡观儒家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使得儒家更关心现实生活而非彼岸世界。“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在儒家看来,死亡是对生命的终结,是对生命盖棺定论、最终评判的时刻,因此,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生命过程本身。所以,儒家哲学是重生轻死的:“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儒家放弃对死后世界的探索,以建构现实生命为目标,是一种重生轻死、以“生”解“死”的思路,提供了一种由“生”观“死”的视野,以在世俗现实中追求生命的价值,获得面对死亡的满足、坦然,超越死亡对人生的终结。所以说,儒家的生命意识不倚重于死亡意识,通过建构死亡意识接近形而上的世界,从而通达超越生死之境。相反,它是通过正视生命来破解死亡及恐惧,构建生命价值超越死亡对生命的终结,从生死之“必然的自然性”过渡到“当然的应然性”的价值超越。荀子说:“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如果说,儒家也一定程度的关心死亡,重视丧仪葬礼,那也是因为儒家重视个体死亡对家族社会的影响,重视丧仪葬礼的神道设教内容而已,并不具有形而上学的哲学意义。贯穿着明尊卑、别亲疏、序人伦的道德要求。2、死与不亡者寿道家认为生死都是自然之道,“死”是对“道”的回归。道家一般是立于“死”之立场观“生”,认为生死同道,生命是道之委形,“死”为回归自然本体之“道”。老子认为“生死”乃自然之道,对于“生”,应该顺其自然,即不“厌生”,也不“益生”;“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对于“死”,除了“道”之外,一切都有生有死:“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生死是相互转化的,生是向死的运动,死则是向生命之道的回归。只有道是永恒不灭的,所以通达自然之道的人虽然生命形体死去,却可以达到“死而不亡者寿”的境界,使生命精神可以超越时空,万古长存。庄子认为,生、死都是道之万化运行中的一个阶段,人是“气”的一种存在形式,“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生死相互依存,“有所一体”,生死只有形态之异,本质没有区别:“古之真人,得之也生,失之也死;得之也死,失之也生。”以生观死,则死为死;但以死观生,生者也是死。生死只有形态之异,没有本质区别,所谓“万物一府,死生同状”。“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也邪?”“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当人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待生死时,死生的界限也就消失了。主张生死源于道,生死也应合于道,这就超越了生死之对立,开辟出一条道德生命达到不朽的超越生死之路。以这样的“不亡”之“死”观“生”,生变成道之委形,变成名利、欲望之负累,由此,“以死观生”之下,道家力求摆脱物质的束缚、压迫和异化,与道合一,追求自然无为、全性自由的逍遥生命。3、“道”观—佛家:生死皆空、中观生死根据缘起性空论,佛教认为生命和死亡一样是依赖于各种外部条件产生和幻灭,所以生命和死亡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空无、假有的,如龙树所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根据十二因缘说,生生死死是相互转化、流转不止。由于“诸欲因缘”,人生三世在“三界六道”中轮回,表现为三世两重因果:五蕴(识、名色、六入、触、受)和合构成每一世的生命形体———每一世所受的果报;“无明”产生“惑”,“惑”使人陷入“他执”和“我执”,造“诸惑业”,于是,过去世的惑业感现在世之苦果,现在世之惑业感未来世之苦果。“生生于老死,轮回之无穷”,如“苦谛”所说,陷入永无止境的各种烦恼痛苦中去。佛教在终极关怀的体系,构筑了一个超越生死、不生不灭、永恒的最高实体———佛、真如、法界,构建了一个至善至美、没有痛苦的彼岸世界:涅磐、极乐世界。在佛教从本体论的高度,把生死都看成是空、无,虚妄不实的存在。但是,佛教“中观论”又以“中道”观“生死”,避免了因为把生死看成空、无、苦而陷入悲观消极主义。部派佛教一般都继承了原始佛教的“非有非无”的“中道”观,有时对世界的存在与否不作明确的回答。大乘佛教对此有许多创新与发展,克服“有”和“空”的极端,龙树所著《中论》对中道观作了系统明确的阐述《中论?四谛品》:“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是为假名,亦是中道义”。“诸法”从缘起,空无自性,但并不是“无”或“不存在”,还有假名、假有或假象。故中道观者,不堕二边,即为中道。即看到“真无”,又看到“假有”,是空假双非,入非入假,亦真亦俗之中道境界。佛教虽然否认人生、此岸的价值,但对人生和现实并不是消极悲观厌世的,而是旨在“入世间”求得“出世之道”,超越生死,亦超越俗世。三、儒家与现中的悲观主义者不同悲观和乐观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从儒佛道对生死的态度看,儒家是精神上的悲观主义者,现实中的乐观主义者,;道家是精神上的乐观主义者,现实中的悲观主义者;佛家以对此岸的悲观主义,以“重重缘起”超越彼此、物我、人我的界限,以否定的方式、圆融的思维看待世间万法,不以俗,物而悲喜。1、“乐生悲死”的悲观主义与儒家生命观的矛盾儒家“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现实主义、理性主义态度,把人的关注引入现实的人生,而不是死后、自然的、彼岸的世界。一方面,以“死,人之终也”的悲观主义,把死看作对生的终结和否定;第二,儒家认为生死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就象四季变换、昼夜更替一样自然。因此,儒家表现出乐生哀死和存顺殁宁的两面。面对岁月流逝,儒家发出“岁不我与”的感叹;面对死亡,则是极力避免,难以接受、悲痛不已的,“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孔子发出:“天丧予!天丧予!”的悲叹,孟子也承认“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而荀子更是鲜明的提出:“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恶,死甚矣”。另外,既然死亡不可避免,那么就安然对待死亡,并通过追求生命过程的价值———“立功、立言、立德”超越死亡对生命的终结,达到面对死亡之前的安宁。所以,如同王夫之所讲“人知哀死现实不必患死”,张载说“存吾顺是,殁吾宁也。”儒家把生死的苦乐之情感转向追求现实中的生命价值,由“乐生哀死”的悲观主义转向“存顺殁宁”的坦然。儒家以“立德、立言、立功”作为超越生死的最高价值。儒家一方面以功成名就、显身扬名为追求,一方面以道德理想的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为目标,这两方面的价值趋向不同,蕴涵着内在的决裂的张力,特别是在礼崩乐坏的、恶的、苦难的社会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立功、立言(外王)和立德(内圣)常常是矛和盾的关系。一方面儒家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一方面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方面又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种自我矛盾跟儒家生命观本质上是一种贵族、统治者立场的生命观有关,既追求王图霸业,又不得不对民众倡导礼仪之道以维护社会秩序。所以孔子包括后世儒家一般和统治者的需要和导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理论自身也有着许多前后矛盾的地方。2、死与不死—道家:生死一体、顺化自然道家认为生死齐一,都是自然之道,是道运动的不同形态。老子把生命看作是道之委形,“死”为回归自然本体,都统一于道;庄子把生和死看作是物质形态的转化,都是“道化”、气化,是“道”的不同表现形态。生死齐一、生死一体,因此,生不足喜,死不足悲。儒家乐生哀死,把死亡看成对生命的终结,死亡本身不具有价值。而道家,把生死看成宇宙大化的不同过程和阶段,肯定了两者的价值。“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俟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生命使我操劳,暮年使我安逸,死亡使我安息,所以,死亡作为宇宙万化的一个过程,是无比轻松快乐的。所以,妻子故去,庄子鼓盆而歌。混乱无道的世况下,道家认为生命“苦心劳形,以危其真”,充满了人生负累、束缚、压力甚至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一方面,要遭受身体劳顿的折磨:“一受其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进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劳役而不见其成功,恭然疲役而不见其所归,可不哀邪!人之谓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另一方面,“人之生也,与忧惧生。”要忍受生存焦虑的心理折磨,所谓“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为了追逐名利,勾心斗角,心力交瘁,终身劳顿痛苦,远离了“大道”。死亡却可以使人从这些负累、异化中解脱出来。庄子并不是苦生乐死,而是说生未必好,死未必坏,认为摆脱外物负累,获得人性的本真和逍遥的自由,才是“大道”。《吕氏春秋》推崇生死过程之自然,《淮南子》提出生死皆善,随顺自然;玄学新道家中,“合于道”的王弼、自然主义的竹林玄学、“安生顺死”的郭象,对生死的态度都是“顺化自然”,随顺物化,顺应生死之变,安于自然造化。“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在死亡上追求“真人”之境界:“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悦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是之谓真人。”反朴归真、追求精神自由、反抗人性异化,是道家特有的学风。道家在生死问题上讲求顺其自然,保持生命的本来面目———“全生”、“全形”、“全性”,珍惜和追求自然、自由的生命,不“丧已于物,失性于俗”,不殉生命于功名利禄。道家站在宇宙大化的高度关照生死,将个体生死纳入到宇宙大化之视野中,通达自然之道。这样即使生命形体死去,生命精神却可以达到“死而不亡者寿”的境界。3、“变”中“不变”,通过参悟法学“改变”生死观,达到财务方面的目的,并实现其思想转变佛家以为人来到“婆娑”世间,就堕入无边的痛苦,常见的是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和五取蕴苦。不论尊卑贵贱、贤恶智愚,都要受尽肉体的痛苦、精神情感的折磨、命运的多舛压迫后,终了也不免一死,并再一次陷入生生死死、流转不止的轮回之苦的循环。人只要达不到解脱,就永远处于轮回之中。人生痛苦轮回的原因主要是十二因缘———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