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寿亭传奇的命运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连结点电视剧《大染坊》的文化意义探析
“染色车间”的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的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清末民初,在紧闭的国门被列强的大炮轰开之际,在这个战争不断、价值取向分裂的混乱年代里,中国与世界正在发生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意味深长的亲密“接触”。在《大染坊》中,青砖碧瓦的深宅大院与轻歌曼舞的现代歌厅,人物的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诸种对立的符号元素充斥于荧屏画框,造成独特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场景布置到人物造型,从人物话语到个性行为,诸种荒诞不经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折射出一种复杂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大染坊”这一从历史延续下来的本土化事物,遭遇了来自异域的陌生化的现代工业文明。从相对闭塞的内陆小城周村走向相对开放的海滨城市青岛,“大染坊”正面临着一场残酷激烈的严峻挑战。电视剧《大染坊》正是将核心事件放置在这样一个极端情境中,展开了它的文本叙事。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个人与国家等诸种对立的概念一并呈现于《大染坊》的叙事中。电视剧的本质在于讲故事。在《大染坊》中,宏大的革命史和政治史隐于台后,民间的、个人的历史成为被叙述的主体。该剧把重大历史事件仅仅作为一个时代背景,主要讲述了一个“乱世奇商”的传奇故事。该剧主人公陈寿亭,是创作者所要表述主题的主要承载者。陈寿亭来自民间最底层,幼时乞讨,无父无母,吃的是百家饭,穿的是百家衣。正是这样一个没有经过诗书熏陶的“小人物”,日后成为了名震大江南北的印染界奇才。对于陈寿亭的成长道路,该剧一再强调的是他从小见识了人间百态、遍尝人间冷暖的一面,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对付饥饿的主要方式,即“听书”。众所周知,说书者和听书者一致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中国历史的民间化阐释,它是对官方所著历史的一次有力解构,融入了充满活力的民间想象。一方面与现实密切接触,一方面介入中国历史,独特的环境孕育出陈寿亭独特的个人气质。在《大染坊》中,陈寿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形象代言者。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创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发掘与肯定。他的血液里融入了传统文化的亲情伦理观、处世理念以及人生哲学。“一块馒头”的故事着重突出了陈寿亭对苗瀚东的感激和敬重,表现出“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浓厚感恩情怀。同时,中国人讲究一种“孝悌”观念,“孝”主要体现为对长辈的尊敬,“悌”主要体现为对晚辈的呵护,这在陈寿亭的生活言行中都有浓墨重彩的刻画。比如陈寿亭对锁子叔、周掌柜、卢老爷、苗瀚东等长辈的敬重,对沈远宜、周涛飞、丁文东等晚辈的爱护与扶持。而且,陈寿亭还把中国人的亲情伦理观运用于商战中,变被动为主动。比如对竞争对手日本人藤井,他称其“藤井哥”、“老藤井”,貌似亲热客气,却让藤井感觉到“独在他乡为异客”的孤独与凄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如果说坚强、刚毅的品质使陈寿亭拥有独立的人格,那么积极进取的开拓意识则体现了其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从手工印染到机器印染,从小作坊到大工厂,在陈寿亭那里,新事物的优势被积极“为我所用”,从而使古老的“大染坊”得以顺利完成向现代工业的转接。以辨正的眼光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其间精华与糟粕芜杂并存。而在《大染坊》中,创作者则主要运用了“加减法”,以“加法”将传统文化孕育出的中国人的诸种优秀品格集中于陈寿亭一人,减去了其他一切消极负面的因素。这种塑造方式,究竟是否符合受众的一般审美心理和接受习惯,尚待观众评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文艺作品对历史的重塑最终离不开现实文化语境的制约。探析《大染坊》的文化主题,这是一个不应忽略的重要侧面。从这一视角看该剧,其主题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首先,《大染坊》重在发掘民族文化之根,对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一面予以充分的肯定,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给人以鼓舞与自豪感。自“五四”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一度遭遇贬抑,“崇洋”倾向遮蔽了人们的眼睛。改革开放后,这种思想仍存留在一些人的潜意识中。近几年,在与世界接轨的现代化全球语境中,世人开始重新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的走向和命运。《大染坊》紧紧抓住了民族文化的根,把中国传统文化放在一个最重要的位置,从不同方面再次彰显了传统文化的要义。这在中国与世界日益亲密交往接触,尤其是加入WTO之后,无疑给人们以警醒和启示:那就是只有在立足根本的基础上放眼世界、博采众长,才能真正地做到不断开拓创新。其次,从亲情伦理角度看,《大染坊》极力渲染了中国传统中那种一向注重安定和谐、和睦相处的融洽氛围。夫妻和睦、尊老携幼、注重情义等诸种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纽带,在经济发达的当今社会似乎变得越来越脆弱。《大染坊》则唤醒了人们这遥远温暖的记忆,它告诉人们情义远远重于利益。这种浓厚真情氛围的营造,无疑滋润着现代社会快节奏中忙碌着人们的心灵,给人以慰藉与温暖。另外,该剧还强调了知识的力量。虽然商界奇才陈寿亭从小未受过读书熏陶,但该剧一再强调他是受客观条件所限。围绕陈寿亭所设置的人物大多都是饱读诗书,且有过出国留学的经历。像卢老爷、林老爷这些国学功底深厚的人物,都受到陈寿亭的敬重。尤其是学贯中西的苗瀚东,可以说是陈寿亭的人生楷模。该剧讽刺的是那些把书念“死”了或念“歪”了的人物,比如高谈理论却怯于实践的卢家驹,利用所谓新理念作恶多端的訾家父子。关于这一点,该剧传达出的思想倾向是一方面要“活”读书而不是读“死”书,另一方面要善于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与主题的深层发掘相契合,该剧在故事架构、人物塑造等艺术手段中,融入了创作者积极的审美理想,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形态。具体来讲,《大染坊》含有浪漫主义的因子,这主要表现在创作者强烈的主观态度,奔放的情感力量和奇特的艺术效果上。首先,情节上充满曲折性和传奇性。该剧故事发生地从最初的周村到青岛,从青岛转移到济南,其间又与张店、天津、上海和南京发生关联。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主人公陈寿亭遭遇不同的竞争对手。这种独特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使得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其中,关于“大染坊”向现代工业的转接也没有遭遇尴尬的境遇,而是带有理想色彩地顺利完成了这一带有机器革命意义的转变。其次,在人物塑造上,带有完美和神化的色彩。对于陈寿亭,创作者融入了鲜明的喜爱情感。具体在细节刻画和故事组织上,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如“众星捧月”般,使这一人物的人格魅力得以强化和凸显。在这个人物身上几乎集中了中华传统美德的一切优秀品质,使其成为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民间英雄。创作者强烈的情感力量和主观色彩还体现在这一人物的命运走向上。陈寿亭最后悲愤交加、吐血身亡成为对混乱现实最有力的抨击,他的至情至性最终以个体生命为代价被推向了极致。再次,表现在环境营造上,剧中出现了大量有中国传统文化表征的象征符号。比如书法、绘画、象棋、茶道、刺绣,还有中国古典戏曲、话本、小说。它们或作为画面造型的一部分,或出现在人物话语的交谈中,或融入流动的故事情节里。全剧洋溢着浓厚的古典文化气息,从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业人员2024事业编工作合同书版
- 2025年度厨房设备研发、制造与销售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林权林地租赁合同(林业资源开发)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现代化项目承包经营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成都家庭净水器租赁与节能补贴合同4篇
- 二零二四年度遗产分割与遗产权益分配及管理执行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品牌形象市场调研委托合同协议书4篇
- 二零二四年摄影器材租赁与租赁保证金合同3篇
- 2025年度橱柜工程环保验收合同3000字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自助餐厅经营管理合同3篇
- 社区医疗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方案
- 开题报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校教育研究
- 《医院标识牌规划设计方案》
- 公司2025年会暨员工团队颁奖盛典携手同行共创未来模板
-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光的世界各个章节测试试题(含答案)
- 夜市运营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电接点 水位计工作原理及故障处理
- 国家职业大典
- 2024版房产代持协议书样本
- 2024年3月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真题及答案
- 公众号运营实战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