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陕西汉中汉台九上12月月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4陕西汉中汉台九上12月月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4陕西汉中汉台九上12月月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4陕西汉中汉台九上12月月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4陕西汉中汉台九上12月月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汉中汉台九上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一、积累和运用(17分)

1.经典诗文默写。【在(1)~(6)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6分)

(1)

,蒹葭杨柳似汀洲。(许浑《咸阳城东楼》)

(2)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3)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5)小园几许,

。(秦观《行香子》)

(6)朝而往,暮而归,

,而乐亦无穷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7)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表现了尝遍心酸后无可奈何的复杂况味,体现了“愁”的深沉博大的诗句是:

(8)美好的景色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张岱《湖心亭看雪》“

”一句描绘了天地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

阅读文段,完成2-3题。

学习要有这三种境界:首先,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要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gū独寂寞;其次,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后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要kè守“独立思考”的信条,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顿开茅塞。

2、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

(1)要孜(A.zhī

B.zī)孜不倦地学习,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后悔。()

(2)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顿开茅塞(A.sāi

B.sè)。()

3、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分)

(1)gū()独(2)kè()守

4、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在《我们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谈到,“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而新颖。”请结合《水浒传》,具体谈谈你“独特而新颖”的阅读体验。(4分)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

①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②成长的道路不会一马平川,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坎坷与挑战。③

不言弃不放弃、有责任有担当,青春的色彩会五彩斑斓。④生逢盛世,这是新时代给予少年的馈赠。⑤用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奏响嘹亮的时代强音,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更加美好的一个中国!

(1)请提取第②句画线部分的宾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2)请在第③句的横线上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

(3)第⑤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二、综合性学习(7分)

6、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延绵不息、源远流长。在这片华夏大地,炎黄子孙世代传承着一种伟大坚强的精神,这种精神使我们的民族跨越了五千年不曾中断,使我们的民族历经磨难而更加顽强,它就是中国精神。请你参加以“发扬中国精神”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面的题目。(7分)

【活动一:书写主题】请将活动主题正确、工整、规范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1分)

【活动二:探究人物】请从本学期所学教材中推荐一个你认为最能代表“中国精神”的人物,说说他(她)身上表现出怎样的中国精神。(2分)

【活动三:提炼精神】小汉将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组织的“中国青年与中国精神”主题演讲,拟选择下面两则材料,请你帮忙提炼出中国青年应当具备的中国精神。(2分)

材料一: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考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在离家时,他曾写了一首诗留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表达了他一心向学和志在四方的决心。

材料二:39岁!“中国天眼”工程运行团队的平均年龄。如果只算大窝的现场团队,还要再年轻10岁。“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观天巨目、国之重器,实现了我国科学领域一项重大的历史性突破,铭刻了一代中国青年的记忆,让中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又走在人类“视界”的前列。

【活动四:抒发感想】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同学们纷纷在学校网络平台“中国青年当如是”的栏目下发表自己的感想。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也写下你的感想。(2分)

小语:奋斗的青春最美好。我是中国青年,心怀梦想,奋斗不息,国之强大,必有担当。让我们在跨越时空的心手相连中延续精神,坚定担当。

小文:在波澜壮阔的百年交汇之际,我愿,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我愿,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三、阅读(46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9分)

【材料一】①一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文:“四年级学生开学前,学校通知需要家长协助做教室大扫除,询问家长意愿。不少家长自告奋勇,争先代劳。”

②可见,这些年,劳动教育淡化了,孩子们越来越懒,越来越笨,浑身散发着骄娇二气。君不见孩子十岁不会系鞋带,上大学了脏衣服还寄给妈妈洗,馒头咬一口就扔,菜不合口就倒……

③劳动创造了一切,包括人类本身。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革命导师马克思反复告诫我们,劳动“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吗?

④由此,想起我的一个学生小汤,从小爷爷就对她说:人的根就是劳动。爸爸也常告诉她:劳动是幸福的源泉,能派生出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热爱集体等一系列优良品德,而自私自利、好吃懒做、贪污腐化等都是从脱离劳动开始,一惰生百邪。祖辈父辈的劳动教育观,使得小汤成了远近闻名的勤快人。东汉陈蕃的故事家喻户晓,他十五岁时闲居一处,习读诗书,其父老友薛勤来看他,见屋舍污秽满地、杂乱无章,便问:“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答:“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薛勤劝之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可见,小事不做,何谈为国?

⑤小汤毕业后也当了老师。毫不犹豫地坚持“勤劳治班”,要求学生在家当勤快孩子,在校当勤快学子。她说,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可不能忘了马克思的“唯一方法”,千万别学东汉的陈蕃。她与家长联手开课,教扫地、买菜、做饭、洗衣等劳动技能,坚持分组扫楼道、扫操场,定期评“小劳模”,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能文能武,动手动脑,着力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担当意识,磨炼其意志。教育家说过:“孩子的智慧在手指头上。”动手促进思维,手巧才能心灵,所以小汤带的班学习成绩年年有提升。她始终把劳动和德智体美各育揉在一起,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等价值观时,劳动教育就是德育;当孩子思考劳动原理和奥秘时,劳动教育就是智育;当动动手、流流汗,增强体能时,劳动教育便是体育;当引导孩子欣赏美、创造美时,劳动教育就是美育。劳动是各育学习的综合应用和实践,至关重要,绝不能缺席!我们要的是一朵花,而不是一个瓣。

⑥不管劳动形式怎么变,劳动可以塑德,可以启智,可以健体,可以润美,孩子会劳动才有出息,才能志存高远!当代“强国有我”的青少年更应从“扫一屋”开始,用劳动创造奇迹!

(摘编自《“强国有我”,应从“扫一屋”开始》《杂文月刊》)

【材料二】2022年4月,一则教育新政引爆网络,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劳动课将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也就是说做饭、养花、收拾房间等劳动,将成为孩子们的一门课程。劳动教育入课,从大的方面来讲,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即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情况之下,我们不能单独突出智育第一,而应是五育并举。而“劳动”作为人类的一项最基本的技能,应该成为学生身心发展的一项重要技能。

(摘编自《大力加强劳动教育》《人民日报》)

【材料三】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劳动教育的实施和发展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对家庭来说,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对学校来说,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引导学生系统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对社会来说,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包括完善设施、搭建平台、提供岗位等。

(摘编自《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人民日报》)

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材料一第⑤段阐述了劳动教育中包含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它是各育学习的综合运用和实践。

B.材料二从教育新政引爆网络说起,有引出论题、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C.材料三阐述的是在劳动教育中必须推动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齐抓共管、协同实施的机制,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D.三则材料的语言风格一致,说理为主,理论性强,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8、请简述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9、在“五育并举、劳动育人,助力成长”的主题班会上,你将作为第一小组代表发言,谈对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的认识,请结合三则材料和生活实际,将你的发言内容补充完整。(3分)

大家好!我是第一小组的代表,我认为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十分必要。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1分)

长满茅草的土地

蒙福森

老高走进小喜家时,看见小喜正从网兜里把捕获的一只只小鸟捉出来,放进木笼里。几十只绝望的小鸟在木笼里叽叽喳喳地乱叫乱撞。

“哎呀,三叔,你咋回来啦?啥时候回来的?”小喜抬头看见老高,十分意外,惊讶地问。

“我再不回来,我的地不知道被你糟蹋成啥样子了!”老高的话夹枪带棒,语气中满是火药味。

老高是小喜的亲叔,他可怠慢不得。小喜赶紧停了手中的活儿,擦了擦手,从裤兜里掏出纸烟和打火机,递给老高:“来,三叔,先抽根烟,消消气。”

老高看见了烟,烟瘾被勾起了,火气消了点儿。他拿了一根,凑到小喜的打火机前,点燃了烟,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慢悠悠地吐出来,烟雾飘散在空气里。

“嗯,还是在老家好啊!想喝酒就喝酒,想吸烟就吸烟,想串门就串门,多好啊!”老高眯着眼,一副沉醉的样子。

“三叔,你这次回来,打算住多久?”

“住多久?这里有我的魂、我的家、我的根,我不走啦!哦,还有,我的地,我要收回来了。你小子不实诚,净整一些花架子!

“三叔,我咋不实诚了?”

“我问你,好好的地为啥不种庄稼种草了?”

“种草咋啦?种草不行吗?种草比种水稻、花生、玉米的收益高多了。再说,你把地租给了我,我喜欢种啥就种啥!”小喜抬高了声音。

“地是用来种庄稼的,种草就不行!”老高气愤地说。

几年前,老高的老伴儿去世了,儿子不放心他一个人在乡下生活,就接他到省城去住,家里那几亩地就租给了小喜。老高一辈子种惯了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他跟土地的感情甚至比对老伴儿还要深。老高人在城市里挤来挤去,魂却在乡下游来荡去。他喜欢家乡淳朴的邻里关系,喜欢家乡那条清澈见底的河,喜欢那散发着泥土气息的土地和郁郁葱葱的庄稼。最初,老高几乎天天做梦,梦见一望无际的田野,梦见小桥流水竹木掩映的村庄,梦见自己在挥汗如雨地收割庄稼……很多个夜晚,老高醒过来,泪湿枕巾,唏嘘长叹,辗转反侧。

有一次,老高到城郊去。看见城市在继续扩张,公路在不断延伸,他看到一个已经拆迁的村庄。村民们已经搬走了,村里只剩下断墙残垣和光秃秃的树木,以及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枯黄的杂草。一条被遗弃的狗,骨瘦如柴,立在村口。看见老高走过来,它有气无力地吠叫起来。那一刻,老高触景生情,潸然泪下,蹲在地上很久起不来。

恰好,儿子要回家乡的县城办事,他就要跟儿子的车回来住几天。

老高一回乡下老家,顾不上旅途劳顿,顾不了满院杂草丛生、墙壁潮湿泥粉剥落,甚至水也不喝一口,立刻扛着锄头,到他的地里去了。

野外,阳光明媚,云淡风轻,田野里,正抽穗扬花的水稻、花生、玉米葱茏翠绿,像绿色的地毯绵延到远方,一望无际。城市里,哪有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景色!老高兴奋得像一个孩子,踩着曲曲折折的田间小路,扑鼻而来的是泥土和庄稼散发出来的清香气息。他高声唱起了家乡小调。

可等老高走近了他的地时,却看见一地高过人的茅草,葳蕤茂盛。最初,老高以为小喜外出打工,抛荒不种地了,仔细一看,不是抛荒,而是他种了草。又高又密的茅草,与四周绿油油的庄稼相比,分外惹眼。茅草上布满了细小的丝网,有几只小鸟不小心碰到了网,挂在上面,绝望地挣扎哀鸣。

老高气得差点儿昏倒,问了在附近地里锄草的邻居,才知道小喜这几年来一直在老高的地里种草捕鸟,每年捕鸟的收入有十几万。

老高气冲冲地来到小喜家。他要收回他的地,不租了。小喜说不过老高,便拿出租地合同:

“三叔,你看看,你的地租给我了,这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的。你可不能反悔!”

老高瞄着上面他一笔一画的签名,眼前浮现出地里又高又密的茅草、几只被丝网缠住的绝望挣扎哀鸣的小鸟,气得七窍生烟,猛地夺过租地合同,三下两下就撕得粉碎。

“三叔,你……”小喜望着满地碎纸片,像是被人掐住了喉咙,说不出话来。

后来呢,后来老高留在了乡下,他离不开种了一辈子的土地。

老高的儿子找到我,想让我劝说他爹离开老家,跟他去城里享受幸福生活。我反复劝说,费尽唇舌,老高始终没有答应。我又一次来到老高的地里时,看见他正挥汗如雨地忙活着。

老高的背影融入秋日的夕阳下,满头白发被晚霞染得一片灿烂。

10、梳理小说内容,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3分)

11、小文觉得文中加色画线句子表述不准确,请你调整语序并说明理由。(4分)

调整为:

原因是:

12、小说画横线部分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3、小说是以第三人称展开的,可在结尾却出现了第一人称“我”,这一人物的设置与《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有什么不同?(4分)

14、下面两句话从不同角度对本文做了点评。请你任选一句,围绕它写一段赏析性文字。(6分)

★对比中见精神

★小故事反映大时代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2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吴玠①素服飞②,愿与交欢③,饰名姝④遗之。飞曰:“主上宵旰⑤,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⑥,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曰:“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节选自《宋史》)

【注释】①吴:南宋抗金名将。②飞:南宋抗金名将岳飞。③交欢:结为好友。④:美女。⑤主上宵旰:皇帝勤于政事。⑥第:府第,住宅。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南极潇湘()(2)微斯人()

(3)却不受()

(4)遂绝不饮()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醒能述以文者

B.饰名姝遗之

先天下之忧而忧

C.乃可饮

乃重修岳阳楼

D.愿与交欢

吾谁与归

1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2分)

(2)敌未灭,何以家为?(2分)

18、“善为国者必先治其身”,可见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请联系两文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9~20题。(4分)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9、“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句中,诗人想突出的是哪一种难?请简要分析。(2分)

20、苏轼诗词道尽人生百味,安抚人间疾苦,那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能安慰到写《无题》时的李商隐吗?请结合内容谈谈你的看法。(2分)(此题很有创意,结合两首不同朝代的诗词,让学生从中找出人生况味上的相似点)

四、作文(50分)

21、按要求写作文。(50分)

请以“有时也可以说‘不’”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

1、(1)一上高城万里愁(2)欲渡黄河冰塞川(3)病树前头万木春

(4)寄书长不达(5)收尽春光(6)四时之景不同

(7)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8)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1)B

(2)B

3、(1)孤(2)恪

4、【示例】在阅读《水浒传》时,我常常被富有特色的情节吸引。如“放冷箭燕青救主,劫法场石秀跳楼”一回,石秀奉宋江之命到北京打听卢员外的消息,适逢斩首卢员外,石秀从酒楼上跳下去,吓跑了蔡福、蔡庆,抢走卢俊义。这样的情节设置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让我获得了独特而新颖的阅读体验。

5、(1)各种坎坷与挑战

(2)只有……才……

(3)将“一个”放在“更加美好的"前面。

6、【活动一】略。

【活动二】【示例一】鲁迅,他身上表现出了热爱祖国、自信的中国精神。

【示例二】艾青,他身上表现出了热爱祖国、奉献自我的中国精神。

【活动三】【示例】①进步、民主、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②树立远大理想,勇担时代责任的担当精神;③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的自强不息精神。

【活动四】【示例一】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我们是中国青年,我们都是追梦人,我定不忘初心,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奋斗正青春,青春献祖国。

【示例二】做有光有热、独立创新的中国青年,让年轻的我们一起厚植情怀,乐于奉献,成为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7D

8、首先从社交平台的一篇发文说起,指出孩子们不劳动的危害,由此引出论题——劳动(或:由此突出劳动的重要意义);接着举小汤和陈蕃的例子并进行对比,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爱国要从小事做起、从劳动做起;然后举小汤勤劳治班的例子,突出了劳动教育在育人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最后在强调劳动重要性的同时,再次强调中心论点:“强国有我”,应从“扫一屋”开始。

9、【示例】①目前学生普遍存在劳动教育缺失的现象,房间不会收拾、被褥不会叠、饭不会做,自理能力差,势必导致今后的生存危机。②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既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③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当共同行动起来,让劳动教育课程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0、①回家乡看土地

②用土地种草捕鸟

③收回长满茅草的土地,自己种庄稼

11、调整为:这里有我的家、我的根、我的魂,我不走啦!

原因是:家是外在形式,根是本源根由,魂是精神内核,三者是递进关系。

12、写土地里庄稼的长势喜人,生机勃勃,侧面烘托老高回到家乡的兴奋心情,同时与城市拥挤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老高对乡村、对土地的热爱与依恋。

13、本文中的“我”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见证了老高重新种回土地的喜悦心情,交代小说的结局;而《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是线索人物,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组织材料,结构全文,同时以“我”这一孩童的视角凸显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

14、【示例】作者通过小喜在良田种草的行为折射出城市化进程中一些人唯利是图的做法,表达了对城市化进程中不良社会现象的批判;小喜和老高构成鲜明对比,在小喜的反衬下使老高热爱土地、珍惜土地和依恋土地的形象更加突出;二人言行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逐渐消亡的惋惜。

15、(1)至,到达。(2)如果没有。(3)推辞。(4)于是,就。

16D

17、(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2)敌人尚未被消灭,还要家干什么?

18、善于治国的人,必然先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范仲淹以古仁人为榜样“治其身”,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之心,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乙】文所写岳飞的事迹以及“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的回答,体现了他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心忧天下的“治身”之道。

19、诗人想突出的是第二种难,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