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
1.鼠妇是节肢动物,它通常生活阴湿、黑暗之处,构成鼠妇结构及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操作如图所示,正确的顺序是()
①②③④⑤
A.②③⑤④①B.①③②④⑤C.②③④⑤①D.⑤③②④①
3.细胞的分裂、分化是细胞重要的生命活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时最先变化的是细胞质
B.不同组织的细胞均具有分裂能力
C.植物的分生组织始终具有细胞分化功能
D.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多种组织
4.如图所示,为水稻花的结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
是()
A.①产生的花粉,落到②的过程为受精
B.①中产生的精子与③中卵细胞结合为受精卵
C.经过传粉受精等过程,③发育为果实
D.进行水稻杂交时,去雄是指去掉①的过程
5.如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1
_________人________
光
a+水-----►b+氧气---------►a+水+能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a表示的是二氧化碳,b表示的是有机物
B.①表示的是叶绿体,②表示的是线粒体
C.1过程只在白天进行,2过程只在晚上进行
D.2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最终来自光能
6.如图为显微镜下看到的人血涂片,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②能够吞噬病菌,具有防御作用
B.图中具有细胞核结构的是①和②
C.④能够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展和废物
D.③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
7.如图是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组成和功能
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鼻腔,分泌的黏液就是“痰液”
B.②是气管,是气体进出的通道
C.③既是食物的通道,又是空气的通道
D.⑥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8.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相关结构。一般
情况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与1中液体相比,2中液体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与1中液体相比,3中液体不含血细胞
C.与2中液体相比,4中液体氧气增加
D.与3中液体相比,5中液体不含葡萄糖和无机盐
9.地球上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和行为扩大了其活动范围,便于更好地生存和繁衍。
如图是与动物有关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乙丙
A.蚯蚓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B.蝗虫的运动器官-足附着在乙图中n部分
c.人体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
D.完成伸肘动作时,神经系统传来刺激使图丙中的1舒张、2收缩
第2页,共28页
10.乐乐的爷爷走路时经常会出现膝盖疼痛的现象,经检查确诊后,医生在他的膝关节
腔内注射了玻璃酸钠溶液,症状很快得到缓解。玻璃酸钠溶液的作用相当于关节内
的()
A.滑液B.关节面C.韧带D.关节囊
11.狼是一种凶猛的肉食动物,幼狼不断观摩成年狼捕食和格斗,获得捕食技巧。从行
为获得途径来看,该行为属于()
A.先天性行为B.学习行为C.社会行为D.攻击行为
12.体检时常常会从指尖抽血,此时手指被扎破却没有缩回。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指尖没有感受器,接受不到刺激
B.传入神经受损,无法向神经中枢传达兴奋
C.低级神经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D.这一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
13.据报道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初中生的近视率甚至高达71.6%。
减少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能有效地预防近视;在眼球的结构中形成物像的部位是
()
A.角膜B.巩膜C.视网膜D.晶状体
14.研究发现,中学生在晚上10时前入睡,且睡足9个小时,更有利于垂体分泌促进
人体生长所需要的激素,这种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B.胰岛素C.生长激素D.性激素
15.下列对学校预防新冠肺炎措施的分类中错误的是()
A.规定学生进校测体温一一控制传染源
B.鼓励学生积极接种疫苗一一保护易感人群
C.要求学生勤洗手一一切断传播途径
D.教室每天开窗通风一一控制传染源
16.每年的3月24日和12月1日分别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和艾滋病日。统计数据显示,
结核病超艾滋病成为最致命传染病。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肺结核可通过空气、飞沫等途径传播
B.结核杆菌的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
C.握手可以传播艾滋病
D.艾滋病的病原体属于原生生物
17.了解一些安全用药的常识和急救方法,对于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关于用药和急救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上次感冒用剩下的药物下次感冒仍可使用
B.对于细菌性疾病,提倡大剂量使用抗生素
C.伤口缓慢流出暗红血液,应该近心端止血
D.发生心跳骤停,应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
18.“珍爱生命,健康生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下列可能引
发胃癌的生活方式是()
A.经常吃太咸、腌制和烟熏食物B.按时吃早餐,聚餐使用公筷
C.不吸烟、不喝酒、不沾染毒品D.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
19.凹耳蛙是我国特有物种,外貌与普通青蛙相似,耳部凹
陷形成外耳道是其独特的特征。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凹耳蛙属于变温动物,有冬眠行为
B.凹耳蛙的发育经历了蝌蚪一幼蛙一>成蛙
C.凹耳蛙能水陆两栖生活,完全用肺呼吸
D.凹耳蛙的突出特点是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20.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如图中属于遗传物质的是()
A.①B.②C.③D.@
21.如图为人类的性别决定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精子中性染色体组成是XYB.受精卵I发育为男孩
C.理论上生男生女机会均等D.卵细胞类型决定后代的性别
第4页,共28页
22.在生物圈中,动物的活动范围广,种类繁多,不同类群的动物有着不同的特征。以
下四种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是有口有肛门的动物
B.有翅且为卵生的动物有乙和丁
C.丙具有双重呼吸的特征
D.乙、丙、丁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23.在周口店猿人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的动植物化石。下列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
是()
A.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B.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按一定顺序出现
C.化石记录了生物进化的历程
D.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
24.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能量的示意图,假设这四种JZ1
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I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T丙T甲T乙
B.该食物链中生产者是丁
C.四种生物中含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乙
D.丙与甲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
25.科学家把人的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使之生产治疗糖
尿病的药物-胰岛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科学家应用了转基因技术
B.大肠杆菌的培养需要适宜的温度
C.科学家是把人的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的细胞核中
D.人胰岛素基因在大肠杆菌细胞中也可以控制人胰岛素的合成
26.小明同学用一台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共观察了三次,每次仅调整目
镜、物镜和焦距,得到图1所示结果。观察时使用的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
如图2所示。
(1)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选用目镜为,物镜为(选择
图2中字母填写),观察结果与图1中的图像最接近。
(2)若图1所示A视野的左上方发现一个完整的细胞若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央仔细
观察应该(选择下面字母填写)。但图像模糊不清,应该(选择下
面字母填写)至图像清晰。
a.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b.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c.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向右下方移动装片
e.调节粗准焦螺旋
f.调节细准焦螺旋
(3)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看,番茄果肉属于组织。
27.小麦是世界各国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华北和黄淮地区是我国冬小麦的主要种
植区域。
4«1216309)2M4044
图3小4*子■★,,“♦<**★(化
(1)“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是多年前黄淮地区的农民对于小麦
播种时期的经验总结。“寒露”节气大约是在每年10月8日前后,若“寒露”以
第6页,共28页
后播种会造成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降低,说明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是
(2)农业生产上,播种时通常选用外形饱满的小麦种子,因为这样的种子中储存
着丰富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这些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图1所示的
(结构)中。小麦种子萌发时,先吸水膨胀,然后胚的各部分开始萌发。请将小麦
籽粒的子叶数量以及胚萌发后发育的结果填在图2中相应位置。
(3)研究人员在小麦种子萌发4〜44小时期间,连续测定种子内有机物(淀粉)
含量的变化,结果如图3所示。淀粉含量随种子萌发时间延长逐渐,淀粉
的彻底分解是依靠细胞的作用实现的,这一过程为种子萌发等生命活动提
供了»
28.米饭和馒头是我国餐桌上的主食,它们的淀粉含量略有差异。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对
主食的偏好不同,那么,他们消化淀粉的能力是不是也有差异呢?
①淀粉溶液2室升与受②定时从试管在取出混
试着唾液2至升混合,合液0.25室升,演在稀
并开始记录时间碘液中,血察颜色变化
(1)根据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吸收的过程,淀粉首先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分解,
其消化分解的最终产物是被吸收(填写器官),并通过细胞的呼吸
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科技小组的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进行了调查研究。将在校生按照其惯常主食
偏好,分成米饭组、馒头组、以米饭和馒头为主食的混合组,分别测试三组受试者
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能力。检验方法及结果如图所示。
①37七水浴是在模拟,以保证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②向稀碘液中滴入混合液后,若颜色(变蓝/不变蓝),说明此时试管中所
有淀粉都被分解,即可完成检验,记录检验次数,为减少实验误差,求。
③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三组受试者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能力从强到弱的排列顺序为
29.2020年4月,我国医学研究团队在某论文平台发布了新冠病毒(SARS-CoV-2)疫
苗动物实验研究结果。研究者运用相应技术研制出疫苗,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
抗体。在对小鼠、大鼠的实验基础上,进一步选用恒河猴进行了动物实验。实验过
程大致如下表:
组别/
第1组第2组第3组
步骤
各组分别接种安慰剂3微克疫苗6微克疫苗
第0、7、14、21天检
检测恒河猴体内产生的抗体含量,结果如图1;
测
第22天接种病毒将新冠病毒接种到恒河猴的肺中;
第29天(接种病毒后从恒河猴肺部提取标本,检测其中病毒遗传物质的含量,以
第7天)检测此表示病毒在恒河猴肺部的含量,结果如图2.
J
u
v
s
s
d
o
e
口第1组
BH钿
眼口第2组
髭
e日第3组
妈
W
峰
29天
免疫接种后天额
图1图2
(1)恒河猴与人同属于脊索动物门纲灵长目,与啮齿目的鼠相比,对研究
人类疫苗意义更大。
(2)实验中第1组接种的安慰剂中(有/无)疫苗成分,作为对照。据图
1可知,与第1组相比,其他两组恒河猴体内均产生了一定浓度的抗体,说明通过
接种疫苗可使机体获得免疫。
(3)随后研究者在恒河猴肺中接种新冠病毒来评估疫苗的作用效果。根据图2,
实验组肺部的病毒含量比对照组少,且第组最少。说明该疫苗在恒河猴中
产生作用,且在研究范围内,随着。
(4)研究者还监测了疫苗对恒河猴的安全性。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的
措施,该研究将对推动人类预防新冠肺炎有重要作用。
30.马铃薯中糖类和蛋白质含量较高,含维生素种类比较全面。在农业生产中,通常用
带有芽眼的块茎繁殖新植株。如图是马铃薯植株图,请回答问题:
第8页,共28页
(1)土豆的黄肉和白肉为一对,通过表格组别推理可知是
显性性状。甲组子代黄肉土豆基因组成为(有关基因用B、b表示)。
子代
组别亲代I亲代n
黄肉白肉
甲黄肉白肉全部
乙我肉黄肉全部
丙黄肉白肉98株102株
(2)选用甲组子代黄肉个体相互授粉进行杂交,子二代中白肉个体出现的比例会
(大或小)。
(3)科研人员将丁组子代白肉马铃薯植株顶芽中的分生组织进行组织培养,得到
无病植株,即脱毒马铃薯,下列与这种植物繁殖方式相同的是(填写序号)。
①杨树打插
②小麦杂交
31.某地蜡螺的喙长而锋利,可刺穿无患子科植物的坚硬果皮,获得食物,如图1所示。
1920年该地引入无患子科植物新种一一平底金苏雨树,其果皮较薄,蟠蟆喜食,
如图2所示。调查发现,当地蜻螺喙的长度变化如图3。
9
9.••
&•
&.5••
.0••
1Z.5•
-.0
76..5I
他.0
半f
.5•t
后6.K
瞥5.t
188019001920194019601980年份
图2图3
(1)蜻螺喙的长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分析图
3可知,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的60年间,该地区(长喙/短喙)蜻螺的数量
逐渐增加。
(2)蜡蝶取食果实,对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种子的传播非常重要,引入平底金苏雨
树后,当地无患子科植物数量会,因为两种植物之间的营养关系是
关系。
(3)在蜻嵯的进化过程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下来,具有个体被淘
汰掉,这个过程就是,该过程是定向的,其方向是由(遗传/环境)
决定的。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心”
动脉硬化是一种动脉血管病变,一般先有脂类等物质积聚在内膜、导致出血及血栓,进
而管壁中层逐渐钙化,动脉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图1所示)。高血压、
高血脂、遗传、吸烟饮酒、肥胖等是动脉硬化的主要病因。
冠状动脉(图2所示)是为心肌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血管。如果冠状动脉硬化的
管径狭窄达75%以上,则可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导致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治疗心力衰竭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心脏移植。中国现有心衰患者约1000万人,但因供体
不足,每年仅300例左右完成移植。心室辅助装置(人工心脏)是目前治疗方式之一。
第10页,共28页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人工心脏,重量不到180克,大小和乒乓球差不多,
被医学界亲切地称为“中国心”。
人工心脏技术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代人工心脏以电机作为血液循环的动力源,并在心脏和主动脉接口处加上单向“阀
门”以保证泵血效率。但因体积和重量大,手术创伤大等不足已停止使用。
第二代人工心脏改进电机,利用磁场驱动叶轮旋转产生抽吸力,将衰竭心脏的血液抽出
并“泵”到主动脉,保证血液供应。但叶轮磨损后,会形成血栓。
“中国心”是第三代人工心脏,采用全磁悬浮技术,叶轮完全悬浮旋转,血液顺畅流动,
避免了对血细胞的碾压,解决了血栓的困扰,且装置体积更小,性能也更稳定。目前,
“中国心”已完成部分临床试验,它有望成为心脏衰竭患者的重要选择。
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的预防心血管疾病。
(D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心脏的冠状动脉时,会造成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
严重时会引发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2)第一代人工心脏中的单向“阀门”是模拟,可以防止血液倒流,提高泵血
效率。
(3)第三代“中国心”完美解决了第二代中因叶轮磨损会形成,它还有
等优点,因而有望得到发展应用。
(4)图3中的“中国心”安装的位置是紧贴于心脏四个腔中的,它将含氧丰富
的______血泵到主动脉后,开始正常进行体循环。
(5)结合文中资料,请为自己所在的社区医院设计一则有助于心血管健康的宣传语: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鼠妇是多细胞动物,构成鼠妇的
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故选:Ao
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据此解答。
知道构成生物体(病毒外)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即能解答此题。
2.【答案】D
【解析】解:“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镣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镜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
“吸”,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从图中可以看出实验操作顺序是:⑤滴、③撕、②展、④盖、①染。
故选:D。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多以识图题或是综合题的形式出现,难
度一般。
3.【答案】D
【解析】解:A、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
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
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A
错误。
B、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具有
分裂了的细胞形成分生组织,只有分生组织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B错误。
C、植物的分生组织具有分裂能力。C错误。
D、经过细胞的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细胞群。而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
第12页,共28页
在一起,组成的细胞群叫组织。所以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组织。,D正确。
故选:D。
(1)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其目的是保证新细胞内的染
色体数与原细胞相同。
(2)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组织。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的特点。
4.【答案】A
【解析】解:A、据图可知,①是花粉,②是柱头,③是子房。①产生的花粉,落到②
的过程为传粉,A错误;
B、①花粉中产生的精子与③子房中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B正确;
C、经过传粉受精等过程后,子房发育为果实,C正确;
D、进行水稻杂交时,去雄是指去掉花粉的过程,D正确。
故选:Ao
由图可知:①雄蕊的花药、②浆片、③雌蕊的子房。结合图形分析作答。
掌握植物体的传粉和受精过程。
5.【答案】C
【解析】解: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可见a表示
的是二氧化碳,b表示的是有机物,A正确;
B、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可见①表示的叶绿体,
②表示的是线粒体,B正确;
C、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呼吸作用的条件是有光无光都可以。1过程只在白天进
行,2过程呼吸作用白天、晚上都能进行,C错误。
D、2呼吸作用所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于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D正确。
故选:Co
(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
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2)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叫做呼吸作用。
(3)植物细胞的细胞质里含有线粒体、液泡和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线粒体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4)观察题干中图示的箭头方向,根据以上知识可知:1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图示中a
表示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二氧化碳,b表示叶制造的有机物,①表示光合作用场所叶绿
体;2表示呼吸作用过程,②表示呼吸作用场所线粒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结合图形灵活答题。
6.【答案】B
【解析】解:A、②白细胞具有保护和防御,吞噬病菌的作用,A正确。
B、②白细胞有细胞核,成熟的①红细胞和③血小板没有细胞核,B错误。
C、④血浆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C正确。
D、③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
用,D正确。
故选:Bo
血液由血小板和血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图中①红细胞,
②白细胞,③血小板,④血浆。
此题考查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7.【答案】D
【解析】解: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如图所示:因此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
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A、①为鼻腔,能对空气做初步的处理。④为气管,⑤为支气管,含细菌和灰尘的痰液
产生于气管和支气管黏膜,错误。
B、④为气管,②为咽,错误。
C、②为咽,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错误。
D、⑥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的,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正确。
故选:D。
图中①为鼻腔,②为咽,③为喉,④为气管,⑤为支气管,⑥为肺,⑦为会厌软骨,⑧
为膈,分析作答。
此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较为基础,识记时注意图文结合,效果会很好。
8.【答案】B
第14页,共28页
【解析】解:A、1是入球小动脉、2是出球小动脉,都流动脉血,二氧化碳浓度不变,
错误。
B、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与1中液体相比,3中液体不含大分
子蛋白质和血细胞,正确。
C、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量的水而不重吸收尿素,因此与2中液体相比,4中液体尿素浓
度减少而不是增加,错误。
D、与3中液体相比,5中液体不含葡萄糖,但是含有无机盐,错误。
故选:B»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
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当血
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
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
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
(3)图中,1入球小动脉、2出球小动脉、3肾小囊、4肾静脉、5收集管。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以及正确识图。
9.【答案】A
【解析】解:A、图甲中,蚯蚓的运动方式为蠕动依靠刚毛和肌肉配合完成,蚯蚓没有
骨骼,属于无脊椎动物,A错误;
B、II胸部是蝗虫的运动中心,生有3对足、2对翅,后足发达,适于跳跃,有翅,善
于飞翔,B正确;
C、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结构成,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骨骼肌起
到动力的作用,骨连结起到支点的作用,C正确;
D、伸肘时,2肱三头肌收缩,1肱二头肌舒张,D正确。
故选:A,
图甲是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图乙是蝗虫,I头部、n胸部、in腹部;图丙:1肱二头
肌,2肱三头肌,解答即可。
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需对相关知识熟练掌握。
10.【答案】A
【解析】解:关节囊的内层可分泌少量透明的滑液,在关节面之间起润滑作用,以减少
摩擦,乐乐的爷爷的滑液分泌不足,医生在他的膝关节腔内注射了玻璃酸钠溶液,相当
于滑液,所以症状很快得到缓解。
故选:A。
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个部分组成。
关节头
关节囊
关节腔
关节窝
关节软骨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关节的结构及功能等。
1I.【答案】B
【解析】解:题干中幼狼不断观摩成年狼捕食和格斗,获得捕食技巧,是在先天性行为
的基础上,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故选:Bo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
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积累生活经
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12.【答案】C
【解析】解:A、指尖有感受器,能接受到刺激,A错误。
B、传入神经受损,高级神经中枢能传达兴奋,B错误。
C、低级神经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C正确。
D、这一反射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反射,因此属于条件反射,D错误。
故选:C»
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如
图:
第16页,共28页
传入
神经
感受器
神经
中枢
效应器传出
‘神经
考查的知识点是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13.【答案】C
【解析】解:人体视觉的形成是这样的: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
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
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
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可见,成像的部位是视网膜。
故选:C。
在眼球的结构中,感受光的刺激、形成物像的部位是视网膜,视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
层的视觉中枢。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视觉的形成过程。
14.【答案】C
【解析】解: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但是智力一般是
正常的,这叫侏儒症。学生入睡的最佳时间是在晚上9时到10时之间,并睡足9小时,
这有利于学生在晚上能更多地分泌生长激素。
故选:Co
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
关于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具体的实例掌握,难度较小。
15.【答案】D
【解析】解:A、学生进校前需进行体温测量,体温超过37.3℃为疑似患者,因此体温
超过37.3C需要进行隔离观察,这种措施在传染病的预防上属于控制传染源,A正确。
B、按规定给孩子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正确。
CD、要求学生饭前便后洗手、教室每天都要开窗通风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正确,D
错误。
故选:D。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
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
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
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是控制传
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关键是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16.【答案】A
【解析】解:A、肺结核为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飞沫等途径传播,属于呼吸道传
染病,正确。
B、结核杆菌属于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错误。
C、H1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交谈、握手拥
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
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错误。
D、艾滋病的病原体是病毒,无细胞结构,错误。
故选:Ao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引起传染
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传染病的有关知识。
17.【答案】D
【解析】解:A、上次服用剩下的药物,下次患同样的病时要看药品是否过了有效期,
如果没过,可以服用,如果过了有效期,就不能服用。而且感冒也不一定使由相同的原
因引起的,要对症下药,A错误。
B、抗生素能够治疗细菌性疾病,但要适量使用,不能大量使用,B错误。
C、伤口缓慢流出暗红血液,是静脉出血,指压血管的远心端止血,C错误。
D、如果病人发生心跳骤停,我们应该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来帮助其恢复心跳,D正
确。
故选:D。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
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第18页,共28页
处方药的使用有遵医嘱,非处方药的使用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服用。
18.【答案】A
【解析】解:A、经常吃太咸、腌制和烟熏食物,容易致癌,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B、按时吃早餐,聚餐使用公筷,利于身体健康,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C、不吸烟、不喝酒、不沾染毒品,利于身体健康,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D、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利于身心健康,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故选:Ao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为习惯,如果有利于增进身心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吃营养配餐;
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关键熟记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对人体健康的重要影响。
19.【答案】A
【解析】解:A、凹耳蛙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与蛇一样有冬眠行为,A正确。
B、凹耳蛙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T蝌蚪T幼蛙T凹耳蛙,B错误。
C、凹耳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鳏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
皮肤辅助呼吸,所以属于两栖动物,C错误。
D、凹耳蛙的精子和卵细胞时在水中相结合形成受精卵,即体外受精(水中受精),凹
耳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变化,这种发育过程叫
变态发育,D错误。
故选:Ao
青蛙的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
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
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
成蛙.即受精卵一蝌蚪一幼蛙一成蛙.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鲤呼
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变化,这种发育过程叫
变态发育。
20.【答案】D
【解析】现代遗传学研究认为,控制生物性状遗传的主要物质是DNA(脱氧核糖核酸)。
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位于细胞核内,因此,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DNA是
遗传信息的载体。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在染色体中的含量比较稳定,是
主要的遗传物质。
故选:D。
图中①细胞核,②染色体,③蛋白质,④DNA。
关键是熟记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载体-DNA的概念。DNA呈双螺旋结构主要存在细胞核
中。理解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21.【答案】C
【解析】解:A、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精子的性染色体组成不是
XY,A错误;
B、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
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
为男性,受精卵I的性染色体是XX,所以受精卵I发育的胎儿性别是女孩,而且后代
的性别是男性还是女性是由男性精子的类型决定,故BD错误;
C、由分析图示可知:含X的精子和含Y的精子,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因
此理论上生男生女的机会各占50%,是均等的,C正确;
故选:Co
人体内每个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
X染色体和Y染色体。含有一对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而具有一条X染色体
和一条Y染色体者则发育成男性。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生殖细胞受精卵
此题考查了人类的性别决定,XY型性别决定中,子代的性别决定于父方的精子类型。
第20页,共28页
22.【答案】D
【解析】解:A、水帽属于腔肠动物,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A不正确。
B、乙企鹅属于鸟类,鸟类的特征: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丁鱼适
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鳏和鳍。B不正确。
C、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蝙蝠属于哺乳动物,不具有双重呼吸的特征。C不正确。
D、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包括鱼
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
柱,统称为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
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D正确。
故选:D。
(1)腔肠动物:结构简单,生活在水中,身体辐射对称,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
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2)鸟类的特征: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
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3)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
胎生,哺乳;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
(4)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稣呼吸,用鳍游泳,靠
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动物类群的特征。
23.【答案】D
【解析】解: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
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生物进化的
直接证据是化石证据。A正确。
B、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顺序,在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
越高等,是生物化石能证明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B正确。
C、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
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化石记录了生物进化的历程。C正确。
D、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成为
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D错误。
故选:D。
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
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
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
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
越多。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化石的分布规律。
24.【答案】A
【解析】解:A、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逐级递减规律,该食物链是:丁一甲->丙
一乙。A错误;
B、该食物链中丁的能量最多,因此是食物链的起始端,应该生产者。B正确;
C、根据生物富集现象,四种生物中含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乙。C正确;
D、根据A中食物链可知:丙与甲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D正确。
故选:A。
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
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
和真菌)。
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
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
4、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食物链的概念、能量流动的规律以及生态系统的有毒物质积
累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5.【答案】C
【解析】解:A、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后,对大肠杆菌进行大
规模培养,使之大量生产胰岛素,该生产过程利用了转基因技术,A正确;
B、大肠杆菌的培养需要适宜的温度,B正确;
C、大肠杆菌是细菌,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这种合成胰岛
素的基因是转入大肠杆菌的DNA中,而不是细胞核中,C错误
D、把人胰岛素基因注入大肠杆菌体内,再将大肠杆菌放入发酵罐中进行大规模培养,
可以通过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之所以选择把细菌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原因有两
个:首先细菌繁殖较快,基因简单,其次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通过细菌的大量繁殖来获得
第22页,共28页
所需要的产品,因此大肠杆菌能大量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运用的是转基因技
术,该过程大肠杆菌性状发生了改变,说明基因控制生物性状,D正确。
故选:Co
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
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
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
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6.【答案】adBcf营养
【解析】解:(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会越多,因此应该
选择图2中放大倍数最小的目镜a和物镜d组合,图1中B图像细胞体积最小,数目最
多,因此观察结果与图1中的B的图像最近。
(2)显微镜观察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A视野的左上方发
现一个完整的细胞若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故选:c。细准焦
螺旋可以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可以精细调焦,能够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因此图像若不
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故选:%
(3)番茄果肉由许多形态相似的细胞构成,功能是贮存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属于
营养组织。
故答案为:(1)a;d;B。
(2)c;f。
(3)营养。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
越暗;视野范围越小,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
围越大,视野越亮,细胞体积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2)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
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3)粗准焦螺旋可以大幅度的升降镜筒,可以快速找到物像;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
的升降镜筒,可以精细调焦,能够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
(4)图1中A图中细胞体积最大,C图次之,B图细胞体积最小,因此A图显微镜放
大倍数最大,C图显微镜放大倍数次之,B图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小。图2中:镜身上的
数字代表其放大倍数。
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答案】温度胚乳减少呼吸物质和能量
【解析】解:(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是几百年前黄淮地区的农民对于小麦播种时期
的经验总结。“寒露”节气大约是在每年10月8日前后,若“寒露”以后播种会造成
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降低,说明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是温度。
(2)农业生产上,播种时通常选用外形饱满的小麦种子,因为这样的种子中储存着丰
富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这些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图1所示的胚乳中.小麦种子
萌发时,先吸水膨胀,然后胚的各部分开始萌发.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小麦籽粒的子叶数量以及胚萌发后发育的结果如图:
千叶数量:1片
毛力胚芽,脂有或茎和叶
仁胚轴
根
胚根:发育或
图2小麦胚纭构示意用
(3)研究人员在小麦种子萌发4〜44小时期间,连续测定种子内有机物(淀粉)含量
的变化,结果如图3所示.淀粉含量随种子萌发时间延长逐渐减少,淀粉的彻底分解是
依靠细胞的呼吸作用实现的,这一过程为种子萌发提供了物质和能量.
故答案为:
(1)温度。
(2)胚乳。
千叶数量:1片
-。、茎和叶
一.胚轴
根
胚根;发育我
国2小麦衽纭构示意用
(3)减少;呼吸;物质和能量。
(1)种子萌发是种子的胚从相对静止状态变为生理活跃状态,并长成营自养生活的幼
苗的过程.生产上往往以幼苗出土为结束.种子萌发的前提是种子具有生活力,解除了
休眠,部分植物的种子还需完成后熟过程。
(2)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
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第24页,共28页
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呼吸作用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28.【答案】葡萄糖小肠人体口腔内温度不变蓝平均值馒头组、混合组、米饭组
【解析】解:(1)淀粉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部位是口腔和小肠,开始消化的部位是口
腔,在口腔中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然后进入小肠,再在小
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
(2)①37℃水浴是在模拟人体口腔内的温度,因为37℃的温度环境条件下唾液淀粉酶
的活性最强。
②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向稀碘液中滴入混
合液后,若颜色不变蓝,说明此时试管中所有淀粉都被分解,即可完成检验,记录检验
次数,为减少误差求平均值。
③由图2实验结果可知,馒头组平均检验次数最少,说明馒头组同学的混合液不变蓝最
快,因此唾液消化淀粉的能力最强,混合组次之,对淀粉消化能力最差的是米饭组的同
学。
故答案为:
(1)葡萄糖;小肠
(2)①人体口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期末检测: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成武一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原卷版)
- 电子商务平台的用户行为分析与竞争策略
- 现代别墅外观设计及施工细节解读
- 生态环境保护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以生态旅游为例
- 汇报中的故事化表达方式
- 2025年02月武汉光谷融媒体中心人员公开招聘3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商业专用设备:条码设备项目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综合报告
- 2025年船用配套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式
- 2025年鹿皮擦拭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闭式塔项目提案报告模稿
- 2025寒假开学第一课 课件【1】
- 2024-2024年高考全国卷英语语法填空
- (更新版)HCIA安全H12-711笔试考试题库导出版-下(判断、填空、简答题)
- 华科版五年级全册信息技术教案(共24课时)
- 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教学平台课件
-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案例ppt课件
- (完整版)光荣榜25张模板
- 工业催化剂作用原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优秀教材推荐意见(真实的专家意见)
- QTD01钢质焊接气瓶检验工艺指导书
- 辛弃疾生平简介(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