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闯关练习-四 真题分类再回访课堂定时练规范_第1页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闯关练习-四 真题分类再回访课堂定时练规范_第2页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闯关练习-四 真题分类再回访课堂定时练规范_第3页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闯关练习-四 真题分类再回访课堂定时练规范_第4页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闯关练习-四 真题分类再回访课堂定时练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

真题分类再回访•课堂定时练规范

命题素材源于教材类

温簪提示:当您做这类题时,掌握不够准确的一定要依题中提示的页码及时翻阅教材,

回扣落实教材基础知识,一定会有新发现哟!

I.遗传的分子基础

1.[2020.全国卷HI,1]关于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及其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也可以从RNA流向蛋白质

B.细胞中以DN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出的RNA均可编码多肽

C.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不相等

D.染色体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RNA分子

【高考VS教材】

[人数必修2]P68

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遗传值国幽从DNA

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BiG流向

迹流向逝画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布丽-7)。但

[人数必修2]P63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巫]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

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transcription)o

[人教必修2]P64

你已经知道,核酸中的碱基序列就是遗传信息。翻译

实质上是将|mRNA中的碱基序列翻译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

|亚想一想你查阅英丽典而理而疏助于英文单词与

2.[2020.全国卷HI,3]细胞内有些tRNA分子的反密码子中含有稀有碱基次黄喋吟⑴。

含有I的反密码子在与mRNA中的密码子互补配对时,存在如图所示的配对方式(Gly表示

甘氨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种反密码子可以识别不同的密码子

B.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结合

C.tRNA分子由两条链组成,mRNA分子由单链组成

D.mRNA中的碱基改变不一定造成所编码氨基酸的改变

【高考VS教材】

[人教必修2]P63

mRNA

图4-3三种RNA示意图

[人数必用2]P66

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IRNA分子比mRNA小得多,分

子结构也很特别(图4-5):|RNA链经过折面看上去像三

叶草的叶形,其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瓶,另一端有3个碱

基。每个|tRNA的这3个碱基|可以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

|补配对因而叫反密码子。

的结合部位会形成2个tRNA的结合位点。如图所示,反密

码子为UAC的限面携带甲硫氨酸,通过|与mRNA的碱基

IAUG互补配对口进人位点1。携带组氨酸的tRNA以同样的

3.[2019•全国卷I]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

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④人工合

成的多聚尿喀陡核甘酸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③⑤

【高考VS教材】

[人数必修2]P75

遗传密码对应规则的发现

克里克的实验虽然阐明了遗传密码的总体特征,但是,

却无法说明由3个碱基排列成的1个密码对应的究竟是哪一

个氨基酸。就在克里克的实验完成的同一年,两个名不见

经传的年轻人尼伦伯格(M.W.Nirenberg,1927—2010)和

马太(H.Matthaei,1929—)破译了第一个遗传密码。

与克里克的思路完全不同,尼伦伯格和马太采用了蛋

色质的体外合成技以他们在每逑管中学别加入匚标

|苦酸J再加入炼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以及仄I

|工合成的RNA痛尿唏咤核甘酸结果加入了苯丙氨酸的

试管中出现了多聚苯丙氨酸的肽链(图4-11)!

各管加入多半

尿嗑嚏核甘酸

Tyr:酪氨酸Ser:丝®(酸Phe:笨丙氨酸Cys:半胱氨酸

图4-11蛋白质体外合成的实验示意图

【高考VS教材】

[人教必修2]P63

4.[2017•全国卷III]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高考VS教材】

[人教必修2JP64

2」转录成的RNA的碱基序列与作为模板的DNA单|

I链的碱基序列」一些异同?与该DNA的另一条锥瞬

基序列有哪些异同?

[人教必修2]P7O

画胞质塞因]1962年,科学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衣藻、

玉来一质物叶绿体的超薄切片.......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都能够进行半自主

自我复制,并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提示:以下题的答案可以照抄教材

5.[2020•全国卷H,29]大豆蛋白在人体内经消化道中酶的作用后,可形成小肽(短的肽

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大豆细胞中,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时,除mRNA外还需要其他种类的核酸

分子参与,它们是o

(2)大豆细胞中大多数mRNA和RNA聚合酶从合成部位到执行功能部位需要经过核孔。

就细胞核和细胞质这两个部位来说,作为mRNA合成部位的是,作为mRNA执行

功能部位的是;作为RNA聚合酶合成部位的是,作为RNA

聚合酶执行功能部位的是。

(3)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如表所示。若来自大豆的某小肽对应的编码序列为

UACGAACAUUGG,则该小肽的氨基酸序列是。若该小肽对应

的DNA序列有3处碱基发生了替换,但小肽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则此时编码小肽的RNA

序列为o

氨基酸密码子

色氨酸UGG

GAA

谷氨酸

GAG

UAC

酪氨酸

UAU

CAU

组氨酸

CAC

【高考vs教材】

[人数必修2]P63

RNA有三种(图4-3)。上面介绍的作为DNA信使的

RNA叫信使RNA(messengerRNA),也叫|mRNAj此外还

有转运RNA(transferRNA),也叫「lRNA,1以及核糖体RNA

(ribosomalRNA),也叫卜RNA。]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

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transcription)。

[人教必修2]P65

mRNA进入细胞质后,就与蛋白质的“装配机器”一

核糖体结合起来,形成合成蛋白质的“生产线”。有了“生

将氨基酸运到「生产线”|上去的“搬运工”,是另一种

RNA——tRNA。tRNA冬新类很多,但是,每种iRNA只

6.[2017•全国卷I,29]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

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

毒的类型。

假t殳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

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1)实验思路,(2)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

【高考VS教材】

[人教必修2]P44

(M.Chase,1927—2003)以T?噬菌体(图3-4)为实验

材料,利用放翦遮还碰的新技采;|完成了另一个更

具说服玩装爱二~

T2噬菌体是一种异1痛直肠杆菌体内被毒,[它

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赢蛋丽构赢厂买菊而含有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图3-5),就会正亘身遗,

一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

|组成成分」进行矢量增殖二善噬菌体增殖蓟二比数量豆大

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大量的噬菌体。

[人数必修2]P63

脱氧核糖磷酸核精

DNA腺喋险(A)RNA

鸟噪吟(G)

胸腺嚅唳(T)胞啼院(C)尿噫呢(U);

图4-2DNA与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

7.[2016•全国卷I,29]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a、

0和丫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a〜P0〜Py或dA-Pa〜

Pp〜巳)。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

该能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填“a””(T

或)位上。

(2)若用带有32P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

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填“a"邛”或“/)位上。

(3)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

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

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高考VS教材】

[人教必修2]P54

解旋(图3-13)。然后,湫解衽的至三段型链为模板,在

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iTF细胞中游离的「4种脱气核

甘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万:补配对原则,海自合成与母链互

补的二砺链。i随着模板链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

链也在不断地延伸。同时,|每条新链与其对应的模板链盘|

绕成双螺旋结构。这样,复制结束后,一个DNA分子就形

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新复制II1的两个子代DNA

分子,通过细胞分裂分配到子细胞中去」

n.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1.[2020•全国卷I,5]己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长翅果蝇进行

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据此无法

判断的是()

A.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

B.亲代雌蝇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

C.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

D.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

【高考VS教材】

[人数必修2止4

孟德尔把其更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dominantcharacter),如高茎;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

性性状(recessivechamber),如矮茎。在杂种后代中,同

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人教必修2正7

归纳为孟德尔第一定律,又称分离定律(lawofsegregation):

在生物的体级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

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

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人数必修2正8

二、拓展题

1.某农场养了一群马,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

两种。已知栗色和白色分别由遗传因子B和b控制。

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四健壮的栗色公马,拟设计配

种方案鉴定它是纯合子还凝香手](就毛色而言)。

2.[2019•全国卷II]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

(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让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

代均为全缘叶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④

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A.①或②B.①或④

C.②或③D.③或④

【高考VS教材】

[大教必修2JP8

二、拓展题

1.某农场养了一群马,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

两种。已知栗色和白色分别由遗传因子B和b控制。

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叔邈园;

|种方案鉴定它是纯合子还是杂杳字1(就毛色而言),

(1)在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

小马。为了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项鉴定,应该

怎样配种?

提示:以下题的答案可以照抄教材

3.[2020•全国卷H,32]控制某种植物叶形、叶色和能否抗霜霉病3个性状的基因分别

用A/a、B/b、D/d表示,且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表现型不同的4种植株:板叶紫叶

抗病(甲卜板叶绿叶抗病(乙卜花叶绿叶感病(丙)和花叶紫叶感病(丁)。甲和丙杂交,子代表

现型均与甲相同;乙和丁杂交,子代出现个体数相近的8种不同表现型。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甲和丙的杂交结果,可知这3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

(2)根据甲和丙、乙和丁的杂交结果,可以推断甲、乙、丙和丁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

、、和»

(3)若丙和丁杂交,则子代的表现型为。

(4)选择某一未知基因型的植株X与乙进行杂交,统计子代个体性状。若发现叶形的分

离比为3:1、叶色的分离比为1:1、能否抗病性状的分离比为1:1,则植株X的基因型为

【高考VS教材】

[人教必修2]P13

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

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据图I可答问

题。

(1)亲本的基因组成是(黄色

圆粒),(绿色圆粒)o

(2)在E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

,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O

后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o

(3)R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o

如果用F,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

100性状数量

75■­

O圆粒皱粒黄色绿色性状类型

4.[2019•全国卷I]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

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X染色体2号染色体3号染色体

-卬白眼-即翅外展一-ru粗糙眼

-sn焦刚毛

•紫眼

e黑檀体

(1)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2中翅外

展正常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o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

是o

(2)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

雄蝇中焦刚毛个体出现的概率为;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

行杂交得到F”B相互交配得到F2。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

B表现型是,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

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表现型及亮分

离比是。

【高考VS教材】

[人数必修2]P3O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佰函

I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I的;在减数分

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韭;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函第

5.[2019•全国卷HI]玉米是一种二倍体异花传粉作物,可作为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

玉米子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通常表现的性状是.

(2)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饱满的玉米子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子粒,若要用这两

种玉米子粒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写出两种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

【高考VS教材】

[人教必修2]P4

I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周

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用P表

示)进行杂交(cross)。他惊奇地发现,无论用高茎蜿豆作母

本(正交),还是作父本(反交),杂交后产生的第一代(简

称I子一代,用F,;表示)总是高茎的(图1-4)。

看来矮茎性状在于一代中只是隐而未现。

盂德尔把E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Kdominant

character),如高茎;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recessivecharacter),如矮茎。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

W.变异与进化

1.[2020.全国卷H,4]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倍体植物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C.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D.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

【高考VS教材】

[人数必修2]P86

IV)。细胞中的一组匪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

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

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人教必修2JP87

染色体。像蜜蜂的雄蜂这槎,体细胞中含有出物种配子典

|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做|单倍体|(haploid)。

2.[全国卷H]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高考VS教材】

[入教必修2]P85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人类的许多遗传病是由染色体结构改变引起的。例如,

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因

为患病儿童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而得名。猫叫综合

征患者的生长发育迟缓,而且存在严重的智力障碍。

提示:以下题的答案可以照抄教材

3.[2020•全国卷IH,32]普通小麦是目前世界各地栽培的重要粮食作物。普通小麦的形

成包括不同物种杂交和染色体加倍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B、D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

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7条染色体)。在此基础上,人们又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许多

优良品种。回答下列问题:

一粒小麦斯氏麦草

X

(AA)(BB)

杂种一

拟二粒小麦滔氏麦草

X

(AABB)(DD)

杂种二

普通小麦

(AABBDD)

(1)在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中,杂种一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

。已知普通小麦是杂种二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多倍体,普通

小麦体细胞中有条染色体。一般来说,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若要用人工方法使植物细胞染色体加倍,可采用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

点即可)。

(3)现有甲、乙两个普通小麦品种(纯合体),甲的表现型是抗病易倒伏,乙的表现型是易

感病抗倒伏。若要以甲、乙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获得抗病抗倒伏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请简

要写出实验思路。

【高考VS教材】

[人教必修21P87

与二倍体植株相比,I多倍体的植株常常是茎秆粗壮,咽

[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I

I量都有所增加』例如,四倍体葡萄的果实比二倍体晶种的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很多,如低温处理等。目前最

I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1是用取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I

因幼园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

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

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继续进行

4.[2020•全国卷I,32节选]遗传学理论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2)在诱变育种过程中,通过诱变获得的新性状一般不能稳定遗传,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使诱变获得的性状能够稳定遗传,需要

采取的措施是o

[人数必修2]P100

思考与讨论)--------------------------------------------------

与杂交育种相比,诱变育种有什么优:局限性.要想克服这些局限性,可以采取什

点?联系基因突变的特点.淡淡诱变育种的:么办核?

5.[2016•全国卷川,32]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

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到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为

单位的变异。

(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

因(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

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

最早在子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

突变纯合体;最早在子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

【高考VS教材】

[人数必修2]P85

「丽藏讴染色体的[某一个位点上基因的改变,这种

改变在品学显微镜下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7硒色底变异

(chromosomalvariations)是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的,

如染色体结构的改变、染色体数目的增减等。

[人教必修2]P86

上述第色体结构的改变I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

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1而导致性状的变异。大多数

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电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

体死亡。

6.[全国卷”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品种。

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

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

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

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

(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

检验,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VS教材】

[人教必修2俨99

由此可见,杂交育种(crossbreeding)是将两个或多

|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J再经过选择和培

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在农业生产中,杂交育种是改良

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单位面.产■的常规方巧。现在,在

小麦、水稻生产中大量推广的府产、矮秆品种I就是通嘛]

囱旃]的方法培育出来的。

[人教必修2]P99

杂交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什么?

7.[2019•天津卷]作物M的Fi基因杂合,具有优良性状。B自交形成自交胚的过程见

途径1(以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改造H相关基因,获得具有与B优良性状一致的N植株,

该植株在形成配子时,有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其卵细胞不能受精,直接发育成克隆胚,过

程见途径2。据图回答:

自交胚克隆胚

途径1途径2

(1)与途径1相比,途径2中N植株形成配子时由于有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不会发生

由和导致的基因重组,也不会

发生染色体数目.

(2)基因杂合是保持R优良性状的必要条件。以〃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为例,理论上,

自交胚与H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克隆胚与N植株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

(3)通过途径获得的后代可保持B的优良性状。

【高考VS教材】

[人数必修2]P83

基因重组(generecombination)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

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基因

的自由组合定律告诉我们,在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

子时,随着丽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也自由I

I组合,|这样,由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就可能具有

与亲代不同的基因型,从面使子代产生变异(图5-4)。另

一种类型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位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

I.换而发生交换I,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8.[2018•全国卷I,29节选]回答下列问题:

(1)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速的奔跑来获

得捕食猎物的机会,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

上称为o

(2)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

【高考VS教材】

[大教必修2JP.23

你一定看过电视旧猎豹追捕斑马I的镜头(图7-10)。自

然选择有利于底马种群中疝肉发达、动作版画不屈同

样也有利于麻种群中跑得快的福>这两个物种的进化

过程宛如一场漫长的“军备竞赛”。

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

JS.M.Stanley)提出了“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

|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用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

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

|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人教必修21Pl24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网中不断

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仞(coevolution)。通过漫长的

共同进化过程,

9.[2015•全国卷I,32J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

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

。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

A基因频率为。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

: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

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

【高考VS教材】

[人教必修2]PII5

思考与讨论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1.假设上述昆虫种用非常大,所有的雏*

亲代基因型的舅(事AA(3O%)AotfiOHlamlOKi

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

配子的比率A(»Al)al>X)

迁出,自然选择对随色这一相对性状没有作用.

箍因A和u*怀产生突变,根据看好的分离定f代基四型强中AA()Aa<)3U(,

律计算:子代茗四发率At)i★)

(1)该种群产生的A配子和a配子的比率各

是多少?通上的。对自然界的静群来说,这五个条件都成

(2)子代赛因型的频率各是多少?立吗?你能举出加理实例?

(3)小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各是多少?3.如果该种群出现DJ的突变数(将因欧为

(4)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想一想,于二代、A科或A,A)也就是产生新的等位基因N.种

子三代以及若干代以后.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同群的基因频率会变化吗?基因心的频率可能会

子Tt一样吗?先样变化?

2.上述计算结果是建立在五个假设条件$

重要考点反复考查类

考点I遗传的分子和细胞学基础

1.[2018•全国卷重组判断]

(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研究工作由我国科学家完成(2018•全

国卷III,1C)()

(2)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2018•全国卷H,5A)()

(3)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2018•全国卷H,5B)()

2.[2017.全国卷II]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3.[全国卷H,5]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

A.①②B.②@

C.③④D.@@

4.[2017•全国卷III]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

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

5.[全国卷]下列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6.[2019•全国卷IU]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

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000对(每对含有1

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

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

A.250、500、0B.250、500、250

C.500、250、0D.750、250、0

考点II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1.[2017•全国卷I]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

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

交配,H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R*

B.F,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

C.雌、雄亲本产生含配子的比例相同

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的极体

2.[2016•全国卷H]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

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

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

可推测:雌蝇中()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3.[2015•全国卷I]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

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

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