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草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_第1页
灯草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_第2页
灯草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_第3页
灯草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灯草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照明草具有清热、补气、止痛、消肿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喉咙痛、腮腺炎等疾病。本文以行为镇痛和电生理学指标研究灯笼草的镇痛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1实验材料1.1灯草醇提物的制备灯笼草的全部实验需要量,从上海“天草堂国药号”一次性购买(1999年5月),实验前根据剂量要求,先算出一定重量的灯笼草,然后加水500毫升,煎到100ml,去渣后再浓缩成20ml。实验时灌胃给药,小鼠每次0.5ml,大鼠每次2ml。1.2实验动物及模型Wistar大鼠,雌雄兼用,体重180~250g;昆明小鼠,雌雄兼用,体重18~20g,由苏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苏动(环)字第97040号以及苏动(质)字第97018号]。1.3纳洛酮注射液滂胺天蓝(Stuttgart-Unterturkheim,德国);盐酸纳洛酮注射液[益侨(湖南)制药有限公司,批号990627];盐酸吗啡注射液(沈阳第一制药厂,批号991203);罗通定(四川什邡制药厂,批号961204);灭活结核杆菌(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批号980601)。1.4微电极放大器、前置放大器、电刺激器SN-3型立体定位仪(日本);成套电生理仪器(包括微电极放大器、前置放大器、电刺激器等,均由日本电株式会社生产);WQ-9E型钾离子痛阈测定仪(上海海淀电子医疗仪器厂)以及本研究室自制的辐射热测痛仪等。2方法和结果2.1灯草醇提物对大鼠尾皮肤电流强度的影响大鼠随机分6组,灌胃给药或蒸馏水。在给药前和给药后每隔30分钟,用电刺激鼠尾-嘶叫法测定痛阈,以引起动物嘶叫的电流强度(mA)作为痛反应阈值,连测三次,取平均值,痛阈提高表示有镇痛作用。结果表明,四个灯笼草给药组与罗通定组相似,都能提高痛阈(表1),说明灯笼草对电刺激鼠尾皮肤引起的疼痛有镇痛作用。从表1还可见,灯笼草这种镇痛作用可维持150分钟,而且随着灯笼草剂量的增加,其提高痛阈的程度也相应提高,说明其镇痛作用是剂量依赖的。2.2游戏时间对小鼠扭体次数的影响小鼠随机分成不同剂量的给药组,灌胃给药或蒸馏水,然后再随机分成三个不同时程组,即给药后30、60、90分钟作扭体试验。给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6%醋酸0.2ml,计算注射后10分钟内动物出现的扭体次数。结果表明,灯笼草给药后30、60和90分钟三个时间点,其扭体次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减少,其中以给药后60分钟扭体反应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表2)。而且随着灯笼草剂量的增加,抑制程度也随之增加,说明灯笼草对扭体反应的抑制也是剂量依赖的。2.3电流强度检测在大鼠右侧后肢踝关节内侧皮下注射(0.1ml/只)完全弗氏佐剂(每毫升含10mg灭活结核杆菌)致炎,用辐射热-缩腿法[以开始照射至出现缩腿时的潜伏期(秒)作为痛阈]和钾离子透入法[以出现缩腿时的电流强度(mA)作为痛阈]两种方法测定痛阈。观察灯笼草对关节炎急性期的作用是在致炎后一周开始给药,每天一次,连续一周;观察对关节炎慢性期的作用是在致炎后4周开始给药,每天一次,连续一周。致炎后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蒸馏水组和灯笼草组。每次灌胃90分钟后测定其痛阈,连测三次,取平均值。两种测痛方法显示,无论在关节炎的急性期还是慢性期,均出现痛阈降低,即痛觉过敏。这时,在用灯笼草(4.2g/kg)每天一次的连续给药过程中,均能提高痛敏大鼠的痛阈,与蒸馏水灌胃的对照组相比,差别显著(表3、4),说明灯笼草对佐剂性关节炎急性期和慢性期均有镇痛作用。2.4麻黄的急性期与慢性期对痛阈的影响先在麻醉状态下,部分结扎大鼠的一侧坐骨神经造成神经源性疼痛,观察对急性期疼痛的影响,在术后一周开始给灯笼草,每天一次(4.2g/kg),连续一周;观察对慢性期疼痛的影响,是在术后四周开始给灯笼草(剂量和持续时间同上)。结果显示,部分结扎坐骨神经也出现痛觉过敏,表现为痛阈降低。在这个基础上,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慢性期,灯笼草均能提高痛敏大鼠的痛阈,与蒸馏水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表5、6)。说明灯笼草对神经源性疼痛的急性期和慢性期均有镇痛作用。2.5pf神经元伤害性反应放电频率的测定采用通常的微电极技术,细胞外记录大鼠丘脑束旁核(Pf)神经元的单位放电。强刺激坐骨神经诱发其伤害性反应,由计算机绘制成神经元放电的序列密度直方图,并计算出放电频率。结果表明,对照组(n=15)在用蒸馏水灌胃前,Pf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放电频率为12.67±1.98(spikes/sec,以下相同),灌胃后为12.89±1.85,两者间无明显差异;在灯笼草组(n=20),用1.6g/kg灯笼草灌胃前,Pf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放电频率为13.54±1.82,灌胃后减少为7.40±1.56,与对照组相比,P<0.05(图1A),说明灯笼草对Pf神经元的伤害性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6用于镇静人心的机制2.6.1笼刑大鼠和纳络酮对大鼠的痛阈和pf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大鼠随机分4组:蒸馏水、纳洛酮、灯笼草+生理盐水和灯笼草+纳络酮组。在给药前和给药后每30分钟用电刺激鼠尾-嘶叫法测定痛阈。表7结果显示,单给蒸馏水和单给纳洛酮两组,痛阈无明显波动;灯笼草药后30~120分钟其痛阈明显提高;而灯笼草+纳络酮组在给药后150分钟内其痛阈未见提高,说明纳洛酮翻转了灯笼草的镇痛作用。另有试验将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ip生理盐水后立即ig灯笼草1.6g/kg,Pf神经元伤害性放电的频率从灌胃前的12.36±2.44,下降到灌胃后的8.12±2.52(P<0.05)。实验组(n=9)ip纳洛酮(1mg/kg)后立即ig灯笼草,Pf神经元伤害性放电频率灌胃前后分别为12.38±2.89和12.16±2.68(图1B),结果说明纳洛酮翻转了灯笼草对Pf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抑制。2.6.2多次给药对大鼠痛阈的影响大鼠ig灯笼草1.6g/kg每天一次,连续9天,在给药的第1、3、5、7、9天分别用电刺激鼠尾-嘶叫法测定痛阈,并计算其给药后的痛阈提高百分率,结果如图2,其痛阈提高率分别为136.74±52.22%、143.13±49.52%、47.65±43.92%、36.81±20.72%、2.93±2.26%,说明多次给药后大鼠对灯笼草的镇痛作用能产生耐受。2.6.3从给药剂量实验大鼠ig灯笼草1.6g/kg每天一次,连续9天,在给药的第3、5、7、9天用电刺激鼠尾-嘶叫法分别测定灯笼草和吗啡(3mg/kg)的镇痛效应,以观察灯笼草镇痛耐受形成过程对吗啡镇痛的影响。另组大鼠用注射递增剂量吗啡的方法,造成动物对吗啡的耐受。吗啡sc每天3次,连续5天,每天剂量由5mg/kg递增至10、15、20、25mg/kg,在给药的第1、3、5天分别测定吗啡(3mg/kg)和灯笼草(1.6g/kg)的镇痛效应,以观察吗啡耐受对灯笼草镇痛的影响。结果表明,灯笼草随给药次数的增加,其痛阈提高百分率逐步明显降低,即产生耐受。这时吗啡的镇痛效应未见明显改变(图3A);反过来,随着连续注射吗啡天数的增加,其镇镇效应逐渐下降,即吗啡产生了耐受,但灯笼草的镇痛效应并未随之下降(图3B)。上述结果显示,灯笼草镇痛与吗啡镇痛之间并不产生交叉耐受。3其他理化性质本文首次报导灯笼草对大鼠、小鼠具有确切的镇痛作用,在多种行为测痛模型上灯笼草均能明显提高痛阈,在电生理实验中灯笼草能明显抑制中枢神经元的伤害性反应。实验中所采用的痛刺激有化学刺激(扭体法、钾离子透入法)、电刺激(嘶叫法)和热刺激(辐射热-缩腿法),它们所引起的疼痛性质不完全相同。另外,扭体法代表内脏痛,嘶叫法反映体表皮肤痛,佐剂性关节炎代表炎症性疼痛,部分结扎坐骨神经引起神经源性疼痛。灯笼草对不同理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