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伯第二十六号钢琴奏鸣演奏心得_第1页
巴伯第二十六号钢琴奏鸣演奏心得_第2页
巴伯第二十六号钢琴奏鸣演奏心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巴伯第二十六号钢琴奏鸣演奏心得

20世纪两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欧洲音乐呈现出新旧结合的趋势。许多美国音乐家也在技术上与欧洲音乐密切相关,促进了美国音乐的发展。有些人倾向于新古典主义,即强调巴赫的影响与对位,如塞新斯、伯格等人;还有一些作曲家倾向于新浪漫主义,他们试图直接地表达个人情感,避免人为的创作,如巴伯、汉森等。作为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曲家之一,巴伯对于美国音乐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巴伯肖斯塔科维茨,20世纪2020岁塞缪尔·巴伯(SamuelBarber)1910年出生于美国的宾夕维亚州,1981年逝世于纽约州。巴伯的母亲是一位钢琴家,他的阿姨和姨丈是美国颇具知名度的女低音歌剧演唱家及作曲家。良好的艺术氛围启发了巴伯的音乐天赋,对其日后的音乐创作也产生了深切的影响。巴伯6岁开始学习钢琴,7岁就能够即兴作曲。1928年,18岁的巴伯创作的《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Sonataforviolinandpiano)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博恩斯奖,1932年,其第五号管弦乐作品《学校丑闻之序曲》(TheSchoolforScandalOverture)再次获得博恩斯大奖。1935年,巴伯又获得了美国的罗马奖,1935与1936年两次获得普利策旅行奖金。1949年,巴伯为美国作曲家协会成立二十五周年创作了第二十六号作品《钢琴奏鸣曲》,由霍洛维茨1950年在纽约作首演。毫无疑问,霍洛维茨被其艰涩的演奏技巧及独树一帜的主题风格所深深吸引,他评价:《钢琴奏鸣曲》是第一部形式上的真正伟大的本土作品。这首钢琴奏鸣曲在美国及欧洲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现已成为很多国际钢琴比赛的必弹曲目之一,而且在很多的钢琴演奏家音乐会曲目中也占有稳固的位置。二、现代声乐元素的应用巴伯的音乐创作注重抒发个人情感,旋律优美、流畅和谐,倾向于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风格。他多数作品运用传统的和声手法,结构也多采用自由的古典传统曲式。虽然从20世纪40年代起,巴伯的个别作品曾采用十二音序列或多调性,但并不普遍,也不大胆。巴伯不同于二十世纪的其他作曲家,在现代主义盛行的美国,他曾被认为是一位守旧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巴伯自己也曾说过:”我为文字谱曲时,我就把自己沉浸在文字中,让音乐从文字中流出来。当我谱写一部抽象的钢琴奏鸣曲或者协奏曲时,我书写我的感受。我不是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作曲家……有人说我根本没有风格可言,不过这不要紧。正如他们所说的,我只是埋头创作我自己的东西。我相信这也是需要一定勇气的。早期的巴伯以十九世纪的欧洲音乐大师为典范,运用歌唱性及传统的十九世纪调性音乐来表达作品。到了19世纪40年代后,现代主义因素逐渐融入到巴伯的作品中,唯一的钢琴奏鸣曲就使用了调性音乐,其中包括十二音列。这些现代主义元素的使用极为技巧,在优美的旋律及伴奏中,较少与音调的协和发生冲突,这一切使旋律流畅、柔美,但不失现代感。1956年,巴伯创作了第一部歌剧。音乐优美、自然,旋律和谐且充满诗意。《凡妮莎》的成功使巴伯在新浪漫主义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他也被认为是新浪漫主义的先知。三、后在曲式结构上的变化1949年,巴伯受欧文·波林(IrvingBerlin)和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Rodgers)的委托,为美国作曲家协会成立二十五周年创作了第二十六号作品《钢琴奏鸣曲》,该作品现已成为美国钢琴音乐中重要的标志性作品之一。最初,巴伯只打算写到第三乐章,以慢板作为奏鸣曲的终结。但随后霍洛维茨夫人的致电中,称巴伯是一位迟钝及受限制的作曲家,使他大受刺激,一气之下在隔日创作了第四乐章,几经修改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乐谱。第一乐章属于快板乐章(Allegroenergico),作曲家用了附点作为动机,加入丰富且变化多样的节奏型,使整个乐章充满了表现色彩。bE、bG、A、bC三次组合为切分节奏,配合以左手八度的低音进行,使呈示部主题充满了浓郁的现代风韵。旋律低缓、柔和,音乐主题倾泻而出,低音八度上行的模进与单音下行进行产生了巨大的不谐和色彩,仿佛两种巨大的力量之间的对抗。5-8小节的四部进行,使主题声部再次加强,仿佛两股力量在持续抗衡着。17-18小节,第一主题结束在两次出现的快速三连音双音,声音轻巧、迅速,主题结束干净利落,似乎两种力量的抗争已经消失。从第23小节开始,乐曲进入了呈示部。右手三连音节奏型如歌般流畅,伴随着左手并不完整的十二音列,即三个增三和弦及一个大三和弦。浓郁的现代感极强的十二音列,依然使人感觉旋律进行柔美、婉约。到了第33小节,错综复杂的同音反复及快速的六连音的催促下,第37小节的第二主题缓缓出现。主题歌唱性强,旋律婉转悠长,各声部间配合融洽,音乐具有内在的感情起伏变化。随后,音乐进入到发展部分。发展部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51-74小节),第一主题再次偷偷出现,低声部运用附点节奏型持续上行,高声部用卡农手法半音下行,两声部旋律互相呼应,音乐交替出现,反向进行的旋律变化把主题推向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第75-89小节),c小调单一进行与呈示部中”十二音列”相区分。柔和、流畅且现代音乐感十足的音乐进行,这都是不完整的十二音列带给大家的独特音乐感受。第三阶段(第90-100小节)华丽的装饰音使主旋律织体越来越紧凑,音域也逐渐推向高音区,给人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旋律激情澎湃地进入到再现部。乐曲的高潮处出现在再现部。从101小节起,呈示部主题再次出现,但主题并没有一味的重复再现,而是音乐织体更加密集,音响及气势更扩大,声音气势宏伟,整个主题显得气势磅礴、宏伟壮阔。当第二主题再现时,出现了持续的长音进行,随后又被半音模进所淹没。到了第149-154小节,高声部旋律变化极为丰富,从附点节奏型、快速三连音跑动到十三连音的华丽炫技,突强和弦后的渐快三连音使乐曲结束得干净、流畅,十三连音的华丽炫技也充分体现了演奏者流畅的弹奏技巧,华彩的音乐旋律如流水般倾泻涌出。巴伯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中不仅采用了十二音列的创作手法,又充满了调式变化,十二音技术与调性的融合正是巴伯音乐创作中的独到之处。作为新浪漫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