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同步备课系列【知识梳理】1.2 种群数量的变化-人教2019版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高中生物同步备课系列【知识梳理】1.2 种群数量的变化-人教2019版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高中生物同步备课系列【知识梳理】1.2 种群数量的变化-人教2019版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高中生物同步备课系列【知识梳理】1.2 种群数量的变化-人教2019版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种群数量的变化知识梳理1.构建种群增长模型(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2)构建方法①观察对象,提出问题——细菌每20min分裂一次②提出合理的假设——在条件(资源和空间)充足情况下,增长不受密度影响③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Nn=2n④检验或修正——观察、统计细菌数量(3)数学模型的表达形式①数学方程式:优点是科学、准确,但不能看出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②曲线图:优点是能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但数据不能直接给出。2.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1)形成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理想条件)(2)数量变化: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3)建立模型①数学公式: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条件:λ>1,且为常数)。模型中各参数意义: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注:增长率=λ-1)②曲线图(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J”型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曲线,可知“J”型曲线增长率不变,增长速率逐渐增大。定义:增长率: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净增加的个体数占原个体总数的比率。增长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100%=出生率—死亡率增长速率: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量。增长速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增长时间×100%(4)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的情形①实验室条件下;②种群迁入到一个新的适宜环境。(5)λ值的应用分析(注:λ-1表示增长率)①当λ>1时,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②当λ=1时,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③当0<λ<1时,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减少,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3.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1)含义: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曲线,称为“S”型曲线。(2)形成条件: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有敌害。(条件有限)(3)形成原因: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天敌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当死亡率等于出生率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4)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K值可以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5)建立模型:曲线图(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种群数量为纵坐标)①画出“S”型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曲线,可知“S”型曲线增长率逐渐减小,K值时增长率0;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为0,K/2值时增长速率最大,K值时增长速率为0,K值时种群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最大且保持相对稳定。K值时种内竞争最剧烈。②图中t1时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t2时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5)适用条件:生存条件有限的自然种群。(6)“S”型曲线在生产中的应用①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应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使K值增大(增大/降低),如大熊猫的保护。有害生物的防治:如鼠害防治,应设法使K值降低(增大/降低),通过引入天敌等措施将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②资源开发与利用:捕捞、采伐应该在种群数量达到K/2值以上时进行,而且剩余种群数量应保持在K/2值左右,因为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再生能力最强,可保证持续获取高产量。③草场放牧,最大载畜量不能超过K值;鱼的养殖也不能超过K值,否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破坏,导致K值降低(增大/降低)。4.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比较项目图示模型前提条件特点(增长率和增长速率)K值(有/无)联系“J”型曲线环境资源无限增长率:不变增长速率:逐渐增大无“J”型曲线环境↓阻力“S”型曲线“S”型曲线环境资源有限增长率:逐渐减小增长速率:先增后减,最后为0有5.用曲线图表示K/2值、K值的方法(见下图)(1)图中A′、C′、D′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值。(2)图中A、B、C、D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6.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稳定、波动、下降等。7.【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实验原理:①用液体培养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②理想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J型曲线;有限环境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S型曲线。(2)计数: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进行计数时,常采用抽样检测法。(3)操作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血球计数板)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载物台的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