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教师版)-【赢在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教学课程(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5.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教师版)-【赢在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教学课程(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5.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教师版)-【赢在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教学课程(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5.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教师版)-【赢在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教学课程(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5.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教师版)-【赢在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教学课程(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目标导航目标导航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目标解读举例说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等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举例说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及生产中的应用。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认同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合理合法的观点;明确生长调节剂使用的利和弊及安全性问题。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尝试运用预实验的方法开展研究。教学重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及生产中的应用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尝试运用预实验的方法开展研究。教学难点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及生产中的应用2.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尝试运用预实验的方法开展研究。知识精讲知识精讲知识点01植物生长调节剂原因:植物激素在体内含量很少,提取困难,易分解,在生产上较少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分类:生长素类:2,4-DNAA等赤霉素类:GA3细胞分裂素类:KT、6-BA、玉米素乙烯类:乙烯利脱落酸类:矮壮素类型:1.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如:吲哚丁酸2.分子结构和植物激素完全不同,但具有与植物激素类似的生理效应,如:α-萘乙酸(NAA)、矮壮素应用:如:2,4-D,促进发芽和生长,防止落花落果乙烯利:影响细胞分裂,控制顶端优势及性别分化,促进果实成熟赤霉素: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生长和单性结果,防止落花落果青鲜素:抑制细胞分裂和伸长,抑制蔬菜顶芽和侧芽萌发,延长休眠和贮藏期矮壮素:促使植株矮化、健壮、防止徒长、倒伏及增产作用知识点02生长素类调节剂(生长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生理作用与生长素类似,不容易被降解,效果稳定。如:α-萘乙酸(N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吲哚丙酸(IPA)吲哚丁酸(IBA)生根粉,等。应用:(1)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2)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3)去除杂草(4)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知识点03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以NAA为例)一、实验原理:适宜的浓度的NAA溶液促进富贵竹插条生根,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插条生根。二、实验目的:学会用探究的实验方法来研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三、材料用具:1.实验材料:绿化树种或花卉(如:富贵竹、月季等)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α—萘乙酸(NAA)、2,4-D、IPA、IBA和生根粉等。2.用具:蒸馏水、量筒、滴管、试剂瓶、烧杯、玻璃棒、矿泉水瓶。四、方法步骤:(1)枝条的选取、处理:选取一年生的、发育状况相同、粗细相同的且把芽和树叶去掉的富贵竹枝条30支,长约10-15cm,用刀将枝条的下端削成光滑的斜面(最好在节下)。把它分成6组,每组五支。(2)选取溶液:每个小组分别取浓度为0mol/L、10-10mol/L,10-8mol/L,10-6mol/L,10-4mol/L,10-2mol/L的NAA溶液各100ml分别装入七只烧杯中。并编号A、B、C、D、E、F。(3)浸泡NAA:将各组枝条分别浸入相应的烧杯中,深约1.5cm,记时,浸泡24小时。浸泡后的枝条取出,晾干4小时(处理方法、浸泡、凉干时间可不同,实验后可讨论最佳方案)(沾蘸法)(4)水培观察或者砂土法:将晾干后的根,分别插入相应的烧杯进行水培,观察各组的生根情况,并做好记录。(5)结果分析:记录用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枝条生根情况,如生根条数,长度等。每天记录。知识点04预实验进行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这样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如:在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通过预实验确定有效浓度的大致范围,可为确定最适浓度打下基础。预实验必须像正式实验一样认真进行才有意义。能力拓展能力拓展考法01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林园艺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如:在种子催芽、抑制枝芽生长、矮化株型、促进花芽分化、防止落花落果、生产无籽果实、增强抗逆性、提高产量和品质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植物生理学和农业科学的重大科技成果,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对其研究和生产应用都非常重视,这已成为衡量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一大重要标志。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效果与其浓度、使用时期、使用方法等都有密切关系,如果使用不当,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会造成损失,如:会出现抑制生长、植株畸形、叶片斑点、枯焦、黄化以及落叶、小果、劣(裂)果等一系列症状变化。如:2,4-D,促进发芽和生长,防止落花落果乙烯利:影响细胞分裂,控制顶端优势及性别分化,促进果实成熟赤霉素: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生长和单性结果,防止落花落果青鲜素:抑制细胞分裂和伸长,抑制蔬菜顶芽和侧芽萌发,延长休眠和贮藏期矮壮素:促使植株矮化、健壮、防止徒长、倒伏及增产作用各地媒体曝光的“西瓜爆炸”事件可能就是一种叫“坐果灵”的植物激素使用不当所致。由于低温、阴雨导致西瓜没有雄花无法授粉,这时‘坐果灵’可以被用来作为代替品辅助授粉。一般来说,在西瓜坐果前的7天左右微量使用,但如果将使用期无规则地提前或者激素浓度过高,就有可能导致西瓜发育过程中生长过快或者发生畸变,‘西瓜爆炸’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典例1】下表为几种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下列有关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名称属性萘乙酸生长素类6-BA细胞分裂素类乙烯利乙烯类PP333赤霉素合成抑制剂A.用一定浓度的萘乙酸处理离体的花卉枝条,可促进生根

B.用一定浓度的6-BA抑制马铃薯发芽,以延长贮藏期

C.用乙烯利处理棉花可催熟棉桃,便于统一采摘

D.用PP333处理水稻可使植株矮化,增强抗倒伏能力【答案】B

【解析】A、萘乙酸作用与生长素类似,用一定浓度的萘乙酸处理离体的花卉枝条,可促进生根,A正确;

B、6-BA作用与细胞分裂素类类似,抑制马铃薯发芽,延长贮藏期的激素是脱落酸,与细胞分裂素无关,故6-BA不能抑制马铃薯发芽,以延长贮藏期,B错误;

C、乙烯利作用与乙烯类似,故用乙烯利处理棉花可催熟棉桃,便于统一采摘,C正确;

D、PP333作用与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类似,故用PP333处理水稻可使植株矮化,增强抗倒伏能力,D正确。故选B。

分层提分分层提分题组A基础过关练单项选择题1.某小组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研究,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预实验后,后续实验中还需设置一组用蒸馏水处理插条的对照组

B.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每组需要取多根插条

C.浸泡法适用于较低浓度溶液及空气湿度较大,遮阴环境

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涉及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预实验、正式实验处理方法,因变量的观察与统计等知识,着重考查学生控制实验变量的能力。

【解答】

A.经预实验后,后续实验中不需要设置一组用蒸馏水处理插条的对照组,A错误;

B.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每组需要取多根插条,以保证符合平行重复的实验原则,B正确;

C.浸泡法适用于较低浓度溶液及空气湿度较大、遮阴环境;沾蘸法适用于较高浓度溶液,时间短约5s,C正确;

D.根据生长素生理作用曲线,可知生长素在最适浓度的两侧,浓度不同而促进作用可以相同;因变量生根效果包括生根数量、生根长度等,所以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D正确。

故选A。

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

B.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多种组织,主要促进果实的发育

C.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水稻、小麦等植物,使植株增产

D.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特点【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及其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要求考生识记五大类植物激素的种类及功能,掌握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相关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名称合成部位存在较多的部位功能生长素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赤霉素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细胞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植物的各个部位成熟的果实中较多促进果实成熟2、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用于培育无籽果实);(3)防止落花落果,可用于棉花的保蕾保铃;(4)控制性别分化。此外生长素类似物还应用于除草,作为“除草剂”。

【解答】

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的脱落,A错误;

B、生长素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乙烯利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B错误;

C、赤霉素能促进植株长高,因此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但是水稻和小麦的产量由种子决定,C错误;

D、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特点,D正确。

故选D。

3.用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枝条生根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B.若该实验为预实验,要确定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需要在8ppm和16ppm之间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

C.生长素通过促进根细胞分裂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该图能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生长素作用的机理,学会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推理、判断。

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高浓度范围内起抑制作用,低浓度范围内起抑制作用;由题图可知,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浓度为4、8、12时,生长素类似物在促进生根数方面具有促进作用,浓度为16时,具有抑制作用,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解答】

A.由题图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生长素能促进插条生根,A正确;

B.由题图可知,最适宜生长素浓度在8~16ppm之间,因此要确定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需要在8ppm和16ppm之间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B正确;

C.生长素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促进细胞生长而促进插条生根,C错误;

D.由分析可知,该图实验结果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正确。

故选C。

4.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2,4-D浓度(mg/L)05101520253035无籽番茄平均重量(g/个)013.526.546.553.653.743.030.2A.表中2,4-D浓度超过25mg/L,对果实发育起抑制作用

B.人工去雄后番茄花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将发育成无籽果实

C.浓度为35mg/L的2,4-D仍然可以诱导无籽番茄果实,因此2,4-D不具有两重性

D.将该实验获得的无籽番茄果肉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的植株在自然状态下也能产生无籽番茄【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特性及应用,重点是考查学生分析表中数据的能力,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表格,得出正确结论。

分析表格:生长素类似物(2,4-D)能促进果实的发育,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未受粉的子房,可以获得无子果实。表中数据显示不同浓度2,4-D对番茄子房发育的影响,2,4-D浓度在0~25mg/L时,随着2,4-D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增强;2,4-D浓度超过25mg/L时,随着2,4-D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解答】

A.2,4-D浓度为0的一组作为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其他各组均能促进果实生长,所以2,4-D浓度超过25mg/L时,对果实发育仍是促进作用,只是促进作用减弱,A错误;

B.人工去雄后番茄花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由于生长素具有促生长作用,将发育成无籽果实,B正确;

C.浓度为35mg/L的2,4-D仍然可以诱导无籽番茄果实,但通过以上数据不能得出2,4-D不具有两重性的结论,C错误;

D.将该实验获得的无籽番茄果肉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的植株由于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因此在自然状态下番茄仍然有籽,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5.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分析回答:

(1)经过科学家的努力,从植物组织中分离出了生长素并鉴定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2)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________,可选用图中____________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此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性。(3)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根据图中的②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吲哚乙酸

(2)Ⅱ;d;两重

(3)细胞分裂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答】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2)单子叶植物比双子叶植物对于生长素的敏感性低,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Ⅱ,可选用图中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此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3)据图中的②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可知细胞分裂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

故答案为:

(1)吲哚乙酸

(2)Ⅱ;d;两重

(3)细胞分裂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

题组B能力提升练单项选择题1.为探究小麦根、芽对生长素敏感性的差异,某生物兴趣小组以不同浓度的NAA处理萌发的小麦种子,8天后分别测定小麦幼苗根、芽的长度,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NAA浓度/ppm1010.10.010.0010.00010芽长/cm0.644.747.276.866.746.225.75根长/cm0.632.375.726.606.686.125.97A.每组实验需处理多粒小麦种子,然后获得根、芽的平均长度

B.促进根伸长的最适NAA浓度小于芽,根对NAA的敏感性大于芽

C.低于最适浓度时,NAA对根的促进效应随浓度的增加而加强

D.0.1ppm的NAA对根、芽的作用效应,体现了NAA作用具有两重性【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根、芽、茎三种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

【解答】

A.实验的次数越多或者实验的组数越多,实验结果越准确,所以每组实验需处理多粒小麦种子,然后获得根、芽的平均长度可是实验结果更准确、更具有说服力,A正确;

B.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出:根伸长的最适浓度在之间,而芽伸长的最适浓度在0.01-1之间,B正确;

C.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出:在0-0.001之间,NAA对根的促进效应随浓度的增加而加强,C正确;

D.芽在浓度1时抑制,根在0.1时抑制,在0到最适浓度之间根的促进效应随浓度的增加而加强.两重性应反映不同浓度是生长素类似物对同一器官的不同效应,D错误;

故选D。2.图示为科研人员探究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耐旱能力影响的部分实验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信息分子只在植物中起作用,适宜浓度对人和动物都安全无害

B.为进一步探究该调节剂增产的最适浓度,应选取10-1000μmol·L-1的浓度范围

C.图1表明适宜浓度该调节剂处理会加剧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地上部鲜重的减少

D.图2表明该调节剂通过减缓叶绿素含量的减少,缓解干旱胁迫引起的鲜重下降【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耐旱能力影响的部分实验数据,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柱形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难度适中。【解答】A、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信息分子只在植物中起作用,适宜浓度对人和动物都安全无害,A正确;

B、据图分析为进一步探究该调节剂增产的最适浓度,应选取1-100μmol·L-1的浓度范围,B错误;

C、图1的适宜浓度的该植物生长调节剂没有加剧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地上部鲜重的减少,C错误;

D、1000μmol·L-1的该调节剂没有缓解干旱胁迫引起的鲜重下降,D错误。

故选A。3.激动素属于细胞分裂素类生长调节剂,某小组利用生长状态一致的豌豆苗进行实验以探究激动素对侧芽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据A,B组可知,顶芽能抑制侧芽生长

B.据B,C组可知,激动素能解除高浓度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作用

C.据A,C组可知,激动素具有促进侧芽生长的作用

D.实验后期B组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低于C组【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和探究实验结果,考查重点在理解顶端优势,掌握实验设计的思路,并能读取实验数据,得到实验结论解题关键。

【解答】

据图分析,不同处理后,A组侧芽开始增长较快,B组开始增长较慢,但后期增长较快,C组基本不变。

A、分析题意,A组与B组的变量是顶芽是否保持,实验结果显示去除顶芽后侧芽长度大于B组,故可推测顶芽能抑制侧芽生长,A正确;

B、B组与C组的区别是是否用激动素涂抹侧芽,B组的侧芽长度大于C组,故推测激动素能解除高浓度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作用,B正确;

C、实验设计和实验结论的得出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A组与C组有两个变量,故不能得出激动素具有促进侧芽生长的作用的结论,C错误;

D、生长素浓度过高时会抑制植物生长,据图可知,实验后期B组的侧芽长度大于C组,故B组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低于C组,

D正确。

故选C。

4.如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结果说明施用IAA可以促进主根的伸长

B.实验所使用的IAA的浓度可促进侧根的生长

C.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答案】D

【解析】解:A、左图IAA浓度为0时为对照,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主根的生长长度低于100%,即为抑制生长,A错误;

B、右图中所使用的IAA的浓度既可促进侧根的生长,也可抑制侧根的生长,B错误;

C、去掉未施用IAA的植株的部分芽和幼叶,侧根部位的IAA浓度会降低,侧根的正常生长受影响,其数量将减少,C错误;

D、由题目所提供的图形可以直接看出,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组的主根长,侧根数量较少,D正确。

故选:D。

据图分析:左图IAA浓度为0时为对照,低于100%的长度即为抑制生长,显然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浓度对于主根的伸长均低于100%;右图IAA溶液浓度为0时的每株侧根数为对照,IAA溶液超过一定的浓度对于侧根的诱导起抑制作用;由此图可知,当施用IAA浓度高于10-5mol•L-1时对于侧根的诱导呈下降趋势,即导致侧根数目减少。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了生长素的作用和作用的两重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提升了学生获取图表信息、审题能力以及实验知识,注重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的过关。

二、填空题5.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为提高油茶果实的产油率,科研人员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研究。

(1)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______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______作用的化学物质,相比植物激素,具有______等优点。

(2)科研人员选用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配制每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最适浓度。选取不同地点单株能结有5kg以上果实的果茶植株,在其叶面进行喷施,1周后摘取鲜果并测定果实产油率,结果如图所示。

①选择单株能结5kg以上果实的植株作为实验对象的目的是便于______。

②由如图分析可知,______。

(3)油茶果实采摘后存在后熟过程(即在收摘后,果实由采收成熟向食用成熟的过渡),油茶果实的含油率有所变化。研究者对采摘的油茶鲜果直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1周后测定果实产油率并计算增幅率,结果如下表。组别处理产油率(%)比对照增幅率(%)1NAA(萘乙酸)5.042.402GA(赤霉素)5.9520.903B-94.85-1.504NAA+GA6.0122.105NAA+B-95.185.206清水4.920.00①计算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果实后熟的比对照增幅率,比对照增幅率(%)=______÷对照产油率×100%

②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单独使用时,喷施______促进果实后熟产油量效果最好;同时喷施时,采用______效果最好,这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促进油茶果实后熟产油率方面表现为______作用。(4)结合(2)和(3)的研究,请为茶农提出一种最优的增产增收方案________。【答案】(1)人工

调节

原料广泛、效果稳定、容易合成

(2)①提取、测量果实的含油量

②B-9、GA能够显著促进油茶鲜果含油量的提高,而多效唑对油茶鲜果含油量提高有抑制作用

(3)①(实验组产油率-对照组产油率)

②赤霉素

赤霉素和NAA

协同

(4)鲜果期,叶片喷施B-9、GA;采摘后的后熟阶段,喷施赤霉素或同时喷施赤霉素和NAA或在鲜果期和后熟期,只喷施赤霉素

【解析】1、分析题图:由实验结果可知,与清水处理比较,B-9、GA能够显著促进油茶鲜果含油量的提高,而多效唑对油茶鲜果含油量提高有抑制作用。

2、据表中数据可知,NAA+GA处理组产油率最高,B-9处理组产油率最低。

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调节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从曲线图中获取相关解题信息。

(1)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相比植物激素,具有原料广泛、效果稳定、容易合成等优点。

(2)①根据实验目的可知,选择单株能结5kg以上果实的植株作为实验对象的目的是便于提取、测量果实的含油量。

②由如图分析可知,B-9、GA能够显著促进油茶鲜果含油量的提高,而多效唑对油茶鲜果含油量提高有抑制作用。

(3)①比对照增幅率(%)=(实验组产油率-对照组产油率)÷对照产油率×100%。

②分析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单独使用时,喷施赤霉素促进果实后熟产油量效果最好;同时喷施赤霉素和NAA时,采用效果最好,这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促进油茶果实后熟产油率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

(4)增产增收方案:鲜果期,叶片喷施B-9、GA;采摘后的后熟阶段,喷施赤霉素或同时喷施赤霉素和NAA或在鲜果期和后熟期,只喷施赤霉素。

故答案为:

(1)人工

调节

原料广泛、效果稳定、容易合成

(2)①提取、测量果实的含油量

②B-9、GA能够显著促进油茶鲜果含油量的提高,而多效唑对油茶鲜果含油量提高有抑制作用

(3)①(实验组产油率-对照组产油率)

②赤霉素

赤霉素和NAA

协同

(4)鲜果期,叶片喷施B-9、GA;采摘后的后熟阶段,喷施赤霉素或同时喷施赤霉素和NAA或在鲜果期和后熟期,只喷施赤霉素

题组C培优拔尖练单项选择题1.乙烯可促进香蕉果皮逐渐变黄、果肉逐渐变甜变软的成熟过程。同学们去香蕉种植合作社开展研学活动,以乙烯利溶液为处理剂,研究乙烯对香蕉的催熟过程,设计的技术路线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对照组香焦果实的成熟不会受到乙烯影响 B.实验材料应选择已经开始成熟的香蕉果实

C.根据实验安排第6次取样的时间为第10天D.处理组3个指标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答案】C

【解析】A、植物本身含有乙烯,对照组香焦果实的成熟也会受到乙烯影响,A错误;

B、本实验要研究乙烯对香蕉的催熟过程,实验材料应选择未成熟的香蕉果实,B错误;

C、根据实验安排每2天取样一次,第6次取样的时间为第10天,C正确;

D、乙烯利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能促进香蕉果实中的淀粉转换为还原糖,香蕉果实逐渐变黄,故处理组3个指标的总体变化趋势:还原糖含量增多。淀粉含量减少。果皮色素含量增多,D错误。

故选:C。

分析概念图:本题以乙烯利溶液为处理剂,研究乙烯对香蕉的催熟过程。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用乙烯利处理,因变量为还原糖含量、淀粉含量、果皮色素变化。

本题考查乙烯对果实成熟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获取实验变量的能力。

2.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参与种子萌发的调控。某课题组首先证实,GA处理大麦种子能引起α-淀粉酶基因转录生成的mRNA量增加,他们又进一步用GA、ABA对大麦种子进行不同处理,检测处理后的大麦种子α-淀粉酶合成量,结果如表(“+”表示有,“-”表示无,其中“+”的数量表示α-淀粉酶合成量的多少)。分组处理对照组加GA加ABA加GA和ABAα-淀粉酶合成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GA在翻译水平上诱导α-淀粉酶的合成

B.ABA能促进大麦种子淀粉的水解

C.GA与ABA在α-淀粉酶合成方面具有拮抗作用

D.能合成ABA的大麦种子易穗上发芽【答案】C

【解析】A、由题干信息“GA处理大麦种子能引起α-淀粉酶基因转录生成的mRNA量增加”分析可知,GA是在转录水平上诱导α-淀粉酶的合成,A错误;

B、促进大麦种子淀粉的水解是α-淀粉酶,而ABA抑制α-淀粉酶的合成,B错误;

C、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GA促进α-淀粉酶的合成,ABA抑制α-淀粉酶的合成,故GA与ABA在α-淀粉酶合成方面具有拮抗作用,C正确;

D、由于ABA抑制α-淀粉酶的合成,故ABA会抑制种子的发芽,这说明能合成ABA的大麦种子在穗上发芽率减弱,D错误。

故选:C。

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激素名称合成部位生理作用应用赤霉素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促进矮生性植物茎秆伸长;解除种子休眠,提早用来播种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蔬菜贮藏中,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贮藏时间乙烯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的

组织中,成熟的果实中

更多促进果实成熟促进香蕉、凤梨等果实成熟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

中含量多抑制细胞分裂,抑制植物的生长,也能抑制种子的萌发;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落叶或棉铃在未成熟前的大量脱落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植物激素的作用,并能结合题干信息和表格数据完成选项的判断。

3.下列关于“探究2,4-D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中因变量是生根长度,蒸馏水的组别是本实验中的唯一对照组

B.预实验所使用的2,4-D浓度梯度比正式实验的浓度梯度要小

C.由于插条内缺乏相应酶分解2,4-D,因此其作用具有长效性

D.利用浸泡法处理插条时,所作用2,4-D溶液的浓度比沾蘸法大【答案】C

【解析】解:A、本实验应选择几种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和清水来处理插枝,其中清水作为空白对照,而不同浓度的2,4-D溶液是相互对照,A错误;

B、预实验设置的2,4-D浓度梯度较大,而正式实验设置的浓度梯度2,4-D浓度梯度较小,B错误;

C、由于插条内缺乏相应酶分解2,4-D,因此其作用具有长效性,C正确;

D、利用沾蘸法处理插条时,所使用的2,4-D溶液的浓度较大,D错误。

故选:C。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2,4-D的浓度,因变量为生根数,因此其它包括:每组选取的枝条数量相同、生长状况、芽的数量、浸泡时间等,均属于无关变量。

本题属于实验题,考查了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根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4.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主产区,种植面积超过200万公顷。广泛使用的植物化学调控技术提高了棉花产量和品质,现代农业机械的使用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棉花生长早期喷洒低浓度萘乙酸抑制顶端优势、增加侧枝数量

B.棉花生长中期喷洒缩节胺(赤霉素合成抑制剂),防止植株过高

C.喷洒乙烯利促进棉桃同步成熟、吐絮,便于集中机械化采摘棉花

D.机械化采收前喷洒落叶剂促进叶片脱落,减少收获棉花中的杂质【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

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

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等。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

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

【解答】

A、棉花生长早期可喷洒生长抑制剂脱落酸,抑制顶端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伸长,破坏顶端优势,从而增加侧枝数量,A错误;

B、赤霉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棉花生长中期喷洒缩节胺(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可防止植株过高,B正确;

C、乙烯利能促进果实成熟,喷洒乙烯利促进棉桃同步成熟、吐絮,便于集中机械化采摘棉花,C正确;

D、脱落酸具有促进叶片脱落的作用,机械化采收前喷洒落叶剂促进叶片脱落,减少收获棉花中的杂质,D正确。

故选:A。

5.桃果实成熟过程会涉及多种物质的转化和调控,下列与桃果实成熟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随果实成熟而含量减少的淀粉可用斐林试剂检测,不能用碘液检测

B.若向未成熟的桃果实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脱落

C.采摘接近成熟的桃果实用乙烯利催熟,可做到有计划地上市

D.果实的成熟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答案】A

【解析】解:A、随果实成熟而减少的淀粉不属于还原性糖,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而使用碘液检测呈蓝色,A错误;

B、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若向未成熟的桃果实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桃果实脱落,B正确;

C、为了做到有计划地上市,在农业生产上通常采摘接近成熟的桃果实,上市前可用乙烯利催熟,C正确;

D、果实的成熟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D正确。

故选:A。

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在农业生产上通常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乙烯利是一种优质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果实成熟,刺激伤流,调节部分植物性别转化等效应。

3、斐林试剂用于检测还原糖,而淀粉不属于还原糖,利用淀粉遇到碘液变蓝的方法检测淀粉的存在。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应用,要求考生识记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

6.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对苗期的棉花喷洒适宜浓度的α-萘乙酸可解除顶端优势

B.对刚采摘的香蕉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处理可促进其发育

C.对瓜果类植物用适宜浓度的膨大剂处理可促进果实生长

D.对欲播种的种子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制剂浸泡可促进其萌发【答案】C

【解析】A、α-萘乙酸是生长素类似物,对苗期的棉花喷洒适宜浓度的α-萘乙酸会抑制侧芽的生长,并不能解除顶端优势,A错误;

B、乙烯利是乙烯类似物,具有促进成熟的作用,对刚采摘的香蕉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处理会加快其成熟,B错误;

C、膨大剂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细胞分裂素类似物,细胞分裂素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故对瓜果类植物用适宜浓度的膨大剂处理可促进果实生长,C正确;

D、脱落酸具有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对欲播种的种子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制剂浸泡可促进其萌发,D错误。

故选:C。

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

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

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等。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

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7.研究人员开展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蚂蚱腿子(一种观赏小灌木)嫩枝插条生根数影响的研究,结果如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浓度/mg•L-1NAA处理/条IBA处理/条ABT处理/条011.3311.3311.335017.3315.6711.0010024.0018.679.6720024.3320.678.6730019.6718.338.33A.本研究中各组插条处理方法、处理时间等应相同且适宜

B.与老枝相比,嫩枝扦插成活率高、生根快,有利于实验研究

C.插条生根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内源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D.结果表明NAA、IBA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而ABT处理不利于插条生根【答案】D

【解析】A、本研究中各组插条处理方法、处理时间等属于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A正确;

B、与老枝相比,嫩枝生长旺盛,扦插成活率高、生根快,有利于实验研究,B正确;

C、插条生根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内源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

D、结果表明NAA、IBA的作用为促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