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主题与地区传统的交融_第1页
抗战主题与地区传统的交融_第2页
抗战主题与地区传统的交融_第3页
抗战主题与地区传统的交融_第4页
抗战主题与地区传统的交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阅读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文丛·一般项目(沂蒙精神研究专项)

“文化自信视阈下沂蒙抗战文化研究”(19CYMJ22)结项成果

抗战主题与地方传统的交融

文化自信视阈下的沂蒙抗战文化

新华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抗战主题与地方传统的交融:文化自信视阈下的沂蒙抗战文化/王华东著.

--北京:新华出版社,2021.6

ISBN978-7-5166-5933-5

Ⅰ.①抗…Ⅱ.①王…Ⅲ.①抗日战争-文化史-研究-中国

Ⅳ.①K265.0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1)第122602号

抗战主题与地方传统的交融:文化自信视阈下的沂蒙抗战文化

作者:王华东

责任编辑:田丽丽封面设计:雨 露

出版发行:新华出版社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邮编:100040

网址:

经销:新华书店、新华出版社天猫旗舰店、京东旗舰店及各大网店

购书热线:010-63077122中国新闻书店购书热线:010-63072012

照排:六合方圆

印刷:北京荣宝艺品印刷有限公司

成品尺寸:170mm×240mm

印张:15字数:200千字

版次:2021年6月第一版印次:2021年6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ISBN978-7-5166-5933-5

定价:48.00元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如有质量问题,请与出版社联系调换/p>

前言

沂蒙抗战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沂蒙地区群众在抵抗日寇侵略过程

中创造性发展起来的文化。它以抗日救国为时代主题,以新民主主义文化

为发展方向。它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写照。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

化的文化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将现代文化理论与沂蒙抗战文化发展进程

结合起来;通过对沂蒙抗战文化形成的渊源、发展概况进行考究,具体考

察沂蒙抗战文化的组织与政策、形式与内容,以此为基础对其特征、历史

作用、时代价值以及启示展开探讨。本书由八个部分构成,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章,对沂蒙抗战文化选题背景进行阐述,对研究意义与理论价值

进行了阐明,对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在对党的文献、当时报刊、史料以

及地方志进行梳理和综述,指出沂蒙抗战文化研究所采用的辩证唯物主义

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最后说明创

新之处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章,对沂蒙抗战文化形成的渊源进行评析,大致包括文化及理论

渊源和实践基础两部分。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化观、毛泽东的文化理论以及

沂蒙传统文化,构成了沂蒙抗战文化形成的理论基础与文化渊源。马克思

主义在沂蒙地区的传播、日本对沂蒙地区侵略的加剧、沂蒙土地革命文化

的积淀等,是沂蒙抗战文化产生的实践基础。

1

抗战主题与地方传统的交融文化自信视阈下的沂蒙抗战文化

第三章,对沂蒙抗战文化发展概况进行考究。以现代文化理论界定文

化与沂蒙抗战文化的概念基础上,依据沂蒙地区抗日根据地发展状况,结

合沂蒙抗战形势变化,归纳出沂蒙抗战文化雏形起步、定型成长以及成熟

转型三个时期。概括每个时期沂蒙抗战文化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态势。总

结出沂蒙抗战文化取得长足发展,不仅是沂蒙地区党组织将马克思主义和

当地具体抗战实践相结合的结果,还是遵循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

第四章,对沂蒙抗战文化的组织与政策进行系统诠释。根据沂蒙抗

战实际需要,沂蒙地区党组织成立了省级文化领导机构,陆续组建了各

级文化机构与群众文化团体,通过吸收改造旧式文化人才和培养新式文

化人才建立起文化队伍。沂蒙地区出台一系列文化政策,逐渐构建了规

范而有效的文化政策体系,规定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方向。

第五章,对沂蒙抗战文化的形式与内容进行评述。沂蒙地区党组织领

导各界群众对当地文化进行改进与革新,增添反映抗战的新内容,采取了

本土化和民间化通俗易懂形式,发展了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抗战文化。

本章对沂蒙抗战文化的形式与内容从发展教育事业、进行文艺创作、举办

文艺活动、开展抗日宣传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诠释。

第六章,对沂蒙抗战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作用进行探讨。沂蒙抗战

文化特征呈现多样化,既有反映爱国抗日主题的时代文化特征,又有通俗

易懂形式的群众文化特性,还有开放包容品性的多元文化特点,又映现独

特地域的沂蒙文化特色。沂蒙抗战文化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巩固了抗

日根据地的建设,促进了沂蒙地区社会进步,推动抗战胜利的进程,也为

沂蒙解放战争文化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七章,对沂蒙抗战文化的时代价值和时代启示进行考察。从史料价

值和文化精神价值等视角发掘沂蒙抗战文化的时代价值,剖析其现实意义。

探讨沂蒙抗战文化的时代启示,为全面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和借鉴。

·2·

前 言

结语部分,在系统回顾上述内容基础上分析沂蒙抗战文化的成就与地

位;说明沂蒙抗战文化的普及和提高、继承与创新等问题;指出其文化发

展的一些不足之处;对抗战文化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拓展与深化此类

研究。

本书是山东社科规划研究项目“文化自信视阈下沂蒙抗战文化研究”

的学术成果。在研究和撰写过程中,参考、借鉴了近些年学界关于抗战文

化研究的学术观点,也考察了大量的相关研究理论,尤其是运用了大量沂

蒙抗战资料,形成了学术成果的体例和观点。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学校、

学院和相关同人的支持。首先要感谢学校和学院领导的帮助和指导!感谢

同事的关心与帮助!感谢同行专家、同门同学的关心和支持!以往对于沂

蒙抗战文化方面并无深入的思考与细致的探究,而正以此研究项目为契机,

进行了粗浅的尝试。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学术研究经验不多,加上撰稿时

间仓促,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文中难免有纰漏和不足,还望各位同人和

广大读者见谅并指正。

2021年5月于烟台

·3·

目 录

CONTENTS

前言……………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3

一、时代基础……………………3

二、学理依据……………………4

第二节 研究意义…………6

一、现实价值……………………6

二、理论意义……………………7

第三节 研究综述…………8

一、文献史料……………………9

二、相关论著…………………11

三、学术论文…………………12

第四节 研究方法…………14

一、文献研究法………………15

二、历史分析法………………15

三、系统考察法………………15

四、跨学科研究法……………16

1

抗战主题与地方传统的交融文化自信视阈下的沂蒙抗战文化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16

一、创新之处…………………16

二、不足之处…………………17

第二章 沂蒙抗战文化形成的基础…………19

第一节 文化及理论渊源…………………21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文化的理论………21

二、毛泽东关于文化的理论…………………25

三、以儒学为积淀的沂蒙传统文化…………28

第二节 实践基础…………31

一、马克思主义在沂蒙的广泛传播…………31

二、土地革命时期沂蒙革命文化的积淀……34

三、日军入侵山东导致沂蒙抗战文化的兴起………………38

第三章 沂蒙抗战文化发展概况……………41

第一节 沂蒙抗战文化的概念……………43

一、文化的定义………………43

二、抗战文化概念的阐释……45

三、沂蒙抗战文化概念的界定………………46

第二节 沂蒙抗战文化发展历程…………47

一、雏形起步期………………48

二、定型成长期………………51

三、成熟转型期………………55

第四章 沂蒙抗战文化的组织与政策………61

第一节 抗战文化机构……………………63

一、机构设置…………………63

二、机构职能…………………67

·2·

目 录

第二节 抗战文化队伍……………………68

一、吸收和改造旧式文化人才………………69

二、培养和改进新式文化人才………………71

第三节 抗战文化政策……………………72

一、政策指导思想……………72

二、文化人才政策……………75

三、教育政策…………………76

四、文艺政策…………………83

五、文化宣传政策……………85

第五章 沂蒙抗战文化的形式与内容………87

第一节 发展教育事业……………………89

一、普及文化基础知识………89

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99

三、学习军事科目……………103

第二节 进行文艺创作…………………104

一、抒写诗歌、抒情歌谣……104

二、编演话剧、改革戏剧……124

三、改进曲艺、改造歌舞……131

四、编写小说、创作文学……141

第三节 举办文艺活动…………………148

一、普及戏剧运动……………148

二、进行文艺会演……………154

三、开展评论评奖……………157

第四节 开展抗日宣传…………………161

一、印发宣传品………………161

二、传唱歌曲…………………167

三、绘制美术…………………169

·3·

抗战主题与地方传统的交融文化自信视阈下的沂蒙抗战文化

第六章 沂蒙抗战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作用…………177

第一节 沂蒙抗战文化的基本特征……179

一、体现爱国抗日的主题……179

二、映现开放包容的品性……181

三、呈现通俗易懂的风格……183

四、展现沂蒙地域的特色……184

第二节 沂蒙抗战文化的历史作用……186

一、巩固抗日根据地的建设…………………186

二、促进沂蒙地区社会进步………………188

三、推动抗战胜利的进程……190

四、为沂蒙解放战争文化形成奠定基础……191

第七章 沂蒙抗战文化的时代价值和时代启示…………193

第一节 沂蒙抗战文化的时代价值……195

一、具有史料价值……………195

二、富含文化价值……………197

三、秉承革命精神……………199

四、实施爱国教育……………200

五、坚定文化自信……………202

第二节 沂蒙抗战文化的时代启示……204

一、坚持党的领导……………204

二、践行群众路线……………205

三、建设文化人才队伍………207

四、继承文化传统,把握文化方向…………209

结语…………211

主要参考文献………………215

·4·

第一章

绪论

抗战主题与地方传统的交融文化自信视阈下的沂蒙抗战文化

第一章 绪论

近些年来,随着区域性抗战文化研究不断深入。作为中国抗战文化

重要组成部分的沂蒙抗战文化,逐渐进入学术研究视野。本章通过探讨

沂蒙抗战文化选题背景、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通过说明文献史料基础

和研究现状、基本理论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为沂蒙抗战文化研究的深化

做出铺垫。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时代基础

中华民族,绵延了五千多年的历史,铸就起民族文化的宏大力量。

中华民族每一次跃进,都呈现着时代的文化印记。抗日战争时期,中华

文化遭受日本殖民文化入侵仍傲然耸立,并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在中

国共产党领导下淬炼出以抗日救亡为时代使命的抗战文化。抗战文化,

深深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在抵抗日寇侵略过程中彰显了民族

文化自信的力量。

当今世界,文化的力量已经融入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

与创造力中。增强文化实力,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和未

来。中国的和平崛起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的规模,更要有文化实力的

壮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

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1]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

化,需要在新时代挖掘和阐发历史文化,尤其是蕴含强大文化自信力的

抗战文化。

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回顾历史文化、展望国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

月14日第1版。

·3·

抗战主题与地方传统的交融文化自信视阈下的沂蒙抗战文化

家未来,提出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过程中的动力源泉。中共领导的抗战文化以抗日救国为主旋律,是在抗

战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文化。此文化体现了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

指导下、在振兴中华道路上、在遭遇日寇入侵过程中,坚决御侮的文化

自信。历经民族危机而兴起的抗战文化,是当代文化自信的历史反映,

也是文化自信的历史渊源。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视察时深刻地指出:沂蒙精神

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1]作为文化自信重要载体的沂蒙抗

战文化,是沂蒙广大群众在抗战时期创造出的沂蒙精神财富。沂蒙抗战

文化,承载沂蒙精神文化自信的基因,是当代中共领导各界群众战胜各

种风险挑战和推动时代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的精神力量。

二、学理依据

文化是社会历史的精神积淀,是人们长期生产生活实践的产物。马

克思和恩格斯以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为基础,开创了“社会存在决定

人们的意识”[2]的新文化观。马克思主义辩证地阐述了文化发展与经济

发展的相互作用,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文化发展理念。马克思和恩格斯阐

释了实践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实践成为贯穿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的主线。马克思主义指出人类通过生产生活实践活动改造了自然,人类

自身也得到了改造;“人化”的结果或者状态即是文化;文化是“人”

的客体、是“人”的文化,“人”是文化的主体。马克思主义还鲜明地

[1]习近平:《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人

民日报》,2013年11月29日第1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4·

第一章 绪论

指出,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阶级利益维护的意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文化理论。

列宁以俄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为基础,构建起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列宁在《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文章中

指出:每一个现代民族,都有两个民族。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

文化。[1]用阶级的观点考察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论述国际文

化与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了文化的阶级性。列宁指出,只有

将人民的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出来,并与吸收和利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

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文化,揭示了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列宁还解释了文

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还特别论述了无产阶级掌握与

巩固文化领导权的观点。

毛泽东将马克思和列宁的基本文化理论同中国抗战实际情况相结

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理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

阐明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相互关系,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考察文化现象

的方式方法。《新民主主义论》要求立足于抗战实践,创建和发展反帝

反封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毛泽东的《在延安

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延安讲话》)提出了文化工作要围

绕“为群众”和“如何为群众”的基本问题,要恰当处理普及和提高之

间关系。毛泽东根据文化发展的规律,提出了文化扬弃的理论。毛泽东

还特别强调中国新文化的发展只能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沂蒙抗战文化属于战时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抗战实践结合过

程中的文化呈现。研究沂蒙抗战文化,须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文

化理论为指导,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其文化理论,是科学而全面考察沂

蒙抗战文化的前提。

[1]《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0页。

·5·

抗战主题与地方传统的交融文化自信视阈下的沂蒙抗战文化

近些年来,文化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要议题,对文化的研究也

越来越重视。文化作为一个学科研究范畴,对其研究视角与定义呈现多

样化。一些学者如英国文化学家雷蒙·威廉斯把文化作为一个社会群体

借以观察、诠释与体验人生的观念体系,而另一些学者如美国人类学家

克利福德·格尔茨则看作文本。本书将这些西方文化学理论与方法结合

起来进行研究,在抗战时代主题与地区传统交融的层面,从文化自信视

阈中对沂蒙抗战文化及其价值进行考究。

第二节 研究意义

21世纪以来,抗战文化受到学界普遍关注。将沂蒙抗战文化研究纳

入学术领域,一则随着对抗战史研究深度和广度的拓展,越来越多的热

点、难点需要我们更加细致入微的探究;二则具有沂蒙地域特色的抗战

文化对于当今社会实践依然发挥着它特有的价值。同时,继承民族传统

与凝聚时代精神的沂蒙抗战文化也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实践依据和

内在要求。

一、现实价值

一个民族越是要走向现代化,就越要继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

抗战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沂蒙抗战文化是发掘和

丰富民族文化精神内涵的现实要求,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沂蒙抗战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各界群众抵御日寇侵略过程中创

造性发展起来的文化,是红色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抗战文化

作为文化自信重要历史渊源的文化,是经过艰苦卓绝的长期斗争历练出

来的文化。对沂蒙抗战文化作较为系统的研究,挖掘其文化内涵,丰富

红色革命内容,有助于弘扬红色文化,有益于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培

·6·

第一章 绪论

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书也加强了沂蒙地方史、抗日根据地

史、中共党史的研究,可以深化和拓展对抗战历史的认知,特别是增强

对中国近代伟大革命斗争史和红色精神的认同。

研究某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不仅能够加深对其理解,而且可以

从中分析和总结经验,对当代社会发展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价值。沂蒙

抗战文化虽然是战时文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战时特征,一方面对于

我们理解中国历史文化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对新时代区域文化建设,

能够起到“以史为鉴”的作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沂蒙抗战文化为代表之一的红色文化为

历史积淀。本研究有益于我们科学对待文化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取

得的诸多成绩,着力发掘其对当代的启示,对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

政策,以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积极借鉴意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研究沂蒙抗战文化,弘扬

其文化及所承载的精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

国梦提供精神动力与价值引领,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

二、理论意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化观,是从一般的、普遍规律的整体视阈下以

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相互关系来进行系统构建的。列宁发展了马

克思主义文化观,论述无产阶级掌握和巩固文化领导权的必要性,分析

了文化的阶级性和历史继承性,并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

建立了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毛泽东则将马列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革命实

践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理论。此研究立足

于沂蒙抗战史实,对沂蒙抗战文化进行综合考察,明晰了马克思主义文

化理论地方化的过程,全面呈现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反帝反封建的指导

价值、革命品性以及实践进程。

·7·

抗战主题与地方传统的交融文化自信视阈下的沂蒙抗战文化

本书采用文化学理论阐释历史问题,将文化学理论与沂蒙抗战文化

研究充分结合,运用多学科交叉方式考察史实,以期得到深刻的历史结

论。进一步说,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前提,通过全面而系统的评

述沂蒙抗战文化,可以更深入品鉴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价值,也是其文

化理论的丰富作一点尝试。

沂蒙抗战文化,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彰显了马克思主义

信仰的伟大力量、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为当今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研究提供一些历史依据和参考借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

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对文化自信加以阐释,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新的历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动力基础。具有红色革命文化自信基因的沂蒙抗战文化,来源于抗

战历史,呈现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历程。沂蒙抗战文化研究需要不断深化

和拓展,探索红色革命文化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在新时代环境中推动红

色革命文化的弘扬。

从宏观上系统研究沂蒙抗战文化有待深入,相关沂蒙抗战文化体系

等理论内容研究力度不够。本书尝试在抗战时代主题与地区传统交融的

层面中以文化自信视阈对沂蒙抗战文化进行考察,探讨该文化的基本特

征、历史意义以及时代价值。期望通过新的视角,梳理出沂蒙抗战文化

的全貌,深度解读该文化的组织与政策、形式与内容,从而达到深刻理

解事物的本质。同时,本研究与现实联系较为密切,具有可持续探讨的

空间,也希望借此为当代文化研究提供一点启示。

第三节 研究综述

本书的构思和写作是以历史档案、史料集、人物回忆录以及学术著

作等相关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为基础,并参考和借鉴学界既有的此类学术

·8·

第一章 绪论

成果。在文献资料中,沂蒙地区各种抗战史料是研究沂蒙抗战文化的主

要依托,起着支撑与关键作用。现将相关文献史料与学术成果进行梳理

和综述:

一、文献史料

文献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前提,本书的文献史料基本来源于两个部分:

当时公开发行的各类报刊和当今出版的各类文献史料集。

抗战时期,《解放日报》《新华日报》《救亡日报》《抗敌报》《抗

战日报》等是中国共产党发行量较大的报纸。通过对这些报纸的查阅可

以一定程度上了解当时社会风俗风貌以及战时社会形势变化,能了解到

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尤其是对于理解中共文化政策以及相关革命活动有

重要的帮助。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是抗战时期山东省

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也是沂蒙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有利于深入了解

沂蒙地区抗战文化政策、措施以及抗战史实。沂蒙各地也相继发行了《鲁

南时报》《沂蒙导报》《战士》《鲁中大众》《滨海农村》等一些报刊,

既丰富了沂蒙地区抗战史料,又提供了珍贵的抗战文化信息,成为本研

究的重要史料。这些报刊一些信息可以印证、佐证以及充实史料集等文

献的内容。现存这些报刊的信息比较庞杂,很多已经残缺不齐,需要仔

细发掘、甄别和筛选有学术价值的资料。

本研究的文献史料集分为综合性文献史料、专题性文献史料和地方

史料三类。

综合性文献史料是指中国现代史综合性史料选编与汇编。例如彭明

主编的《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的《中华民国

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中华民国史料长编》,魏宏运主编的《中

国现代史资料选编(抗日战争时期)》等。这些文献史料集中整理了一

些抗战时期的文化政策、抗战实践活动以及当事人回忆录。

·9·

抗战主题与地方传统的交融文化自信视阈下的沂蒙抗战文化

以内容分类的专题性文献史料。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文史资料研究

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和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

料选编》等,这些文献史料集内容记录了当事人和亲历者的口述史实,

是关于抗战历史不可多得的材料。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老解放区教

育资料》、刘增杰等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

动资料》等,提供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抗战文学和抗战教育内容。此外,

谢忠厚等编《日本侵略华北罪行档案》(文化侵略)的此类文献史料包

含了日本文化侵略中国一些档案。以组织机构分类的专题性文献史料,

大致包括党史资料、军史资料和抗日组织资料。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

室选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

史料编辑部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史料选编》(抗日战争时期)等。

这些文献史料集专业性强,可以推进沂蒙抗战文化中某一研究领域或某

一研究层面的深入探究。

地方史料,是指山东省以及沂蒙地区各县区文献史料。其一,革命

历史档案文献史料。中共临沂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临沂地区党

史资料》、山东档案馆编《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中共山东省

委党史研究室编《山东党史资料文库》《山东党的革命历史文献选编》,

以翔实的资料记载了大量沂蒙革命史实,其中包含了许多沂蒙抗战文化

史料。其二,政协文史资料。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山东文史

资料选辑》和临沂市、枣庄市、济宁市、潍坊市、泰安市以及沂水、沂

南、莒县、莒南县、郯城县、五莲县、费县等各市县政协编的文史资料,

为本文研究准备了丰富而充实的文化资料。其三,地方志和文化志。济

南市志、临沂地区志、莒南县志、莒县志、沂南县志、费县志等,《山

东教育史志资料》《山东省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等省志中有关文化的

分卷以及沂蒙各地文化志,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史料。

·10·

第一章 绪论

二、相关论著

一些相关文化的论著以及沂蒙地区党史、抗日战争史、革命文化研

究等书籍,在学术成果和重要资料发掘上对沂蒙抗战文化研究有积极参

考意义。

毛泽东、周恩来、陈云、罗荣桓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的文集、年谱、

回忆录、人物传记等资料,对于了解抗战文化政策和抗战形势有重要的

帮助。

陈华文著《文化学概论新编》和陆扬著《文化研究概论》等有关文

化理论论著,诠释了文化研究的一般性理论,说明了文化研究的基本对

象,梳理了文化学的历史以及相关流派、研究方法和社会功能等。对沂

蒙抗战文化的概念界定及研究方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郑师渠和黄兴涛主编的《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张昭军和孙燕京

主编的《中国近代文化史》,勾绘出近代文化的发展脉络以及近代文化的

变迁,阐发了近代中国文化的特质,论说了社会文化、教育、文艺等内容。

这对沂蒙抗战文化内容的理解以及研究线索的梳理有一定借鉴意义。

王向远著《日本对中国的文化侵略》,运用大量第一手日文史料,

解读日本文化侵略中国策略以及对中国造成的文化破坏。宋恩荣主编的

《日本侵华教育全史》,较为翔实地论述了日本侵华教育政策和对中国

进行的教育侵略活动。

延安时事问题研究会编《抗战中的中国文化教育》,对中共文化政

策及具体文化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剖析,对日本摧残中国文化教育进行了

控诉,为本书提供了抗战文化教育资料的同时也提供了分析思路。

申春生著《山东抗日根据地史》,概述了中共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和

表现形式。刘晓博等主编《山东革命文化丛书》,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

形式详细描绘了山东革命文化的整个历程,论述了山东革命文化的具体内

容和区域特征,深刻指出山东革命文化是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

·11·

抗战主题与地方传统的交融文化自信视阈下的沂蒙抗战文化

爱国主义为中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伟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该丛书

系列中穆敏所著《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对山东抗战文化历程、文化

教育、文艺活动、报刊出版等方面展开了论述,启示了本文写作思路的构建。

任孚先等著《山东解放区文学概观》,较为系统地描述了山东抗战

文学、诗歌、戏剧、小说等形成的社会背景、发展状况、内容形式以及

时代特点等。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编印《冀鲁豫边区文艺史稿》(山

东部分)、谭源材主编《山东文化艺术发展研究》等。这些著作提供了

许多有价值的史料,对于考察和评价沂蒙抗战文化有着重要的启示。

李佩芝、王冠卿编著《沂蒙革命斗争史略》,概述了抗战时期沂蒙

地区文化的基本情况。刘英华主编《沂蒙文化发展研究》,对沂蒙文化

发展历程、基本特点、历史规律等作了系统论述,并对抗战时期的教育、

文艺活动、新闻出版、民风民俗等方面简要评述。中共临沂地委党史资

料征集委员会主编的《中共沂蒙党史大事记》、崔维志和唐秀娥著《沂

蒙抗日战争史》等,都为本书提供了较为翔实的史料,成为文章撰写的

重要参考来源。

三、学术论文

近些年来,抗战文化研究涌现出一批新的学术成果,尤其是大量学

术论文的发表。从现有的文章看,全面而系统研究沂蒙抗战文化的学术

成果相对不多。在某个角度、某些方面或某一层面有关沂蒙抗战文化研

究取得一些进展。下面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说明。

对抗战文化理论和文化政策的研究。文天行的《抗战文化的基本特

征》文章,从多元政治为基础、人民群众为主体、富于批判为活力等三

个层面阐释了该文化的基本特征。阎凤梧在《抗战文化的历史定位与现

实启迪》文章中将抗战文化分为三个层面:从外层的救亡文化,到中间

层的统战文化,再到核心层的政党文化。

·12·

第一章 绪论

以文化建设和文化运动的角度考察沂蒙抗战文化。这是许多文章倚

重的视角。吕伟俊《刘少奇同志对山东抗日根据地建设的贡献》一文,

概括了刘少奇指导的包括沂蒙抗战文化建设在内各项建设活动,提出了

其本土化的政策和方针。吴红《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研究》硕士论文,

回顾了文化建设的历程,探讨了文化机构和队伍、文化政策以及取得的

文化成果等。张志永《抗战中的沂蒙新文化运动》一文,考察沂蒙地区

党组织运用宣传单、报刊、图书出版等途径,传播党的全面抗战理念。

此类文章为本书的撰写拓展了研究思路。

以宏观视角对沂蒙抗战文化进行整体研究。韩延明、魏本权的《沂

蒙红色文化的文化生态学考究与辨析》论文,角度新颖、方法独特,从

文化与环境两者关系入手,运用文化生态学学科范式与理论方法,解读

沂蒙红色文化模式和文化特征,指出沂蒙红色文化是与当地山区自然生

态、社会人文环境息息相关的。文章一些学术观点特别值得参考。

以具体抗战文化内容为研究对象。第一,对沂蒙抗战报刊研究。学

界大都关注报刊的特点和对抗日的作用。刘晨的硕士论文《〈大众日报〉

创刊研究》,归纳总结了办报基调、特色和方向,从揭露日军侵略罪行、

宣传中共政策和组织群众抗战等方面说明对抗战的作用。梁家贵的《抗

日战争时期山东党报的发展与历史作用》一文,梳理了抗战时期山东党

报的发展历程、基本特征以及历史作用。

第二,沂蒙抗战文化教育研究。此类文章主要探讨文化干部的培养、

国民教育发展等方面,基本涉及教育机构团体、办学理念以及教育政策

等内容,大都指出其为抗战服务的作用。王冠卿、倪善荣的《沂蒙根据

地的民众教育》一文,阐述了独具特色的冬学运动、庄户学等民众教育

文化模式,指出抗战后期沂蒙民众教育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张玉玲和迟

玉贤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妇女教育及启示》一文,考察了中

共对妇女教育采用灵活形式及识字明理的教育目的。王克霞的《沂蒙抗

·13·

抗战主题与地方传统的交融文化自信视阈下的沂蒙抗战文化

日根据地妇女教育探讨》一文,梳理了沂蒙妇女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教

育形式,高度评价中共在沂蒙地区开创的“三位一体”妇女教育模式。

第三,沂蒙抗战文艺研究。房福贤的《民族文学视野中的山东抗日

文学》,指出抗日文学涌现是山东文学传统的发扬和传承。贾冀川的《山

东解放区的戏剧世界》,指出戏剧创作形式的多样性、区域特色和地方

风格。孙世军、薛忠良的《“华东延安”的时代号角—沂蒙抗战歌谣

论析》,指出沂蒙抗战歌谣是抗战时代性与当地歌谣优良传统相结合的

新艺术形式。说明其歌谣不仅具有深厚的政治、历史的底蕴,而且有着

丰厚的文化和艺术内涵。周德堂的《“非遗”视域下的沂蒙老区曲艺研

究》一文,梳理了沂蒙曲艺研究主要思路、观点以及创新程度。马力、

丁庆的《沂蒙抗战歌曲的红色基因与道德精神》一文,指出沂蒙抗战歌

曲是沂蒙地区重要文化现象和优秀成果、是沂蒙文化建设红色基因。赵

大军的《试论山东抗日根据地美术的肇始和开端》一文,阐述了抗战美

术发展历程和多种形式美术运动。另一篇《沂蒙红色题材美术作品中的

文化诠释》,着重于从政治、文化角度来表现和构思沂蒙红色美术作品。

这些学术论文有些观点新颖,有些视角独特。

总而言之,沂蒙抗战文化研究成果相对零散。有些考察了其中某些

内容,尤其是对文化建设和文化运动等方面的探究比较充分。本人认为

对于沂蒙抗战文化研究需要继续推进,具体表现如下:对于沂蒙抗战文

化体系和文化政策等理论方面的研究需要深化;沂蒙抗战文化作为一个

整体研究对象,宏观考察力度不够;沂蒙抗战文化与其他抗战文化比较

研究也需进一步拓展。

第四节 研究方法

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比喻道: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

·14·

第一章 绪论

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

任务也只能是瞎说一顿。[1]所以,要达到研究的目的,必须采用科学的研

究方法。科学方法,是开展研究的基础。本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将文化学和史学研

究有效结合起来。本研究坚持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考察沂蒙抗战文化的演

变轨迹、发展规律;充分运用系统分析法,客观评价沂蒙抗战文化。

一、文献研究法

这是历史研究的传统方法。文献研究法主要通过搜集、鉴别和整理

研究文献,为所研究的对象提供文献支撑和有力论证,从而全面而准确

地了解要研究的事物。本书对沂蒙地区抗战史料、报刊资料、历史档案、

回忆录进行广泛的搜集、查阅和整理,力求高效而科学地利用这些资料。

二、历史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探究客观事物及其现象的方法。

历史分析法是考察事物的发展轨迹,洞悉事物的发展演变规律,并解释

其发展趋势。本书梳理沂蒙抗战文化的基本发展历程,阐述其各种内在

联系,分析沂蒙抗战文化发展的历史影响和时代启示,总结出经验,从

而达到研究的目的。

三、系统考察法

这种方法是从系统着眼去研究客观事物,考察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

的关系和所处的外部条件。从沂蒙抗战文化形成的历史环境、发展变迁

以及内部各要素等方面,系统建立起一个有机研究整体。微观和宏观相

[1]《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

·15·

抗战主题与地方传统的交融文化自信视阈下的沂蒙抗战文化

结合,局部和整体相统一,科学而系统地反映沂蒙抗战文化的状况。

四、跨学科研究法

跨学科研究法也称“交叉研究法”。沂蒙抗战文化研究需要综合运

用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这是全面而深

入探讨沂蒙抗战文化的途径。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其一,新视野的尝试。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文化理论

为前提,以现代文化理论与沂蒙抗战史实相结合,期望可以从抗战主题

和地区传统的交融为切入点、以文化自信视阈分析史实,考察中共领导

沂蒙地区群众开展的抗战文化实践活动,以探究中国抗战胜利的历史必

然性,力求取得新进展、获得新认识。

其二,时空维度的探讨。本研究以时间维度宏观梳理和洞察沂蒙抗

战文化的渊源、兴起、发展及其演变过程;以空间维度适度兼用比较史学,

整体上对沂蒙地区不同地方文化以及与其他区域文化做出比较,同时对

沂蒙抗战时期不同阶段文化进行分析,以得出推陈出新的结论和时代启

示。

其三,考察方法的运用。沂蒙抗战文化研究运用了跨学科方法。在

充分而准确的分析史料和文献基础上,在文化学方法与史学方法相契合

的过程中,力争做到总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

相统一,探讨沂蒙抗战文化的基本特征、历史作用和时代价值等问题,

提出新的见解和观点。

·16·

第一章 绪论

二、不足之处

首先,间接性相关史料重复性较多,客观增加了检索、筛选文献的

工作量。全面掌握沂蒙抗战文化相关资料,是做好此项研究的前提。

其次,分析沂蒙抗战文化的内容时,文化学和史学的理论与方法要

有效结合,史料论证和理论探讨方面要细致入微,这需要深厚的文化理

论研究实力。不断提升研究能力,是做好此项研究的基础。

·17·

第二章

沂蒙抗战文化形成的基础

抗战主题与地方传统的交融文化自信视阈下的沂蒙抗战文化

第二章 沂蒙抗战文化形成的基础

沂蒙抗战文化,是根植于沂蒙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在马克思主义指

引下、在日本侵略沂蒙地区过程中兴起的文化。它弘扬抗战时代主旋律,

凝聚爱国主义精神,彰显了中华文化自信的力量。沂蒙抗战文化,伴随

着该区域抗日根据地开辟和发展的全过程,以其矢志不渝的信念、灵活

多样的形式、勇于务实的创新为中华民族的抗战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沂蒙抗战文化的形成,具有深沉的文化底蕴、深厚的理论根基和深

刻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文化理论与沂蒙传统文化,是

其理论根基和文化渊源。马克思主义在沂蒙地区的早期传播、土地革命

时期沂蒙革命文化的积淀、日本对沂蒙地区的侵略是其深刻的实践基础。

第一节 文化及理论渊源

从文化底蕴与理论渊源考察文化问题及其现象,是研究者通常采用

的路径。此种路径能够揭示和解释沂蒙抗战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础

问题和深层次原因。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文化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以现实的人和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为主体,建立了新

的文化观。列宁从俄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过程中,构建起社会主义文化

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这成为沂蒙抗战文化的重要文化理论

根基。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专门对文化进行论述,而是以系统方式逐渐构

建起新的文化观。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一方面对各国革命文化

和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兴起具有科学指导意义,另一方面也是各国文化现

代化、文化建设的主要逻辑起点和理论根基。

·21·

抗战主题与地方传统的交融文化自信视阈下的沂蒙抗战文化

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批判性,是在资产阶级文化史观批判基础上,形

成的崭新文化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批判性突出表现在对封建文

化、资本主义文化等旧文化的批判。这两种文化历史上曾经取得辉煌成果,

但随着社会进步,其消极和反动作用越来越显现。这两种旧文化的优秀

成分为马克思主义文化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马克思主义对旧

文化态度立场是批判地继承。必须从它的本来意义上“扬弃”它[1]。所以

考察沂蒙抗战文化,必须重申马克思主义批判性的本质特征[2]。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指出,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换句话说,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体现了物质基础的决定论。马克思主义还阐述了文化的能动性,政治、法、

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

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4]这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文化

理论的经典概括,成为与其他文化理论区别的根本标志。以辩证唯物主

义为哲学基础的文化理论,具体运用到社会实践,必须坚持以本土文化

为土壤,遵循其发展的规律;客观而辩证地对待、批判地汲取本土传统

文化与外来文化,使之为当地文化建设服务。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坚持

一切从当地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5]因此,本土文化

建设必须秉承从当地现实出发的原则。

社会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本质要求。马克思特别强调实

践对文化发展过程的作用,指出人类实践活动是文化赖以发展的根本。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530—531页。

[2]郝贵生:《论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与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1期。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5]王华东:《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研究》,吉林大学2018年博士论文,第19页。

·22·

第二章 沂蒙抗战文化形成的基础

人类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文化内容和发展形式必须从人类实践活动中去

考察。换言之,文化的产生源于人类实践,文化的发展依赖于人类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实践活动首先是一种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

观存在的对象化活动。[1]这是一种文化的创造活动,是创造性的劳动过

程。[2]人在对象化活动中把自己的目的、愿望、理想等内在的精神文化

便物化到对象上以人类造物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形成了文化的客体存

在形式。[3]文化的这种客体存在形式不仅在空间上为人与人之间、民族

之间、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条件,而且在时间上使得文化成果世

代传递、连续积累、不断继承成为可能。[4]可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

形成与发展,是以人类社会实践为前提的。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社会实践

中确认了文化的本质,形成实践的文化观。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内

在根据。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价值。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

阐释始终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文化的出现和发展整个过程都围绕

“人”这一主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了自然,自

身也得到了改造,“人”本身不断获得内涵的提升。[5]人化的结果及人

化的状态即是文化,文化是“人”的文化,“人”是文化的主体,“人”

与文化相伴而生、相辅相成、共同发展。[6]马克思主义还指出,文化创

造的目的与文化功能在于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将为人的生存

和发展提供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作为自身义务。所以,马克思文化观是

“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

[1]胡海波:《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第73页。

[2]刘奔:《文化研究中的哲学历史观问题》,《思想战线》,2007年第2期。

[3]胡海波:《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第73页。

[4]王华东:《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研究》,吉林大学2018年博士论文,第19页。

[5]王华东:《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研究》,吉林大学2018年博士论文,第20页。

[6]王华东:《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研究》,吉林大学2018年博士论文,第20页。

·23·

抗战主题与地方传统的交融文化自信视阈下的沂蒙抗战文化

(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文化理论

列宁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文化观。列宁的文化理论对本国社会主义革命与文化建设产生深刻的实

践意义,同时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发展具有科学的指导价值。

列宁指出,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作为社会实践产物的文化是一个

承前启后的历史发展过程。当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以原来文化为基础

的。列宁强调继承和利用前期文化成果的必要性。任何社会都是依靠与

继承前期的文化基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是依靠以前社会的文化成果。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有效利用与汲取前期优秀文化成果。列宁辩证阐

述文化的继承,指出这种继承是对前期文化辩证否定的过程。只有坚持

辩证否定的立场对待原文化,才能抵制其腐朽和消极成分,才能汲取和

发扬优秀传统元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汲取前期优秀文化并在此基

础上进行文化创新。

列宁认为,文化具有阶级性。文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在阶级社会

里总是反映一定阶级的意识,因而表现一定的阶级性。列宁用阶级分析

方法阐述文化,指出文化的阶级性是客观存在的,文化的阶级性突出地

反映在各阶级文化意识与社会功能上,表现出为各自阶级所服务。列宁

还指出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来审视资本主义文化,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文

化的阶级性,并提出无产阶级文化的任务就是同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

的民族文化作斗争[1]。

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方方

面面,既包括党和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也涵盖人们物质和精神的

生产生活。列宁在《论社会主义》文章中指出,在文化方面,要在短时

间内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据此规划工作,发扬坚韧不拔、不

[1]《列宁全集》(第2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27页。

·24·

第二章 沂蒙抗战文化形成的基础

屈不挠、始终如一的精神。[1]列宁阐释了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

是文化工作的起点和立足点;同时强调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

设的领导核心。列宁还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列宁首创了“文化领导权”理论。他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要掌

握文化上的领导权,在意识形态领域牢牢把握控制权与引导权。列宁强

调,要通过各种方式向群众传播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加强群众的文化认

同,只有这样才能与群众共享先进的文化成果。

二、毛泽东关于文化的理论

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文化的理论,将其与中国具体国

情和时代形势相结合,逐步构建起中国化的文化思想体系,用以指导近

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毛泽东系统考察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他认为:一定的文化(当

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

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

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

基本观点。[2]毛泽东认为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与文化的上层建筑,经济、

政治的性质和发展变化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但是,文化也能

动地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文化的变革影响和推动政治变革、经济变革,

这是文化作用的重要表现。

毛泽东构建起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

反帝反封建的文化。[3]就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

大众的文化。他明确其文化是一种新兴文化,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

[1]《列宁专题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8页。

[2]《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

[3]《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8页。

·25·

抗战主题与地方传统的交融文化自信视阈下的沂蒙抗战文化

主义的新文化革命的一部分。[1]毛泽东还指出其文化的发展方向,我们

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成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

而文明先进的中国……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2]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就是扎根于中华民族土壤之中,它是我们

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3]民族性包括两部分:其一,坚决抵

制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