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特兰让人从生活中走出沉默_第1页
梅特兰让人从生活中走出沉默_第2页
梅特兰让人从生活中走出沉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梅特兰让人从生活中走出沉默

长期居住在城市街道上的现代人习惯于噪音和噪音。在不可避免的交通工具、日夜进步的建筑工地、手机声音的增加、qq消息的提示声等噪音中,人们会忘记另一种状态,即沉默的状态。不仅如此,有人还将静默视为一种危险和威胁。无法忍受人群中哪怕是一小会儿的沉默,人们不惜用干巴巴的谈话来掩饰沉默无语的尴尬;害怕死亡的寂静,丧俗被搞得热热闹闹,忙乱纷繁;甚至有人害怕孤寂,只有在电视噪音的陪伴下才能入睡。英国作家萨拉梅特兰所著,武汉大学朱宾忠教授等翻译的《我自静默向纷华》一书试图打破人们对静默的偏见,以自己对静默的体验辅以静默的历史文化向读者展示静默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以便更多人可以享用它、珍爱它。《我自静默向纷华》一书集自传、游记、沉思录和散文为一体,记录梅特兰从城市喧闹走向独处和静默的历程,描述她在杜伦县威尔戴山谷与世隔绝的房子中,在斯凯岛偏远的小屋中,在其它安静的地方如安斯特、西奈沙漠和加勒韦等地对静默的追寻和体验。作者将个人经历和历史上其他人的静默体验相类比,其中有神话故事人物、孤身航海者、极地探险者、登山者、隐修者、苦行者、浪漫主义诗人、修女和囚犯等。梅特兰在书中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和静默的历史文化告诉读者什么是静默。她认为静默不是这两个字字面所显示的那样是声音和语言的缺失,相反,它是有别于语言、并非声音的积极独立的存在,属于本体论的范畴。其内涵丰富,丰富程度远远超过空洞无物的交流。在她看来,静默不是“死亡”或“空无”,而是一处“富饶之地”(1)。(萨拉梅特兰,2011:23)在斯凯岛的四十个日日夜夜让梅特兰感受到静默的丰富多彩,体味静默带来的身体、心理和精神上的奇妙变化和无穷乐趣。静默让她生理心理感觉强化,情感变得如潮水一样猛烈,时而泪如雨下、时而咯咯大笑,平时食之无味的燕麦粥也变得意外的香浓可口;在远离人群的地方,她剥去了伪装,大声唱歌而不在乎跑调,吃饭时挖鼻孔而不怕被人嘲笑;她还感受到天地合一、物我一体、不可言说的喜悦。梅特兰认为静默不是空无,它不仅存在而且还质地丰富,如“许多条线,许多束纤维编织的厚实的织物”。存在不同种类和品质的静默。有自愿选择的静默,也有强迫的静默;有浪漫主义的静默,也有宗教或隐修的静默。不同的静默带来不同的感受与效果。主动选择的静默能激发潜力和创造力,产生自知之明、人格完整和排山倒海般的快乐;而被迫的静默则让人陷入恐慌。沙漠隐士在静默中忘记自己,追寻内在的空无;浪漫主义者追寻孤寂与静默以便发现自己,追求自我的实现。被迫的缄默是压迫,主动选择的静默可以去除抑制,将自我从压抑中解放出来。静默可以让我们摆脱语言和文字所规定的律法和行为准则,脱下伪装,舍弃大众面前的自我,留下赤裸裸真正的自我。在梅特兰看来,“静默不是被语言打破……而是创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尽管很多有关世界起源的故事认为神用言说的方式从无创造了有,打破了空洞和静默,梅特兰指出也有很多创世纪神话表明,创造过程是渐进的,世界在时间和静默中缓慢生发。语言是“静默和时间的养子”,而不是相反。静默是一种创造性、生发性的力量,在创造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富有创造力的个人,无论是作家、艺术家还是科学家,在远离喧嚣的社会,在遁隐的状态下才能有新的思想和创新的作品。梅特兰认为静默不是声音的缺失。人为的噪音对身心健康不利,泉水的叮咚声、大小种类不同的风声、鸟儿悦耳的鸣叫等“自然之音”是静默的一部分,它们并不扰人,反而让人身心宁静。静默越多,保持的时间越长,静默之中听到的细微之音也就越多。梅特兰甚至在西奈沙漠感受到“寂静之声”,它或是体内血液流动的声音,或是宇宙转动的声音,抑或是“上帝之声”。静默不是语言的缺失。梅特兰进行大胆的假定,认为静默与语言不同,源自大脑皮下层区域——寂静意识层。静默超越语言,难怪它被为语言所言说的人认为是没有内容没有意义的空无。如托马斯卡莱尔所言,“静默藏在语言之下,却比语言高明。静默像永恒一样深邃,语言如时光一般肤浅”。虽然观点鲜明,在具体问题上梅特兰又不失偏颇。尽管将越来越多的噪音归咎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她同时承认电子邮件、网上购物和网上授课等现代科学技术给自己的静默创造了条件。在浪漫主义静默和隐修的静默之间,梅特兰更倾向于后者,但她客观地指出两种静默都有不足。隐修的静默会引起自我边界意识的削弱,可能会导致自我的彻底破坏;浪漫主义的静默强调个人独立和自我边界,会导致集体的削弱和对任何权威的藐视。尽管作者主要是在荒野孤寂中体验静默,她指出日常生活中也有寂静的幸福时刻。夜晚喂奶后,母婴之间的亲密;性爱狂欢之后的寂静余韵;读书时,读者与作者之间安静的交流;倾听音乐所带来内心的宁静;自然界中光、有机生长、重力、电、潮汐等无声无形的巨大力量无不显示静默的奇妙力量。现代人陷入并迷恋自己制造的喧闹与嘈杂,以至忘记我们需要静默,回避甚至排斥它,淹没了内心深处对静默的深切向往。读《我自静默向纷华》一书,就好像跟随梅特兰一道进行了一次深度静默之旅,感受无音含韵、无声有律的静默,体验静默带来的不可言喻的极乐。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虽不能奢望像作者那样远离朋友和家人,在荒无人烟的苏格兰高地用80%的时间享受静默,至少偶尔可以关掉电视、电脑、手机和QQ,进行“进入自我发源地的返程之旅”,用指尖去感受细细沙粒丰富的质地,欣赏拂晓时分天空渐变的色彩,或者倾听本身无声如琴弓一样的风在芦苇、石栏、水或石缝中弹奏出的丰富音调。在静默中,喧嚣与骚动中不安的心灵可以得到慰藉,静默中与崇高的偶遇可以消弭我们对世界和人生的无意义感。静默超越语言,不可言传。梅特兰试图在书中“为寂静编码”,言说不可言说的静默。这一行为本身是一个悖论。写作要求作家发现自我,张扬和表达自我,以时间为线索叙事;而静默特别是梅特兰偏爱的隐修的静默要求守静虚己,消弭自我,模糊时间感,破坏叙事感,因此阻碍创作。梅特兰痛苦地体验到这种矛盾和悖谬。她“既想做一个静默的栖居者,又想当一位作家”。直至全书最后,她还在探寻如何两者兼得。期望梅特兰在未来追寻静默的旅程中能找到答案。读《我自静默向纷华》一书如同与作者的一次无声而又生动的交谈。虽不能与梅特兰面对面,读者可以感受到她如朋友一般的诚实和率真。她毫不忌讳地谈绝经对自己人生可能产生的影响;承认自己天生邋遢,可以一个星期不换内衣;虽然推崇静默,却用一章的文字来描述静默的“黑暗面”。她的真诚和坦率让你不能不相信她静默体验及其描述的真实和可靠,将其视为我们追寻静默的向导。诚实和率真丝毫没有掩盖梅特兰智慧的锋芒。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