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9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单元测试第2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04_第1页
2023-2024学年人教9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单元测试第2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04_第2页
2023-2024学年人教9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单元测试第2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04_第3页
2023-2024学年人教9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单元测试第2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04_第4页
2023-2024学年人教9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单元测试第2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0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选择题1.人类一直在利用科技向“距离”挑战。下图人类挑战“距离”的示意图中,“乙”处所处时代是A.手工工场时代B.蒸汽时代C.电气时代D.信息时代2.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的时代是()A.蒸汽时代 B.信息时代 C.电子时代 D.电气时代3.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其所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被誉为打开第一次工业革命大门的钥匙。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A.达尔文B.爱迪生C.牛顿D.爱因斯坦4.科技创新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新变化,以下成果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①蒸汽机车②电脑③汽车④飞机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5.英国科学家达尔文1839年开始拟草稿,三年后写成了35页的提纲,五年后写成230页的论文,二十年后发表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他这几十年的努力主要是为了阐述()A.微积分B.进化论C.量子论D.相对论6.第二次工业革命丰富了美国老板奥尼尔的生活,当时他不能A.在电灯下分析企业的经济数据B.驾驶汽车欣赏伦敦的夜景C.搭乘火车外出考察D.使用手机谈生意7.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其显著特点是()①近代工厂制度的确立②重工业时代的到来③欧美诸国同时展开④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卡尔本茨能够发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直接得益于下列哪项科技成果A.蒸汽机 B.电动机 C.内燃机 D.计算机9.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海厄特发明的是()A.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B.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C.赛璐珞的制造技术 D.人造纤维10.他是叩开原子时代大门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智者。当战争爆发后,他呼吁停止战争并带头在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爆发的宣言上签字。这位科学家是A.牛顿B.爱因斯坦C.达尔文D.钱学森11.在国际上,该品牌(如图)通常被简称为“梅赛德斯”,而中国内地称其为“奔驰”,台湾译为“宾士”,香港译为“平治”。该品牌汽车发明者是A.本茨 B.斯蒂芬森 C.奥托 D.福特12.2019年,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表示,环境治理任务艰巨,雾霾天可能有反复,但是环境治理必须坚决。工业污染是雾霾形成的原因之一,现代工业崛起的标志是A.“蒸汽时代”和“棉花时代”的到来 B.火车时代的到来C.“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的到来 D.汽车时代的到来13.有一名为伊凡大公的农奴出生于1821年,当他40岁时,他农奴的地位已经获得解放,但同时也被剥夺得一干二净,由此推断,伊凡大公的生活时代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日本名治维新 B.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C.德意志统一 D.英国工业革命14.下列第二次科技革命中,人物与成就搭配不正确的是A.爱迪生——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 B.戴姆勒——汽油内燃机C.本茨——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D.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15.书中的内容以自然选择为中心,从变异性、遗传性、人工选择、生存竞争和适应等方面论证自然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开创了生物学发展史上的新纪元,引起了整个人类思想的巨大革命。这本书是A.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达尔文的《物种起源》C.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D.但丁的《神曲》16.哥白尼的“日心说”并非科学,但他的巨大进步意义在于(▲)A.为近代科学奠定了基础 B.确立了新的宇宙观C.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D.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地球的主人17.“生物母体生出的众多后代,为攫取生活的必需条件而斗争,众多的后代不会绝对相同,其中优秀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取胜了,其他被淘汰了,这就是优胜劣汰。”这句话出自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人间喜剧》C.《英雄交响曲》D.《物种起源》18.《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A.17世纪初期 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 D.20世纪初期19.为核能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的科学家是A.牛顿 B.达尔文 C.伏尔泰 D.爱因斯坦20.根据下面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他是A.瓦特B.福特C.爱迪生D.莱特兄弟21.“任何生物如果能以任何方式发生纵然微小但有利于自己的变异,它在复杂的而且时代变化的生活条件下,就会获得较好的生存机会,因而它就自然地被选择了。”提出这一理论的科学家是()A.牛顿 B.达尔文 C.伏尔泰 D.爱因斯坦22.图表归纳法是历史复习的方法之一。下面是某同学归纳的三次科技革命知识一览表,有一处空白,请你帮助填上。应该填名称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时代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电力发明和广泛使用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

主要发明

珍妮机、蒸汽机

内燃机、发电机、电动机

电子计算机、原子弹

新的能源

煤炭

核能、太阳能、生物能

A.煤炭、电力 B.电力、核能 C.电力、石油 D.石油、核能23.南北战争后的几十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以下体现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勇于创新”的是A.蒸汽机车的发明 B.蒸汽轮船的制造C.飞机的成功试飞 D.无线电报的问世二、简答题2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1)西欧庄园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2)支持麦哲伦远航的国家---(3)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25.传统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不断发展传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京剧(皮黄戏)大致形成于何时?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列出他的一部戏剧代表作,他的这些作品体现了哪一核心思想?(2)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秦始皇颁行全国统一使用的是哪一种字体?统一文字有什么意义?19世纪,为适应工业化进程,西方最早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是哪一国家?(3)史书记载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要了解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我们可以查阅哪本史书?司马迁被后人誉为“文史祖宗”,你认为他获得这一美誉的理由是什么?(4)综合上述,就优秀传统文化谈谈你的认识。三、综合题26.在人类历史上,劳动工具和技术的变革,常常会带动社会形态的变革,从而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9世纪下半期,科学技术的突破,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也被应用于军事领域。潜艇、飞机、坦克等新式武器的相继问世,使战争扩展到海底和空中;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等新的通讯工具的出现,使战争可以在更大范围展开。科学技术的成果这一人类智慧的结晶被用于军事,预示着未来的战争更加残酷。——摘自岳麓书社《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棉纺厂的机器和福特公司的汽车分别使用的动力机械。(2)飞机、坦克等新式武器最早在哪一次战争中出现?依据材料二,指出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将对未来战争产生怎样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认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材料一:1850-1900年,欧洲人口从2.66亿增加到4亿,1914年达到4.63亿,增长率高于世界其他地区。1870年,美国人口总数只有3845万,到1915年,就达到了1亿。材料二:1850-1900年,伦敦和组约的人口分别从268万和70增加到658万和344万,到1900年,欧洲和北美的大城市超过了150座,到1914年,英美等西方国家城市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绝对多数。材料三:1911-1913年,英国25岁以上人口中,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在德国,1911年3425个富人平均每人拥有的财产价值是532万马克,另外161万人的人均财产价值只有2.3万马克,最贫困人口尚不在此列,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出现类似情况。——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世界文明史》等(1)材料一反映出什么社会现象?(2)材料二反映出什么社会现象?(写出二点即可)(3)材料三反映出什么社会现象?(4)上述社会现象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1.C2.D3.C4.D5.B6.D7.D8.C9.C10.B11.A12.C13.B14.C15.B16.C17.D18.C19.D20.C21.B22.C23.C24.(1)庄园法庭(2)西班牙(3)大众教育25.(1)19世纪中期(道光年间);《哈姆雷特》;人文主义。(2)小篆;意义: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英国。(3)《史记》;理由:司马迁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4)认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用现代化手段弘扬传统文化。26.(1)棉纺厂的机器使用的动力机械:蒸汽机;福特公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