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现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1页
第四章光现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2页
第四章光现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3页
第四章光现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4页
第四章光现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1)定义: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2)分类:自然光源、人造光源例1.下列四个选项中哪个不是光源( )A.太阳B.月亮C.恒星注意:星星大部分是恒星,但一小部分是和月球一样反射太阳光,所以星星可能是光源,也可能不是光源。(1)条件:同种均匀介质(2)光线模型(区分光束)1)图示: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2)模型:光线的引入利用了物理学中的模型法,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忽略的次要因素是光的亮度和色彩。(光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3)光沿直线传播所形成的现象1)影子: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形成的黑暗区域,像和物体形状相似,但不一定相同。2)日食与月食3)小孔成像概念区分:(a)小孔是相对于像距和物距而言的,即孔距远小于像距和物距。(b)像的形状与物体相同,与孔形状无光。(当像距特别小时,像的形状则与孔的形状相同,此时已非小孔成像)成像规律:(a)倒立的实像(倒立指,皆相反)(b)像距变大,像变大;像越大越暗,像越小越亮(c)大于物距,像放大;小于物距,像缩小;等于物距,像等大例2.如图所示,是两根标杆及它们在灯光下的影子,请在图中画出光源的位置(用点P表示),并在图中画出人在此光源下的影子(用线段EF表示)。例3.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的(选填“正立”或“倒立”)。例4.由于阳光的照射常会看到树荫下的地面上有许多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树叶的形状B.树枝形状C.树叶的像例5.在“观察太阳光通过小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活动中。(1)当挖有三角形小孔的硬纸板距离地面较近时,地面上的光斑是______(圆/三角)形的;当硬纸板距离地面较远时,地面上的亮斑是______(圆/三角)形的。(2)当在硬纸板上挖的小孔较大时,为了能看到太阳的倒像,应该。(1)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2)一般而言,光的传播速度V气>V液>V固,声速则恰恰相反。例6.雷电发生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一次小明看到闪电后,4s后听到雷声,雷电发生处距小明的距离约为m(声速为340m/s)。: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时,有一部分光又返回到原来的介质中去传播,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此现象叫光的反射。(1)一点:即光的入射点(2)三线:按先后顺序即,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3)两角:按叙述顺序即,反射角(∠r)、入射角(∠i)总结: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4)注意1)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是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的夹角。2)一条入射光线只对应一条反射光线。3)反射现象的叙述要先说反射,后说入射。如:反射光线随着入射光线的改变而改变;反射角随着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思考:当入射角是0°时,反射角是多大?例7.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则()6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是3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例8.如果你在一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眼睛,那么无论这平面镜多么小,该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平面镜看到你的眼睛,这是因为()A.光的漫反射B.光的镜面反射C.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1)一般步骤1)定点:确定入(反)射点2)画法线:依据法线与反射面垂直,做出法线,用虚线表示。3)画光线:依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2)注意事项1)法线是虚线,画出与反射面的垂直符号。2)光线是实线,画出箭头表示方向。3)标出字母,∠r=∠i例9.如图所示,已知反射面和入射光线,做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例10.如图所示,已知反射面和反射光线,做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例9题图例10题图例11题图例11.如图所示,太阳光与水平地面成锐角,小聪想用一个平面镜把太阳光竖直反射到井底,请在图中帮小聪画出平面镜,并在图中标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1)镜面反射:当平行光入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线还是的。(2)漫反射:当平行光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线向着各个不同的方向。(3)区分1)对于镜面反射,人在反射光线范围内,看到物体很亮,反之则看到物体很暗。2)对于漫反射,人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即没有方向要求。3)不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例12.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A.地面发生镜面反射B.地面发生漫反射C.水面发生漫反射:光的反射现象(1)在蜡烛上任选一点S;(2)S点会发出很多光线,其中一部分会经过平面镜反射进入人眼(3)因为人眼总是感觉光沿直线传播,所以人眼会逆着反射光线看过去,就感到光线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S′发出的。S′就叫做S的虚像。思考:实像和虚像的区别?(1)实像由会聚而成;虚像由会聚而成。(2)实像用(能,不能)光屏承接,虚像(能,不能)用光屏承接。(3)正立的像都是像,倒立的都是像。(1)像物等大:像和物大小相等。(2)像物等距: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相等。(3)连线垂直: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左右相反:像和物左右相反(5)像是虚像: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的虚像原理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图步骤(1)从发光点S任意引两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2)作两条入射光线的法线;(3)依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分别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4)作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S′点,S′即为点S的像。(1)过发光点S向平面镜引垂线并延长;(2)在延长线上取一点,使这点到镜面的距离等于S到镜面的距离;(3)标出像点S′,即为发光点S的像。示意图AB的像。例14.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确定平面镜的位置。例15.如图,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正确的是()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例16.如图所示,试画出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的光路图。例17.如图所示,在某房间的天花板上装有平面镜M,S是一灯泡,P为不透明的墙,请画出灯泡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够照亮P墙右侧区域的光路图。例18.如图所示,AB、CD是发光点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和它在平面镜中的像S′。总结:平面镜成像作图关键——找像点。(1)平面镜应用1)成像:照镜子、潜望镜、检查牙齿的小镜子2)改变光路:照亮山洞、照亮井底(2)球面镜1)凸面镜:反射面是凸面的镜子,对光有发散作用,能增大视野。如:汽车后视镜、路口反光镜2)凹面镜:反射面是凹面的镜子,对光有会聚作用。如:太阳灶、汽车前灯反光装置、观察耳道的医用反光镜例19.下列关于镜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C.太阳灶是利用凹面镜聚光的原理工作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1)一点:即光的入射点(2)三线:按先后顺序即,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3)两角:按叙述顺序即,折射角(∠r)、入射角(∠i)总结:三线共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1)条件: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垂直射入时光的传播方向。(2)折射现象发生的同时也伴随着现象的发生。(3)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4)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传播。(2)光遇到不透明介质会发生。(3)光遇到透明介质则和同时发生。图所示,OB为一束光线在水面的反射光线,O为入射点。请画出入射光线和其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例21.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______(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______,分界面是______(选填AB或CD)。例22.潭清疑水浅,安全记心间。如图,A是水池底某点,请作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以及人从岸上看到A的像A′。例23.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上方有一盏路灯,潜水员在水下E处看到了路灯的像。图中A、B两点其中一点是路灯的发光点,另一点是路灯的像点。请你区分发光点、像点,在图中画出水下E处的潜水员看到路灯的光路。例2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圆形玻璃砖的平面上,请画出光线通过玻璃出射到空气中的光路图。总结:(1)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确定像点。(2)空气中的角要大。(3)在折射现象中像的位置偏高(水中像变浅)。总结:池水变浅、鱼变浅、水面折枝、钢笔错位、海市蜃楼(1)白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彩虹就是光的色散形成的。(2)色光三原色:红、绿、蓝(3)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复色光白光。(4)红光到紫光频率越来越高,频率越高,偏折能力越强,所以光谱最上端是红光,下端是紫光。例25.彩虹是太阳光通过空中的小水滴经过______后形成的彩色光谱,红色光弧在最______侧,紫色光弧在最______侧。(1)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无色透明的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2)不透明的物体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3)白色不透明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黑色不透明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例26.在没有任何其它光照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色光照在穿白上衣、蓝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全身是红色B.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品红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1)红外线1)定义:光谱中红光左侧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红外线。2)特点:热效应强3)应用:红外线测温仪、红外线夜视仪、遥控器(2)紫外线1)定义:光谱紫光右侧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2)特点:荧光性、杀菌消毒、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使骨骼生长3)应用:验钞机、消毒柜、过量照射对人体有害例27.下列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红外线、紫外线都能穿过所有物体C.红外线、紫外线和可见光不一样,遇到障碍物不能发生反射现象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1)实验原理原理: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实验器材器材:纸板、平面镜、激光笔、直尺、量角器(3)进行实验常见考点:1)用激光的原因:定向发光,方向性强。2)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显示光路。3)把纸板沿ON向后转动,则在纸板上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4)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做法:用笔在纸板的光路上描出两个点,连接这两个点。5)为了得到普遍规律:改变入射角大小,多次进行实验。6)让激光逆着原光线方向入射发现: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7)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方向均能看到光的路径,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实验表格:实验次数入射角i反射角r123(4)得出结论实验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多次实验目的: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例1.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个可以沿ON向前、向后折的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1)实验中使用白色硬纸板能够方便测量,并能够得出结论;(2)若光线沿BO方向入射时,则反射光线沿方向射出,说明;(3)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B面绕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不在白色硬纸板上,说明。例2.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次数∠i∠r170°70°245°45°330°30°(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2)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该采取的操作是。A.向纸板喷烟或雾射到O点O点(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测量ON两侧的∠i和∠r,将数据记录在上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4)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因为在反射现象中,。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1)实验器材器材:纸板、茶色薄玻璃板、相同的蜡烛两支、刻度尺、火柴(2)实验步骤1)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记录玻璃板的位置)。2)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3)将另一支完全一样点燃的蜡烛放到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记录像和物的位置并连线)。4)用直尺测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5)移动蜡烛,重做实验。(3)实验数据实验序号物到镜面距离/cm像到镜面距离/cm像与物大小比较123(4)实验结论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2)像与物大小相等。3)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左右倒置。5)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多次实验目的: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5)常见考点1)实验环境:应选择较暗的环境,实验现象更明显。2)玻璃板选择a.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板有透光性,便于确定像的位置。b.选择薄玻璃板:厚玻璃板前后都可成像,产生重影。c.选用茶色玻璃板:茶色玻璃比较暗与明亮的火焰像对比明显,更易观察。无色玻璃板透光性太强,容易受另一侧物体干扰。3)像、物无法完全重合: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放置4)蜡烛问题a.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c.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走蜡烛B,在原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5)棋子替代蜡烛问题:实验时看不清棋子的像,解决办法:用手电筒灯光照射棋子。6)数据处理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了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则下一步应:连接AA′、BB′、CC′,并分别测出A和A′、B和B′、C和C′到玻璃板的距离,比较对应点到玻璃板的距离是否相等。7)刻度尺作用:测量像、物分别到平面镜的距离。8)实验方法:观察比较法、等效替代法例1.小丽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1)如果有5mm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2)在实验过程中,小丽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B,她(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烛A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2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例2.如图甲所示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______(选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6)在实验过程中,小芳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第四章光现象作图综合习题1.如图所示,作出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1题图2题图2.小明妈妈的掉到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