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章多媒体信息的传输多媒体信息的传输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一方面,网络上的多媒体应用需求的不断增长推动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建立在IP协议之上的互联网本身的特点又促使多媒体技术不断地创新。例如,为了适应不同的传输带宽和带宽的不断变化,需要对视频压缩编码和传输技术进行研究以适应不同的带宽。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1、有线网络接入技术
网络接入方式的结构,统称为网络的接入技术,为了适应新的形式和需要,出现了多种宽带接入网技术,包括铜线接入技术、光纤接入技术、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FC)接入技术等多种接入技术。⑴.以太网技术⑵.双绞线上的数字用户线系统⑶.CableModem电缆调制解调器⑷.电力线接入方案以太网技术
以太网是一种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标准,传统以太网技术不属于接入网范畴,而属于用户产权网络(CPN)领域;然而其应用领域却正在向包括接入网/城域网在内的公用电信网领域扩展。目前,无论是用5类线的有线以太网,还是基于802.11b标准的无线以太网发展势头都很猛。按照IDC的统计,2000年以太网端口占全球销售数据端口的91%,目前已成为仅次于供电插口的第二大住宅和办公室公用设施接口。目前,10Mb/s以太网交换机已经基本退出市场,被10/100Mb/s自适应以太网交换机所代替,吉位以太网交换机的份额迅速上升,目前已经占到整个以太网市场的26%。其应用范围也逐渐从企业网为主转向服务提供商为主。一旦IEEE802.3ae10吉位以太网标准最后通过且相应技术成熟,10吉位以太网将成为重要的新增长点。以太网技术
以太网接入采用异步工作方式,很适于处理IP突发数据流,技术已有重要变化和突破(LAN交换,星型布线,大容量MAC地址存储以及管理性等),与传统的以太网相比,除了名字以外,仅剩的特征只有帧结构和简单性仍然保留,其余基本特征已有根本性变化。目前全球企事业用户的90%以上都采用以太网接入,已成为企事业用户的主导接入方式。以太网作为公用电信网接入方式尚需进一步改进。双绞线上的数字用户线系统(1)ADSL系统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系统(ADSL)是一种采用离散多音频(DMT)线路码的数字用户线(DSL)系统,具有较强的抗线路串音和其他干扰的能力,其下行单工信道速率可为2.048Mb/s、4.966Mb/s、6.144Mb/s、8.192Mb/s,可选双工信道速率为0、160kb/s、384kb/s、544kb/s、576kb/s,实际传输速率取决于线径和传输距离,它可以根据双绞铜线质量的优劣和传输距离的远近动态地调整用户的访问速度,有效传输距离在3~5km范围以内。ADSL的最大特点是无须改动现有铜缆网络设施就能提供宽带业务。
双绞线上的数字用户线系统ADSL技术一系列固有的弱点:
1、较低的传输速率限制了高等级流媒体的应用和HDTV等业务的开展。
2、非对称特性不适于企事业和商业环境。
3、由于ATM设备成本较高,因而ADSL/ATM设备成本仍较高。
4、对于视频应用,能支持的用户数和传输距离迅速减小。双绞线上的数字用户线系统(2)VDSL系统
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传输系统分对称和不对称两类,对称系统在双绞线上可以双向传输门或26Mb/s速率的信号,传输距离不超过500m,主要适用于企事业用户;下行传输速率分为13Mb/s、26Mb/s和52Mb/s三种,对应上行传输速率分为2Mb/s、2Mb/s和6.4Mb/s,其传输距离则分别为1500m、1000m和300m,主要适用于居民用户。然而,由于早期的VDSL主要是基于ATM的,成本以及伴随ATM而来的复杂性导致这种VDSL并没有发展起来。然而,由于早期的VDSL主要是基于ATM的,成本以及伴随ATM而来的复杂性导致这种VDSL并没有发展起来。
EoVDSLEoVDSL是一种基于以太网技术的VDSL技术,该技术结合了二层以太网和VDSL物理层的特点,避免了ATM的复杂性和传统以太网的传输距离限制,获得了较好的性价比,受到广泛的注意。EoVDSL的优势与不足1、这种技术有二层基于以太网协议,与IP技术自然融合,可以充分利用以太网所具有的一些优势。
2、EoVDSL的一大优势是可以在现有电信双绞线上实现远距离传输,无须新敷5类线。
3、EoVDSL的传输距离较以太网远,比ADSL近。由于覆盖范围广,有利于提高普通以太网的用户实装率。其接入网设备可以集中设置,不必放在楼道内,可以有效降低维护成本4、EoVDSL技术避免了复杂的ATM,潜在成本较低。5、按照其频谱安排和实际测试结果证明EoVDSL的线间串扰小,出线率高,适合密集用户。EoVDSL的主要缺点是由于其采用二层以太网协议,因此以太网所具有的基本问题,诸如可管理性、安全性、QoS等问题也同样具有,需要妥善处理。VDSL的特点既可以工作在非对称方式,又可以工作在对称方式。对称工作方式最适合于企事业和商业环境。设备不必是ATM为基础的,开销低,因而比ADSL的成本低。可以支持高等级流媒体应用和HDTV等宽带业务。由于涉及安装的设备较少,敷设速度较快。EDSL系统
以太数字用户线(EDSL,EthernetDigitalSubscriberLine)技术结合了当今广为使用的两大通信技术(DSL和Ethernet)的精华,首次在接入网范畴内实现了IP包的直接传送。EDSL利用DSL技术的基本概念,在传统的电话线上实现高速数据传输。与传统DSL技术比较,它不仅克服了DSL技术的许多局限性,如对线路的挑选、串扰等,而且增大了传输距离,提高了传输效率,这一技术被称之为下一代DSL技术。EDSL采用独创的智能频谱管理技术及突发技术,在电话线上直接传送以太包。其最大传输距离约8km,最高速率为10Mbit/s,第二代EDSL产品可以达到100Mbit/s。根据我公司市话网的布局,有人统计ADSL接入网线路长度若为5.5km,则可覆盖80%以上的现有电话用户;线路长度若为3.7km,则可覆盖50%以上的现有用户。而EDSL线路长度可达6km,因此,它可覆盖90%的电话用户。CableModem电缆调制解调器电缆调制解调器又名线缆调制解调器,英文名称CableModem,它是近几年随着网络应用的扩大而发展起来的,主要用于有线电视网进行数据传输。CableModem与以往的Modem在原理上都是将数据进行调制后在Cable(电缆)的一个频率范围内传输,接收时进行解调,传输机理与普通Modem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通过有线电视(CATV)的某个传输频带进行调制解调的。而普通Modem的传输介质在用户与交换机之间是独立的,即用户独享通信介质。CableModem属于共享介质系统,其他空闲频段仍然可用于有线电视信号的传输。CableModem的优势与不足CableModem彻底解决了由于声音图像的传输而引起的阻塞,其速率已达10Mb/s以上,下行速率更高。而传统的Modem虽然已经开发出了速率56kb/s的产品,但其理论传输极限为64kb/s,再想提高已不大可能。与ADSL相比,CableModem技术有些不足。CableModem的HFC(光纤同轴混合网络)接入方案采用分层树状结构,其优势是带宽比较高(10Mb/s),但这种技术本身是一个较粗糙的总线型网络,这就意味着用户要和邻近用户分享有限的带宽,当一条线路上用户激增时,其速度将会减慢。再者,有关资料表明,大部分情况下,HFC方案必须兼顾现有的有线电视节目,而占用了部分带宽,只剩余了一部分可供传送其他数据信号,所以CableModem的理论传输速率只能达到一小半。CableModem的应用前景目前,CableModem接入技术在全球尤其是北美的发展势头很猛,每年用户数以超过100%的速度增长。它是电信公司xDSL技术最大的竞争对手。在未来,电信公司阵营鼎力发展的基于传统电话网络的xDSL接入技术与广电系统有线电视厂商极力推广的CableModem技术将在接入网市场(特别是高速Internet接入市场)展开激烈的竞争。CATV网的覆盖范围广,入网户数多,网络频谱范围宽,起点高,大多数新建的CATV网都采用HFC网,使用550MHz以上频宽的邻频传输系统,极适合提供宽带功能业务。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Modem)技术就是基于CATV(HFC)网的网络接入技术。所以CableModem虽然有些不足,但今后仍有相当的发展空间。电力线接入方案
电力线接入是把户外通信设备插入到变压器用户侧的输出电力线上,该通信设备可以通过光纤与主干网相连,向用户提供数据、语音和多媒体等业务。在通信设备内部,高频网络信号与50/60Hz低频电信号一起,耦合到用户端电力线上。如果通信系统支持室内组网,则室内任两个电源插座间的连接都是一个通信信道。通信质量的好坏与通信信道直接相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收端的噪音水平和不同频率信号的衰减。
无线网络接入技术1.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WLAN)又称无线以太网,是一种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利用射频技术来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全部功能,是一种能支持较高速率门到11Mb/s乃至54Mb/s,采用微蜂窝或微微蜂窝的自我管理的计算机局域网技术,基于IEEE802.11协议族(包括802.11、802.11a、802.11b、802.11g),其中802.11速率为2Mb/s,802.11b为11Mb/s,802.11a和802.11g可达54Mb/s。无线以太网主要使用2.4GHzISM(工业、科学、医疗)频段和5GHz频段(802.11a使用5GHz频段),其中2.4GHz频段属于开放频段,各个网络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在不干扰其他合法系统的前提下自行建设。无线局域网的优势与适用范围
无线以太网技术与有线网络技术相比,具有灵活、建网迅速、个人化等特点。将这一技术应用于电信网的接入网领域,能够方便、灵活地为用户提供网络接入,适合于用户流动性较大且有较多的数据业务需求的公共区域(如机场、大型会展中心、高级宾馆等),需要临时快速建网的场合以及难以用有线接入方式的环境等。蓝牙技术“蓝牙(bluetooth)”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标准,其技术界面是专用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用于“嵌入”电子器件内;而与用户直接见面的产品界面则是各种时尚电子产品,用于在这些产品之间无线互联。“蓝牙”以公元10世纪统一丹麦和瑞典的一位斯堪的纳维亚国王的名字命名。
对手机而言,与耳机之间不再需要连线;在个人计算机场合,主机与键盘、显示器和打印机之间可以摆脱纷乱的连线;在更大范围内,电冰箱、微波炉和其他家用电器可以与计算机网络的连接,实现智能化操作。蓝牙技术的协议结构IEEE802.11协议IEEE802.11是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1997年6月正式颁布实施的第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用于解决办公室局域网和校园网中的用户与用户终端之间的无线接入。IEEE802.11支持无线电波和红外线,规定了一些至关重要的技术机制,如CSMA/CA协议、RTS/CTS协议、信包重整、多信道漫游及可靠的安全性能等。IEEE802.11定义了两种认证服务:开放系统认证和共享密钥认证。IEEE802.11IEEE802.11标准的网络以lMb/s或2Mb/s的速率传输数据,传输距离能够达到100m。但是,IEEE802.11标准的WLAM的弱点在于传输速率最高只能达到2Mb/s与广泛使用的10Mb/s甚至100Mb/s速率的有线网络相比,速度太慢,无法满足人们的实际应用,特别是那些需要较高带宽的多媒体应用的需要。所以,IEEE随后又推出了802.11a和802.11b两个新标准。IEEE802.11aIEEE802.11a工作在5GHzU频带,从而避开了拥挤的2.4GHz频段。物理层速率可达54Mb/s,传输层可达25Mb/s。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独特扩频技术,可提供25Mb/s的无线ATM接口、10Mb/s以太网无线帧结构接口和TDD/TDMA的空中接口,支持语音、数据、图像业务,一个扇区可接入多个用户,每个用户可带多个用户终端。IEEE802.11bIEEE802.11b(Wi-Fi)使用开放的2.4GHz直接序列扩频,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11Mb/s,无须直线传播。使用动态速率转换,当射频情况变差时,可将数据传输速率降低5.5Mb/s、2Mb/s和lMb/s。且当工作在2Mb/s和lMb/s速率时可向下兼容IEEE802.11。IEEE802.11b的使用范围在室外为300m,在办公环境中则最远为100m。使用与以太网类似的连接协议和数据包确认,来提供可靠的数据传送和网络带宽的有效使用。IEEE802.11b运作模式基本分为两种:点对点模式和基本模式。IEEE802.11gIEEE802.11g为IEEE802.11规格的修订版,IEEE802.11g将数据传输率提高到了54Mb/s。它与IEEE802.11b使用同样的频带和载波。由于IEEE802.11g设备能够把通信速度降低到与IEEE802.11b相同的11Mb/s,因此即便在同一网络中存在支持不同规格的设备,它们之何也能够正常通信。IPv4IPv4的不足:(1)有限的地址空间
IPv4协议中每一个网络接口由长度为32位的IP地址标识,这决定了IPv4的地址空间为,大约理论上可以容纳43亿个主机,这一地址空间难以满足未来移动设备和消费类电子设备对IP地址的巨大需求量。(2)路由选择效率不高IPv4的地址由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构成,以支持层次性的路由结构。子网和CIDR的引入提高了路由层次结构的灵活性。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IPv4地址的层次结构缺乏统一的分配和管理,并且多数IPv4地址空间的拓扑结构只有两层或者三层,这导致主干路由器中存在大量的路由表项。庞大的路由表增加了路由查找和存储的开销,成为目前影响提高互联网效率的一个瓶颈。同时,IPv4数据包的报头长度不固定,因此,难以用硬件提取、分析路由信息,这对进一步提高路由器的数据吞吐率也是不利的。(3)缺乏服务质量保证
IPv4遵循“尽力服务”原则,这一方面是一个优点,因为它使IPv4简单高效;另一方面它对互联网上涌现的新的业务类型缺乏有效的支持,IPv6的主要特点(1)巨大的地址空间
(2)简单、可扩展的报文结构(3)层次区划(4)自动配置(5)内置的安全性(6)更好的支持QoS(Good
of
QoS
support)(7)邻居发现协议(Neighbor
discover
protocol)
⑻内置的移动性(Mobile
IPv6)IPv6数据报格式(1)版本(Version)。4位字段,Internet协议版本号,IPng版本号为6。(2)流标号(FlowLabel)。28位字段,如果一台主机要求网络中的路由器对某些报文进行处理,如非默认服务质量通信业务或实时服务,则可用这一字段对相关的报文分组加标号。(3)负荷长度(PayloadLength)。16位无符号的整数,IPv6首部之后,报文分组其余部分的长度,以字节为单位。为了允许大于64KB的负荷,如本字段的值为0,则实际的报文分组长度将存放在某个路段(hop-by-hop)选项中。(4)下一首部(NextHeader)。8位选择字段,标识紧接在IPv6首部之后的下一首部的类型。下一首部字段使用与IPv4协议相同的值。(5)路径段限制(HopLimit)。8位无符号整数,转发报文分组的每个节点将路径段限制字节值减一,如果该字段的值减少为零,则将此报文分组丢弃。(6)源地址。128位字段,报文分组起始发送者的地址。(7)目的地址。128位字段,报文分组预期接收者的地址(如果有一个可选的路由选择首部,有可能不是最终接收者)。流媒体
媒体简单来说就是应用流技术在网络上传输的多媒体文件,而流媒体就是把连续的影象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上网站服务器,让用户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而不需要等整个压缩文件下载到自己机器后才可以观看的网络传输技术。流媒体技术利用网络上封包传输,将数据流不断地传送至使用者计算机上,就像使用自来水,只要打开水龙头,就可以汲取所需的水资源一样。当使用者想要观赏某影片或收听某首歌曲时,只要连上网络,点选想要的影音文档,使用者马上可以享受到影音内容,非常方便。当然,前提是使用者必须事先安装播放软件才行,网络上提供了多媒体播放软件,如可免费下载的RealPlayer播放软件。传统方式传输和流式传输在网络上传输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目前主要有传统方式(即下载传输)和流式传输两种方式,如左图所示。采用下载方式,用户必须考虑两个因素;对客户端的存储需求和播放启动延时。流式传输时,声音、影像或动画等连续媒体由音/视频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连续、实时传送,用户不必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而只需经过几秒或数十秒的启动延时即可进行观看。当声音等连续媒体在客户机上播放时,文件的剩余部分将在后台从服务器内继续下载。传统方式传输
流式传输
流媒体的基本概念
流媒体指在Internet/Intranet中使用流式传输技术的连续媒体,流式媒体在播放前不下载整个文件,只将开始部分内容存入内存,流式媒体的数据流随时传送随时播放,只是在开始时有一些延迟。流媒体实现的关键技术就是流式传输。流包含两种含义:广义上的流是让音频和视频形成稳定、连续的传输流和回放流的一系列技术、方法和协议的总称,也称之为流媒体系统;而狭义上的流则是相对于传统的下载-回放(Download-Playback)方式而言的一种媒体格式,能从Internet上获取音频和视频等连续的多媒体流,让用户可以边接收边播放,大大减小了延时。流式传输现在主要指通过网络传送媒体(如视频、音频)的技术总称。其特定含义为通过Internet将影视节目传送到PC。实现流式传输有两种方法:实时流式传输(RealtimeStreaming)和顺序流式传输(ProgressiveStreaming)。顺序流式传输
顺序流式传输是顺序下载,在下载文件的同时用户可观看在线媒体,在给定时刻,用户只能观看已下载的那部分,而不能跳到还未下载的前头部分,顺序流式传输不能像实时流式传输那样在传输期间根据用户连接的速度做调整。由于标准的HTTP服务器可发送这种形式的文件,也不需要其他特殊协议,它经常被称做HTTP流式传输。顺序流式传输比较适合高质量的短片段,如片头、片尾和广告,由于该文件在播放前观看的部分是无损下载的,这种方法保证电影播放的最终质量。实时流式传输实时流式传输指保证媒体信号带宽与网络连接匹配,使媒体可被实时观看到。实时流与HTTP流式传输不同,它需要专用的流媒体服务器与传输协议。实时流式传输总是实时传输,特别适合现场事件,也支持随机访问,用户可快进或后退以观看前面或后面的内容。理论上,实时流一经播放就可不停止,但实际上,可能发生周期暂停。实时流式传输必须匹配连接带宽,这意味着用调制解调器速度连接时图像质量较差。而且,由于出错丢失的信息被忽略掉,网络拥挤或出现问题时,视频质量很差。流媒体的优势
与单纯的下载方式相比,流式传输方式具有以下优点:启动延时大幅度缩短,用户不用等待所有内容下载到硬盘上就可以开始浏览。对系统缓存容量的需求大大降低。流式传输的实现有特定的实时传输协议。由于该传输方式采用RTSP等实时传输协议,更加适合动画、视频或音频在网上的流式实时传输。流媒体技术原理1流媒体实现途径
⑴预处理
多媒体数据必须进行预处理才能适合流式传输,预处理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降低质量;二是采用先进高效的压缩算法。压缩技术在频宽有限的状况下,显得格外重要。新一代的压缩技术,可以将影片或声音文档压缩成数十分之一,但仍保有清晰嘹亮的声音与真实生动的影像画面,即使是快动作、色彩复杂的影片,也几乎能不失真的传送播放。⑵缓存
流式传输的实现需要缓存。因为Internet以包传输为基础进行断续的异步传输,对一个实时音频、视频源或存储的音频、视频文件,在传输中它们要被分解为许多包,由于网络是个实时动态变化的,各个包选择的路由可能不尽相同,故到达客户端的时间延迟也就不等,甚至先发的数据包还有可能后到。为此,使用缓存系统来弥补延迟和抖动的影响,并保证数据包的顺序正确,从而使媒体数据能连续输出,而不会因为网络暂时拥塞使播放出现停顿。通常高速缓存所需容量并不大,因为高速缓存使用环境链表结构来存储数据:通过丢弃已经播放的内容,流可以重新利用空出的高速缓存空间来缓存后续尚未播放的内容。
⑶传输协议⑷宽带
流式传输的过程
流式传输的过程:用户选择某一流媒体服务器后,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使用HTTP/TCP交换控制信息,以便把需要传输的实时数据从原始信息中检索出来;然后客户机上的Web浏览器启动音频、视频Helper程序初始化。这些参数可能包括目录信息、音频、视频数据的编码类型或与音频、视频检索相关的服务器地址。音频、视频Helper程序及音频、视频服务器运行实时流控制协议(RTSP),以交换音频、视频传输所需的控制信息。音频、视频服务器使用RTP/UDP协议将音频、视频数据传输给音频、视频客户程序,一旦音频、视频数据抵达客户端,音频、视频客户程序即可播放输出。
流媒体播放方式
⑴单播⑵组播⑶组播与广播支持流媒体传输的网络协议
1、RTP/RTCP协议簇2、RSVP协议3、RTSP协议4、MMS协议5、支持流媒体的CDN服务流媒体的三大平台
1、RealNetworks的流平台
2、Microsoft的流平台3、Apple的流平台流媒体文件格式
1、RealNetworks公司的.rm格式.和ra格式2、Microsoft公司的.asf格式3、Apple公司的QuickTime的.qt格式4、Macromedia的ShockwaveFlash技术的.swf
5、MetaStream3D6、MPEG-4被认为是对抗Microsoft向媒体市场进军的一种技术。
流媒体系统组成一个完整的流媒体系统包括:1、流服务应用软件2、视频业务管理媒体发布系统3、视频采集制作系统4、流媒体内容检索系统5、数字版机管理(DRM)6、流媒体存储系统7、客户端系统移动多媒休通信技术
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计算机与通信的融合,以及计算机国际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的融合发展,正推动着全球移动无线互联网及其应用的高速发展。移动电话和互联网是当今信息业发展的两个热点,这两者的融合就产生了新的增长点,即移动互联网。移动多媒体通信的关键要素
移动互联网研究的重点之一是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多媒体通信的需求。满足这些需求必须考虑到这样几个要素:
1、有利于实现移动多媒体应用业务。
2、为话音、视频和数据通信提供用户友好界面。
3、采用不受误码影响适合移动通信信道的视频压缩。
4、采用适合高带宽无线通信的协议。
5、采用可提供足够带宽的传输和调制技术。宽带移动多媒体通信
移动多媒体通信带宽分为四个等级:SimpleProfile(可视电话),数据速率64~384Kbps,
CoreProfile(VCD),数据速率384Kbps~2Mbps,MainProfile(DVD),数据速率4~15Mbps;AdvancedProfile(HDTV)数据速率38.4Mbps。宽带移动多媒体通信研究的等级相当于标准清晰度3(DVD数字电视)以上的高数据率的移动视频发送、传输和接收技术。宽带移动多媒体通信的关键技术1、多级服务质量控制2、智能天线技术3、多址技术和双向业务传输4、Turbo编码技术5、空时联合编码技术6、OFDM技术7、信道估计和自适应均衡技术GPRSGPRS(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是一种用于GSM的标准化分组交换数据业务,它使移动通信与数据通信相结合,将基于Internet协议的业务引人移动通信市场,使得互联网手机成为可能。通过移动终端,用户可以进入自己公司的Intranet或任意一个ISP,GPRS可从移动终端到ISP的服务器建立端到端的IP连接。GPRS用户可以不用连续占用专用的无线信道而保持在线状态,只有当数据包发送或接收的时候系统才会分配无线信道,这使得无线带宽的使用非常高效,同时还允许多个用户共享给定的无线带宽。GPRS用户的计费以通信的数据量为主要依据,体现了“得到多少,支付多少”的原则。实WAPWAP(wirelessappliationprotoeol)由一组通信协议和应用环境构成,它是把网络上的信息传送到无线通信装置上的一个开放式标准协定。它由WAP编程模型、XML标准的无线标记语言(WML)、无线终端的微浏览器规范、轻量级协议栈以及无线电话应用框架等协议组成的。它可以建立在任何操作系统之上,包括PalmOS、EPOC、WindowsCE、FLEXOS、MACOS/9、JavaOS等,主要用来使无线通信设备标准化。手机上网是WAP技术当前的主要应用范畴,它的含义包括E-mail、WWW、Newsgroups和IRC(InternetRelayChat)。WAP技术通过一组协议规范将信息定制成WML格式,通过无线电话网传送,用户可利用内置的超微浏览器在手机上收看,这种模式可兼容现有的HTTP模式。分布式多媒体系统中的服务质量控制
1、分布式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特征(1)、多媒体综合性(2)、资源分散性
(3)、运行实时性
(4)、操作交互性
(5)、系统透明性行
服务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
服务质量(QoS)控制发展趋势是多种技术的结合,即多层次(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多平面(数据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的QoS研究相结合,研究各层、各面之间的交互作用,将各种QoS机制综合起来,改善网络的服务质量。
1、拥塞控制技术
2、流量监管和流量整形
网络服务模型1、lntServ服务模型2、DiffServ服务模型3、MPLSIP多播技术IP多播(也称多址广播或多播)技术,是一种允许二台或多台主机(多播源)发送单一数据包到多台主机(一次的,同时的)的TCP/IP网络技术。多播作为一点对多点的通信,是节省网络带宽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网络音频/视频广播的应用中,当需要将一个节点的信号传送到多个节点时,无论是采用重复点对点通信方式,还是采用广播方式,都会严重浪费网络带宽,只有多播才是最好的选择。多播能使一个或多个多播源只把数据包发送给特定的多播组,而只有加入该多播组的主机才能接收到数据包。目前,IP多播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网络音频/视频广播、AOD/VOD、网络视频会议、多媒体远程教育、push技术(如股票行情等)和虚拟现实游戏等方面。IP多播概述IP多播通信必须依赖于IP多播地址,在IPv4中它是一个D类IP地址,范围从到239.255.255.255,并被划分为局部链接多播地址、预留多播地址和管理权限多播地址三类。局部链接多播地址范围在~224.0.0.255,这是为路由协议和其他用途保留的地址,路由器并不转发属于此范围的IP包。预留多播地址为~55,可用于全球范围(如Internet)或网络协议。管理权限多播地址为~239.255.255.255,可供组织内部使用,类似于私有IP地址,不能用于Internet,可限制多播范围。IP多播概述
使用同一个IP多播地址接收多播数据包的所有主机构成了一个主机组,也称为多播组。一个多播组的成员是随时变动的,一台主机可以随时加入或离开多播组,多播组成员的数目和所在的地理位置也不受限制,一台主机也可以属于几个多播组。此外,不属于某一个多播组的主机也可以向该多播组发送数据包。为了向所有接收主机传送多播数据,用多播分布树来描述IP多播在网络中传输的路径。多播分布树有两个基本类型:有源树和共享树。有源树
有源树是以多播源作为有源树的根,有源树的分支形成通过网络到达接收主机的分布树,因为有源树以最短的路径贯穿网络,所以也常称为最短路径树(SPT)。共享树
共享树以多播网中某些可选择的多播路由中的一个作为共享树的公共根,这个根被称为汇合点(RP)。共享树又可分为单向共享树和双向共享树。单向共享树指多播数据流必须经过共享树从根发送到多播接收机。双向共享树指多播数据流可以不经过共享树。IP多播路由
多播路由的一种常见的思路就是在多播组成员之间构造一棵扩展分布树。在一个特定的“发送源,目的组”对上的IP多播流量都是通过这个扩展树从发送源传输到接受者的,这个扩展树连接了该多播组中所有主机。不同的IP多播路由协议使用不同的技术来构造这些多播扩展树,一旦这个树构造完成,所有的多播流量都将通过它来传播。IP多播路由协议1、密集模式协议⑴、距离向量多播路由协议(DVMRP)
⑵、多播开放最短路径优先(MOSPF)⑶、独立多播密集模式协议(PIM-DM)
2、稀疏模式多播路由协议⑴、基于核心树的多播协议(CBT)⑵、独立多播稀疏模式协议(PIM-SM)IP多播路由中的隧道传输机制
多播中的隧道概念指将多播包再封装成一个IP数据包在不支持多播的互联网络中路由传输。最有名的多播隧道的例子就是MBONE(采用DVMRP协议)。在隧道的入口处进行数据包的封装,在隧道的出口处则进行拆封。在达到本地全IP多播配置传输机制上,隧道机制非常有用。基于IP多播的视频传输
目前在IP网上提供视频服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⑴完全利用路由器的multicast技术,不需另加服务器转发,但会增加路由器负担,有“广播风暴”危险,网络路由协议也需调整。⑵利用软件和服务器,在整个IP宽带网上叠加一个处理媒体流的叠加网,由叠加网实现点到多点多播、媒体流路由和多点注人等功能。IP多播技术
在多点视频数据传输方面的优势
1、减轻了系统和网络的负担,提高了CPU资源和网络带宽的利用率,极大地改善了视频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2、IP多播带入了许多新的应用并减少了网络的拥塞和服务器的负担。多媒体信息传输的安全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信息的安全问题显得格外突出,一方面,在政府、商业、工程实践与科学研究中,不断产生或制造出大量的信息,其中许多涉及到秘密或隐私;另一方面,数字化作品版权需要保护。信息安全涉及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诸多领域。而对计算机、通信、多媒体等高技术的应用,国家基础设施的正常管理与运行无不与信息处理密切相关。常见的攻击方法1、数据包探测2、IP地址欺骗
3、端口扫描4、DoS攻击
5、应用层攻击6、特洛伊木马安全控制目标
确定系统的安全控制目标是实现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系统安全模型要达到的目标都会与其他系统不尽相同,具体内容与业务的复杂程度和自然状态有关。下面的一些目标有助于确定用户的需求和实现考虑。
1、机密性
2、完整性
3、可用性常用的信息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是计算机安全领域的重要内容。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变换信息的表示形式来保护敏感信息、使非授权者不能了解被保护的内容。对明文进行加密时采用的一组规则称为加密算法。对密文解密时采用的一组规则称为解密算法。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通常都是在一组密钥控制下进行的,分别称为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保密性是基于密钥而不是基于算法的。数据加密算法根据其加密原理,通常被划分为对称密码体制和公开密码体制(非对称密码体制)。常用的信息加密技术1、DES加密标准
2、RSA加密算法
VPNVPN即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privatenetwork,VPN),指依靠ISP(Internet服务提供商)利其他NSP(网络服务提供商)通过网络数据的封包和加密传输建立安全传输通道的技术在公用网上为一组用户或和一些点实现的一种专用通信网络。通过VPN,用户可以跨越公共网络,采用统一规划的内部网络地址彼此访问。可以在VPN的基础上,建立视频会议系统、IP长话业务、办公OA系统、企业物流管理系统等。
VPNVPN具有三层含义:⑴、它是虚拟的网,即没有固定的物理连接,网络只有用户需要时才建立;⑵、它是利用公众网络设施构成的专用网,用于构建VPN的公共网络包括因特网、帧中继、ATM等;⑶、在公共网络上组建的VPN利用虚拟专用网的隧道技术、认证技术和加密技术,能够在一种不可信、不安全的网络上的两个单独实体之间建立一条安全的、私有的专用信道,像企业现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探索2024:白公鹅的生活习性与生态环境适应
- 面向2024:教案中的客源国文化深度解读
- 2024新课标《拿来主义》深度教学解析
- 全新Photoshop+2024版去水印培训:图像处理秘籍
- 2024年教案设计:以《2小毛虫》为例的教学实践
- EVIEWS上机操作方法(基本操作)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2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课堂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
- 统考版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第24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
- 全国统考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梳理纠错预测专题十一资源问题学案
- 高考数学小题狂练:每题都附有详细解析
- 浮动码头施工方案
- Poka-Yoke防错技术(完整版)
- 保安交接班记录表(2)
- 神明—EZflame火焰检测系统
- 个人简历求职简历课件.ppt
- 2018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在母语的屋檐下
- 新青岛版五四制2021-2022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指导
- 小学四年级音乐课程标准
- 双向细目表和单元测试卷及组卷说明
- 离子色谱法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