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教学反思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二)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口算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30+6=30+60=60+4=60+40=
5+20=50+20=9+40=50+50=
2.填空
(1.)35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42是由()个一和()个十组成的。
(3.)个位上是1,十位上是2,这个数是()。
(4.)十位上是6,个位上是9,这个数是()。
(二)学习新课
1.出示青蛙星期六捉害虫主题图
青蛙妈妈:我吃了35只害虫。小青蛙:我只吃了3只害虫。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怎样列式?
出示算式:35+3=让学生说怎样计算?又是怎样想的?
4.用三种方法理解算理。
(1)动手操作,让学生摆小棒图,理解口算的方法。(先摆35根小棒,再摆3根,一共有38根小棒)
(2)拨计算器,理解口算的方法。先拨出35,再在个位上拨3个珠子,表示3个一
(3)用分成图理解口算的方法。(把35分成30和5,先算5+3=8,再算30+8=38)
观察分成图算式,掌握口算方法。
师:为什么要先算个位上的'5加3呢?
(因为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3表示3个一,5个一和3个一相加得8个一)
师:也就是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再算30加8得38。
5.出示青蛙星期天捉害虫主题图
青蛙妈妈:我吃了35只害虫。小青蛙:我吃了30只害虫。
6.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怎样列式?
出示算式:35+30=让学生说怎样计算?又是怎样想的?
7.用三种方法理解算理。
(1)动手操作,让学生摆小棒图,理解口算方法。
让学生摆小棒,左边摆3捆零5根,右边摆3捆.边摆边口述计算过程)
结合摆的过程,概括出口算的方法.师:35+30应该怎样相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拨计算器,理解口算的方法。先拨出35,再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
表示3个十)
(3)用分成图理解口算的方法。(把35分成30和5,先算30+30=8,再算60+5=65)
8.比较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5+3=3835+30=65
观察算式,这道题是怎样的两个数相加?启发学生回答。
9.板书课题:板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
10.观察算式35+3=3835+30=65
引导学生对35+3=38和35+30=65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讨论:34+2和34+20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
(三)练习。
1.想一想,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
42+3=40+17=
3+42=17+40=
2.对比练习(以小青蛙获奖的形式出现三个气球,题目显示在气球上面)
35+4=42+3=5+21=
35+40=42+30=50+21=
3.课中放松.唱歌《我们都是小青蛙》
4.青蛙妈妈说天空中有很多飞动的气球,气球上面有口算题,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5.小青蛙决定去见见它的好朋友小白兔.出示小白兔图.
我收了27个萝卜,我收了20个萝卜.我们一共收了多少个萝卜?
6.小青蛙决定去见见它的好朋友啄木鸟.出示啄木鸟图.
大啄木鸟:我吃了22条虫子.小啄木鸟:我比你多吃了10条.大啄木鸟吃了多少条虫子?
7.小青蛙最后决定去见见苹果树.树上结满了苹果(苹果上面有算示).谁算对了苹果就掉下来了.
8.小青蛙准备回家了.看一看回家的路怎么走.
(每一个算式的结果就是下一个算示的第一个加数)
2+2123+1033+336+2056+359+40
9.青蛙妈妈说远处的荷花旁有数学题考考小青蛙.出示荷花图和算式.
41+●=47■+28=7850+=91▲+7=69
●=()■=()=()▲=()
10.小青蛙填数字
3()+4=3()()8+50=()8
(四)小结
教学反思:
我注重了情境的创设。这节课我为学生创设了关于小青蛙捉害虫有趣的学习情境,学生兴趣比较浓厚。这节教材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在这一点上真正有所体验,我觉得动手操作这一环节不能省。在学生用小棒帮助计算“35+30=”,学生摆出35根小棒时我问:“再加上的30根小棒,应该怎样调换位置会更清楚呢?”生说:“应该和十位的3捆小棒放在一起。”这个问题的设计,我觉得在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处是十分必要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讨论、交流的时间。如:在探讨算法时,我让学生用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空间。学生很快掌握了其计算原理。
练习部分我注意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同时变换练习形式,引导学生把一位数加两位数、整十数加两位数归结为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进行计算,促进学习的迁移。
不足之处:
(1)对学生算理的口头表达训练不够。
(2)练习部分习题的层次性不够。特别是对学生有启发性的训练和拓展思维的训练应该增多一些。
(3)教学过程中语言还不够锤炼和准确。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教学反思2
自我感觉总体不错,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落实到位了。
1、在这节课中我通过两次的竖式比较,第一次,商是一位数的表内除法笔算和今天新授课中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的比较,在比较中学生更清楚的知道今天的笔算要除两次,学生戏称竖式是“两层楼”了。第二次,被乘数的十位能被除尽的笔算和被乘数的十位不能被除尽有余数的笔算的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突破了难点,从而使学生对笔算除法的方法掌握较好。
2、分小棒的操作,使学生主动地去理解算理,从而了理解竖式的意义。两个例题,用了两次的小棒,第一次,使学生明白了笔算除法从高位除起。第二次,学生很有趣的问多了一捆,这多的一捆可不可以拆开来?使学生明白当十位有余数时,和个位合起来再除。这样就很自然的'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3、在课中的巡视和反馈看,学生对第一个例题掌握很好,同样的练习很少有学生错误的,但对于第二个例题,错误的同学相对比较多,分析其原因,由于例一的负迁移,很多学生以为第一次除好后,十位是归“0”的,因而在格式发生错误。从而说明在课堂中,对于例二,我还是没讲到位,老师点到了,但学生还没完全的掌握。老师的点拨与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差距,这点该引起我以后课堂教学的重视。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教学反思3
今天上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这节课,感觉学生学得很累我也上得很累。现在重新给这节课整理一下思路,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
首先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把新知识转化成学生已有知识进行教学。而要较准确的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学生必须对基础知识达到很熟练的计算程度。这部分知识对部分学生来说很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首先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上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加法,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但是,学生在学习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时,对于计算的过程方法也就是表述:先算(),再算(),有一部分学生还没能熟练地表述出来,所以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这个内容时,学生也一样没能很快地说出计算的过程。特别是到再算()时更是一个难点,或许是在上前面的内容时,我没有特别强调“拿先算出的得数来加上还没有加的另一个数”这句话的原因吧。
其次在探索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时候,我因为担心时间的问题和课堂纪律的问题,所以没有让学生动手操作小棒进行摆一摆、算一算,而是我把小棒图画在黑板上,然后围绕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推理、交流等丰富的数学活动,学生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听一听、练一练中学习,虽然教学目的达到了,但是感觉学生的感悟没有那么深刻,所以也是造成对计算的过程方法表述不够清楚的原因吧。
因为一直都在强调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虽然这为后面学习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做练习时感觉学生对利用“凑十法“凑成整十数这个方法不够熟练,不喜欢用这个方法来计算,虽然我们提倡算法多样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用,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样对于后面教学简便计算应该是不利的,因为凑十法是简便方法计算中一种非常常用的方法。
教学完这节课,我真正感受到了数学的确是一门前后知识联系性很强的学科,可说是环环紧扣,一环脱落,将直接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而上面存在的问题说明我还要更深层次地去思考一些问题,备课要更加充分,仍然要努力填补自己教学能力的不足。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教学反思4
反思: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是以整十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加整十数为基础的,因此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复习了这样的加法,帮助学生重新温习,感知个位与个位相加,十位与十位相加,为新知识的教学做好准备。
我在教学时利用发书的这一情境,并让学生进行提问题,可学生提问的能力有局限性,他们对“一包、零散”的概念不是很明确。在探讨计算方法的时候,我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归出三种不同的方法,我都是引导学生向“相同数位相加”融合,为后面的`发现做下基础。
在授课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只有个别的学生还是分不清相加的数位,我只是在想,我们只是要求进行口算,为什不能直接用“竖式”口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呢,虽然那样超出了教学的要求,可是学生病不需要列竖式啊,口算起来应该会更快的。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教学反思5
对计算教学来说,既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合理地计算,还要求能够掌握灵活的计算方法,在明晰算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使计算教学有创新,就必须让计算课“活”起来。下面的教学案例或许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案例1]导入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我们将举行大型的庆祝活动,大家高兴吗?在这一天,老师将为大家请来艺术学校的`8位小演员为大家表演精彩的节目呢!学校也将为大家准备一份小礼品——(师出示)每人一袋金丝猴奶糖。
师:请大家帮助学校算一算,我们班需要多少袋糖?
生1:我们班有56人,一共需要准备56袋糖。
生2:还有8位小演员呢,还要准备8袋糖。
师:你真是一个有心人!好,我们一起来计算一下:56+8=
[点评]“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数学新课程理念之一。教师设计“庆六一”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这种情境的创设既可以导入数学知识,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案例2]新授
师:怎样计算56+8呢?我们一起来用小棒摆一摆。请同学们迅
速拿出小棒,看谁拿得最快!
师:(指一名学生)你的小棒拿得真快,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是怎样拿的?(先拿5捆和6根,再拿8根)
师:摆一摆,56根小棒加8根小棒,怎样摆才能使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有多少根小棒?
(学生摆毕,同组交流,指名边在实物投影仪上操作边汇报)
生1:从8根里拿出4根,56根加4根是60根,60根再加4根是64根。
生2:从56根里拿出2根,2根和8根凑成10根,54根再加10根是64根。
生3:6根加8根是14根,50根加14根是64根。
生4:52根加8根是60根,60根加4根是64根。
…………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摆法,你喜欢哪一种摆法?你能根据你的摆法试着说一说怎样计算56加8?
(小组合作,互相交流。)
学生汇报:
生1:56+8=64生2:56+8=64
(60)44542(10)
想:56+4=60想:2+8=10
60+4=6454+10=64
生3:56+8=64生4:56+8=64
506(14)452(60)
想:6+8=14想:52+8=60
50+14=644+60=64
…………
师:经过计算,我们班需要准备64袋糖。看来呀,计算56+8的方法还真不少呢!同学们真了不起!在这些方法中把你喜欢的方法给同组的同学说一说。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教学反思6
在计算教学中如何把计算和生活结合起来,让计算有应用味;把计算和探究结合起来,让计算有探究味;把计算和学生自己的选择结合起来,让课堂富有生命力,是我设计之初的最大难题。这节课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计算教学的乐趣,学生从中体会到计算课也可以这样轻松这样有意思。
一、让问题的提出更加合理
问题的提出应构建于学生原有的经验基础上,让学生在探究问题中发展,如在出示主题图之后我要学生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学生的回答更有针对性了,更能直奔主题。直接把学生引到我们的计算教学中来。
二、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时间动手。
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代替孩子的'操作。孩子的思维是在活动中发生的,并随着学生活动的深入而得到发展。孩子们只有亲自参加活动,在操作活动中不断地积累感性材料,才能促进孩子们观察、试验、猜想、验证及推理概括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动手操作,在教学两位数加法(不进位)的教学中我也始终没有把动手摆丢弃。
三、让每位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
这节课我就充分发挥了孩子自己的主动性,关注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有了自己的方法也是可以的,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但是也不任由学生没有新的发展,老师也重点推出较好的计算方法。给予孩子尤其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一个比较明确的好的方法。这样即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算法多样性又不是笼统的给予学生很多很杂的计算方法。对于较差一点的学生也有很好的指向性。
四、给自己的几点建议
1、注意提高问题的质量,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提高问题的质量不要给学生一个太大太泛的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混乱。不利于教学进度和学生思维的启发。
2、计算教学的练习要多样性,符合由简单到复杂,练习有梯度。要有提高、提升类型的题目。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教学反思7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孩子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理,今天我和孩子们一起观看了同桌100的视频,下午我有针对部分难点进行了直播,虽然说没有达到目标的全部完成,但是我认为学生是在自我探究的情况下进行的学习,所以我感觉效果还是不错的。
由于本节课是一堂计算课因此我以复习,通过选用有针对性的口答计算的方式进行导入,口算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是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为学习新知识理清思路。接下来把加法计算的两种方法让学生总结出来。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有利于学生把计算方法迁移过来。这样不但重视了知识的回忆,而且重视了方法的迁移,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是在学生已经系统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整十数加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对上学期学过的凑十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
本节课的教材呈现的是开联欢会的部分场面,并用图画和对话形式呈现问题和所需要的相关数据。我把主题图设计为我校运动员的欢庆会,让学生感觉活动就在我们身边,数学课标要求,创设合理有效的情景,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我在课堂教学,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积极创设学生喜欢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运用知识,并能正确计算。
再通过摆小棒探索算法,初步悟出算理。让学生充分地摆小棒,说过程,动脑、动手、动口,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凑整十法和相同数位相加法的算理。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比如教学的评价有时缺少针对性,因此评价显得有些单一,还有个别环节的小结缺少及时性。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认真反思这节课上完了,也许很多老师和我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疑惑,这节课究竟在哪里使用学具比较恰当呢?怎样让学生产生使用学具的需要呢?我个人觉得,单纯的只教算题过程学生能够理解,也能明白,单独的说小棒,进行圈一圈,也可以理解,但是综合到一起,就出现了上下不对照的现象。这也是学生感觉到最困难的,我想我会继续研究这几课,以便能够更清楚的让学生明白。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教学反思8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一课是在学生学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之后教学的,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教材首先安排两位数加整十数,接着安排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整十数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例如45+30,先算40+30=70,再算70+5=75。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基础是10以内的加法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如45+3,先算5+3=8,再算40+8=48。这部分教材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是后面学习两位数笔算的基础。对于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要更好地发挥小棒和计数器的作用从孩子们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开始,小棒就成了孩子们认数、理解加、减法算理的忠实伴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知识量的增加,学生对小棒的兴趣已不如先前。加之学生认识了个位和十位后,热衷于在计数器上拨数。在这节课上,学生在列出算式45+30之后,又很快说出得数是75。于是,我让学生用小棒或计数器来验证一下。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由于学生的计数器上没有标明数位,在课前我要求学生自己用水彩笔补上,但有些学生没有按要求去做,到了具体操作过程中,就出现把数位搞反的现象。也有少部分学生把3个十当作了3个一。看来,让学生分清计数器上的数位,搞清数的组成,是学生正确操作计数器的关键。指名学生在计数器上演示完成后,我又让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用小棒摆一摆,这名学生在摆好4捆和5根之后,直接在4捆下面摆了3捆,下面的学生也随即附和。当时,我为了图省事,也没有强调在摆好4捆和5根之后,在右边摆上3捆,然后把3捆移到4捆下面,没能展现一个动态的合并过程,学生对此印象不够深刻。
二、在算理和算法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学生通过操作计数器或小棒理解了算理,但此时并不代表学生已经掌握了算法。在实际计算的过程中,学生头脑里有一个从算理走向算法的转变过程。这一点是学生正确口算的关键一步。在这节课上,当学生弄清算理之后,应该及时追问一下:“你准备怎样计算像45+30这样的算式的得数?”让学生提炼出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即在算理直观和算法抽象之间架设一座桥梁,让学生充分体验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
三、走实“两位数加整十数”才能走好“两位数加一位数由于本节课的两个例题很重要,课堂容量比较大。在教学完例1之后,就急于进入例2的学习,没有及时巩固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学生没能及时地把习得的算法形成初步技能,因此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时,就觉得有些眼花瞭乱了。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四、让动手操作与学生的思维过程真正结合起来学生在动手摆小棒或拨计数器时,往往有些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出现把学具当玩具的现象。把计数器上的珠子任意地拨上拨下,弄得哗哗作响,或者把小棒弯来折去地摆图形。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如何让学生在操作学具时,边动手操作边说方法,真正实现手、脑、口并用,把思维过程和动手操作过程完美结合起来,这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学习、多实践、多总结。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教学反思9
这部分内容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这部分教材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它也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的基础。
一、直观操作与抽象思维。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感悟了、体验了,也能够看着操作的过程或图片用语言来表述思考的过程了,是不是就已经实现了数学教学的目标了呢?数学是一门“抽象化”的学科,我们的教学需要借助直观形象的情境或操作,但是不能停留于“直观会”,要注重对学生从直观体验向抽象思维的提升与过渡。面对学生的“直观会”、“操作会”,我们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点拨,重视数学知识成果的提炼,注重直观体验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片段1】用小棒操作、计数器操作算出45+30=75后,
师:边摆小棒边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或者边拨计数器边说说怎么算的)(大多数孩子都能根据操作说出计算过程)
师:这两种方法中都是先把哪两部分合起来的?也就是都是先算的什么?再算什么?
说明:我们在口算45+30时,可以把45分成40和5两部分,先算40+30=70,再算70+5=75。
【片段2】
45+3,想一想45+3等于多少?是48吗?用小棒或者计数器来验证一下。
学生操作后提问:你是怎么算的?
师:口算45+3怎么算?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自己抽象出口算方法。
以上两个片段虽没有将教学过程进行多大的调整与变动,只是教学层次稍有不同。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些教学环节的细微处理,却充分体现了注重引导学生思维由直观到抽象的教学理念。
【片段1】中通过学生操作,点拨引导发现两种操作之间的共同之处,都是先把40和30合起来,再把70和5合起来是75,从而抽象,45+30的口算方法。
【片段2】更是通过操作,让学生自己抽象出45+3的口算方法。这样的教学处理,把学生的“直观会”转化成抽象思维,注重了对学生从直观体验向抽象思维的提升与过渡。
二、“看似会”与“真懂了”。
学生的生活经验各不相同,家庭教育也各不相同,孩子们的`数感也各有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孩子没教之前就已经会了,而有的孩子即使在教学之后仍有困难。面对这样的差异,我们该怎么办呢?是无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都吃“同样的饭”?还是因为内容简单,学生会了,就直接简单教教或者放手不教多练习就可以了?
【片段3】
出示45+3后,立刻就有学生说出得数是48,还有学生说等于75。
师:究竟等于多少,咱们自己来找出答案。(用小棒摆一计数器验证。)
指名汇报: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45+3怎么口算?
本节课还没有正式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位数的时候,部分学生就已经能够口算出45+30和5十3的结果了,这些学生是否真正明白计算45+30的候为什么要将40与30先加,而计算45+3的时候却先算5+3呢?他们有没有从数位的内在原理来理解几个十与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呢?对数位原理的感悟是他们后继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乃至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的基础。所以,尽管部分学生“似乎会”算了,我们也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回头悟”,在动手操作中更深人地理解知识形成的内在原理,变成“真正会”。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教学反思10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是以上学期学习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近阶段学习的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知识为基础的,教学完这节课,我真正感受到了数学的确是一门前后知识联系性很强的学科,可说是环环紧扣,一环脱落,将直接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
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一项基本技能。而二十以内的'加减法更是重中之重,必须让每个学生都切实掌握。如果前面的20以内进位加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没有学好,那么这节课就会寸步难行。如24+9,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凑十法,把9分成6和3,4和6凑成10,这样和20组成了30,然后再用30加3,得33;第二种就是先算4和9合成13,再算13加20,得33。
要较准确的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学生必须对基础知识达到很熟练的计算程度。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很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首先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上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然后运用情境图导入新课。通过情境图让学生找出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加法问题,然后让学生解决问题探索计算方法。在这个环节我充分让学生操作小棒理解“满十进位”的算理。再次感悟到了实践出真知的真理。
在练习的处理上,“想想做做”2有三组同类练习。我没有一次性的全部出示完毕,而采取分步的策略,先出示第一组4+8,34+8,54+8,84+8,先请孩子轻声的读一读,然后独立计算。计算后,请孩子充分的交流,“通过计算这一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刚开始孩子说的比较表层化,比如都是加法,第一个加数个位都是4,第二个加数都是8等等,这些都是从算式本身观察到的。后来有学生发现四道算式得数的个位都是2,这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计算过程。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得数的个位会都是2呢?在这样的引导中孩子回忆到这一组题目都是先把个位相加,都是先算的4+8,所以得数的个位都是2。我认为在计算教学中,通过题组练习引导孩子去发现规律,不是为了发现而发现,而是在发现规律后能够运用所发现的规律去提高运算速度。因此,在接下来的两组练习中孩子完成的很顺利,正确率很高。这也体现了学以致用。
学完这节课,最大的感悟就是学生的差异什么时候都在所难免,统一的教学思路,同层次的练习,实在是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教学环节都很好,只是个别学生掉队,使我感到伤心,因材施教仍然是我努力的方向。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教学反思11
上周四,听了王老师的一节数学课,教学的内容是《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感受很多,收获很大,下面我将从以下几点谈谈听课后的一些看法:
首先,王老师用卡片作为教具出示口算题,以作复习。使学生通过复习,唤起对已有知识的记忆,为促进知识的迁移,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其次,王老师在教学中很好的把握了本节课进位加这个重点,以及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满十进一”的教学难点。在课上,王老师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理解算理,揭示算法,为学生很好的明确算理、掌握算法提供了保障。紧接要求学生不摆小棒说出算法,加强了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非常及时必要的。
最后,在练习中通过组织比较,及时整理了知识结构。体现如下:
(1)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本课学习内容的特点。
在学会计算24+6后,紧接完成课本中相应的练习,引导学生看计算结果,让学生发现所学内容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并能让学生通过比较,深刻感悟、理解进位加或不进位加的算理。
(2)通过比较,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进一步引导算法。
王老师在巩固练习中用小黑板出示了三组算式,并通过引导学生比较题组中算式的联系,让学生体会一位数加一位数是基础,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第一步计算,让学生巩固、掌握相同数位相加的基本算法,为后续学习笔算做了必要的知识储备。
总的来说,王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能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自主探索的`能力放在首位。在教法上能利用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探索、发现、解决新问题,真正体现了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唯一不足之处是本节课只有老师的板书,没有学生的板演。
我觉得学生板演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首先,通过板演可以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的疑难困惑与错误,以便教师及时启发引导。其次,全班学生通过观察板演学生的解题方法与自己有什么不同,可以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最后,低年级学生大都有表现欲望,通过板演会在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气氛,形成和谐、自主的课堂氛围。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教学反思12
上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我总结本堂课的得失如下: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规律出发,设计了“参观机灵狗的书店”这一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习兴趣。同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提出数学问题,并自己当小老师找同伴列式解答,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学生自己解决已经学过的问题时,让他们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注重算法的多样化。在教学活动中,对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师没有束缚学生的手脚,而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性学习,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发现、自己描述,并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相互补充,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算法多样化,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在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的同时,引导学生的优化计算方法,增强优化算法的意识。
3、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教学中的每一环节,我都力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担任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如在讨论算法多样化时,我充分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只是在他们表达不清时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说明算法,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比如教学的评价有时缺少针对性,因此评价显得有些单一,还有个别环节教师的点播缺少及时性。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教学反思13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内容。这部分教材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是后面学习两位数笔算的基础。这个内容是学生初步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教材以孩子的生活场景作为学习线索,通过调动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上课伊始,我安排了一组复习题,让学生回忆数的组成知识和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然后我创设小白兔和小松鼠结伴去春游,来到公交公司坐车的`情境,引出主题图。让学生根据主题图中大客车、中巴车和小轿车的载客数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提出这样的四个问题: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座?大客车和中巴车一共有多少座?大客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座?大客车、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座?从而进入例1:45+30及例2:45+3的算法探究。在学生用小棒或计数器操作探究出计算方法之后,让学生比较45+30和45+3不同之处,从而揭示本课的课题,体会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即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提炼计算方法。
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动手操作为主线,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动手摆小棒,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本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还有的学生操作完了以后就开始玩计数器,没有一点纪律意识。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教学反思14
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既是为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奠定基础,同时也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加多位数的进位加法的根基所在。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加强对算理的理解。本节课的优点是:教学思路清晰,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首先,课堂上先通过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的加法,巩固学生对加法的认识。为下面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作铺垫。
在学习“10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灵活改变教学情境,创设了过“六一”节时,小红和小明为同学们买了24瓶矿泉水够分吗?再买来9瓶够吗?学生由生活情境中找到数学问题后,课堂上绝大部分学生都知道29+4=33,但当我问他们“你是怎么想的`”时,他们就说不出来了。就在学生脑子一片空白时,我并不急于教给学生算法,而是将这一学习任务完全交给学生,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主动学习的工具——小棒,对学生说“把你的想法用小棒摆一摆,好吗?让他们自由、独立地去探索,找到解题的方法,允许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算法。此时此刻我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的过程。通过摆小棒,对于已经知道得数的学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对于不知道得数的学生,他们也学会了如何计算进位加法。对于学生不同的算法,我都加以鼓励,并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学生之间能互相启发。在练习过程中,我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多让孩子说说这个结果是怎么算出来的?让学生讲出24+9的计算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述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理解。让学生通过比较24+5和24+9的异同点,知道24+5是不进位的加法,24+9是进位加法。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复习时间太长。
2、例题处理的不够完整。
3、练习题的设计应先出示口算题,让孩子们在亲笔练习后,再出示判断题,结合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这样设计会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省郴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A4
- 2024年度乙方为甲方提供云存储服务合同
- 2024年度钢筋工程变更与解除合同协议2篇
- 2024版建筑工程合同详细条款
- 2024年版影视作品制作与发行合同
- 黑龙江伊春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竞赛题((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政府采购工程合同
- 金融项目2024版保密合同
- 简单采购合同范本下载
- 二零二四年度福州轿车租赁合同3篇
- DB44T 1026-2012城镇公共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规程
- 肝癌破裂出血的处理
- 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合作协议书
- 医药销售代理合同 医疗产品代理合同(8篇)
- 采矿08-1设计花园煤矿说明书
- SB/T 11137-2015代驾经营服务规范
- GB/T 5237.3-2017铝合金建筑型材第3部分:电泳涂漆型材
- GB/T 3798-2021汽车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
- GB/T 2899-2017工业沉淀硫酸钡
- GB/T 18705-2002装饰用焊接不锈钢管
- 2023年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