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博物馆的文物保存环境控制与提升中小博物馆的环境控制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为例
小型博物馆通常是城市、地区和专业博物馆,与国家和省级博物馆相比。由于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不均衡性,中小博物馆在设施、设备、人才、管理等方面普遍与大博物馆存在较大差距,造成中小博物馆的文物保存环境难以达标,文物保存状态不佳。中小博物馆虽然规模小,但是数量多,其保存的文物总量也多,如果忽视提升中小博物馆的文物保存环境,不仅会影响我国博物馆事业从数量增长到整体质量提升的转变,更会造成无法挽救和估量的重大损失。因此,本文就以西汉南越博物馆为例,探讨一下中小博物馆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文物保存环境控制和提升。一、中小型博物馆的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家文物局在2005年完成的一项全国馆藏文物腐蚀调查显示,55.6%的馆藏文物在遭受不同程度的腐蚀损害1,对于中小博物馆而言,这个比例还应该更高。中小博物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建筑条件限制:许多中小博物馆是利用古建和旧建筑建立的,例如寺庙、祠堂、纪念馆和故居等,这些建筑最初修建的用途并非文物保存和陈列,因而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如潮湿、密闭性不好、保温差、受自然光影响大、环境控制手段难采用等问题。2.经费不足:相比大博物馆,财政投入不足,缺乏必要的环境控制设备,如中央空调、专业展柜、除湿机、专业灯具和环境监测设备等,同时也存在运行和维护经费不足的问题。3.专业人员缺乏:能够进入中小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人才很少,而且还存在挪作他用的情况,造成保护工作很难开展。另外还有一些毫存在于整个博物馆行业的更重要的原因:1.对预防性保护的认识不足,文物保护的意识还停留在被动保护修复的层面。2.受体制和管理的影响,博物馆直线职能制的组织架构导致横向联系差,在涉及到多环节、多部门、多工种协作时往往不能实施密切有效的配合,造成各种遗漏和缺陷。例如:在博物馆建设中,博物馆选址太近水源,导致湿度难以控制;采光窗未经滤除紫外线处理、光源照度超标,紫外线超标;缺乏规划造成环境控制设备和监测设备难以安装、维护和有效运行等;另外在病害调查,监测点布局,监测及控制设备选型,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需要多部门、多岗位、多专业配合时,往往难以充分调动和发挥不同专业的作用,使得难以达到控制效果等。3.博物馆专用设备的行业标准缺失,没有第三方送检机构和相关制度,导致博物馆展柜、光源、控湿、净化等与环境控制直接相关的关键设备的性能要求难以落实和保证,直接影响到博物馆的环境控制水平。二、管理不规范,容易形成配合虽然中小博物馆在建筑、设施、设备、经费等方面不占优势,但是相比大博物馆的组织架构,中小博物馆条块划分少、灵活,在正确的理念指导下更容易实施密切有效的配合。如何能扬长避短积极有效地改善和提升博物馆的文物保存环境,首先应树立预防性保护为先的方针,然后在广泛深入的病害调查基础上实施环境控制,在实施环境控制过程中应该始终优先考虑保持环境稳定,因为环境稳定对于文物意义最大。(一)环境监测是手段,是目自然蜕变是文物基体遭受损坏的主要原因。这种损坏与文物所处的环境有着最密切的关系,如果能够对文物保存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控就可以对文物产生积极的保护作用,这就是预防性保护的概念。1930年,这个概念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关于艺术品保护国际研讨会上第一次被提出,时至今日,预防性保护已经是国际遗产界公认的对文物进行保护的最有效手段,也是今后文物保护发展的主要方向2。遗憾的是,我国在预防性保护方面起步较晚,基础也较差,而且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区。例如认为设备简陋的博物馆无法开展预防性保护,文物损坏了可以修复没有必要花大笔资金进行预防性保护,环境监测大可待条件好时再进行,等等。然而事实上是,在无法借助设备为文物提供最优的保存环境时,也可以从减少有害因素对文物的影响着手进行文物保存环境的改善,有时仅仅是更正一些错误的做法就能极大地改善文物的保存环境;就文物保护的成本而言,文物损害后的修复费用远远高于及早进行预防性保护的费用,而且受损文物即使修复再成功都会有文物信息的丢失,这种损失是难以弥补的;环境监测不是锦上添花,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通过环境监测才能够获取信息为文物劣化的机理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才能不断促进文物保存环境的改善,继而达到文物保护的目的。对于文物病害严重而环境控制设备薄弱的博物馆和遗址来说,环境监测至关重要。(二)重新审视文物保存环境所有卓有成效的预防性保护都是建立在广泛深入的病害调研和保存环境调研的基础之上的。病害的调研不仅限于明显的、肉眼可察觉的病害,还包括对文物保存状态信息的搜集,譬如发掘整理人员、文物保管员、宣教保卫人员,甚至是博物馆老观众所提供的一些关于文物过去、现在或是特殊天气中的状态信息。这种信息虽带有一定主观性,却非常珍贵和有必要。因为短时间内难以测量文物的劣化程度,但是倘若将时间尺度放宽,这种变化有可能就十分明显,显然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重新审视保存措施是否得当。在对保存环境的调研中除了需要了解文物保存环境的各项基础数据,还需把握环境变化规律,实际上,当地的自然气候和自然气候变化的规律,往往是文物劣化的一个关键因素和特征因素。此外,病害的调研和保存环境的调研需尽量引入科学监测。因为科学监测可为病害成因的推测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提示了在宏观尚未显现的潜在病害。文物保存环境与文物病害是因与果的关系,我们需要对原因的深究来了解结果、影响结果和改变结果,进而达到预防性保护的目的。(三)温度、湿度对于博物馆来说,除了防范和治理极端损害如漏水、火灾、害虫外,优先保证温湿度的稳定是头等大事,因为突然的变化会造成惨重的损失。温湿度变化会在材料内部产生热胀冷缩或湿胀干缩的应力,如果温、湿度变化剧烈,这种应力就会引起结构变化导致材质损伤。因为日夜更替、天气变化和季节更替使得温湿度的剧烈变化每天每时都在进行,控制环境在相当长时间内的相对稳定比执着的控制文物在某一最佳温湿度下更为重要,即使温湿度的剧烈变化不可避免时,也应尽量采取特别措施控制变化的速度。三、文物保护的环境改善在进行博物馆环境控制前,首先应该对博物馆的基本情况进行细致的调研,包括气候、地理、建筑缺陷、藏品的主要病害、拥有的设备以及设备运行情况等等。从表格可以看出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建筑缺陷造成的光损害以及湿度变化带来的损害,如果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将会极大程度地改善文物保存环境。因此,2010年,博物馆藉由主体陈列改造的机会,在不改变建筑风格的前提下,对影响文物保护环境的建筑缺陷进行了一系列改造(详见表格2)。通过对自然光的消除和人工光源的控制,保证各类材质文物都无紫外线照射且都在安全的照度范围内;通过大环境控温,小环境控湿的方式,保证柜内湿度波动在±5%以内,展厅湿度昼夜在±10%上下波动,文物整体保存环境得到极大提升。环境监测是提升绩效的关键环境控制和提升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交互和循环的过程: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或推断一些可能的影响因素,布局监测设备通过监测数据证实是否有这种影响或影响的程度,然后采取各种举措消除这种影响,回过头来再通过数据评估这些举措是否奏效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奏效,然后继续深入调研……。在这个过程中,监测起到主导的作用,因为通过监测,才能真正发现问题,才能真正评估控制效果,才能提出切实的需求,更有效地配置控制设备。因此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设备采购合同:某医院医疗设备采购与安装协议2篇
- 蔬菜供销合同范本经典版
- 房地产购房买卖协议3篇
- 二零二四年度钢筋工程材料检测与试验合同2篇
- 化工设计:第4章 化工工艺计算
- 二零二四年度地铁隧道消防应急照明系统合同3篇
- 农田灌溉用水效益评估合作协议
- 长沙市商品房买卖合同
- 员工职业发展现状调查
- 建筑安全文化宣传
- 《网上支付与安全》课件
- 温州家乡的英语介绍
- 《阿迪达斯品牌介绍》课件
- 年度乡镇人大工作总结
- 股份有限公司深入推进2023-2025年全面合规风险防控管理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 肺癌射频消融术护理课件
- 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上学期11月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化学试题
- 机场无人机服务运营管理模式探究
- 《急救知识普及》课件
- 校园游泳馆项目运营方案
- 包装厂车间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