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腰骶部肌肌劳损的保守治疗_第1页
运动员腰骶部肌肌劳损的保守治疗_第2页
运动员腰骶部肌肌劳损的保守治疗_第3页
运动员腰骶部肌肌劳损的保守治疗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员腰骶部肌肌劳损的保守治疗

腰仙女骨是连接下肢的桥梁。她做得多,负得多。这是体育损伤的高发病率之一。这种疾病在运动员中很少见,发病率超过80%。在普通门诊中占10%以上,在腰痛病人中占60%以上。做好本病的防治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运动队中尤其重要。1临床数据1.1病例的基本特征1996年7月至2006年7月10年间,作为运动队队医,接触了大量的运动员病例,并在门诊工作中接触了一些非运动员病例,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共记录整理了35例。其中运动员28例,普通人7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26岁,女性25例,男性10例,患病年龄及性别无显著差异,统计病例主要与接触面有关。患者主诉均为腰部酸痛发沉,不能久站久坐久行久卧,否则疼痛加重,必须休息才能缓解,按摩或扣击可减轻疼痛,其中有5例感觉有串麻到臀部,有3例感觉有串麻到大腿外侧,有3例感觉有串麻到颈后及肩部。在运动员中大部分能坚持中小量的训练,但练后疼痛加重,有两例症状较重,完全不能训练。其中有5例有急性腰扭伤后未彻底治愈即投入训练,其余均系逐渐劳损所致。1.2腰背痛和脊柱炎大部分患者脊柱生理曲线正常,活动范围较好,但两侧骶棘肌不平衡,在前屈到一定角度时出现腰痛,主动背伸时腰痛加重,向左或右侧屈时疼痛加重,提肩或肩胛内收可引起腰背痛,腰背痛的局部可触及硬块或骶棘肌痉挛,在棘突旁可有明显的压痛点,塌腰实验阳性,有5例按压或扣击时有放射痛,有3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坐骨神经有放射痛,背伸抗阻试验阳性。1.3改良改良后的资源腰肌劳损又有叫腰背部纤维炎、腰背筋膜疼痛综合征、风湿症、精神性风湿症等名称。其临床症状与棘上韧带损伤及椎间盘突出症有相似之处,须加以鉴别。棘上韧带损伤一般有弯腰负重急性受伤史,伤后当时不会有严重反应,12~48h会出现较重腰痛,腰肌痉挛,不能弯腰,穿鞋袜都很困难,抗阻背伸无明显加重,棘突间有明显压痛点。椎间盘突出症:一般合并有腰肌劳损,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坐骨神经放射痛,膝踝反射减弱等。但部分病例是由腰肌劳损引起,鉴别方法是在疼痛部以2%利多卡因封闭,如果疼痛立即消失或减轻就是腰肌劳损所致,反之则怀疑椎间盘突出症,需拍摄CT或MRI进行检查。1.4治疗本病比较顽固,治疗要有耐心,治疗方法较多,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部分顽固病例可手术治疗。现主要介绍保守治疗方法。1.4.1u3000结语治疗原则是以放松肌肉,松解粘连,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为主。取穴肾俞、关元俞、膀胱俞、大肠俞、八了等,可加郑怀贤教授的经验穴十椎旁,髂腰、骶角、臀池、了间等穴。手法以按法、揉法、滚法、擦法、拍法为主。治疗初始以轻柔的推摩、掌揉、掌推等手法,自骶棘肌上端开始至腰骶部,按揉而下,可行旋转按揉,要求力量轻稳平均。肌肉适应后逐渐加大用力,改用拳压、肘压、指压等较重手法,以穴位按压为主,取上述穴位,重点对腰背压痛点按压,以有酸胀感为佳。可在腰三角处(相当4~5椎间隙,大肠俞穴)用双手拇指和中指用力按压深处,由浅入深,用力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由深到浅,感觉酸痛舒适为宜。然后在背部沿足太阳膀胱经由上而下实施滚法,以穴位和压痛点为主,最后以轻柔手法结束。在腰背部沿足太阳膀胱经由上而下实施擦法,以透热为度,拍腰背两侧骶棘肌,以皮肤微红为度。最后还可以进行侧卧位侧扳法,解除肌肉痉挛,使紊乱的小关节复位,还可以进行背背牵抖法,进一步放松肌肉群。每日一次,每次30min~1h。1.4.2推脊疗法沿太阳膀胱经从骶椎到胸椎进行上下分推,反复3遍,沿棘突旁上下分推3遍,再沿骶脊肌内沿向外侧横向分推,要求深透有力。1.4.3理疗法腰背肌拔罐、水罐、热疗及超短波、低周波、干扰电等。1.4.4针灸和艾灸取穴以太阳经穴为主。背部取阿是穴,腰部取志室、肾俞、大肠俞、环跳、殷门、委中等。1.4.5局部封闭方法局部使用营养药物,当归、B12针局部穴位注射。对几个痛点进行局部封闭,封闭常用药物得宝松加利多卡因等。口服维生素E、芬必得、中药等,使用支持带等。1.5功能培训功能锻炼对本症的治疗有极大的意义,伤后及时积极的功能锻炼和合理的训练安排对巩固疗效、促进伤病的康复是极其有效的。1.5.1业务空间竞争每天均要进行腰背部肌肉的牵拉伸展练习,方法是双腿跪于床边,双手尽量向前伸展,臀部尽量向后坐靠近足跟,可于腰部施加向前后的分推力量,每次1~3min,每天3~8组。尽早开始牵拉伸展练习。1.5.2腰肌力量训练本病在急性期要减少腰背部肌肉的抗阻练习,在疼痛缓解,肌肉紧张消除后进行适量的力量练习。早期主要进行拱桥练习,前一周进行5点支撑,第二周开始3点支撑,逐渐加强腰腹肌的力量练习,由轻到重,由少到多,循序渐进,逐渐到主动抗阻训练。早期适量慢跑训练,倒退跑训练,加强腰腿柔韧性练习。力量训练必须持之以恒,腰部不疼后仍需坚持。1.6第二周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100%。经治疗,第一周腰痛减轻,第二周已无明显腰疼,可边治疗边训练,第三周可坚持进行正常的训练,该病已临床治愈。功能锻炼继续坚持,巩固疗效。2讨论2.1腰背肌肉力量不足,易导致腰背损伤或慢性损伤腰肌劳损病因较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大多人认为与外伤有关,与劳动条件和强度有关。在运动员中极为常见的腰部损伤。多为腰背肌肉力量不足或训练安排不合理致腰背部负担过重逐渐劳损,或急性损伤后治疗不彻底过早投入训练而转变为慢性损伤。这也是其他大部分腰部损伤的发病机理。另外,受凉,维生素E缺乏等也易患此症。其病理改变多种多样,包括神经、筋膜、肌肉、血管、脂肪及肌腱附着区等不同组织的变化。2.2先进行后归并进行手法按摩治疗常可获得满意效果。手法必须由浅入深,由轻到重,循序渐进地进行。牵拉伸展练习对改善肌肉弹性、调整肌纤维结构、恢复营养供给等有良好作用,另外功能锻炼也是治愈该病必不可少的手段,必须持之以恒地进行腰腹部力量训练。2.3腰张压对治疗慢性骨折的治疗腰部常见的运动创伤除了腰肌劳损外,还有急性腰扭伤、脊椎棘突痛、脊椎椎板骨折与滑椎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其发病机理如前所述,除了暴力外伤所致外,大部分运动员都是由于腰部力量不足,慢性劳损所致。所以其治疗都是必须加强腰部力量的练习,功能锻炼对腰部损伤的治疗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要积极进行牵拉伸展练习。手法治疗对本类伤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2.4预防和减少损伤的措施2.4.1必须加强腰部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的练习,力量和柔韧性全面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