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义利观新探_第1页
儒家义利观新探_第2页
儒家义利观新探_第3页
儒家义利观新探_第4页
儒家义利观新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儒家义利观新探

正义和利益是儒家最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儒家主张义利统一,义以为上,义以生利。这些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它对于申张社会正义,培养社会良心,高扬民族气节,维护社会稳定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当然也不可否认,其中也包含有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正确认识儒家的义利观,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孔子的义利关系思想“义”和“利”这两个概念是中国传统人生哲学对“道义”与“功利”的概括。义利观是关于义与利关系的基本观点。在历史上,儒家的义利观对中国的文化传统影响最大。在儒家经典中,“义”的含义不是单一的。概括地说,有以下两个向度:一是指合理的、正义的、有道理;二是指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所谓利,本意指器物合于使用,在中国历史上,不同思想流派所言之“利”意味不同,在儒家那里它主要指个人的私利。义利问题是一个古老的命题。早在商朝,就出现了义利的概念。在《尚书·盘庚》中说:“先王不怀厥攸作,视民利用迁”。其意是说,先王心中不安而想有所作为,因而总是想着民众利益之所在,然后实施迁都之事。体现了商王把民众利益这一大利放在首位之意。在《尚书·高宗肜日》中说:“惟天监下民,曲厥义”。其意是说,老天注视着人间的民众,掌管其是否遵循道义去行事。成书于西周的《易经》,也不时见到“利见大人”、“利涉大川”之类的话语,表现了先人对利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告诫人们对利的追求必须正当合理。在东周时期,人们探讨的重点集中在义和利的关系上。他们鉴于夏、商末期君主荒淫无道,招致天怒人怨,灭国亡身的历史教训,得出“德义,利之本也”(《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德,国家之基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明确地把德义放在首位。在《国语》中,则明确提出了“义以生利”的观点:“夫义者,利之足也;贪者,怨之本也。废义则利不立,厚贪则怨生”(《国语·晋语二》)。鼎是三只足支撑着,利是由义支撑着。没有义,利就立不起来,就会倒掉。在古代,义的本义是合理,贪是多拿多占。古人认为,只有分配合理了,大家才有积极性,生产的财物才会多;如果有人多拿多占,就是不合理,就会产生怨恨,影响生产积极性,利也就少了。因此说,义是利的足,是可以增加利,产生利的。关于这一点,晋国大夫丕郑说:“义以生利,利以平民”(《国语·晋语一》)。这是对义利关系的精炼概括,他反映了东周时期人们对义利关系的普遍共识。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继承了“义以生利”的观点。孔子说:“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成公二年》)在孔子看来,“义”是适宜、应当、合理之意,“义者,宜也”(《中庸》)。而合理的标准是礼,按礼而行就是义。孔子主张见到利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是否合理,即是否符合“礼”,这就是“见利思义”。如果是合理就可收下,这叫“义然后取”(《论语·宪问》)。如果不合理,违反了礼,即使人人追求的富贵,也不应该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孟子继承了孔子“见利思义”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先义后利”的主张,他说:“君臣、父子、兄弟终本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孟子·告子下》);“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梁惠王》)。他认为如果听任人们不顾任何道义约束,肆无忌惮地追求一己的私利,人们就会失去理性,导致互相残杀的混乱状态,就会亡国,天下大乱。尤其突出的是,孟子高扬道义的旗帜,把道义看成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标准,是人生追求的最高价值。不符合道义,即使贵为天子,也不屑一顾。甚至当自己的生命与道义不可兼得的时候,也应该义无反顾:“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在义利关系上,孔子孟子均主张把仁义道德放在首位,把私利放在从属地位,具有义重于利的倾向。但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并没有否定利,而是坚持了义利统一观。表现在他们肯定“义以为上”的同时,也充分肯定人们的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并表示自己也愿意求富的:“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即是说,对于“可求”的富足,他可以降低身份去追求。《论语·尧曰》载,子张请教孔子如何治理政事,孔子回答说:“尊五美,屏四恶”。而五美之一就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管仲避免了战乱,使齐国富庶,孔子高度称赞他:“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把使人民富足看成是最大的“仁”。孟子也持相同的观点,他说:民之“所欲,与之聚之“(《离娄上》)。人民希望得到的利益,为政者要设法给予满足。“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尽心上》)。为政者治理天下的目的,就是让百姓拥有的粮食象水火一样丰裕。为此,他还提出了著名的“制民之产”论。主张使老百姓拥有必需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作为安居乐业的物质基础。这说明孟子非常重视民欲、民利,并主张实行仁政的为政者要顺民之欲,为民谋利。儒家经典之一的《周易》,也崇尚物质利益:“富有之谓大业”,“崇高莫大于富贵”(《系辞上》)。把追求财富、生产财富视为崇高的事业,人间之正道。荀子也主张:“兼足天下”、“上下俱富”(《荀子·王制篇》)。由此可见,先秦儒家在重义的同时,并没有忽视或贬低利。对于人民群众的利益,他们主张为政者要积极去为之谋取,并认为这才是最大的“义”。许多人认为儒家义利思想是重义轻利,以义排斥利、否定利,只讲义不言利。其根据一,是孔子讲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根据二,是孟子说的“何必曰利?”根据三,是董仲舒提出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根据四,是宋代理学家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对此,有必要对以上命题作些分析。关于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其原意是指道德高尚的人通晓从义上看问题,知道违背义的事不做。而素质低的人,只知道自己得多少利,并不明白这些利是否符合道义。从中推不出孔子只讲义,不讲利的结论。关于孟子的“何必曰利?”其实是有其特殊语境的。据《孟子·梁惠王》载,梁惠王问孟子不远千里而来,是将有利于魏国吧?孟子回答:“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这段话是针对一个侯国君主而发的。在孟子看来,一国之君是人民的表率,他的行为对民众有示范的作用。如果一国之君自私自利,一心只想为自己的权力着想,那么追逐私利的风气必然上行下效,正所谓“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孟子·腾文公上》),必然带来恶劣的后果。国家就危险了,而人民也跟着遭殃。可见,孟子这里所说的“何必曰利”,其实质是强调作为君主,不要只考虑眼前的利益,而应当从长远利益着想,即通过实行仁政,以实现长治久安的大利。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对此也进行了解读:“君子未尝不欲利,但专以利为心,则有害。惟仁义则不求利,而未尝不利也,当是之时,天下之人惟利是求,而不复知仁义,故孟子言仁义而不言利,所以拔本塞源而救其弊,此圣贤之心也。”关于董仲舒的“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观点,是针对当时社会现实中高贵者贪心无厌,越富越贪利,越不肯为义,而贫贱者越来越穷,有可能被逼上造反的道路的情况而发的。如何解决这一社会问题,董仲舒认为,首先要皇帝作出规定,使官吏不得跟人民争利;其次要所有吃禄者树立义重于利的观念,全心全意考虑义的问题,不再谋自己的私利。所有的官员拿自己的俸禄维持正常生活,不得再有别的收入,更不用说贪污受贿,以权谋私了。董仲舒这些思想提炼成两句话,就是“正其谊,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春秋繁露·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从董仲舒议论的背景可以看出,他不是不要利,而是主张为政者们从“义”上做足功夫,“利”不用谋而会自来,这不谋而自来的是大功大利,即利国利民的功利,而不是一己之私的功利。后来,班固在《汉书·食货上》中把董仲舒的原话改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此话对后世影响很大,成为后儒只要仁义,不要功利的陈腐论调。关于宋代理学中强调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确实是把义和利绝对对立起来了,把天理与人欲视如水火不能相容。理学家程頣说:“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遗书》卷二十四)。为了维护“天理”,理学家程頣等人把一切与“天理”不相符合的欲望、思想和言行都视为罪恶,要求人们“于义理无害,虽贫亦乐;有害,则慊慊不乐”(《外书》卷三)。甘心地忍受一切贫穷和屈辱,以顺从既定的社会规范和社会秩序。为此,他们还提出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卫道说教,成为长期束缚中国妇女的沉重枷锁。由此可看出,二程理学已把道义的作用绝对化,否定了实际利益和物质财富,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性的解放,起到阻碍作用。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出结论,在先秦的儒家思想中,主张义利统一,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义以生利。这些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至于把义利绝对对立起来,只要义,不要利的“存天理,灭人欲”之类的观点,那是宋代以后理学家们塞进儒家思想体系中的糟粕,不能算在先儒们的头上。二我国社会之关系义利关系问题,是一个不朽的命题,只要人与物质利益发生关系,就无法逃脱它的规范和约束。在义利关系上处理得好与坏,不仅关系到社会道德风尚的清与浊,而且直接影响着经济能否健康地发展。建国以来,我国社会经历过只讲“义”,否定个人物质利益的历史,而现在,则出来了重利而贬义的倾向。这两种倾向,都给中国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如何正确处理义和利的关系,先秦儒家给我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借鉴。(一)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历史价值儒家的义利观是用义利对立统一的关系来说明社会道德准则与人们现实利益之间的关系。其基础就是“义以为上”的价值取向。中心思想是义重于利,先义后利。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论语·季氏》),“君子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这就是儒家义利观的基本思想,它强调义利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而义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要强调的重点。用现代话语来诠释儒家“义以为上”的义利观,其一是指公共利益大于个人利益,这是儒家义利观的核心;其二是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但强调取之有道,义而后取,反对见利忘义;其三是把坚持独立人格和气节,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人生的第一要义。当义和利处在两难选择时,要见利思义,怀义去利;在义和生命的选择中,也要大义凛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义无反顾,英勇悲壮地献身,坚定不移地捍卫道义。其四,为政者要为天下百姓谋利益,这是最大的“义”。所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即是这个意思。这些思想无疑具有永恒的价值。正是这种思想影响下,历史上一些仁义志士能够置个人利益和生死于不顾,为了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前仆后继,宁死不屈;当个人的利益与他人的利益发生冲突和矛盾时,能够舍弃个人利益成全他人利益;在各种功名利禄的诱惑面前,能够刚正不阿,不为所动;当民族的生死存亡处于紧急关头时,能够不顾个人安危,舍生取义,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维护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统一。所有这些,在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中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可以说,儒家义以为上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早已深入人心,并规范、影响着广大民众的社会行为。它凝聚、促进着社会正气的形成与发展,并对社会上的诸种恶风邪气发挥着抑制、消解的作用。尤其是儒家坚持独立人格和气节,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不为物质利益或暴力所诱惑、所屈服的顶天立地的精神,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奋然向前的精神力量。时至今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权利意识等得到了空前的增强,给社会创造了蓬勃生机。但是市场自身的缺陷和消极因素也越来越多地反映到人们的思想道德上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日益广泛的国际交往和高度发达的信息传媒,使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文化迅速传入,与中国社会变迁中暴露出来的腐朽思想相交织,出现了大量与时代主旋律相悖的不道德、不文明现象。其突出表现为义与利之间的严重错位,公与私之间的随意颠倒。在当前,义以为上的道德传统所存无几,而功利主义却大行其道。尚利贬义,把义作为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虚无的东西予以拒斥。把市场经济体制对个人利益的尊重极端化为“利己主义”和“唯我论”;把对集体利益的任何奉献都看作是对个人利益的干涉和强制,从而拒绝为集体和国家履行道德义务;把传统中崇尚气节,先公后私,先忧后乐,先义后利等传统优秀价值观视作“老古董”,弃如敝履等等,导致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滋长和泛滥。使得为商者重谋“财”,为医者重谋“利”,为师者重谋“名”,为学者重谋“巧”,为官者重谋“权”等等。于是,人欲横流,金钱至上,有奶便是娘,浮躁喧嚣的现象比比皆是。面对现实,在深入进行反省之后,我们不能不承认,道义和良心,成为现实严重缺失的资源。它从反面告诉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义利关系中的辩证法,即既要坚持义与利的统一,又要根据当前道义的缺损而突出“义”,重点强调“义”的申张,使人们形成这样的共识:对物质利益的合理追求是允许的,但要以“义”为统帅和规范,以正当的途径和合法的手段去谋取,坚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准则,坚持反对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不道德行为。尤其是党员干部,他们是社会表率,就更应该把义放在第一位,要不要利,如何得到利,都应以义为标准来决定弃取。平时要做到临财不贪,处世不污,廉洁自守。在关键时刻,要坚贞不屈,刚正不阿,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甚至以生命来捍卫义,实现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先人,才会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好转,并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二)“利他”和“利己”的和谐统一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需要法律的制约,同时它也是一种道德经济,需要道德去规范。目前,经济领域“取之无义”的行为大量存在。制假贩假,假烟、假酒、假药、假奶、假帐、假广告,坑蒙拐骗,不讲信用等等现象令人触目惊心,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败坏了行业风气,同时也助长了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和社会道德的堕落。要医治市场经济的“现代文明病”,使市场经济从无序走向有序,除了采取法律手段外,从人生价值取向上,继承和弘扬儒家“义利合一”、“义以生利”的义利理念,不失为一剂不可缺少的良药。儒家义利合一的理念,表现在经济活动中,便是孔子所说的“义以生利,利以平民”的原则。这个原则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利己与利他是辩证的统一。一切经济决策和行为,是在关注公众利益的基础上争取自身利益,在为自身争取利益的同时,必须首先“利他”,以“利他”的方式实现“利己”,达到“利他”和“利己”的和谐统一。让人先得益,最后自己才得益。如果不顾公众利益,而为自身利益不尊重甚至损害他人的利益,得罪了公众这个“上帝”,反过来,将受到公众的惩罚。用孟子的话说,就是“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意思是说,要警惕啊!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你,你的所作所为,将会回报到你自身。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的社会法则。大量的事实也说明,经济实体与经济实体,经济实体与社会消费者之间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经济实体只有通过以自己优质的产品,良好的服务去赢得“人脉”,最终才会获得自己追求的“钱脉”。孟子关于得人心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