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酶联免疫分析仪校准规范_第1页
斑点酶联免疫分析仪校准规范_第2页
斑点酶联免疫分析仪校准规范_第3页
斑点酶联免疫分析仪校准规范_第4页
斑点酶联免疫分析仪校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JF2035—20231斑点酶联免疫分析仪校准规范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斑点酶联免疫分析仪的校准,其他板型(48孔板或24孔板等)的斑点酶联免疫分析仪可以参照本规范进行校准。2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ANSI/SLAS4-2004微孔反应板.井位置(Microplates—WellPositions)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3术语3.1斑点酶联免疫分析仪enzyme-linkedimmunospotanalyzer通过在专用微孔反应板上包被抗体,捕获分泌特定细胞因子的细胞,然后以酶联技术显色,形成与细胞对应的微小斑点,最后对显色斑点进行自动显微计数的分析仪器。4概述斑点酶联免疫分析仪(以下简称分析仪)主要由成像系统、运动系统、控制处理系统和显示系统组成。分析时,成像系统获取微孔反应板上孔内斑点图像,然后通过显示系统进行斑点统计,得到该孔内斑点总数。5计量特性分析仪的计量特性及计量特性指标见表1。表1斑点酶联免疫分析仪计量特性计量特性计量特性指标斑点计数示值误差±5.0%重复性≤2.0%注:以上技术指标不适用于合格判别,仅供参考。6校准条件6.1环境条件6.1.1温度:(15~30)℃;JJF2035—202326.1.2相对湿度:不大于80%;6.1.3供电电源:电压(220±22)V,频率(50±1)Hz。6.2标准物质模拟斑点计数标准物质应采用国家有证标准物质,技术要求如下:在模拟斑点计数标准物质四角设置4个定位孔,其中印有可识别字符,用来进行检测器定位;孔板中间散落设置4个标准计数孔,每一个标准计数孔分别含有50个、100个、200个、500个模拟斑点(位置分布可参考附录A所示),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应优于3.0%(k=2)。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校准前按照分析仪使用说明书进行调试,将模拟斑点计数标准物质放入分析仪载物仓并固定,采用四角的4个定位孔进行定位(参照附录A)。7.1斑点计数示值误差分别对模拟斑点计数标准物质的4个标准计数孔拍照并计数,每孔重复测量3次, 按式(1)计算每孔内斑点个数的测量值与标准值之间的相对示值误差。 ΔNr,i×100%(1)式中:ΔNr,i—第i孔内斑点计数的相对示值误差,%;Ni—第i孔内斑点个数测量平均值,个;Ns,i—第i孔内斑点个数标准值,个。7.2重复性对模拟斑点计数标准物质标准值为200的标准计数孔连续拍照并计数6次,按式(2)计算斑点个数测量相对标准偏差,作为分析仪的重复性表征。RSD=(iN)2××100%(2)式中:RSD—相对标准偏差,%;Ni—第i次斑点个数测量的结果,个;N—6次斑点个数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个。8校准结果表达校准记录应尽可能详尽地记载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推荐的校准记录格式见附录B。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应按JJF1059.1—2012的要求评定,不确定度评定实例见附录D。经校准的仪器应出具校准证书,校准证书应符合JJF1071—2010中5.12的要求,校准证书内页格式见附录C。JJF2035—202339复校时间间隔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仪器的使用情况、使用者、仪器本身质量等多因素所1年。4附录A模拟斑点计数标准物质示意图及孔内画面图模拟斑点计数标准物质外形参照标准96孔微孔反应板,长为12.7cm,宽为8.5cm,高为1.3cm,外部包括上、下金属框架,内部包括白色背景纸、高透光塑料膜片和玻璃片,上、下金属框架依靠螺钉连接紧固。高透光塑料膜片孔位与标准96孔微孔反应板一致,结构如图A.1所示,其中四角的4个孔为定位孔,孔内印有可识别2004),孔内分布直径为(50±8)μm黑色的模拟斑点,量值分别为(50±1)个、(100±1)个、(200±1)个、(500±2)个(k=2),如图A.2所示。28E图A.1模拟斑点计数标准物质示意图5(b)B6孔内画面图(d)E9孔内画面图图A.2模拟斑点计数标准物质孔内画面图JJF2035—20236附录B校准原始记录参考格式送校单位校准地址仪器型号仪器编号制造厂商校准日期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校准人核验人技术依据主要测量设备名称/型号测量范围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检定/校准证书编号/有效期B.1斑点计数示值误差孔位斑点个数标准值个斑点个数测量值/个平均值个斑点计数示值误差%扩展不确定度/%(k=2)E350B6100G6200E9500B.2重复性孔位斑点个数标准值个斑点个数测量值/个平均值/个重复性/%G6200JJF2035—20237附录C校准证书内页推荐格式C.1校准证书内页证书编号××××××—××××校准环境条件及地点:温度℃地点相对湿度%其他校准使用的主要设备名称/型号测量范围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检定/校准证书编号/有效期第×页共×页JJF2035—20238C.2校准证书校准结果页证书编号××××××—××××校准结果被校项目及校准结果:校准项目校准结果斑点计数示值误差标准值个测量平均值个示值误差%%扩展不确定度(k=2)%重复性/%以下空白第×页共×页JJF2035—20239附录D斑点计数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D.1测量模型ΔNr×100%(D.1)式中:ΔNr—斑点计数相对示值误差,%; N—斑点个数测量平均值,个;Ns—斑点个数标准值,个。D.2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计算公式分析仪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u(N)、模拟斑点计数标准物质引入的不确定度u(Ns)之间不相关,所以标准不确定度可按式(D.2)得到:uc=2u2(N)+-2u2(Ns)(D.2) D.3.1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D.3.1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u(N)。D.3.2标准物质引入的不确定度u(Ns)。D.4不确定度分量的计算D.4.1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u(N)对模拟斑点计数标准物质中的同一孔位,重复进行6次测量,考察测量方法由重复性引入的实验标准偏差,检测数据及计算结果见表D.1。表D.1斑点计数的6次测量结果单位:个标准值Ns测量值实验标准偏差s505050504950500.4110010099991001001000.522001991982002001991990.755004974984994994985001.05斑点计数示值误差的实际校准工作中,以3次测量平均值为测量结果计算示值误差,因此斑点计数示值误差校准中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计算见公式(D.3),计算结果见表D.2。u(N)=(D.3)JJF2035—202310表D.2斑点计数示值误差校准中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单位:个标准值Ns测量值平均值N u(N)50504949490.241001009999990.312001992001991990.445004984994974980.61D.4.2标准物质引入的不确定度u(Ns)根据模拟斑点计数标准物质证书提供的扩展不确定度Us和包含因子ks,按照公式(D.4)计算,计算结果见表D.3。表D.3u(Ns)标准物质引入的不确定度(D.4)单位:个标准值Ns扩展不确定度Us包含因子ksu(Ns)50120.50100120.50200120.50500221.00D.5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标准不确定度见表D.4。表D.4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标准值Ns/个u(N)/个灵敏系数u(Ns)/个 灵敏系数-500.240.020.50-0.01961000.310.010.50-0.00992000.440.0050.50-0.00505000.610.0021.00-0.0020D.6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以标准值50为例,按照公式(D.2)进行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其他计算结果见表D.5。uc=2u2(N)+-2u2(Ns)==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